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超细晶zn-li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是指金属材料植入体内后能够逐渐被吸收或溶解。因而要求其在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同时,能获得期望的降解速率;在保证材料力学完整性的前提下,于合适的时间能完全吸收或溶解。铁基,镁基复合材料作为目前研究较广的可降解生物金属材料,分别具有以下特性: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但降解速率过慢且降解不完全是其作为可降解植入材料的最大弊端,同时无法进行核磁共振,也是其一个劣势;镁基复合材料虽然具有最优的生物相容性,然而其耐蚀性较差,过快的降解速率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降解过程会产生氢气,也限制了其作为可降解植入材料的应用。锌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调节酶和蛋白质、调节动脉血压、诱导心肌细胞离子电流变化、辅助免疫功能、促进骨骼生长和矿化等多种生物功能。因而近年来,在可降解金属材料领域获得大家的关注。锌的降解速率合适:其标准腐蚀电位为-0.763v,高于镁的标准腐蚀电位-2.37v,低于铁的标准腐蚀电位-0.44v,因而具有适中的降解速率,同时降解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气体。锌的加工性能好:纯锌在室温下有脆性,难以直接进行变形加工,但加热到100~150℃后,金属会变软,很容易进行轧制和挤压,因而可轻松制成板材、箔材、棒材和线材。同时锌表现出与镁相似的生物相容性,包括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然而纯锌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强度和延展性都不能满足植入材料的标准(屈服强度>200mpa,抗拉强度>300mpa,延伸率>15~18%)。合金化和变形加工是锌合金强化的两个有效手段。我们主要通过添加li元素的方式和多道次变形加工来提高其力学性能。li元素对锌合金的强化效果最为明显,主要通过中间相lizn4的钉扎效应;多道次变形加工主要通过晶粒细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超细晶zn-li合金材料,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生物可降解超细晶zn-li合金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超细晶zn-li合金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可降解超细晶zn-li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的组内质量百分含量为:0.005~1%的li,余量为zn。
所述合金材料通过多道次变形加工后,锌合
声明:
“生物可降解超细晶Zn-Li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