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包括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热送辊道(6)、翻转冷床(7)以及双向移钢机(3),且所述翻转冷床(7)的入口端错位布置在所述热送辊道(6)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钢机(5),所述横移区辊道(1)的一侧依次连接过渡台架(2)、推钢机(5)、热送辊道(6)以及翻转冷床(7),所述双向移钢机(3)设置在所述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推钢机(5)、热送辊道(6)以及翻转冷床(7)的上方,以横向移动铸坯,且所述双向移钢机(3)横移铸坯的方向与所述横移区辊道(1)的输送方向垂直;
所述推钢机(5)包括推钢机本体(51)和推钢机台架(52),所述推钢机台架(52)设置在所述过渡台架(2)与热送辊道(6)之间,所述推钢机本体(51)与所述推钢机台架(52)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推钢机台架(52)上朝所述热送辊道(6)所在方向单向推动铸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钢机本体(51)具有单方向固定的推钢机拨爪(53),以朝所述热送辊道(6)所在方向单向推动铸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区辊道(1)入口端连接出坯辊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区辊道(1)出口端设置有固定挡板(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送辊道(6)传输方向上的入口端设有安全挡板(9)。
说明书: 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背景技术[0002] 目前方坯连铸机逐渐向着多流数、高拉速方向发展,出坯区域的功能也日益完善化,铸坯热送及冷下线功能兼有已成为基本要求。这些因素进一步导致出坯系统的工艺布置受限、出坯节奏紧张。使用有缺陷的出坯系统,容易成为连铸机生产的限制性环节,导致出坯不及时,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导致连铸机停浇。[0003] 如通常连铸机的热送辊道和翻转冷床会交错布置在连铸机中心线两侧,然而由于前后工序或车间条件布置等因素,很多时候热送辊道与翻转冷床不得不布置在连铸机中心线同一侧,此时会大大加剧出坯节奏的紧张程度。当热送辊道与翻转冷床布置在连铸机中心线同一侧时,传统的布置方式仍然是在翻转冷床的入口处,也就是所述热送辊道所在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带斜台面的分钢机,以实现铸坯的分坯和运输功能,从而将铸坯送上热送辊道或翻转冷床。但是此种出坯系统的节奏较慢,且铸坯需要从翻转冷床下线时,分钢机功能赘余,因为铸坯下线时不需要分钢机的“分钢”功能,但是传统的出坯系统中,每次铸坯下线都必须需要经过分钢机进行分钢后才能送上翻转冷床,因此降低了出坯效率,并且即使是铸坯下线时,也会在斜台面的作用下对分钢机进行冲击,导致分钢机的故障率提升,增加了运行成本与故障点。虽然在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的布置优化方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在不停的进行探索,如公开号为CN114888251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多流方坯双热送系统及混合出坯方法,能够实现一台多流连铸机供应两条轧线生产的双热送生产模式、为一条高线输送热铸坯的单热送模式以及冷热铸坯出坯及下线的混合出坯模式;又如公开号为CN11212257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区紧凑布置的方式,可在出坯区域场地受限、冷床长度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增加铸坯在冷床上的冷却时间,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但是均未能解决热送辊道与翻转冷床布置在连铸机中心线同一侧时,出坯效率低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0004] 因此,急需提出一种当热送辊道和翻转冷床布置在连铸机中心线同一侧时能够高效出坯的出坯系统。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当热送辊道和翻转冷床布置在连铸机中心线同一侧时,通过在热送辊道与过渡台架之间布置推钢机,从而优化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的布置工艺,提高出坯效率,克服传统布置方案中出坯系统出坯效率低,设备故障率较高的问题。[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7] 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包括横移区辊道、过渡台架、热送辊道、翻转冷床以及双向移钢机,且所述翻转冷床的入口端错位布置在所述热送辊道之间,还包括推钢机,所述横移区辊道的一侧依次连接过渡台架、推钢机、热送辊道以及翻转冷床,所述双向移钢机设置在所述横移区辊道、过渡台架、推钢机、热送辊道以及翻转冷床的上方,以横向移动铸坯,且所述双向移钢机横移铸坯的方向与所述横移区辊道的输送方向垂直;[0008] 所述推钢机包括推钢机本体和推钢机台架,所述推钢机台架设置在所述过渡台架与热送辊道之间,所述推钢机本体与所述推钢机台架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推钢机台架上朝所述热送辊道所在方向单向推动铸坯。[0009] 进一步,所述推钢机本体具有单方向固定的推钢机拨爪,以朝所述热送辊道所在方向单向推动铸坯。[0010] 进一步,所述横移区辊道入口端连接出坯辊道。[0011] 进一步,所述横移区辊道出口端设置有固定挡板。[0012] 进一步,所述热送辊道传输方向上的入口端设有安全挡板。[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4]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当铸坯进行下线工序时,只需要通过所述双向移钢机直接将铸坯从横移区辊道横移至翻转冷床,而不需要经过推钢机这一个工序,相对于传统的出坯系统必须经过分钢机后才能进行下线,即本发明进行下线时减少了一个工序,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和设备故障率,提高出坯效率,并且该系统工艺布置紧凑,可优化节省出坯区占地面积。[0015] 2、本实用新型中铸坯下线和热送过程中可灵活选择进行单支或成组铸坯进行下线和热送,生产组织更加灵活。[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0018]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19]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0020] 图3为实施例中推钢机的结构示意图。[0021] 附图标记: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双向移钢机3、双向移钢机轨道4、推钢机5、推钢机本体51、推钢机台架52、推钢机拨爪53、热送辊道6、翻转冷床7、固定挡板8、安全挡板9。具体实施方式[0022]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23]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00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0025] 请参阅图1~图3,为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包括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热送辊道6、翻转冷床7以及双向移钢机3,且所述翻转冷床7的入口端错位布置在所述热送辊道6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钢机5,所述横移区辊道1的一侧依次连接过渡台架2、推钢机5、热送辊道6以及翻转冷床7,所述双向移钢机3设置在所述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推钢机5、热送辊道6以及翻转冷床7的上方,以横向移动铸坯;所述横移区辊道1的入口端连接出坯辊道,出口端设置有固定挡板8,防止铸坯冲出横移区辊道1造成安全事故,且所述双向移钢机3横移铸坯的方向与所述横移区辊道1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推钢机5包括推钢机本体51和推钢机台架52,所述推钢机台架52设置在所述过渡台架2与热送辊道6之间,所述推钢机本体51与所述推钢机台架52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推钢机台架52上朝所述热送辊道6所在方向单向推动铸坯。[0026]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钢机本体51具有单方向固定的推钢机拨爪53,以朝所述热送辊道6所在方向单向推动铸坯;所述热送辊道6传输方向上的入口端设有安全挡板9,用于防止热送辊道6反转造成安全事故。[0027] 本实施例中的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热送辊道6、翻转冷床7、双向移钢机3以及推钢机5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备,本实施例的关键在于本系统的各设备的布置方式,从而提高出坯效率,克服传统布置方案中出坯系统出坯效率低,设备故障率较高的问题。[0028] 具体的,所述双向移钢机3包括升降拨爪、走行控制系统、检修走台以及承载双向移钢机本体的双向移钢机轨道4,可实现双向移送铸坯。所述横移区辊道1可为单流或多流传动,但应方便双向移钢机移送辊道上的铸坯。所述推钢机本体51包括驱动油缸、连杆机构以及推钢机拨爪53,特别的,所述推钢机拨爪53为“不倒翁”的结构,并在推钢机拨爪53靠近过渡台架2的一侧设置限位结构,从而使得推钢机拨爪53具有单向固定的功能,即所述推钢机本体51在向左移动,推动铸坯时,推钢机拨爪53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不会倒下,从而单向推动铸坯,而所述推钢机本体51在向右移动时,则在铸坯的作用下顺势倒下,当推钢机拨爪53脱离铸坯所在位置后,在不倒翁结构的作用下,又重新恢复站立位,或者双向移钢机3将铸坯往翻转冷床7方向移送时,推钢机本体51自动倒下,不影响双向移钢机3水平推动铸坯。
[0029] 所述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推钢机台架52、热送辊道6及翻转冷床7交错布置,每个设备在其设备本体的横向区域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部分伸入与此相接的前后设备间隙,以实现铸坯在各个设备间的横向输送。[0030] 一种方坯连铸机出坯方法,采用上述的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具体步骤包括:[0031] 步骤1:运行横移区辊道1以接收来自出坯辊道的铸坯,当铸坯运行至横移区辊道1上指定位置后暂停运行横移区辊道1;[0032] 具体的,按照出坯方向,铸坯被出坯辊道运输到横移区辊道1的末端,接近固定挡板8时停止,且横移区辊道1的电机停止运转;[0033] 步骤2:当需要将铸坯进行热送时,双向移钢机3将横移区辊道1上的铸坯通过过渡台架2横移至推钢机台架52,然后启动推钢机本体51将铸坯输送至热送辊道6,然后开启热送辊道6进行铸坯热送;[0034] 具体的,双向移钢机3的升降拨爪放下(初始时双向移钢机3位于横移区辊道1右侧的待机位),开始自右向左移送铸坯,经过过渡台架2,在推钢机5的台架上适宜的位置停止。随后双向移钢机3收起拨爪,同时返回横移区辊道1左侧的待机位,为下一次移送铸坯做准备。同时推钢机本体51启动,推钢机油缸伸出,通过连接机构带动推钢机拨爪51动作,推动推钢机台架52上的铸坯水平往热送辊道6方向移动;
[0035] 步骤3:当需要将铸坯进行下线时,双向移钢机3将横移区辊道1上的铸坯通过过渡台架2、推钢机台架52横移至翻转冷床7,然后启动翻转冷床7进行铸坯下线。[0036] 具体的,双向移钢机3的升降拨爪放下(初始时双向移钢机3位于横移区辊道1右侧的待机位),开始自右向左移送铸坯,经过过渡台架2、推钢机台架52,在翻转冷床7的入口处停止,随后双向移钢机3收起拨爪,同时返回横移区辊道1左侧的待机位,为下一次移送铸坯做准备,然后翻转冷床7运转,将位于翻转冷床7入口处的成组铸坯逐支挑起,翻转冷床7每动作一个周期可将一支铸坯运送到翻转冷床7的齿板上,翻转冷床7重复动作,直至将所有铸坯全部运送到翻转冷床7齿板上。翻转冷床7和双向移钢机3重复上述周期性动作,实现铸坯的下线。[0037]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根据工艺需求,出坯系统可成组热送铸坯。推钢机本体51水平推动成组铸坯到热送辊道6面上停止,随后热送辊道6的电机启动,实现铸坯成组热送,同时推钢机5油缸缩回,等待下一次来坯。双向移钢机3及推钢机本体51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出坯系统成组热送铸坯;连铸机根据工艺需求,出坯系统可逐支热送铸坯,推钢机本体51水平推动单支铸坯到热送辊道6面上停止,随后热送辊道6的电机启动,实现铸坯单支热送。间隔一段时间,推钢机本体51的油缸继续伸出,再次推动单支铸坯到热送辊道6面上停止,随后热送辊道6的电机启动,再次单支热送铸坯。推钢机本体51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推钢机台架52上的成组铸坯全部热送。[0038] 所述步骤3中,所述双向移钢机3按需推送单支或成组推送铸坯至翻转冷床7后停止,待翻转冷床7满足接收下一支或下一组铸坯时,所述翻转冷床7继续水平推动铸坯,重复上述过程,直至铸坯全部下线。[0039] 对比例[0040]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过渡台架2与热送辊道6(或翻转冷床7的入口处)之间设置分钢机及分钢机斜面滑轨,所述分钢机通过向下倾斜的分钢机斜面滑轨连接过渡台架2,双向移钢机3将铸坯自右向左移送铸坯,依次经过横移区辊道1、过渡台架2,将铸坯推送到分钢机斜面滑轨上,铸坯通过分钢机斜面滑轨下滑至分钢机,分钢机将铸坯逐根拨起,实现分坯。需要热送时启动热送辊道6,需要下线时启动翻转冷床7。[0041] 所述分钢机及分钢机斜面滑轨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设备,不论铸坯选择热送或者冷下线都要经过该设备。但是当铸坯下线时,该设备功能冗余,若能使用双向移钢机3将铸坯直接移送到翻转冷床7入口即可满足生产要求。可见下线时所述分钢机及分钢机斜面滑轨仅只是起到将过渡台架2与翻转冷床7连接起来的作用,其“翻钢”的功能是不必要的。但是在下线模式所述分钢机及分钢机斜面滑轨不仅减缓了出坯节奏,增加了运行成本。并且,不论热送或者冷下线,每次铸坯到达过渡台架2末端,进入分钢机斜面滑轨时,铸坯对分钢机均会进行冲击,且铸坯具有较大冲击力,导致设备寿命及精度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分钢机斜面滑轨需要有适宜的角度,当角度过小时铸坯不能顺利滑落,角度过大则会进一步加剧铸坯对设备的冲击。[0042]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相较于对比例中的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当铸坯进行下线工序时,只需要通过所述双向移钢机直接将铸坯从横移区辊道横移至翻转冷床,而不需要经过推钢机这一个工序,相对于传统的出坯系统必须经过分钢机后才能进行下线,即本发明进行下线时减少了一个工序,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和设备故障率,提高出坯效率,并且该系统工艺布置紧凑,可优化节省出坯区占地面积;并且铸坯下线和热送过程中可灵活选择进行单支或成组铸坯进行下线和热送,生产组织更加灵活。[004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声明:
“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