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中湿法冶金过程,特别是一种有效处理铜二次资源熔炼烟灰的方法。背景技术:铜二次资源包括废铜屑、含铜渣以及含铜废旧线路板等含铜物料,这些物料在磨细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加入熔炼炉内进行还原熔炼,除产出粗铜、冰铜、熔炼渣外,还会产出一部分冶炼烟灰。由于铜二次资源原料复杂,例如废旧线路板除含有铜、铅、锡等有价金属外,还常夹杂预处理过程中未分选彻底的塑料,其中含有少量溴化阻燃剂,因此也造成了熔炼过程中所产出的烟灰成分较为复杂。与常规的铜精矿冶炼烟灰和铜转炉烟灰等成分相比较,除常见的铜、铅、锌等有价金属外,铜二次资源熔炼烟灰还常常会伴有溴、锡等元素。传统的铜精矿冶炼烟灰和转炉烟灰一般是选择稀硫酸浸出,所得的浸出渣主要为硫酸铅渣,通过还原熔炼即可回收铅;所得的浸出液为硫酸铜、硫酸锌混合溶液,为了将溶液中铜和锌分离彻底,一般是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优先萃取铜,萃余液则进行锌的萃取(张秋芳,施贤姣。铜烟灰处理方案探讨。有色矿业,1999,(5):54-57)。然而,对于同时含溴和锡的铜二次资源熔炼烟灰的处理方法暂未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烟灰中的溴与氟、氯属于同一主族,性质具有相似性,对于含氟、氯烟灰中氟、氯的脱除有部分文献或专利报道(陈光耀,刘燕,党政。湿法炼锌脱除氟氯方法概述,大众科技,2014,16(181):100-102)。烟灰中氟、氯的脱除主要有火法焙烧法和碱洗法(申请号:201510193880.3,一种脱除次氧化锌中氟、氯及有价金属的方法,申请日:2015-04-22)。火法焙烧法通常是在多膛炉和回转窑中进行焙烧脱除,尽管火法焙烧具有生产能力大的特点,但其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碱洗法一般是采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浸出烟灰中的氟、氯,碱洗法工艺流程简单,但对烟灰中所形成的氟化铅、氯化铅等化合物脱除效果较差,氟、氯的脱除率一般在60~70%,碱洗后的含氟、氯溶液通常是采用硫酸中和后加入铁盐进行净化。此外,碱洗过程并没有针对性的考虑烟灰中锡的具体走向,然而实际生产中由于锡的低价氧化物(即一氧化锡)在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会发生溶解反应,而二氧化锡在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较难溶解,因此采用传统的湿法处理烟灰常常会造成锡的分散损失,不利于锡的综合回收。此外,关于含溴物料中溴的常规脱除技术特点,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67170.6,发明名称为“一种含溴塑料废物无害化脱溴的
声明:
“铜二次资源熔炼烟灰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