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每座高炉需设置独立的矿焦槽,各配置有独立的矿焦槽、给料筛分设施、称量设施、返料设施等。不同业主要求的配置也不同,出现矿焦槽的配置很高且冗余的情况,包括槽体的贮存能力、各槽体数量的配置、槽下筛分设备的能力、槽下供料皮带的能力等,但实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具有一定的冗余配置,甚至出现同一个矿焦槽具备两座高炉同时生产的能力。这就势必造成一次性建设投资大、配置冗余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节省一次性建设工程量,充分发挥槽下设备的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包括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本体,所述矿焦槽本体的每个料槽下设置有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一套给料及筛分装置和一套定量给料装置,所述矿焦槽本体设置有一套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返料装置,所述定量给料装置下游设置有用于向第一高炉送料的第一输送设备以及用于向第二高炉送料的第二输送设备,且所述定量给料装置可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输送设备或第二输送设备给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为高炉槽下带式输送机。
可选地,所述返料装置包括返矿输送机和返焦输送机,所述返矿输送机设置在矿槽的给料及筛分装置下方,所述返焦输送机设置在焦槽的给料及筛分装置下方。
可选地,所述定量给料装置设置在给料及筛分装置下方,包括称量机构和
给料机构,所述称量机构的出口与给料机构的入口相接。
可选地,所述给料机构为可逆带式给料机,包括可正反运行的输送带以及设置在输送带头部和尾部的两个下料斗,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分别设置在两个下料斗下方。
可选地,所述给料机构通过悬挂装置安装在称量机构下方,称量机构称重时还包含称量悬挂装置和给料机构的重量。
可选地,所述悬挂装置为刚性支撑架。
可选地,所述称量机构为称量斗。
可选地,所述给料机构通过其下方设置的平台支撑,所述给料机构位于称量机构下方,并与称量机构分离,所述称量机构的出口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料闸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两座高炉共用矿焦槽,占地面积小,为其他必要设施留出更大的空间;节省工程量,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两座高炉共用一套槽下给料、筛分、返料、称量设施,充分发挥槽下设备的作用,提高利用率,避免出现冗余配置;两座高炉共用矿焦槽,简化槽前的供料流程,降低供料系统投资。减小供料系统各原料的二次转运次数,降低入炉含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给料机构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矿焦槽本体;2-给料及筛分装置;3-返料装置;4-称量机构;5-悬挂装置;6-给料机构;61-输送带;62-下料斗;7-第一输送设备;8-第二输送设备;9-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例中示例的一种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包括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本体1,每个料槽下设置一套给料及筛分装置2和一套定量给料装置,矿焦槽本体1设置一套返料装置3,两座高炉共用上述矿焦槽本体1、给料及筛分装置2、套定量给料装置和返料装置3;其中给料及筛分装置2连接矿焦槽本体1的下料口,进行给料及筛分,筛分合格的原料进入定量给料装置,其余不合格的粉料等原料由返料装置3送回;其中,定量给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设备7和第二输送设备,第一输送设备7用于向第一高炉送料,第二输送设备8用于向第二高炉送料,且所述定量给料装置可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输送设备7或第二输送设备8给料,从而能够向两个高炉供料。
图1和图2所示为一个矿焦槽单元的布置方式,一般横向排列有多个矿槽和焦槽,每个矿槽和焦槽下方都设置有一套给料及筛分装置2和一套定量给料装置,整个矿焦槽本体1设置一套返料装置3,两个高炉共用上述矿焦槽和对应的配套装置。
两座高炉共用矿焦槽,占地面积小,为其他必要设施留出更大的空间;节省工程量,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两座高炉共用一套槽下给料及筛分、返料、定量给料设施,充分发挥槽下设备的作用,提高利用率,避免出现冗余配置。
其中,第一输送设备7和第二输送设备8为高炉槽下带式输送机,共用矿焦槽本体1的地面层设两条供料带式输送机,分别对应两座不同高炉,承担着向两座不同高炉上料的工作。
返料装置3和定量给料装置均设置在给料及筛分装置2下方,返料装置3包括一套用于粉矿返出的返矿输送机和一套用于粉焦返出的返焦输送机,用于将不合格的原料送回,矿焦槽本体1的所有焦槽共用一套返焦输送机,所有矿槽共用一套返矿输送机。
定量给料装置设置在给料及筛分装置2下方,定量给料装置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称量机构4和给料机构,称量机构4的出口与给料机构6的入口相接,实现称量后给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给料机构6为可逆带式给料机(即可往返传送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可正反运行的输送带61以及设置在输送带61头部和尾部的两个下料斗62,第一输送设备7和第二输送设备8分别设置在两个下料斗62下方,如图3所示,当输送带61向左侧输送时,通过左侧的下料斗62给料至第一输送设备7,从而上料至第一高炉;当输送带61向右侧输送时,通过右侧的下料斗62给料至第二输送设备8,从而上料至第二高炉。
称量和给料有不同的方式,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称量机构4为称量斗;给料机构6通过刚性的悬挂装置5安装在称量机构4下方,称量机构4称重时还包含称量悬挂装置5和给料机构6的重量,即称量机构4既计入称量斗自身重量、称量斗内原料重量,还计入悬挂装置5和给料机构6的重量,从而通过总重量的减少量计算给料的重量,实现定量给料。该结构,上方给料及筛分装置工作(向称量机构加料)不受下方是否给料(给料机构6向下方输送设备给料)的限制。给料及筛分装置2可利用未排料间隙向称量斗及时补料,减小筛分设备停机等待时间,也可以在给料机构6工作时进行补料。
本例中,悬挂装置5为刚性支撑架,支撑架与给料机构6的主体连接,支撑架上端与称量斗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
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给料机构6通过其下方设置的平台9支撑,给料机构6与称量机构4相互分离,且称量机构4位于给料机构6上方,称量机构4的出口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料闸门,即称量时只计入称量斗自身重量和称量斗内原料的重量,通过放料闸门控制放料,原料掉落至输送带61上进行输送给料。
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便于精确称量,也可以在给料机构6上设置称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两座高炉共用矿焦槽,占地面积小,为其他必要设施留出更大的空间;节省工程量,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两座高炉共用一套槽下给料、筛分、返料、称量设施,充分发挥槽下设备的作用,提高利用率,避免出现冗余配置;两座高炉共用矿焦槽,简化槽前的供料流程,降低供料系统投资。减小供料系统各原料的二次转运次数,降低入炉含粉率。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本体,所述矿焦槽本体的每个料槽下设置有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一套给料及筛分装置和一套定量给料装置,所述矿焦槽本体设置有一套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返料装置,所述定量给料装置下游设置有用于向第一高炉送料的第一输送设备以及用于向第二高炉送料的第二输送设备,且所述定量给料装置可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输送设备或第二输送设备给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为高炉槽下带式输送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装置包括返矿输送机和返焦输送机,所述返矿输送机设置在矿槽的给料及筛分装置下方,所述返焦输送机设置在焦槽的给料及筛分装置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给料装置设置在给料及筛分装置下方,所述定量给料装置包括称量机构和给料机构,所述称量机构的出口与给料机构的入口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为可逆带式给料机,包括可正反运行的输送带以及设置在输送带头部和尾部的两个下料斗,第一输送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分别设置在两个下料斗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通过悬挂装置安装在称量机构下方,称量机构称重时还包含称量悬挂装置和给料机构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为刚性支撑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机构为称量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通过其下方设置的平台支撑,所述给料机构位于称量机构下方,并与称量机构分离,所述称量机构的出口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料闸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包括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本体,每个料槽下设置有一套给料及筛分装置和一套定量给料装置,所述矿焦槽本体设置有一套返料装置,定量给料装置下游设置有用于向第一高炉送料的第一输送设备以及用于向第二高炉送料的第二输送设备,且所述定量给料装置可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输送设备或第二输送设备给料。本实用新型,两座高炉共用矿焦槽,占地面积小,为其他必要设施留出更大的空间;节省工程量,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简化槽前的供料流程,降低供料系统投资;两座高炉共用一套槽下给料、筛分、返料、称量设施,充分发挥槽下设备的作用,提高利用率,避免出现冗余配置;两座高炉共用矿焦槽。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军;徐灿;熊拾根;董航;彭建;杨泽;戚乐;谢金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2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声明:
“用于两座高炉共用的矿焦槽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