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自动化并联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抓板将上料输送带上的N个锂电池移动至焊接台之上,焊接台移动至镍带限位板处;两个镍带盘上的镍带上料,抓板和焊接台带着N个锂电池间歇向前一个锂电池宽度的距离,位于焊接台两侧的焊头相互靠拢,实现对焊接台上的一个锂电池两端进行同步焊接;两个焊头相互分离,焊接台向前移动一个锂电池宽度的距离,随着焊头的相互分离和靠拢,同时配合焊接台的间隙向前移动,实现对焊接台上的各个锂电池逐个进行并联焊接;切刀将镍带进行切断,抓板将N个锂电池推入卸料输送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自动化并联焊接方法,实现锂电池自动化单排并联焊接,提高了锂电池焊接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用的掺杂稀土的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稀土掺杂的磷酸锰锂正极材料是以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与稀土掺杂物为原料制成,该稀土掺杂的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用分子式LiTxMn1-xPO4表示,其中T为稀土掺杂元素,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膜。具体地,所述的正极膜包括:(i)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ii)锂离子补充剂;以及(iii)导电剂和粘结剂。本发明正极膜内的锂离子补充剂在首次充电时发生分解,释放锂离子,弥补负极表面形成SEI膜的锂离子损失,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可逆充放电容量,制备本发明的正极膜可以将锂离子补充剂提前混合在正极材料或导电剂之中,也可以涂覆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表面,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与各种锂离子电池体系兼容性好,对电池电化学性能改善效果明显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锂电池自动化通电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上侧设置有锂电池,所述活动部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安装有齿轮条。该高效的锂电池自动化通电检测装置,通过连接电线中的电流通过电力传递机构传递至锂电池中,从而达到锂电池正负极电流相通的效果,当锂电池正负极电流相通时,促使机械手将锂电池抓起收集,再继续检测未检测的锂电池,当锂电池正负极电流不相通时,从而促使报警机构响起,提醒工作人员此锂电池存在故障,从而使设备达到了检测效果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稀溶液中提取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锂的正极材料回收稀溶液中的锂离子沉淀得到锂盐沉淀,将所述锂盐沉淀制备成锂盐浆料后,与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然后将离子交换后的树脂中的锂离子置换至含锂溶液中,最后将所述含锂溶液中的锂离子沉淀,得到锂盐。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磷酸锂浆料与树脂进行交换后得到的磷酸溶液可作为原料继续使用,离子交换完的树脂用强酸再生后得到可循环使用的再生树脂和富锂溶液,进一步得到使用范围更广的碳酸锂产品;制备锂盐的溶液可继续回到体系中继续提锂。至此,整个工艺形成一个无污染,能耗低,成本低,锂回收率高的闭环锂稀溶液处理体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电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及设置在锂电池本体上的盖板,及设置在锂电池本体上的密封板,及设置在锂电池本体内的隔板,及设置在锂电池本体内的电极包,及设置在锂电池本体内的微型变压器,隔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座,密封板下部设有第二固定座,电极包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上,微型变压器安装在隔板下部的锂电池本体内,锂电池本体一侧设有USB接头和充电电源线,锂电池本体内设有一电线存储槽,电线存储槽内设有绕线机构,电极包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1.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用范围广;2.可循环利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酸锂晶圆的减薄方法,属于芯片封装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铌酸锂晶圆的减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铌酸锂晶圆,在铌酸锂晶圆的背面贴第一划片胶膜,并沿铌酸锂晶圆正面的切割道进行预切割至预定深度;去除第一划片胶膜,在铌酸锂晶圆的正面贴磨片胶膜,磨片胶膜为双层胶膜;对铌酸锂晶圆的背面进行研磨至晶粒分离;在铌酸锂晶圆的背面贴第二划片胶膜,再去除磨片胶膜。本发明实现了铌酸锂晶圆的研磨前切割工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铌酸锂晶圆在磨切加工时易出现脆性破坏、亚表面损伤层深和切割正背面崩裂大等损伤的现象,且芯片正背面崩裂均可以控制在10um以内,有利于保证铌酸锂芯片封装产品的品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镍钴铝酸锂材料的特征化学式:LinNi1-x-yCoxAlyO2·mLiMaOb,式中0.95≤n≤1.15,0.00<x<0.30,0.01≤y≤0.10,0.00<m<0.05,0.0<a<3.0,b为化合价匹配系数,b=(M化合价×a+1)/2。材料形貌为一次粒子构成的类球形二次粒子结构:一次粒子平均粒径在0.10~2.5μm,二次粒子平均粒径在3.0~20.0μm。LiMaOb为复合氧化物锂离子导体包覆层,均匀分布在一次、二次粒子表面,一方面可促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另一方面可抑制镍钴铝酸锂材料与电解液发生的副反应,提供一种高能量、高安全和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质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合物组成:7-10份稳态锂粉、3-8份碳材料和溶剂。本发明特别选用了稳态锂粉以及垂直阵列状碳纳米管(VACNT)和介孔碳按照质量比为10: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作为负极中的碳材料制备负极混合浆料,避免的负极浆料中粘结剂的使用,使得该锂硫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同时配合最优化选择的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池表现出较小的阻抗,能有效减弱连续充放电过程中的穿梭效应和枝晶生长,比常规金属锂箔表现出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化结构型聚氟磺酰亚胺阴离子锂盐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此聚合物为具有星形与树形结构的聚阴离子锂盐聚合物,其分子结构如式(Ⅰ)所示,此结构的构建方法,是选择不同多酚类或多元醇类为底物,将含氟单体与底物在缚酸剂作用下缩合反应,再通过锂盐进行锂离子交换得到目标分子。与一维直链的含氟烷基磺酰亚胺结构聚合物相比,本发明的支化结构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并且与高电化学活性的正负极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高锂离子迁移数(t+> 0.9),以及高电化学窗口(> 6V),并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与寿命。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是一 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LiCoxMn2- xO4的合成方法, 针对尖晶石锰酸锂 LiMn2O4循环性能较差而设计的。其要点是包括溶解、沉淀、 烘干、煅烧、包覆、混合、高温烧结等步骤。先制备球形的 Mn2O3,然后在其表面包覆一层钴化合物,再与锂化合物进行 混合,用锂化合物与包钴后的 Mn2O3按Li∶(Co+Mn)=1∶2(原子比)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混 合物装入坩埚中,置于流动的空气中400-550℃预处理8-- 12小时;冷却后研磨,然后再置于700-850℃保温24-48小 时。通过高温反应而制成符合锂离子二次电池所用的正极材 料,提高其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好的可拆装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件、限位组件及连接盖,其中,上述锂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二个锂电池,该种锂电池的中部开有冷却槽,冷却槽的周缘为环形的锂电池电解液空间,该电解液空间内填充电解液与极片叠片,冷却槽的上端开口,其内填充有冷却液以便冷却电解液;上述相邻的两个锂电池之间通过限位组件限位;上述连接盖设置在锂电池的上部,连接盖盖设在锂电池上,将冷却槽的开口密封,并使各锂电池串联或并联。本发明结构简单,固定牢固,拆装方便快捷,散热效果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V锂电池,特点是包括塑料外壳、第一锂电池和第二锂电池,塑料外壳内具有两个电池腔,两个电池腔分别为第一电池腔和第二电池腔,第一锂电池安装在第一电池腔内,第二锂电池安装在第二电池腔内,第一锂电池与第二锂电池为反向并列放置,塑料外壳的外周侧为大部分开放式结构,第一锂电池的负极端与第二锂电池的正极端通过一条镍带点焊连接,塑料外壳的上端卡接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与第一锂电池的正极端相连,负极极耳与第二锂电池的负极端相连;优点是外壳外周侧为大部分开放式结构,有效增加了塑料外壳内部的锂电池可安装体积,扩大了2CR5锂电池的内部电池容量范围,使2CR5锂电池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掺杂改性磷酸锰锂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为碳包覆掺杂改性磷酸锰锂,所述掺杂改性磷酸锰锂由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酸根源化合物、砷酸根源化合物按摩尔比Li:Mn:PO43‑:AsO43‑=1:1:(1‑x):x组成,其中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结构玻璃纤维与金属锂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池负极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锂层,锂层内设置有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的底端完全包覆于锂层内、顶端裸露于锂层的外侧,玻璃纤维中、下表面设置有导电层、上端呈裸露状态,导电层具有亲锂性和电子电导性,玻璃纤维层裸露的顶端没有电子或离子电导性。沉积的锂离子只可以在复合电极的表面有修饰层的玻璃纤维上得到电子,无法在玻璃纤维最顶端得到电子,以不至于形成超过表面玻璃纤维厚度的锂枝晶和死锂,使得电极总体厚度可控且电池安全性高。玻璃纤维最顶端表面电子绝缘,在电池中贴合隔膜后不会导致电池短路。玻璃纤维下半部的金属锂则负责补充锂源,电池循环性能得到保障。
本发明公开了高科技智能型环保便携式多功能锂电打果机。它包括动力机构、电池保护电路板、控制机构、传动机构和打果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锂电电池包、充电器和电源线,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板安装在动力机构内且与锂电电池包连接,所述的充电器与锂电电池包连接,所述的锂电电池包通过电源线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长度可伸缩的传动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与打果机构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采用锂电电池包供电,清洁,环保;防雨淋,可循环使用;工作时间长,充一次电能工作一天;携带方便;噪音小;重量轻;传动机构可伸缩,可采摘不同高度的果子。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Ⅰ)所示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所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布拉格角度在18.7°附近的衍射峰强度与布拉格角度在44.6°附近的衍射峰强度的比值为1.10~1.24。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富锂锰基化合物与脱锂剂混合,在脱锂剂的作用下,富锂锰基化合物中的Li2MnO3脱除部分Li2O,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由于不可逆产物Li2O的减少使首次库伦效率提高,并且由于存在锂空位与氧空位,提高了倍率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x-y)Li2MnO3·yMnO2·(1-x)Li(MaM′b)O2???(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负极中复合粘结剂的工艺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以0~0.8质量份的CMC、96质量份的硅碳负极和1.4质量份的SP通过机械搅拌器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向混合粉体加入1~4质量份的PAA作为溶剂,通过机械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0.2~1质量份的SBR溶液,并通过机械搅拌器充分混合均匀,形成浆料一;将浆料一均匀涂覆在集流体铜箔的双侧表面,真空干燥后用辊压机进行辊压、冲切,制备得到负极片。通过调整粘结剂的添加量和制备工序,改善硅负极的制作工艺,优化实际使用效果。
一种开关晶体管压降保持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该压降保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漏极,第二输入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驱动信号相连,输出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当第二输入端为低电平“0”时,压降保持电路的输出端始终为低电平“0”;当第一输入端与地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且第二输入端为高电平“1”时,压降保持电路输出端为高电平“1”;当第一输入端与地的电压小于基准电压且第二输入端为高电平“1”时,压降保持电路输出端为低电平“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电路结构简单,在负载电流极其微小的情况下,使第一场效应管上始终具有设定的压降值,保证整个锂电池保护控制电路的正常通电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包括铝箔和涂覆在所述铝箔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由正极活性物质、水系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所述水系粘结剂为槐豆胶和/或槐豆胶衍生物。本发明的针对正极材料选用槐豆胶作为水系粘结剂,在保持基本性能的基础上,改善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以及电压降,降低电池生产的投资成本,而且因为其溶剂是水,减少了因正极配料使用NMP有机溶剂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对身体的危害。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槐豆胶作为正极材料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高达239.2mA·h/g,电压降仅为0.303V,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锂电池绝缘垫片及锂电池。垫片本体上设置有极耳孔,极耳经由极耳孔引出;垫片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导液孔,多个导液孔至少布满垫片本体的第二区域,每个导液孔的直径均小于等于垫片本体的厚度。由于导液孔的直径足够小,因此可以防止极耳折入极耳孔内与电池的卷芯接触,从而避免发生短路现象,消除电池安全隐患。通过设置多个导液孔,电解液能够经由多个导液孔流入电池外壳内,增加了电解液的下液通道,有效改善电解液浸润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垫片,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垫片不设置中心孔,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解液直接经由中心孔流至电池外壳底部影响电解液浸润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废热从含锂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盐的装置,包括:装有卤水的水槽;与所述水槽相接、用于将所述水槽内的卤水加热的第一废热集热器;通过水泵与所述水槽连接的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内装有疏水性微孔膜,用于将由所述水泵从所述水槽内输入的卤水进行膜蒸馏,获得浓缩的卤水;设置在所述水槽和所述膜组件之间的第二废热集热器,用于将由所述膜组件输出的所述浓缩的卤水加热,加热后的浓缩的卤水输送至所述水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高效地从卤水中提取盐,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Fe2O3|FeF3?2xOx|Bi3+,La3+掺杂氟化铁层结构锂电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固相合成Bi3+,La3+掺杂氟化铁后,根据FeF3在较高温度下容易逐步被氧化成为Fe2O3的特性,在Bi3+,La3+掺杂氟化铁颗粒外依次包覆FeF3?2xOx,0<x<0.3,及Fe2O3层以提高Bi3+,La3+掺杂氟化铁的表面电子导电能力及抵御有机电解液对材料颗粒表面的有害作用;再结合Bi3+,La3+掺杂大幅度提高氟化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锂电锯的锯链及锂电锯,左刀片、右刀片之间的宽度为锯链宽度L;连接片和传动片的链轴孔中心距为锯链节距M,刀片的顶部到传动片的底部之间距离为锯链高度H;锯链宽度L、锯链节距M和锯链高度H之间的乘积控制在160‑240立方毫米范围内;其优点是通过对传动片、刀片和连接片的合理设置和优化,把锯链的最大宽度、最大高度和节距这三者的乘积控制在160‑240之间的范围内,使得锯链的出屑效率得到提高,并在限定了切割宽度的同时减少了材料的损耗。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生产锂电池氢氧化亚钴的方法,包括S1)、配制钴溶液,加入络合剂;S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S3)、在反应器中加入适当底液,通入气,在搅拌状态下流加入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调节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流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氢氧化亚钴产品指标的调节;S4)、过滤;S5)、洗涤;S6)、干燥;S7)、粉碎,即成合格的氢氧化亚钴产品。本发明通过在钴溶液中加入EDTA来改善氢氧化亚钴颗粒度的型态向球型状态成型,以提高氢氧化亚钴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在洗涤过程和反应过程中分别加入抗氧化剂和惰性气体保护,阻止了二价钴的氧化,进而提高了氢氧化亚钴的品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包含金属有机骨架并且该金属有机骨架中包含至少一种二氮唑,以及至少一种金属离子。实验证实,该锂离子电池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经过多次循环后,电极材料中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完好,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趋于稳定并维持在较高值,变化幅度较小,因此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封口结构及圆柱型锂电池,包括钢壳、密封圈、帽盖组件和绝缘环;钢壳开口端向内弯折形成卷边;密封圈包括底壁、周侧壁和周侧壁;帽盖组件包括中间凸起的帽顶部和帽顶部外围的环形的帽沿部,帽沿部被包裹在底壁、周侧壁和折弯壁的围合区域内;绝缘环为环形片状结构,绝缘环套设在帽顶部外,绝缘环的内缘接触帽顶部的外周面,绝缘环的外缘伸入折弯壁和帽沿部的上表面之间,折弯壁受绝缘环和卷边挤压形变实现密封;优点是绝缘环可防止电池短路,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大了密封圈的折弯壁的挤压量,提高了电池的密封性能,不会引入热和紫外光等对电池不利的因素,且工艺上更加方便简单,成本上也更加经济。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性能的纳米Si‑Cu@Cu‑MOF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Cu‑MOF的制备;2)Cu‑MOF的修饰;3)纳米Cu@Cu‑MOF的制备;4)纳米Si‑Cu@Cu‑MOF的制备;5)纳米Si‑Cu@Cu‑MOF的改性。本发明利用具有丰富孔道结构且刚性较高的Cu‑MOF作为骨架载体,在其内部先后负载有纳米铜以及纳米硅,最后再吸附离子液体,骨架载体不仅可抑制硅的膨胀,并且能够有效弥补载体以及纳米硅导电性不佳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LiNixCoyMn1?x?yMzO2式I;0.3≤x≤0.75,0.2≤y≤0.3,0≤z≤0.1;所述基材的表面包覆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Li2ZrO3、Li2SnO3、LiNbO3、Li4Ti5O12与LiAlO2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表面包覆快离子导体提高单晶材料的倍率性能,提高单晶材料的克容量,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还可减小内阻,减小极化损失,延长电池循环寿命;同时保持了单晶三元材料的压实大的优点,其较高的压实避免类似二次颗粒在电池制作辊压导致颗粒破碎现象,提高了循环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宁波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