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NH2‑UiO‑66作为前驱体与水杨醛进行氨醛缩合反应制得席夫碱,并将所得席夫碱与过渡金属络合制备成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多孔复合材料。在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时,该多孔复合材料可在较低的催化剂投入量以及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表现出极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大大降低了合成碳酸丙烯酯所需的设备成本和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催化效率低、催化剂回收利用差的缺点,有利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MoS2纳米片具有类似石墨烯的共价三层结构,具有优越的润滑性能,将MoS2纳米片均匀的插层在与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之间,复合形成GO@MoS2复合材料;再通过KH550的水解缩合反应,形成硅烷网状结构包覆在GO@MoS2表面,与MoS2紧密的连接起来,同时引入了氨基;再接枝环氧树脂E44与二乙醇胺制备的单环氧基环氧树脂,制得功能助剂f‑GOMH。将制得的功能助剂f‑GOMH加入到TPU的原位聚合反应中,成功制备了f‑GOMH/TPU复合材料,用量小且与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要求高耐磨的TPU材料中,预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金属复合材料表面修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均栓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栓接有挤压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金属复合材料放置两块U型块中,转动螺纹杆使挤压块与金属复合材料挤压固定,从而避免不能对体型金属复位材料进行限位固定,在进行修磨作业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高了灵活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驱动机构与电机带动打磨盘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打磨,启动抽水器,将水箱内的水通过喷头管喷出,从而避免不便于对修磨后的材料表面进行清理,灰尘难以去除,残留的杂物会影响修磨效果,也对会引起粉尘造成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打磨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高熵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以(MoTiWTaZr)C高熵陶瓷为硬质相,FeCoCrNiAl高熵合金为金属粘结相制成;其具体是将碳化钼、碳化钛、碳化钨、碳化钽、碳化锆五种碳化物粉末经高能球磨形成高熵陶瓷粉末,将铁、钴、铬、镍、铝五种金属粉末经高能球磨形成单相固溶体高熵合金粉末,然后将高熵陶瓷粉末和高熵合金粉末进行机械混合,再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所述超细晶高熵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韧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由聚丙烯母粒、耐候性聚氨酯、木纤维、金属增强剂、相容剂、增塑剂、偶联剂和抗老化剂组成。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如下:1)各基材制备;2)木纤维增塑;3)聚丙烯母粒、耐候性聚氨酯、相容剂、偶联剂和增塑的木纤维混炼制作基材颗粒;4)基材颗粒和金属增强剂、抗老化剂熔融共混注塑成型。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连续性强,生产效率高,通过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韧性、高强、轻质、高撕裂优点,还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折等耐候性能优异特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尺度范围粒径分布、低逾渗值导电炭黑/UHMW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UHMWPE粉料86~98份、导电炭黑1~10份、抗氧剂0.1~0.5份,偶联剂0.1~0.5份、流动性改性剂1~5份。本发明提供的低逾渗值导电炭黑/UHMWPE复合材料,各组分经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再经模压成型,充分利用各种塑料助剂的正作用,制备了低成本、宽尺度范围、低逾渗值导电炭黑/UHMWPE复合材料,其表面电阻率逾渗区域为2~5%,体积电阻率逾渗区域为1~4%,导电炭黑的粒径分布范围200~700nm,在复合材料中的形貌以“葡萄球状聚集体”呈现。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轻质高韧性导电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轻质高韧性导电聚丙烯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丙烯30~80wt%、聚乙烯5~10wt%、改性导电炭黑5~20wt%、中空玻璃微珠5~30wt%、增韧剂5~15wt%以及任选的相容剂1~5wt%、润滑剂0.5~2wt%和抗氧剂0.5~1wt%,所述改性导电炭黑为经过多巴胺表面改性处理的导电炭黑。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韧性和断裂伸长率、高电导性的特性,综合性能优异,其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批量连续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自制改性变色微胶囊或市售变色微胶囊、热塑性塑料、木粉或竹粉、偶联剂、抗氧剂等原料按配比混合,造粒,挤出、注塑或模压成型得到智能型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可实现热敏变色胶囊在木塑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的同时,与基体塑料和竹木粉之间的较好界面结合,制备的复合材料具备热敏变色功能,制备方法简单,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后修饰的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其步骤如下:1)利用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一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壳层;2)将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浸泡在高浓度的金属硝酸盐中进行阳离子配位后修饰。本发明可以直接快速制备得到表面暴露大量低配位的金属离子,将表面暴露低配位金属阳离子的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作为磁性固相微萃取剂时,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该方法制备的磁性MOFs复合材料对溶液中含有负电性基团的目标物具有非常高的吸附萃取效果,极大地提高和拓展了磁性MOFs复合材料的应用效果和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TPU复合材料的方法,1)将THF和DMF复配得到复合溶液,并在复合溶液底部放入过滤布;2)将TPU复合材料放入上述复合溶液中,浸泡1~1.1h;3)在浸泡过程中,TPU复合材料中的TPU逐渐溶解于复合溶液中,分离出了TPU复合材料中的基布,利用溶液底部的过滤布将基布取出;4)将取出基布后的溶液在80~82℃的温度下蒸馏3~3.2h,接着在160~165℃的温度下蒸馏1~1.2h,最后在130~135℃的温度下蒸馏3~3.2h;5)将步骤4)的残留物加入蒸馏水和碳酸氢钠中和酸,过滤,获得固体产物;6)将上述固体产物切块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回收。本发明通过THF和DMF配合使用,可以快速溶解回收TPU,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s复合材料的无标记DNA光电化学检测方法,涉及光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基于MOFs复合材料构建的一种无标记DNA光电化学检测方法;所述MOFs复合材料以MIL‑101(Cr)为壳,以TiO2为核。本发明基于MOFs复合材料的无标记DNA光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背景信号低、光电响应灵敏、稳定性好、特异性好的优点。有望应用于疾病相关的DNA、RNA的检测,并且拓展到其他生物分子的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粒径为30~50nm硅纳米颗粒置于pH为7.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清洗,干燥,得到处理过的硅纳米颗粒;S2、将多巴胺盐酸盐加入pH为8.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溶解,得到多巴胺溶液;S3、将S1中得到的处理过的硅纳米颗粒加入S2中得到的多巴胺溶液中,分散均匀,接着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8天,然后分离、干燥,得到反应物;S4、在惰性气氛下,将S3得到的反应物在700~900℃煅烧1~2h,即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在锂电池负极上的应用,本发明合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材料负载的银铂纳米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碳载体与银铂纳米颗粒构成,其中碳载体选自导电碳黑、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碳纳米管或者石墨烯中的一种;银铂纳米颗粒中银和铂的原子比为1:20‑1:3。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银盐和铂盐组成的前驱体溶液;(2)将前驱体溶液、碳材料和溶剂混合进行加热。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各类碳材料,应用性强,工艺简便,可重复性高,产率高,使用的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化学催化、电化学催化、光催化和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ZnV2O4/介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介孔碳用浓硝酸60-80℃回流0.5-2小时;将硝酸锌与偏钒酸铵按摩尔比1:1-3加入反应器,加入去离子水,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后,再加入介孔碳,继续搅拌10-20分钟,超声10-20分钟,50-70℃烘干4-8小时;所得粉末在N2气氛管式炉中500-700℃煅烧4-6小时,即得所述的ZnV2O4/介孔碳复合材料。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耗低,重现性好,可大量生产,符合环境要求。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涉及一种层状‑尖晶石核壳异构钴酸锂复合材料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层状‑尖晶石核壳异构钴酸锂复合材料具有由层状结构的钴酸锂内核和尖晶石结构的钛基复合氧化物外壳构成的核壳结构,所述钛基复合氧化物外壳的组成为Li2MTi3O8,M为Zn、Cu、Mg、Mn和C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层状‑尖晶石核壳异构钴酸锂复合材料采用液相法并以丙烯酸作为络合剂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层状‑尖晶石核壳异构钴酸锂复合材料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和高电压下的循环稳定性,且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高耐打性能的塑料羽毛球球体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将聚酰胺、尼龙弹性体及交联剂按质量比100:15~30:0.5~2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置于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具备高耐打性能的塑料羽毛球球体复合材料;所述交联剂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采用氨基酸中的(‑NH2)与聚酰胺中的酰胺键(CO‑NH)产生交联,即交联剂使弹性体硬段发生交联,提高材料的抗撕裂强度,以使所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撕裂强度,羽毛球更具耐打特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双稳态复合材料薄壳结构,包括由复合纤维铺层热压形成的薄壳,复合纤维包括有经过预应力技术处理的纤维铺层,复合纤维铺层材料包含长纤维织物和树脂,该双稳态结构在伸展及其卷曲构型下都可稳定存在,在外界激励下可实现稳态结构的重复转变,并可作为一种安全铰链组件结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纤维预应力技术制备双稳态复合材料结构的方法,包括纤维的预应力处理;复合材料的铺层及合模;复合材料结构的热压固化成型;脱模及预处理。可实现在不增加材料质量、几何构型的情况下,对结构内应力进行调节,从根本上提高双稳态结构的综合性能,并实现对结构稳态和形变特性的调控,使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HIPS及PP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中的玻纤增强HIPS及PPO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抗冲聚苯乙烯50‑60份、聚苯醚30‑45份、二氧化硅13‑17份、无碱玻璃纤维4‑8份、防玻纤外露剂2‑6份、相溶剂4‑8份、热塑稳定剂1‑5份、纳米碳纤维2‑6份、增韧剂1‑2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3‑7份、阻燃剂2‑3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丙酮0.8‑1.2份、表面改性剂1.3‑1.7份、抗静电剂2‑4份,其中的玻纤增强HIPS及PPO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比依次称取各原料,备用。本发明设计合理,各原料与助剂之间能够充分混合均匀,通过各原料之间的粘和程度,使得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光滑,具备良好的阻燃、绝缘和抗老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交联剂与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共混制备大豆油基树脂,将植物纤维、大豆油基树脂和引发剂通过热压成型得到植物纤维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植物纤维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与苯乙烯交联的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相当的冲击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氧酸盐/S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多金属氧酸盐为:分子式为Aa[MbKcXdOe]。该方法是利用多金属氧酸盐和升华硫按照一定的比例研磨,155℃加热6小时合成多金属氧酸盐/S复合材料。与其他方法相比,本发明以多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载体材料,多金属氧化物能更好的吸附多硫化物;同时多金属氧化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催化多硫化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金属氧酸盐/S复合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的特点。
一种具有吸波吸声双功能的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铁基乙醇酸盐前驱体;2)将铁基乙醇酸盐前驱体还原;3)将步骤2)还原得到的样品进行酚醛树脂包裹;4)将步骤3)包裹后的样品再次还原,即得到具有吸波吸声双功能的Fe/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Fe/C复合材料不仅能具有吸波性能,同时具备吸声性能,不仅能够解决实际的电磁波与噪声污染,更能减少由于使用两种材料而造成的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碳纤维增强高填充纳米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碳纤维增强高填充纳米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按照质量份包含100份聚丙烯、1~10份改性碳纤维、15~30份纳米碳酸钙和1~5份相容剂。本发明以聚丙烯为基体树脂,纳米碳酸钙为主要增韧填料,碳纤维经化学处理后表面沉积纳米碳酸钙,通过相容剂与纳米碳酸钙填料和聚丙烯树脂相互结合,起到刚性增强的效果,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利用紫苏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复合材料,并将此复合纳米材料修饰到电极表面,应用于电活性物质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首先制备紫苏提取液,然后将氯金酸水溶液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获得的紫苏提取液中,将所得混合溶液在60℃加热4小时,得到黑色悬浮液;将上述悬浮液冷却后抽滤,即得到绿色合成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复合材料。本发明采取紫苏提取液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其来源丰富易得,还原性温和、对环境没有危害;将该复合材料修饰到电极上,可以应用于电活性物质的高灵敏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响应聚合物泡沫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带皮聚合物泡沫颗粒及力响应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力响应聚合物,在其聚合物链上含有至少一种力敏团,和/或在聚合物中共混有至少一种力响应成分;在机械力作用下,所述力响应聚合物中的力敏团和/或力响应成分发生化学和/或物理变化,实现力响应;其中,所述的带皮聚合物泡沫颗粒,其由可发性聚合物(组成)或可发性聚合物前驱体(组成)通过直接发泡和/或3D打印制得,且具有表皮结构;其中,所述带皮聚合物泡沫颗粒与所述力响应聚合物以及其他可选组分复合形成所述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轻便、隔热隔音、缓冲减震以及力响应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制作包装材料、建筑材料、抗冲击防护材料、减震材料、缓冲材料、消音材料、保暖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电子电器材料、医疗用品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铕‑氢氧化钴复合材料、合成方法及其在催化降解中的应用,通过直接沉淀法与溶剂热法相结合制得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铕‑氢氧化钴复合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光谱仪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其结构与性质,然后与氧化剂过硫酸氢钾共同作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催化降解胭脂红水溶液,分别探究其在不同浓度、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使用量的条件下,对胭脂红的催化降解情况,从而确定最佳催化降解条件。本发明产品催化效果显著,时间短,用量少,且加工处理后可多次循环使用,可作为绿色催化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按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份:PBT50~70份、增韧剂5~10份、成核剂3~5份、玻璃纤维15~30份、偶联剂0.2~1;加工助剂0.5~1份;聚乙二醇2~8份、甲基纤维素2~12份、氧化铝1~5份、硬脂酸锌1~4份。本发明添加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氧化铝、硬脂酸锌以及其他添加剂通过“协同增效”对原料创新,提高了最终产品强度和硬度,整体上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能,同时通过加工助剂和偶联剂对PBT、增韧剂之间的相容性进行改性,有效地消除了增韧剂对复合材料耐低温性能的影响,实现了PBT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耐低温性能。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热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原料和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所述隔热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含有聚丙烯、多孔氧化硅包覆处理大粒径氧化钛、高抗压中空玻璃微珠、滑石粉、云母、抗氧剂、润滑剂、超分散剂和光稳定剂,所述多孔氧化硅包覆处理大粒径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1.5微米以上,所述高抗压中空玻璃微珠的抗压强度为80MPa以上。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5KJ/m2),而且在户外阳光照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充气冲浪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高强空间布层,所述高强空间布层的两个表面从内至外对称的依序设有第二上糊层,第一上糊层、TPU膜包气层、刮涂层和TPU纤维布增强层,所述TPU纤维布增强层依次包括TPU面膜层、胶层A、基布层、胶层B和TPU底膜层;所述的高强空间布层由高强聚酯纤维空间布、高强尼龙纤维空间布或高强芳纶纤维空间布中的一种成型;所述的基布层由高强聚酯纤维布、高强尼龙纤维布或高强芳纶纤维布中的一种成型。本发明复合材料制成的冲浪板具有浮力大、强度高、回弹性好、便于携带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笋壳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粒:将洗净、干燥的竹笋壳粉碎,过筛;2)炭化:在惰性气氛中以一定温度炭化笋壳并冷却至室温,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制得笋壳生物炭;3)载银:取笋壳生物炭和硝酸银‑柠檬酸溶液混合,向其中滴加抗坏血酸溶液,置于水浴中搅拌,浸渍,过滤,洗涤,烘干;4)活化:取适量步骤3)所得的产物,在惰性气氛中活化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洗涤至中性,烘干,制得纳米银‑笋壳生物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农林废弃物竹笋壳为原料制备纳米银‑笋壳生物炭复合材料,原料丰富、制备简单并对冶炼废酸溶液中高铼酸根的吸附效果显著。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