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氰化尾矿基烧胀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选取经烘干的氰化尾矿、干化市政污泥、污染土; S2、混合料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60~80份氰化尾矿、5~23份干化市政污泥以及15~20份污染土送入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水进行充分搅拌后,制得混合料; S3、成球筛分:将步骤S2中的混合料送入成球设备中,调整、配制水量进行成球,并对制成的料球进行筛分,选取直径在5~20mm、含水量为12%~20%的料球作为湿生料球,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S4、干燥脱水:对步骤S3中的湿生料球进行干燥脱水,得到干生料球,干生料球水分含量小于2%; S5、烧制:将步骤S4中的干生料球转移至快速升温炉中,经预热、焙烧、冷却,得到烧胀陶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氰化尾矿基烧胀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氰化尾矿为岩石型氰化尾矿,按照质量百分比,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含量之和大于80%,细度为:0.045mm的方孔筛筛余小于18%,0.080mm的方孔筛筛余小于2%;所述干化市政污泥是来自污水处理厂经干燥后的污泥;所述污染土是有机物污染或重金属污染的原污染土经烘干粉磨后制得,其细度为:0.080mm方孔筛筛余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氰化尾矿基烧胀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为:将步骤S3中的湿生料球转移至干燥设备中,在105±5℃的干燥温度下干燥脱水3~6h,获取干生料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氰化尾矿基烧胀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为: S51、将步骤S4中的干生料球置于快速升温炉中,控制炉内温度从室温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到400~600℃预热10~30min; S52、预热结束后,以20~30℃/min的升温速率控制炉内温度升到1180~1230℃的焙烧温度,保温20~50min,获得焙烧后的陶粒; S53、焙烧结束后,将S52焙烧后的陶粒从快速升温炉内取出,置于空气中急冷,得到烧胀陶粒。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氰化尾矿基烧胀陶粒。
说明书
氰化尾矿基烧胀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粒生产和固体
声明:
“氰化尾矿基烧胀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