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基于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绿色矿山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S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S3,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待评价目标进行综合评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A)、准则层(B)和指标层(C)三层构成;准则层(B)构成影响目标层(A)的一级因素,指标层(C)构成影响目标层(A)的二级因素;其中,包括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结合绿色矿山建设领域相关背景及经验进行目标层(A)的构建;通过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优缺点,确定准则层(B)的评价指标项数,以及与每一准则层(B)对应的指标层(C)评价指标项数;且指标层(C)的评价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则层(B)的评价指标由矿区环境(B1)、资源开发方式(B2)、资源综合利用(B3)、节能减排(B4)、智能矿山(B5)和企业管理形象(B6)组成;所述指标层(C)的评价指标由矿容矿貌(C1)、矿区绿化覆盖率(C2)、人均工效(C3)、开采回采率(C4)、土地复垦率(C5)、边坡终了治理率(C6)、生产工艺和技术(C7)、矿山资源利用率(C8)、废水利用率(C9)、节能降耗(C10)、“三废”达标排放率(C11)、科技创新(C12)、矿山数字化(C13)、职工满意度(C14)、职业病体检率(C15)和企业形象(C16)组成;其中,与矿区环境(B1)对应的指标层(C)的评价指标为矿容矿貌(C1)和矿区绿化覆盖率(C2);与资源开发方式(B2)对应的指标层(C)的评价指标为人均工效(C3)、开采回采率(C4)、土地复垦率(C5)和边坡终了治理率(C6);与资源综合利用(B3)对应的指标层(C)的评价指标为生产工艺和技术(C7)、矿山资源利用率(C8)和废水利用率(C9);与节能减排(B4)对应的指标层(C)的评价指标为节能降耗(C10)和“三废”达标排放率(C11);与智能矿山(B5)对应的指标层(C)的科技创新(C12)和矿山数字化(C13);与企业管理形象(B6)对应的指标层(C)的评价指标为职工满意度(C14)、职业病体检率(C15)和企业形象(C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
声明:
“基于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