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中空管状结构和高的长径比的一维纳米碳材料,以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有高长径比,在锂离子电池应用当中能形成优良的导电网络,既极大的降低电池内阻又能充分发挥活性材料的容量,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如优异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等,满足高端数码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求。
3.碳纳米管是交织无序生长的一维纳米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难分散的特点,现有的技术是碳纳米管和分散剂添加到溶剂中,通过研磨、剪切力、分散后得到导电浆料后进行售卖,此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浆料所含碳管量很低,一般只有2.0%-8.0%,溶剂含量高,有效物质少,在运输上和客户使用上造成很多不便,限制碳纳米管的使用范围,另外,分散剂等的使用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也可能造成潜在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碳纳米管导电剂中碳纳米管含量低、有效物质少、大量无效成分对应用产品造成潜在危害且难以运输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干燥的碳纳米管和研磨介质混合置入研磨容器内进行搅拌研磨处理,得到混合物,其中,搅拌研磨处理采用研磨容器内部带有搅拌构件的研磨设备进行;
8.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处理去除研磨介质,得到碳纳米管导电剂。
9.进一步地,研磨介质包括玛瑙、氧化锆、碳化硅、氮化硅、硅酸锆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10.研磨介质包括球形或椭球型。
11.进一步地,研磨介质的粒径为0.1mm-5.0mm。
12.进一步地,搅拌研磨处理在-10℃~35℃温度条件下进行;和/或
13.搅拌构件包括棒式、扇叶式、盘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14.进行搅拌研磨处理的碳纳米管和研磨介质的质量比为1:50-1:300。
15.进一步地,搅拌研磨处理时,搅拌构件的转速为200-600rpm,搅拌研磨处理的研磨时间为0.5h-5h,
16.进一步地,分离处理包括采用振动筛、回转筛、离心式分离机、旋风分离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分离器进行。
1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
声明:
“碳纳米管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