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石墨烯材料制备成石墨烯超分散液,再通过高压微喷流技术混合球磨成的超钛酸锂纳米粉,得到纳米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再通过喷雾干燥,制备球形化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上述方法获得的一种纳米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
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热电材料。提供一种反应温度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且合成的粉体纯度高,形貌较好的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由碲化铅和硒化铅组成,其中,化学计量比的PbTe被化学计量比的PbSe包裹。将Pb(CH3COO)2·3H2O、TeO2和SeO2按Pb∶Te∶Se=2∶1∶1的摩尔比溶解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NaBH4,混合后得前驱液,再移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60~200℃下保温18~22h后停止反应,待反应温度降至室温后,分离出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后恒温干燥,得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分层缺陷的涡流检测方法与系统,包括下列步骤:1)使两线圈相邻边的电流方向相同,形成一个串联式线圈;2)将该串联式线圈作为涡流探头的检测线圈;用激励源产生正弦波作为激励信号,该激励信号被施加于该涡流探头上;3)检测时,计算涡流探头的输出功率P;4)设定阈值P0,若输出功率P≥P0,则说明涡流探头的输出功率较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电性能稳定,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检测点附近没有分层缺陷,若输出功率P<P0,则说明涡流探头实际的输出功率变小,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电性能下降,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检测点下方存在分层缺陷。能对弱导电材料进行无损检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壁碳纳米管‑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晶硅、粘结剂和分散剂混合,将所得第一混合料液涂覆在硅碳材料的表面,干燥后进行第一热处理,得到硅‑硅碳材料;将可溶性铁盐、钼酸铵、柠檬酸与水混合,将所得第二混合料液涂覆在硅‑硅碳材料的表面,干燥后进行第二热处理,得到单壁碳纳米管‑硅碳复合材料;所述第二热处理在CH4和H2的混合气氛中进行。本发明直接在硅碳材料上生长单壁碳纳米管,操作简单、能耗低,所得复合材料中单壁碳纳米管在硅碳材料上分布均匀,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高导热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热导率为1.4‑2.5W/m·k,60℃的粘度为2100‑4600Pa.s,线膨胀系数为40‑50ppm/k,拉伸强度为70‑90N/mm2。本发明采用两种及以上不同形貌和粒径的填料混合使用,通过使用表面处理剂、表面活化剂处理填料,增强导热填料之间以及导热填料和基体的相互作用,利用不同导热填料的协同效应达到比单一导热填料更高的热导率,为改善体系的粘度和防止导热填料沉降,配方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粘度调节剂、活性稀释剂和触变剂,通过配方整体配比的优化调整,设计出一款导热优良的环氧复合材料,有效的解决了环氧复合材料的高导热和实际施工应用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有纳米银的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石墨烯薄膜至于PECVD反应室中,设压力为5×10?4?10?3Pa,温度为200?600℃,等离子体产生的微波功率为300?500W,以氩气为载体,通入氟气,反应1?20h,得到氟化石墨烯薄膜;2)将得到的氟化石墨烯薄膜转移至原子沉积腔室中,采用惰性气体除气20min?30min,调节超真空反应腔的真空度为10?6?10?7Pa,调节温度为400℃?700℃;3)以银为靶材,通过电子束轰击蒸发形成银反应气源,通入到沉积腔室中,时间为20?100ns,再通入惰性载气50?200ns,重复步骤5?20min,交替通入银反应气源和惰性载气,在氟化石墨烯薄膜上生长形成纳米银,得到负载有纳米银的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性能。
一种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将塑料与陶瓷优点结合起来,耐冲击、易成型、易回收、表面高光泽度的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的成分为塑胶材料、氧化锌、偶联剂、润滑剂、增重填料、增韧剂和纤维。将氧化锌和增重填料加入混合机内,再喷洒偶联剂,然后将润滑剂、增韧剂、塑胶材料加入混合机内,得到混合原料;将所得到的混合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经熔融挤出成线、冷却、切粒得到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如配方中有纤维,纤维在挤出造粒过程中从双螺杆造粒机的侧喂料口加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凹凸棒石为原料,加入高锰酸钾、二价锰离子还原剂、四氧化三铁,采用水热法制得产物,最后洗涤、离心、烘干、研磨得到凹凸棒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廉价易得的天然凹凸棒石作为纳米复合材料的载体,可以防止二氧化锰颗粒团聚,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加入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操作简单的磁回收技术从溶液中快速分离出来。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催化效率高、pH适用范围广、易回收、可循环使用,制备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治理有机污染物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原料和制备装置及方法。所述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连续玻璃纤维的预处理:将连续玻璃纤维在巴多胺溶液中浸渍0.5~5h,再往所述多巴胺溶液中加入Tris缓冲液以将其pH值调节至8~9之后继续浸渍4~6h,接着依次进行烘干、水洗和烘干,得到预处理连续玻璃纤维;S2、包覆处理:将所述预处理连续玻璃纤维于240~260℃下加热预分散,之后浸渍于由所述尼龙、相容剂、润滑剂和抗氧剂熔融挤出所得的熔融液中,接着进行冷却、切粒并任选再进行气味脱除,即得到所述尼龙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尼龙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高且表面不会产生浮纤。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磷化氢气体析出且高CT I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低磷化氢气体析出且高CT I的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聚酰胺、红磷母粒、抗氧剂、润滑剂、除酸剂和玻璃纤维;所述聚酰胺由石油基聚酰胺和生物基聚酰胺按照6‑12:1‑6组成;其中,所述石油基聚酰胺为PA66和PA6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生物基聚酰胺为PA5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磷化氢气体析出且高CT I的聚酰胺复合材料,通过石油基聚酰胺和生物基聚酰胺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能够在保证聚酰胺复合材料的高阻燃性的前提下,降低组分中添加的红磷母粒磷化氢的释放量,同时还能够具有高CT I(电痕化指数),而且成本较低,具有很高商业价值。
一种多孔径分布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金属盐或有机金属化合物与正硅酸乙酯在有机溶剂中并在表面活性剂、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加入二氧化碳促进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的多孔径分布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至少包括1~5nm的孔径分布和5~200nm的孔径分布。通过表面活性剂参与的反应控制反应达到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通过二氧化碳促进反应来达到控制反应的孔径,最后通过干燥固定孔从而实现制备得到一种多孔径分布结构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径/孔容的氧化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进一步处理,得到的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弯曲断裂损伤研究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包括利用复合材料建模仿真软件建立随机分布几何模型(RVE),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纳米基复合材料的断裂损伤模型,结合三点弯曲试验数据确定内聚力基体单元的具体参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探究基体与粒子壳层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相粒子数目以及粒子壳层厚度对材料断裂损伤行为的影响,为纳米复合材料弯曲断裂损伤研究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对探究纳米复合材料内部强韧化机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流发热复合材料及发热马桶座圈,由成型塑料与碳质微粒、碳纳米管和导电石墨复合而成,其中成型塑料与碳质微粒、碳纳米管和导电石墨的比例为60‑70∶1.45‑24∶5∶5其中所述碳质微粒的含量为2%‑25%,所述微电流发热复合材料在直流电的驱动下形成电场式导电,从而整体发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微电流发热复合材料通过电场式导电可以激发成型塑料的极性排布方向频繁反转形成介电损耗而产生热量。该微电流发热复合材料工作时整体发热无需设置热量传导装置,热效率更高。该微电流发热复合材料功耗低工作电流小,发热温度不超过36℃,而且无辐射危害,非常适合在于人体相接触的场合下使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热马桶座圈。
一种制备层间颗粒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混合工艺,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制备层间颗粒浆料:将层间颗粒分散到分散剂中球磨获得颗粒浆料;氧化物纤维布去胶:裁剪纤维布进行热处理,完成去胶过程;浆料浸渍、纤维布叠层:铺排纤维布,将颗粒浆料浸渍在纤维布上干燥后,对含浆料的纤维布叠层获得含层间颗粒的预制体;溶胶浸渍:取氧化物溶胶对预制体真空浸渍,取出干燥得粗坯,将粗坯置于干燥箱中凝胶;溶胶热处理无机化:将粗坯置于高温环境中无机化制备;重复浸渍‑凝胶‑热处理过程:直到获得致密的层间层间颗粒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可降低制备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闭孔率,提高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以及结构均匀性。
本发明涉及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吹气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树脂基复合材料异形管件成型吹气模采用两个异形薄膜袋套在一起制成一个塑型模,并且在塑型模出口处设有一阀门,使该塑型模具有良好的脱模性、而且能够支撑住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需要,还要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在产品成型后,通过阀门释放气体后,又可以依此将薄膜袋从产品内腔中抽出,从而完成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以及成型后的顺利脱模,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壁不光滑的问题,又解决了不易脱模以及不易从产品内腔中抽出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及测试吸附甲醛的方法,具体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材料分散于水中,加入活性炭,搅拌2‑3小时充分混合后,慢慢滴加NaBH4溶液,然后,在80‑120℃下回流3‑5小时,过滤,得到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此种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所需要的反应试剂种类、用量较少,成本相对较低。制备的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具备吸附甲醛的功能,为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导电P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导电PP/PS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P33‑49份,HIPS40‑50份,SBS5‑10份,导电填料4‑8份,抗氧剂0.2‑0.5份,润滑剂0.2‑0.5份,其中导电填料为经钛酸酯偶联剂预处理过的导电炭黑。本发明提供的高导电PP/PS复合材料,选用经钛酸酯偶联剂处理过的导电炭黑作为导电填料,添加少量导电填料即具有较高导电性能。同时选用低熔指高粘度的HIPS作为共混物,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和韧性,最终制得低成本、密度小、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高导电PP/PS复合材料。
本申请涉及聚丙烯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光泽的阻燃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光泽的阻燃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改性聚磷酸铵10‑15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3.5wt%的壳聚糖溶液5‑7份,聚丙烯75‑85份,季戊四醇3‑5份,三聚氰胺3‑5份,相容剂3‑5份,成核剂0.5‑1.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改性聚磷酸铵和壳聚糖溶液混合,搅拌1‑2h,过滤,洗涤,干燥;步骤2:将步骤1所得物和剩余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干燥。本申请能够在提升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阻燃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的光泽度。
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是石墨烯、硅材料与碳纳米管复合的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石墨烯粉末、碳纳米管加至NMP溶液中,用超声振荡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纳米硅粉,超声振荡分散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干燥、烘干、研磨,即得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石墨烯/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高、效率高、循环性能好等特性。用较为简便的步骤将石墨烯、硅材料与碳纳米管进行复合,并通过石墨烯及新型材料的特殊结构改善了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提高了硅材料的导电性,容量高、效率高、循环性能好。
本发明涉及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尼龙渔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尼龙渔网复合材料由尼龙弹性体在氨基酸复合剂作用下与尼龙复合而成;所述氨基酸复合剂为甘氨酸、天冬酰胺、苏氨酸中的一种或组合。本发明提供的尼龙渔网复合材料采用氨基酸复合剂,使尼龙与尼龙弹性体的硬段发生交联复合,显著提高材料的耐撕裂强度,增强了尼龙渔网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及应用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保丽龙材料制成轮圈模型芯材;芯材套入气袋内,然后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碳纤维预浸料按照结构层次逐层缠绕在气袋上,形成环状轮圈形体,并预留气袋进气口;从气袋进气口向气袋内灌入化学溶剂,将保丽龙芯材溶解,并将残渣从气袋进气口导出,形成无芯材的空心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形体;轮圈形体放入设备成型模具,向气袋内充入高压气体,进行高温成型工序,使碳纤维预浸料形成的轮圈形体定型固化成为轮圈;取下设备成型模具,放出气袋内的气体,将气袋从气袋进气口取出,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本发明使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成品的结构比现有技术更完整,制作工序更简单。
陶瓷压电片传感器用于复合材料生命周期实时监测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采用可封装陶瓷压电片和特殊材料形成共固化传感器;所述特殊材料采用聚己内酯等中的一种;将共固化传感器预先固定于模具的型腔,共固化传感器预留型腔导线槽并密封后固化;在复合材料注入时,流动过程产生压力变化,陶瓷压电片与共固化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得到复合材料流动前沿位置;复合材料充满型腔后进行固化,根据超声检测方法,通过波速和幅值的变化实时监测固化度,而固化后共固化传感器将集成在复合材料表面,直接作为结构健康监测。
碳化硅纤维毡增强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纤维直径小,孔隙率高且孔隙互通,浸渍速度快、与基体相容性好的富碳碳化硅微纳米陶瓷纤维毡,经过酸-碱两步法配制二氧化硅溶胶,通过浸渗工艺将静电纺碳化硅陶瓷纤维毡或预制件浸入溶胶中,经过凝胶、陈化、老化、溶剂置换、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后,得到碳化硅纤维毡增强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超疏水、热导率低等特点以外,其强度韧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富碳碳化硅纤维具有红外遮光作用,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效果和超高温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制成:尼龙树脂35‑90份、易挥发有机溶剂0.2‑10份、填料0‑40份、增强纤维0‑60份、抗氧剂0.05‑0.4份、润滑剂0.1‑0.8份。本发明中的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通过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在使用少量抗氧剂的同时达到了减小复合材料YI值的目的。本发明中的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尼龙改性过程中加入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在较高的加工温度下带出物料中夹带的空气,使复合材料具有较低YI值;适用于对树脂颜色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射线屏蔽的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钨基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橡胶100重量份;钨粉200重量份-2000重量份;钨纤维0.5重量份-50重量份;重晶石粉0.5重量份-150重量份和/或稀土氧化物粉0.5重量份-250重量份;相容剂0.5重量份-6重量份;活化剂3重量份-9重量份;增塑剂0.5重量份-50重量份;防老剂0.5重量份-3重量份;防焦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硫化促进剂0.5重量份-3重量份;硫化剂0.5重量份-3重量份。制备方法包括(1)原料配料准备。(2)混合填料制备。(3)胶料混炼。(4)挤出压延。(5)硫化成形等步骤。该复合材料不含铅,具有良好的射线屏蔽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等。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耐刮擦透明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刮擦透明复合材料由MS树脂、PMMA树脂、AS树脂、MBS增韧剂、相容剂以及任选的抗氧剂、流动改性剂和润滑剂制备得到,且所述MS树脂、PMMA树脂、AS树脂、MBS增韧剂和相容剂的重量比为(5~100):(5~100):(1~30):(1~40):1。本发明提供的耐刮擦透明复合材料兼具有优异的透光性和耐刮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包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双包覆复合材料,包括层状正极材料、经固相点包覆在所述层状正极材料表面的快离子导体材料层以及经液相连续包覆在所述快离子导体材料层表面的导电有机聚合物层。本发明提供的双包覆复合材料中,层状正极材料经快离子导体材料层以及导电有机聚合物层包覆,其中快离子导体材料层可有效增加锂离子从外界向体相的传输速度,导电有机聚合物层可有效增强电子从外界到体相的传递速度;将所述双包覆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能够在大电流密度的充放电条件下和较高的载量以及较低的导电剂含量条件下依旧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泡珊瑚形态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硅和碳壳,碳壳的外层与多孔硅的几何构型一致,多孔硅与碳壳具有共角的特性,其中碳壳紧贴着多孔硅的表面生长,所述多孔硅为其硅碳复合材料的内核,且多孔硅表面与碳壳存在中空空隙。该硅碳复合材料具有缓解体积效应的效果;能最大化的减小碳的含量,提高硅的含量,从而提高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尤其是体积比容量。其中多孔硅的孔隙分布更加均匀且孔隙占比更大,对于硅体积膨胀的缓解更加有效,能够更好的维持硅碳复合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在传输上,可以通过硅表面的孔隙为Li+传输通道,还可以通过N元素增强传输。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效钻头,包括钻尖部、排屑部和柄部;钻尖部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和横刃;前刀面和后刀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主切削刃包括相连接的直线切削刃和内凹抛物线型切削刃。本发明提供的加工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效钻头,由直线切削刃和内凹抛物线型切削刃相交形成主切削刃,在加工产品过程中可以有效分散切削阻力,减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分力,并可快速切断纤维,有效减少被加工产品上出现毛刺和分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加工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效钻头,加工纤维复合材料获得的孔,孔的表面粗糙度精度等级高,处无毛刺和分层现象,有效提高了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加工的产品合格率以及加工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复合材料金属电极化学沉积制备方法。所述的化学沉积制备方法特别针对PZT陶瓷和聚合物共存的复合材料,按如下制备顺序进行:压电复合材料→清洗→除油→亲水→一步粗化→还原→二步粗化→胶体钯活化→解胶→化学镀→钝化。本发明在压电复合材料表面化学沉积的金属镀层,表面光亮且结晶细致、能均匀地覆盖于陶瓷和聚合物表面、与陶瓷和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结合力。所用中低温工艺,可保证压电复合材料金属电极无变形、无材料脱离。本发明无需昂贵设备,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厦门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