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双掺杂多孔碳包覆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酚醛树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溶解,接着加入二氧化锡颗粒,得到反应液;将2,5‑二巯基‑1,3,4‑噻二唑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混合溶解,接着加入反应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过硫酸铵‑甲醇‑水溶液,搅拌24h,旋蒸,得到反应物;S4、将S3中得到的反应物在120℃下反应24h,然后在保护气体氛围下于700~900℃下煅烧5h,即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材料在锂电池负极上的应用。本发明复合材料通过软炭层的缓冲和N、S元素的掺杂避免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粉化,显著提高了循环能力和速率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高岭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磁性高岭石/壳聚糖复合材料是采用水热液相制备方法制得的。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常温下制备,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易控制,且价格低廉;所得材料结晶性好、纯度高;平均粒径为22.5nm;高岭石成功负载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和壳聚糖微粒。该复合材料用于吸附和磁分离研究,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在磁场下具有较高的磁分离性,既保持了高岭石/壳聚糖良好的吸附效率,且提高了对吸附剂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还实现了对壳聚糖的固载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岭石/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应用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产氢催化剂二硒化镍纳米颗粒@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材料领域。所述方法为1)将二价镍盐、柠檬酸和尿素共同溶解于水中,所得溶液经过蒸发形成凝胶,凝胶在管式炉中高温碳化/还原形成Ni/C复合材料;2)将Ni/C复合材料与硒粉在管式炉中通过气相扩散化合反应,在特定的温度下获得NiSe2纳米颗粒@碳纳米片复合材料。本发明首先以碳含量可控的单质镍/碳材料作为原料,通过控制硒化法制备碳含量可控的NiSe2纳米颗粒@碳纳米片复合材料,优化后的材料用于电解产氢催化剂,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该发明技术方法简单、安全高效且实现相组成可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型耐候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木粉和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塑化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增容剂,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滑石粉和硬脂酸锌为润滑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成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以H2Ti2O5•H2O纳米管作为纳米光吸收剂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改性,将木塑复合材料在纳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和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中交替浸泡若干次,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将H2Ti2O5•H2O纳米管以纳米膜的形式包覆在木塑复合材料表面,使得其获得较好的耐候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发生光氧氧化而被破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模板的修补工艺,包括:清理复合材料模板上破损孔洞及四周的杂物;用抛光机打磨破损孔洞边缘,在破损孔洞两侧边缘向外磨出30~45°角的斜面并将破损孔洞四周抛平;在工作面粘上透明胶带封住破损孔洞;将工作面朝下,在破损孔洞内倒胶水;裁剪一玻纤毡,将玻纤毡覆于胶水上使底面与胶水充分浸润;再倒入胶水使其浸润玻纤毡表面,同时再使用一玻纤毡将胶水覆盖后再涂上胶水并使得其高出复合材料模板背面1-2mm;静置所述胶水待其固化后,撕去透明胶带并用抛光机将破损孔洞四周磨平抛光,完成修补。本发明的优点是使损坏的复合材料模板修补后能继续使用,过程简单方便,延长了复合材料模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高致密SiC/SiC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涉及航空航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颗粒浆料:选用合适的颗粒分散剂进行配制颗粒浆料;浆料流延:通过流延方式将浆料引入到二维纤维布中得到流延膜,干燥后获得含流延膜的SiC纤维布;制备含颗粒SiC纤维预制体:将S2所述SiC纤维布铺叠至指定的厚度,经热压成型后得到含颗粒SiC纤维预制体;制备含颗粒多孔碳预制体:将含颗粒SiC纤维预制体置于加热炉中碳化;渗硅:在高温环境中,液态硅进入多孔碳预制体,硅与碳反应生成SiC基体,获得SiC/SiC复合材料。降低复合材料基体中的游离硅含量,引入颗粒可以对预制体中的孔隙进行填充,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低温EVA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按重量计,包括以下成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20~60份、弹性体10~50份,反应性聚硅氧烷10~40份、交联剂0.5~12份、成核剂0.5~1.5份和填充剂0~20份。本发明的耐低温EVA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发泡效果好,发泡倍率高,泡孔均匀且大小可控。以该耐低温EVA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作为中底材料所制作的鞋材可满足成品鞋对轻质、高回弹、低硬度和低压缩性能的要求,同时可解决鞋底材料在低温环境中发硬,易磨和低寿命等缺点,提高鞋的性能,制备工艺过程环保无污染,具有较大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方法,首先将石墨粉均匀分散在聚合物液体介质中利用磨球对石墨粉进行研磨剥离得到聚合物/石墨烯悬浮液;然后通过向聚合物/石墨烯悬浮液中加入沉淀剂将聚合物连同石墨烯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办法或直接引发聚合物单体聚合的办法或对聚合物预聚体中进行固化的办法最终得到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方法是一种原位制备石墨烯并进行复合的新方法。石墨烯一旦生成立即被聚合物分子或聚合物单体包裹隔离起来,有效克服了石墨烯自团聚的发生;另外,在聚合物液体介质中进行机械研磨保证了填料与聚合物可以充分混合,使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分散;还有,采用机械球磨工艺更容易扩大规模,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制作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夹持结构,可以实现弧形夹板对复合材料的夹紧工作,便于操作,并且弹簧和限位滑块的作用,使得左右移动时更加稳固和复位等优点;通过转动安装板,以及向下拧动安装板上的螺纹杆,可以实现安装板旋转后角度的固定,以此适用于不同的角度工作,避免了角度难以调节等现象;通过弧形夹板和限位块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防滑垫可以增大与夹持的复合材料的摩擦力,不会使其掉落等现象,且限位块进一步的对复合材料进行夹紧固定等工作;通过剪式伸缩架和液压杆的作用,可以将圆板及以上的夹持结构进行升降工作,实现了对复合材料不同高度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涉及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旋转盘,基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导架,导架的右侧设置有承载板,导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丝杆,导架的右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杆。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方法,包括六个步骤。本实用新型便于装置的调节使用,可使用于不同大小的芯棒,增大了适用范围,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采用旋转的方式,可以连续对多个芯棒进行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方便芯棒的定位,操作简单,能够对不同结构特征的复合材料芯棒的损伤特征进行快速比对分析,发现不同的结构损伤问题,具有快速方便功能。
本发明涉及织物涂层复合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复合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织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对织物进行预处理;(2)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3)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4)将上一步骤得到的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结合粘结剂以及高分子绝缘材料调制成含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涂层浆;(5)将步骤(4)得到的含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涂层浆涂覆于步骤(1)经预处理后的织物上,先送去烘干,再焙烘后制得复合有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织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纳米四氧化三铁聚吡咯复合材料复合于织物上制备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高分子色母粒复合材料、系统、制备、控制方法,制备系统包括:材料选取模块、石墨烯制备模块、搅拌模块、混合模块、冷却模块。本发明通过石墨烯制备模块采用超声和剪切力等物理方法剥离石墨得到石墨烯,不仅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可以保证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能不被破坏;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易于实现石墨烯的工业化生产;同时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色母粒与塑料高分子进行共同混合制作高分子材料时,石墨烯可以比较均匀的分散在复合材料基材中,进而提升整体复合材料的机械特性、抗氧化、耐酸碱和导热性等,增加了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将连续纤维通过浸渍液浸渍后,经过施压、加热反应后成型制得,所述浸渍液由聚氨酯预聚物、内酰胺、阴离子引发剂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使用的浸渍液具有流动性好,易浸渍的特点,制备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于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弹性以及抗弯曲性能,而相比于纯弹性体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且生产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可用于制备大尺寸制品。
本发明提供水泥电杆加固用的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水泥电杆加固用的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按配方份数拿取纳米碳管,进行羧基化预处理,随后放入加热搅拌箱,投入含氧酸,在60~70摄氏度以及30~50转每分钟转向下,均匀搅拌20~30分钟,搅拌反应完成,静置1~2h过滤,再使用去离子水清洗纳米碳管至中性,放置干燥架自然风干,得到处理完成的纳米碳管备用。通过增加聚丙烯腈碳,配合各种加强溶剂进行混合,得到的催化溶液C对纳米碳管和环氧树脂混合催化,得到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加强其的抗冲击性、抗剥离能力和耐振动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和具有该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的雾化器。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包括陶瓷加热片和钛铜层,所述陶瓷加热片具有一加热表面,所述钛铜层贴设于陶瓷加热片的加热表面。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和设置于该壳体内的容置槽体;所述容置槽体的底部由雾化片构成,雾化片为上述所述的复合材料的陶瓷加热片,所述雾化片的钛铜层位于容置槽体的槽底面;所述电子系统电连接所述雾化片的陶瓷加热片,以控制该陶瓷加热片加热。在陶瓷加热片进行加热雾化时,其贴设于加热表面的钛铜层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噪效果,产生的噪音更低,更适用于如卧室等需要安静的环境。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是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性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氧化石墨烯经过水热还原反应后得到石墨烯水凝胶;石墨烯水凝胶采用去离子水置换后得到石墨烯水凝胶块;石墨烯水凝胶块加入到水性环氧树脂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固化剂固化,得到水性环氧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将石墨烯水凝胶块直接和水性环氧树脂混合,省去获得石墨烯气凝胶的步骤,节省昂贵的冷冻干燥设备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反应周期更短、成本更低,可应用于水性粘合剂或水性地坪漆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0‑70份、多元醇20‑30份、棕榈蜡12‑16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16份、无机填料5‑7份、硬脂酸钙5‑7份、碳纤维粉20‑25份、玻璃纤维粉8‑12份、分散剂3‑5份、偶联剂3‑5份、抗氧剂1‑3份、防静电剂1‑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刚性、低收缩以及低光泽的特点,还能够保证其的强度,先将各原料通过分散剂进行分散,然后利用偶联剂重新结合,有效提高了各原料之间结合的效率,保证了复合材料的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金刚石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加工用金刚石涂层刀具包括基体和采用热丝CVD法或微波等离子法沉积在基体上的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及低磨损特征的金刚石涂层;所述金刚石涂层为亚微晶金刚石涂层与超细纳米晶金刚石涂层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涂层,且金刚石涂层的表面为超细纳米晶金刚石涂层。所述基体采用硬质合金材料、金属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基于立方氮化硼的材料或高速钢材料制作而成。本发明通过对金刚石涂层结构的改进,既克服了加工复合材料的刀具易磨损难题,又保证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
一种具有韧性和高硬度的硅锡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按照配比计算所需重量的硅及锡;将配置好的硅锡原料混合,加入高温真空熔炼炉中,升温至1400℃以上,再以10-50℃/h的速度降温。这种材料具有韧性和高硬度的物理性能,密度低,同时具有一定的金属特性,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性塑胶复合材料,由以下组份按质量配比制成:尼龙6粉末4%-8%,钕铁硼磁粉90%-95%,己内酰胺0%-5%,润滑剂0.5%-1.5%,硅烷偶联剂0.3%-1%。本发明还公开所述磁性塑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钕铁硼磁粉达到90%-95%,使得本发明磁性强度较好;采用钕铁硼磁粉与尼龙6粉充分混合,使得钕铁硼磁粉分布均匀,磁性均匀,使本发明品质更加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热挤压成型制备方法,铝基复合材料成分及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钛网的质量分数为5%~15%,碳化硼增强体的质量分数为16%~22%,其余为基体铝合金。制备方法包括:预制体制备、预制体加热及铝基体熔炼、挤压铸造、退火及脱模处理、热处理。本发明以钛合金网和B4C陶瓷颗粒为增强体、铝合金为基体,实现铝基复合材料钛网三维网状结构,且通过预制体制备工艺、热处理工艺优化,实现高强度、高硬度等综合性能优异的抗弹用钛丝陶瓷混合增强铝复合材料制备,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工业化可行性高、适宜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韧性、高强度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是采用嵌段共聚物—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作为碳纳米管的分散剂,通过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的表面包覆,使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同时,其嵌段结构中的有机硅和聚醚柔性链结构与碳纳米管协同增韧环氧树脂,制备出高韧性、高强度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无有机溶剂,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条件缓和,能适用于市场上常规牌号的环氧树脂,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所述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高韧性和高强度以及优良的综合性能使其在机械工业、建筑材料、电子电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钛酸四丁酯原位还原后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然后再与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反应,制备得到了以氧化石墨烯为基底,键合二氧化钛和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较好,而且光催化性能较好。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Cd2+的含量,且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与石墨烯高导热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聚酰胺48‑60%、石墨烯剂20‑30%、鳞片石墨15‑28%、硅烷偶合剂0.12~0.18%、分散剂0.12~0.18%、抗氧剂0.22~0.27%,所述石墨烯剂选自氧化还原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采用氧化还原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使聚酰胺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率,进而确保复合材料可以对LED照明组件、IC等电子元件进行有效散热,达到延长电子元件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状石墨烯/镍钴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去离子水和正辛烷为溶剂,以硫磺、硝酸镍和硝酸钴为硫源、镍源和钴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在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并提供磁力搅拌,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海绵状石墨烯/镍钴硫化物复合材料,并将其涂覆在泡沫镍表面,经真空干燥后压制成电极材料。本发明通过调控复合材料的形貌,使得所制得的石墨烯/镍钴硫化物复合材料作为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从而使其与电解液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原纤维增强无苯乙烯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乙炔、3-羟甲基苯丙烷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具有多双键的单体1,1,1-三乙烯基甲氧基苯丙烷,以此作为不饱和聚酯的反应溶剂,并以竹原纤维为增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所用的不饱和聚酯不含具有致癌性的反应性溶剂——苯乙烯,因此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的特点,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以及冲击强度。
本发明涉及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及其应用,复合材料包括基体和面层,基体是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面层是一种热塑性材料浸渍的玻璃纤维毡面层,面层加热至熔融状态与同是熔融状态的基体材料模压而交联成一体。其制造过程,将面层加热到熔融状态后放入模压设备模腔,同时基体热塑性材料与玻纤均匀混合后输送到模压设备模腔,并放置在熔融状态的玻璃纤维毡的上方,模压成型。该工艺材料可应用于建筑模板制造。本发明通过在面层设置经纬分布的玻璃纤维毡并与LFT-D基体融合形成整体,改善了LFT-D工艺用于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长纤维的排布的有序性,应用于建筑模板制造,压制成型制品的机械性能有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剑麻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道路,其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环氧沥青混凝土面层、界面性能增强层、剑麻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承重层、基层和底基层。所述基层采用具有柔性特点的级配稳定碎石。所述剑麻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粉煤灰、细砂、高效减水剂、粘合剂和剑麻纤维,采用剑麻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承重层可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坏、车辙等早期病害产生,大大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上覆的沥青层后可改善行车舒适性,同时由于减薄了沥青层厚度,可显著降低路面造价,利于保护环境,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张开复合材料及服装。一种自动张开复合材料,所述自动张开复合材料包含有面料层、切口和复合层组,所述切口、复合层组置于面料层上,所述复合层组包括:亲水功能层,所述亲水功能层的吸湿率比普通材料高;疏水功能层,所述疏水功能层的吸湿率比普通材料低;胶膜,所述胶膜将复合层组胶合成一体;其中,当复合层组位置的面料层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时,所述切口为闭合状态;当所述复合层组位置的面料层处于潮湿的环境下时,所述切口为张开状态。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当复合材料在潮湿或人体出汗的情况下,切口自动打开,增加了皮肤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汗液蒸发及热量散发,提升了服装的穿着舒适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水热合成β相氢氧化镍/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氧化石墨烯胶体、可溶性镍盐、强碱为原料,经过水热合成,然后冷冻干燥,以得到β相氢氧化镍/石墨烯纳米复合凝聚。本发明在纳米层次将氢氧化镍微粒复合在石墨烯片层表面,构建以石墨烯片形成的三维导电骨架,纳米氢氧化镍微粒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表面的Ni(OH)2/rGO复合材料,起分散和支撑纳米Ni(OH)2微粒的作用,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防止纳米Ni(OH)2微粒的团聚;而纳米氢氧化镍微粒起活性物质作用,同时也防止石墨烯片重新堆叠,具有介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固液相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电化学反应速率,最终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