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片运载装置及上料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保护片运载装置,通过吸附组件将其吸附的保护片输送至第一预设位置使保护片抵接于工作台的上表面,且使保护片完全遮挡负压吸孔,然后控制负压组件工作使负压腔室内形成负压,以吸附遮挡负压吸孔的保护片,由于负压腔室吸附遮挡负压吸孔的保护片的负压吸力小于吸附组件吸附保护片的负压吸力,在吸附组件将其吸附的保护片移开第一预设位置时,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最下方的保护片将和其上的保护片分离,从而使吸附组件仅将一张保护片输送至极耳箔片上的第二预设位置,有效解决了因吸附组件一次性吸附两张保护片而造成保护片多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锂电池包胶工装,包括工作平台、胶带辊、过胶辊、定位机构、限位机构以及裁切板;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简单方便,由胶带辊和过胶辊的放胶,到定位机构对胶带和方形锂电池的初步定位,在到限位机构的二次限位,在由限位机构朝定位机构方向翻转方形锂电池,并于裁切板处分切胶带,即可轻松完成一整套包胶操作,可以极大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包胶效率和包胶精度;同时裁切板采用拆卸式安装在工作平台表面的内嵌板结构,裁切板材质可以采用铁板等不易产生划痕的板材,这样保证了工装平面始终维持较好的平整度,而且发生裁切板损坏时,只需单独拆卸更换裁切板,而不会造成整体工装的报废,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电池,包括电池盒,电池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六个电池组,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两片隔磁片,两片隔磁片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空心板,空心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电池,该锂电池安装方便,使用时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此外内部填充的阻尼油脂,能够使电池组具有缓冲震动和防潮的作用;利用隔磁片,减少电池组工作时的相互干扰,保障电池组工作的稳定;电池盒内的温度开关,能感测电池组工作时的温度,通过控制增压泵与外界电源的通断,控制冷却液对电池盒的降温,保障电池组供电的效率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长循环、高倍率的圆柱形锂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及外壳,所述正极片由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上制成,所述负极片由负极浆料涂覆于负极集流体上制成,所述正极浆料由正极活性材料、正极粘结剂、正极导电剂及正极溶剂组成,所述负极浆料由负极活性材料、负极导电剂、分散剂、负极粘结剂及负极溶剂组成;本发明可实现圆柱形锂离子18650‑2600mAh,电池能量密度≥200Wh/kg,0.5C充电1C放电100%DOD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达90%以上,5C倍率放电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达85%以上;亦满足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使用条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效溴化锂机组负荷快速跟踪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单效溴化锂机组的扩增状态空间模型;设置控制器参数,包括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对控制器进行初始化、根据当前时刻的输出量对系统当前时刻状态进行估计;利用预测模型对系统未来预测时域限定的时刻的输出进行预测;构建性能指标并通过修正综合时间与绝对误差性能指标中的偏差项权值;将非线性规划转化为线性规划的求解性能指标获得最优控制量增量;根据最优控制量增量计算并更新下一时刻的系统输出。本发明改善了跟踪过程的快速性并适用于多变量系统,降低了在线计算量,缩短调节时间,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大迟延供能设备的快速负荷跟踪控制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基于C2H4气体变化速率的锂离子电池过充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首先对C2H4浓度阈值、C2H4浓度变化速率阈值、时间间隔和采样频率进行设置;然后,当实时监测到连续多点C2H4气体浓度值超过浓度阈值时,计算C2H4气体浓度在随后时间间隔△t内的变化速率;进一步地,C2H4气体浓度变化速率与对应阈值的关系,在线判定是否发出故障信号。本发明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和易于推广的特点,能够准确可靠地在线诊断锂离子电池的过充故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压缩及回复锂离子电池电极,包括弹性集流体、电极活性物质和聚合物胶态电解质,所述弹性集流体为高弹性三维石墨烯,所述电极活性物质负载于弹性集流体的孔壁上,所述聚合物胶态电解质均匀的涂覆于弹性集流体和电极活性物质上。在不同压缩形变下都可以正常充放电,其容量大小、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等储能性能都与未压缩状态下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性能相差不大。并且在多次压缩/回复后,其多项储能性能依然保持在一定水平。突破了现有柔性电极只能耐受弯曲形变的性能,为今后可穿戴设备的内置电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所用石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石墨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向所述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加入氢氧化钴,超声分散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钴与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及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所述氢氧化钴与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升温至450℃-700℃,并保温0.5h-2h,冷却得到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上述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提高使用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倍率特性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表面包覆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稳定生产LiFePO4及其电池提供了一条低成本的路线。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碳水化合物的部分炭化、多孔碳材料中NH4MPO4制备和多孔碳材料中YMPO4的制备三个步骤;其中的Y元素是Li元素或是Na、K、碱金属元素或其组合,M为二价过渡金属元素离子,或是某种含有其它价态的金属元素的组合MxN1-x,这里0≤x<1,N为三价过渡金属元素离子,或是其它价态的掺杂金属离子;与其他工艺路线相比,本工艺路线对工艺控制条件要求较低;第二,在碳水化合物炭化形成的多孔孔道中合成LiFePO4可以使得到的产品颗粒更均匀,性能更稳定;第三,在LiFePO4生产过程中的仅有的两个副产品均得到很好地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及其浆料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架体及至少两个沿装置架体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布置并位于装置架体之顶部的导流结构,装置架体开设有在其厚度方向相隔开的第一回收腔及第二回收腔,第一回收腔向上贯穿装置架体之顶部的位于两导流结构之间的部位以形成第一回料口,第二回收腔向上贯穿装置架体之顶部并形成第二回料口,导流结构伸至第二回料口,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浆料分离回收装置能对涂布剩余的极耳胶和浆料分开回收。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防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充电电路的防护装置,包括放置装置,放置装置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放置装置包括放置板,放置板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装置箱体,放置板外表面左侧设置有插槽,插槽内壁设置有滑杆,滑杆上端设置有翘杆,翘杆上端设置有滑板,滑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插头。该用于锂电池充电电路的防护装置,当插杆与插槽插接时,使得滑杆带动翘杆运动,从而使得滑板带动固定槽板运动,从而使得转盘带动固定板运动,当固定板与固定杆外表面一侧搭接时,使得固定杆带动插头运动,当插头与充电器插接时,使得放置装置与固定固定装置固定,从而使得插头固定,防止脱落漏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NMP废气回收设备,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废气回收设备无法对NMP废气的余热进行全面回收的问题。所述转轮式热交换器的一侧安装有气气热交换器,所述气气热交换器的一侧安装有前冷凝器,所述前冷凝器的一侧安装有中冷凝器,所述中冷凝器的一侧安装有后冷凝器,所述后冷凝器的一侧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一侧安装有喷淋塔,所述转轮式热交换器与气气热交换器之间安装有第一废气管道,所述气气热交换器与前冷凝器之间安装有第二废气管道,所述前冷凝器与中冷凝器之间安装有第三废气管道,所述中冷凝器与后冷凝器之间安装有第四废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组防水装置,包括踏板以及防水盖板,所述踏板包括与车体部分一体成型的矩形框式凹面槽、横向U形托架、四个橡胶限位块、四个固定板以及两个横向矩形托板,所述矩形框式凹面槽的内侧面设有凹面电池存放槽,所述凹面电池存放槽通过两个横向矩形压板与两个横向矩形托板螺接固定,所述凹面电池存放槽的内侧前后对称插接有两个限位压块,所述限位压块包括横向固定板以及横向压块,所述防水盖板螺接盖接在矩形框式凹面槽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便于锂离子电池组的安装固定,安装固定稳定性好,不仅仅减震性能好且防水性能好。
一种吸收式溴化锂洁净干燥系统,属于节能与干燥技术领域。具有节能洁净干燥的特点。该系统包括干燥箱(1),还包括一端与干燥箱(1)干燥气出口相通,另一端与干燥箱干燥气进口相通的封闭腔体(2);封闭腔体(2)内从干燥箱干燥气出口至干燥箱干燥气进口依次安装有喷淋器(9)、第一预热器(5)、第二预热器(6)、循环风机(8)、第三预热器(7);上述封闭腔体(2)内位于所述喷淋器(9)下方还具有溴化锂稀溶液储槽(11);该系统还包括热交换器(10)、第一冷却塔(3)、第二冷却塔(4)。本系统及方法,干燥过程洁净度高。并且该系统具有操作温度可严格控制的特点,特别适合于低温且对温度范围要求较高的干燥场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温下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在壳体两端侧壁的安装架,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分为电池腔和装置腔,所述电池腔内安装有多组锂电池本体,所述装置腔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网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摩擦机构、风杯、条形磁铁和铁管,汽车行驶时,气流可以驱动风杯转动,从而驱使下摩擦盘转动,与上摩擦盘不断摩擦产生静电,最终使得静电尖针产生尖端放电现象,使装置腔内空气受热膨胀排出至电池腔内,使锂电池本体升温,同时条形磁铁和铁管的设置可以使上摩擦盘与下摩擦盘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并且不断转动的条形磁铁使得铁管上产生涡流,放出大量热量,进一步促进装置腔内空气受热膨胀进入电池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固态锂硫电池的正极基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钼酸铵溶液和碳纳米管进行混合,固液分离,在保护性气氛下烧结,得到所述准固态锂硫电池的正极基体材料。本发明采用一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负载于催碳纳米管表面的碳化钼的正极基体材料,其中,碳化钼的颗粒粒径较小,使得基体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与被催化的多硫化物具有更高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提供更多的催化位点,显著提高了基体材料的电催化性能,进而提高了锂硫电池中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在循环过程中的穿梭,使得电池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和循环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适合大规模生产。
可充电锂电池哈夫式电动树木生长锥,设有取芯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芯钻头采用哈夫式结构的取芯钻头;该取芯钻头通过保护头、连接齿杆与连接头,与电机转子固定联结;所述的电机由可充电锂电池提供电源;在本电动树木生长锥外壳的后方,固定有水平仪和水平手柄;该水平仪和水平手柄与取芯钻头平行设置。本发明钻取树芯容易,省时省力,而且在三档式变速转子的作用下,电动机可输出两种速度,从而驱动钻头产生快、慢两种不同转动速度,结合三线螺纹、两线螺纹钻头,可轻松将钻头钻入树木木质部,并且由于使用可充电锂电池,可使电动生长锥在无电源条件或电源线无法触及的地方使用,而且电动生长锥操作简单,适用于多样人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膜上膜卷装置,涉及锂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膜卷底座,上膜卷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膜卷轴架底座,膜卷轴架底座上活动设置有膜卷轴架,上膜卷底座上还对立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膜卷轴架包括双活塞杆气缸,双活塞杆气缸固定设置在膜卷轴架底座上,双活塞杆气缸的活塞杆上水平设置有膜卷轴架底板,膜卷轴架底板的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均为直角梯形状结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膜卷卡槽和第二膜卷卡槽。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单人操作进行锂电池膜上料,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锂电池膜上料使用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Zn(NO3)2·6H2O、NH4VO3和HEDA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将NH4VO3的有机溶剂溶液和HEDA的有机溶剂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Zn(NO3)2·6H2O的有机溶剂溶液,加入第一混合溶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转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发生反应;反应后降至常温,得到钒酸锌。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的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制得的钒酸锌为亚微米级片层嵌插球状,利于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活性、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缓冲材料工作中的体积变化,能更加充分地利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涂布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CCD测量系统动态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将设定尺寸的标准件粘贴在箔材上;S2、使涂布闭环运行并使用CCD测量系统以第一设定次数检测标准件的尺寸并对测量数据进行MSA分析,获取CCD测量系统的线性数据后输出CCD测量系统的线性评价;S3、使涂布闭环运行并使用CCD测量系统以第二设定次数检测标准件的尺寸并对测量数据进行MSA分析,获取CCD测量系统的重复性数据后输出CCD测量系统的重复性评价;S4、根据CCD测量系统的线性和重复性评价输出CCD测量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评价。本发明使得CCD测量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能够被准确评价从而更好的管理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涂布尺寸。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储控一体化锂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活动安装有螺钉,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输出接口。该储控一体化锂电池,且在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时,通过设置有闭合板、压块、弹簧、卡位块、把手和紧固块,工作人员可拉开紧固块,再通过把手推动闭合板,挤压弹簧,将闭合板抽出,内部器件即暴露在工作人员眼下,方便工作人员的检修,在检修完成后,将闭合板重新放置进去,拉动紧固块,对闭合板进行紧固即可,过程方便快捷,为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静电自组装的覆无机粒子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利用有机‑无机自组装原理制备聚合溶液,聚合溶液当中包含经过负电荷化的氧化硅溶胶,再在隔膜表面涂覆一层阳性聚离子,当将聚合溶液涂覆于隔膜表面时,阳性聚离子与氧化硅溶胶发生静电自组装,将氧化硅粒子牢牢固定于隔膜表面,再通过表面聚合溶液的自聚合过程,进一步将氧化硅颗粒之间形成紧密交联,实现了隔膜表面的无机粒子的组装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方法,在溶胶聚合过程中同时耦合了静电自组装反应,实现了高结合力、粒子分散均匀、无粘合剂使用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锂催化剂的制备。将Na3PO4?12H2O和LiOH?H2O分别溶解,于水浴下,同时倒入容器中并搅拌均匀,于30s内倒完;搅拌反应60-120分钟后静置陈化,将反应产物洗涤至pH值为11.5,减压抽滤后得到滤饼;将上步得到的滤饼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再在马弗炉中煅烧得磷酸锂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Li3PO4通过采用“并加”型加料方式并控制加入速度,同时加以适当的陈化时间,再经真空干燥和低温锻烧之后,得到具有较高催化效率的磷酸锂,产物为白色,中空球形,平均粒径为700nm。此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短,催化环氧丙烷转化率高,可达90%-95%左右,同时,烯丙醇选择性也保持在91%-96%之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卤氯化锂的提取装置,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吸附塔(1)、第一级纳滤膜组件(2)、反渗透膜组件(4)、蒸发装置(5)、陶瓷膜组件(6);第一级纳滤膜组件(2)的渗透侧通过第二级纳滤膜组件(3)连接于反渗透组件(4);蒸发装置(5)是通过沉淀槽(7)再连接于陶瓷膜组件(6)之上。采用该装置对盐卤中的氯化锂进行提取可以解决传统卤水提锂工艺中,反渗透工段的浓缩倍数不能提高、晒盐效率低、沉淀耗用大量试剂的问题,得到的氯化锂溶液的收率高、纯度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加工用回收装置,包括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的顶端通过轴承焊接固定有上轴筒,所述反应腔的外表面通过轴承焊接固定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的端面并位于反应腔的内部设置有可调搅拌装置,所述输送腔的内部表面焊接固定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片,所述上轴筒的底端并位于粉碎腔的内部焊接固定有粉碎齿轮,且与粉碎齿轮相适配的粉碎腔内设置有凸块,所述粉碎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除杂孔。该锂电池加工用回收装置,经过粉碎后的锂电池可在反应腔内进行去除金属离子,进而再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行业专用烘箱,包括烘箱主体,所述烘箱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烘箱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所述箱门的表面相对与合页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烘箱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上风机以及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晾置架,所述晾置架的下端设置有夹具,所述烘箱主体的内部靠近夹具的下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烘箱主体的底部对应放置板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烘箱主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行业专用烘箱,能够对锂电池有关产品进烘干处理,不仅能够烘干块状产品,还能够烘干片状产品,提高烘干效率,同时防止板便于拆卸,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烘箱内部空间,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热失控自动冷却降温装置涉及电池冷却降温装置,尤其是一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的自动冷却降温装置。包括液体循环降温部分、温度监测部分、控制部分和辅助装置部分;温度监测部分和液体循环降温部分分别与控制部分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和冷却降温效果良好等优点。能够在锂电池温度升高的时候,进行温度判断,对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模块采取三级冷却降温,避免锂离子电池模块由于其自身温度的不断升高,导致锂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形成多米诺效应,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内热控制组件,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一种锂电池的内热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池模组外侧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控制器、热介质储存箱和水泵,电池模组左右两外端均设有导温板,导温板外端开凿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嵌设有热介质输送管,热介质储存箱与水泵以及水泵与热介质输送管之间均连接有连通管,热介质输送管右侧开口端螺纹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其中一端螺纹连接有流通管,流通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与热介质储存箱相连接,可以实现使热水在热介质输送管内滞留一段时间后,能够向热介质输送管内输送新的热水,从而加快电池模组的升温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解质薄膜是以聚合物作为基体骨架,基体骨架中填充有离子液体和无机离子导体,所述离子液体含有锂盐。本发明采用溶液浇铸法得到固态电解质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0‑4S cm‑1)。在室温条件下,控制其电流密度为0.1mA cm‑2,所组装的对称金属锂电池可稳定循环1350圈,运行时间高达2700h;组装的Li∣LiFePO4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C下可稳定循环100圈,比容量保持在110mAh g‑1以上。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南京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