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柜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储能电池柜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池系统在运行时,电流通过各个电池模块,因电池模块内阻产生热量,若不能及时散热,将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甚至导致系统热失控,出现安全风险。目前在电池柜内对电池模组散热的方式通常在电池模组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低温载冷剂的管道,通过载冷剂与电池模组内部进行换热达到电池模组降温的目的。载冷剂的降温是通过液冷蒸发器采用制冷剂进行换热,而制冷剂的降温通常采用风冷的方式。在制冷剂降温过程中通常采用风冷冷凝器,在风冷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风扇向风冷冷凝器上输送外界的空气,但采用此种方式对制冷剂的制冷效果较低,且影响整个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储能电池柜散热系统,旨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柜内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冷储能电池柜散热系统,用于对电池柜内的电池模组散热降温,包括:
5.制冷仓,设置在所述电池柜的底部;
6.液冷蒸发器,位于所述制冷仓内部,所述液冷蒸发器上设置有用于向电池模组内部输送冷却后的载冷剂的出液口及用于将经过电池模组后的载冷剂回流到所述液冷蒸发器内部的回液口;
7.风冷冷凝器,位于所述制冷仓内部,所述风冷冷凝器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液冷蒸发器内输送制冷剂的出液管和用于将经过所述液冷蒸发器后的制冷剂回流到所述风冷冷凝器内的进气管;
8.进风通道,位于所述制冷仓的一侧,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风冷冷凝器的侧面;
9.出风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同一侧,且与所述进风通道沿所述风冷冷凝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口分隔成两个输风空间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抵触在所述风冷冷凝器的中部。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所述风冷冷凝器向远离所述风冷冷凝器的方向逐渐变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冷冷凝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风冷冷凝器上及所述制冷仓的侧壁上。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进气管分别位于所述风冷冷凝器上沿所述进风通道与
声明:
“液冷储能电池柜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