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包括输送机(1)、螺纹轴(7)、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12)、第二卡块(13)和电动升降套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1)外壁均设置有活动块(2),且活动块(2)一侧设置有活动钩(3),所述活动钩(3)一侧设置有橡胶软垫(4),所述橡胶软垫(4)一侧均设置有转轴(5),且转轴(5)一侧设置有挡板(6),所述螺纹轴(7)设置在输送机(1)两侧,且螺纹轴(7)一侧设置有缓冲板(8),所述第一卡槽(9)设置在输送机(1)内侧,且第一卡槽(9)内侧设置有第一卡块(10),所述第一卡块(10)一侧设置有清理刷(11),所述第二卡槽(12)设置在输送机(1)一侧,所述设置在输送机(1)另一侧,所述电动升降套杆(14)设置在输送机(1)下方,且电动升降套杆(14)下方设置有底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1)、电动升降套杆(14)与底板(15)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升降套杆(14)以底板(1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软垫(4)通过活动钩(3)与输送机(1)活动连接,且活动钩(3)以橡胶软垫(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转轴(5)与橡胶软垫(4)构成旋转结构,且橡胶软垫(4)的长度与挡板(6)的长度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8)、螺纹轴(7)与输送机(1)构成旋转结构,且缓冲板(8)为倾斜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刷(11)通过第一卡块(10)与输送机(1)卡合连接,且第一卡块(10)以清理刷(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2)通过第二卡块(13)与输送机(1)卡合连接,且第二卡块(13)为“凸”字形结构。
说明书: 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带式输送机是当前散状物料输送的主要方式,输送机,按运作方式可分为,装补一体输送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滚筒输送机、板链输送机、网带输送机和链条输送机。
但是目前使用的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不具备有升降的功能,也不具备有防护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不具备有升降的功能,也不具备有防护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包括输送机、螺纹轴、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二卡块和电动升降套杆,所述输送机外壁均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一侧设置有活动钩,所述活动钩一侧设置有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一侧均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螺纹轴设置在输送机两侧,且螺纹轴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输送机内侧,且第一卡槽内侧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一侧设置有清理刷,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输送机一侧,所述设置在输送机另一侧,所述电动升降套杆设置在输送机下方,且电动升降套杆下方设置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电动升降套杆与底板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升降套杆以底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橡胶软垫通过活动钩与输送机活动连接,且活动钩以橡胶软垫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挡板、转轴与橡胶软垫构成旋转结构,且橡胶软垫的长度与挡板的长度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螺纹轴与输送机构成旋转结构,且缓冲板为倾斜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清理刷通过第一卡块与输送机卡合连接,且第一卡块以清理刷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通过第二卡块与输送机卡合连接,且第二卡块为“凸”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通过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调节高度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去求来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一个调节,方便后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2、该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通过设置有橡胶软垫,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防止该装置与外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会对其造成损坏,影响后续使用,且通过设置有挡板,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防止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时,输送机上方的物体会意外掉落下来,对物体造成损坏,影响后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3、该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通过设置有清理刷,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清理的作用,防止该装置表面沾染有脏污,会影响到该装置的后续正常使用,且通过设置有缓冲板,可以对该装置在下料时,进行一个缓冲,防止物体直接摔落,对物体造成损坏,影响后续使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机;2、活动块;3、活动钩;4、橡胶软垫;5、转轴;6、挡板;7、螺纹轴;8、缓冲板;9、第一卡槽;10、第一卡块;11、清理刷;12、第二卡槽;13、第二卡块;14、电动升降套杆;1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包括输送机1、螺纹轴7、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12、第二卡块13和电动升降套杆14,输送机1外壁均设置有活动块2,且活动块2一侧设置有活动钩3,活动钩3一侧设置有橡胶软垫4,橡胶软垫4一侧均设置有转轴5,且转轴5一侧设置有挡板6,螺纹轴7设置在输送机1两侧,且螺纹轴7一侧设置有缓冲板8,第一卡槽9设置在输送机1内侧,且第一卡槽9内侧设置有第一卡块10,第一卡块10一侧设置有清理刷11,第二卡槽12设置在输送机1一侧,设置在输送机1另一侧,电动升降套杆14设置在输送机1下方,且电动升降套杆14下方设置有底板15。
进一步的,输送机1、电动升降套杆14与底板15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升降套杆14以底板1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14,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调节高度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去求来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一个调节,方便后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橡胶软垫4通过活动钩3与输送机1活动连接,且活动钩3以橡胶软垫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橡胶软垫4,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防止该装置与外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会对其造成损坏,影响后续使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挡板6、转轴5与橡胶软垫4构成旋转结构,且橡胶软垫4的长度与挡板6的长度相吻合,通过设置有挡板6,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防止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时,输送机1上方的物体会意外掉落下来,对物体造成损坏,影响后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缓冲板8、螺纹轴7与输送机1构成旋转结构,且缓冲板8为倾斜状结构,过设置有缓冲板8,可以对该装置在下料时,进行一个缓冲,防止物体直接摔落,对物体造成损坏,影响后续使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清理刷11通过第一卡块10与输送机1卡合连接,且第一卡块10以清理刷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清理刷11,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清理的作用,防止该装置表面沾染有脏污,会影响到该装置的后续正常使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卡槽12通过第二卡块13与输送机1卡合连接,且第二卡块13为“凸”字形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二卡块13与第二卡槽12,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便于拼接,便于安装的效果,可以方便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首先可以先接通外部电源,再将第一卡块10纵向移动,塞入第一卡槽9内部,使得第一卡块10与第一卡槽9可以配合安装,从而使得清理刷11可以正常工作,可以对该装置进行一个清理,防止该装置表面脏污过多,影响后续使用,然后再将活动钩3塞入活动块2内部,使得活动块2与活动钩3可以配合安装,从而使得橡胶软垫4可以正常工作,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防止该装置与外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会对其造成损坏,影响后续使用,其次再将挡板6向上拉动,使得转轴5带动挡板6向上旋转,可以在该装置工作时,对表面传送的物体进行一个防护,防止在传送的过程中,物体会意外掉落下来,最后再将缓冲板8放置在输送机1一侧,调节到合适的角度,用螺纹轴7将缓冲板8与输送机1拧紧,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再将电动升降套杆14的开关打开,调节电动升降套杆14的高度,使得电动升降套杆14可以带动该装置进行一个高度的调节,其中,电动升降套杆14的型号为,就这样完成整个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可调节升降滚筒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