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复材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抽真空装置,用于真空袋压法/热压罐法预浸料层压复合材料固化成型;所述装置包括N根竖直放置的护杆,每根护杆上均匀焊接M个L型角钢,同一高度的N个L型角钢上焊接一个圆环,M个承物板自然放置在M个圆环上;每根护杆上固定一根与护杆等高的真空管路;每根真空管路上等间隔设置P个抽真空接头。护杆底面焊接有脚撑,脚撑的底面焊接有万向脚轮。实际使用时,固化容器内壁上有若干抽真空口,每个抽真空口设置有多通阀,多通阀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连接抽真空口,出口端连接胶管。胶管另一端与装置的任意抽真空接头连接,实现全部待固化成型的毛坯件一次性抽真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陶瓷基板模压成型用装料装置,属于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阴模和刮粉料装置;刮粉料装置包括:刮板和挡板,刮板上设置有多条刻度线;刮板插入阴模中,挡板架于阴模上,且挡板与刮板相切。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阴模、刮板和挡板,刮板上设置有多条刻度线,将刮板竖直插入阴模中,挡板与刮板相切,架于阴模上,再以刮板上的刻度线为参照物,将刮板两边同时提起相同高度后,捏紧刮板和挡板,让挡板紧贴阴模上沿,移动刮板进行刮料,从而使得所刮的料粉刮平效果好,使得值得的板材的厚度均匀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古树名木专用避雷针,包括避雷针主体,所述避雷针主体包括钛合金接闪器,所述钛合金接闪器的底端套设有高性能复合支撑杆,所述钛合金接闪器的尾端连接有引下线,所述引下线通过火泥与钛合金接闪器熔接连接,所述引下线的顶端与高性能复合支撑杆上端插接连接,所述引下线的底端贯穿高性能复合支撑杆下端延伸至其外侧通过火泥熔接连接有接地网,且所述高性能复合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绝缘保护管,所述绝缘保护管与地面接触的外壁上通过螺纹啮合有稳定盘。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消减雷电流能量明显、优良的耐冲击和绝缘性能等优点,通过采用钛合金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避雷针的重量。
一种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间连接结构,采用等同现浇的思想,基于力学优化分析,提出于柱中部连接的方式:柱中型钢采用型钢套筒连接,而非工程中常用的焊接及螺栓连接,简便了施工;柱中钢筋采用机械套筒连接,而非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常采用的灌浆套筒连接,降低了造价;连接部位外包钢板筒且不设箍筋,简便了施工;于连接部上部预制型钢混凝土柱预留孔洞,在外包钢板筒安装完成后可灌入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进一步保证了连接部整体强度及变形能力。本实用新型装配性极强,装配方式基本为施工便捷的螺栓连接,避免了现场焊接及大面积混凝土浇筑作业,施工便捷。同时本实用新型基于等同现浇的思想,连接部强度及变形能力均可有效保证。
一种复合推进剂发动机,药柱的一端装入并固定在该喷管连接段内,药柱的另一个端面与前封头的内端面相邻,两者之间有药柱的膨胀间隙。初态燃烧室位于壳体内,并使初态燃烧室中的前封头的前端位于壳体的一个端面外;初态燃烧室中的喷管的一端位于壳体的另一个端面外。点火器的一端位于初态燃烧室中的前封头内,并与前封头连接;点火器的另一端延伸至药柱的中心孔内。堵盖粘接在所述喷管的扩散段内。衬套位于壳体内,并套装在初态燃烧室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复合推进剂药柱强度低、刚性差,在玻璃丝缠绕预紧力的作用下易发生弯曲变形,无法在药柱外直接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的工艺难题,并且生产成本低,可实现发动机的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一次性含液口腔护理清洁按摩移动牙擦,包括擦头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空腔手柄,并且内置液体,空腔手柄远离擦头端设置铝塑材料、纸铝塑材料或塑料膜的复合材料热粘合的密封膜,空腔手柄密封端设置盖帽,且盖帽设置刺破尖体,空腔手柄与擦头连接处柄壁上设置细小齿牙。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能够有效保证口腔清洁。
一种用于激光悬浮区熔定向凝固的装置,装置中的激光器位于真空室一侧,分光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依次分布在真空室外;两个平透镜分别嵌装在真空室两侧壳体上,并与熔区位置对应。激光束经过分光镜后分成互相垂直的两束等质量的激光,其中一束激光被第一反射镜接收并反射给第二反射镜,继而通过凸透镜发射至与之对应的平透镜进入真空室反射至熔区;另一束激光被第三反射镜接收并通过另一侧的凸透镜发射给与之对应的平透镜进入真空室反射至熔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等质量激光束对预制体进行区熔,同时旋转预制体,达到使预制体固液界面前沿温度场均匀平直的目的,所得到的氧化物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定向性好,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液相沉积装置。包括炉体、与炉体顶端连接的真空系统、与炉体上部交错式排列的冷凝器、冷却水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接的水循环系统、及炉体下部液体的补给系统、和炉体底部底座上放置的被加热制品、及中心置有发热体,制品外围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与变频电源连接的电系统。生产效率高,沉积速度快,成本低,消耗能源少,环保性好,化学裂解后,化合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去。提高效率几十倍以上。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广泛用于碳/碳、碳/陶等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处理工艺。
车载移动式干耦合半自动超声波探伤机包括机械部分、驱动及控制系统、超声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系统和气动系统,机械部分包括控制柜,控制柜的顶面设置有可旋转的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可升降的立柱,立柱的顶部固接有齿轮箱,齿轮箱内的传动机构由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箱内水平设置有齿条,齿条的两端分别从齿轮箱的两侧壁伸出,齿轮箱内的传动机构驱动齿条往复移动,齿条的一端安装有探头。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伤机能够拆分组装,便于运输,对大型设备上不可拆卸的空心圆筒形壳体或空心圆锥形复合材料壳体进行半自动无损探伤。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生产领域,特别是碳纤维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连续感应加热式纤维高温处理炉,它至少包括置于炉体中部的发热体,其特征是:发热体是中空腔体结构,发热体套接在感应体内,发热体与感应体不接触,感应体二极固定金属电极;所述的发热体空腔内的温度控制在900℃~3000℃;所述的发热体是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成型件。它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发热体工作寿命长,温度均匀性好,故障率低,热损失小,维护方便的连续感应加热式纤维高温处理炉。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复合材料强度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加筋壁板长桁纵向剥离强度测试试验件。试验件包括:从蒙皮取下的平板1和长桁2;长桁2包括底座和底座上伸出的立筋;底座固定在平板1底面;底座的长边与平板1的长边平行,平板1的上表面用于承受施加压缩载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可降解的塑料袋,包括第一聚乙烯醇薄膜,所述第一聚乙烯醇薄膜的底部设置有碳酸钙,所述碳酸钙的底部设置有光敏剂,所述光敏剂的底部设置有淀粉,淀粉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聚乙烯醇薄膜,光敏剂和淀粉均通过第一可降解粘胶剂制成定形,且可降解粘胶剂的成分为聚羟基乙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聚乙烯醇薄膜和第二聚乙烯醇薄膜方便生物及细菌的降解,第一聚乙烯醇薄膜和第二聚乙烯醇薄膜是唯一可被细菌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乙烯基聚合物,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可降解75%,从而满足环保的需要,通过设置碳酸钙从而形成软壳一种高密度的无极离子填充高密度的聚乙烯复合材料,从而增加塑料袋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结构。使用金属面层包边隔框板结构与机体补偿片连接实现电磁屏蔽、金属面层隔框门结构与金属门框通过双层弹性密封导电材料搭接实现电磁屏蔽、以柔性导电材料包裹搭接长桁和框缘实现电磁屏蔽和以柔性导电材料包裹搭接穿舱屏蔽电缆和框缘实现电磁屏蔽。金属面板蜂窝夹层复合材料隔框板,在保证电磁屏蔽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隔框与减震隔热效果,减轻结构重量;双层弹性密封导电材料进行隔框门电磁屏蔽,提高屏蔽密封结构的寿命和电磁屏蔽的可靠性,改善外场维护性;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对长桁通过孔和穿舱屏蔽电缆孔进行电磁屏蔽,提高隔框门电磁屏蔽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节流孔板,包括管道、衬管和衬套;所述的管道下端内腔壁上分节安装有衬管,衬管底端通过缠绕垫和衬管压板固定,衬套内部安装有多级孔板,每两个孔板之间安装有隔套,销穿过隔套将两边的孔板固定起来,每个孔板上按照文丘里效应开设有渐扩孔,相邻两个孔板之间的渐扩孔错位180度,隔套中心开设有与两侧孔板上渐扩孔连通的孔,顶端孔板上端安装有中间开孔的压套,衬套整体安装完后通过两个缠绕垫和压圈安装在管道顶端内腔壁上。该多级节流孔板,采用陶瓷复合材料提高了孔板和隔套的使用寿命,同时孔板开孔根据文丘里效应开渐扩孔,所以无需管道后加渐扩管,且采用衬套式结构,因此大幅度降低成本,装卸省时省力。
一种具有鱼眼复合结构的太极球,包括一个球体,在球体上配置有太极图,所说的太极图中的太极鱼眼在通过球心的一条直线中对称分布,太极鱼眼的材料与太极球其它部分材料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用手的触觉能感知到明显不同,太极鱼眼材料选用包括玉石、玻璃、含有磁性功能的树脂复合材料、含有红外辐射功能的材料等,太极鱼眼可以固定在太极球上,也可以连在太极球中但自己可以单独转动,具有健身、美观和方便锻炼的特点。
一种PVA‑ECC预制构件叠合梁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由PVA‑ECC预制模壳与后浇混凝土组成,其中该组合结构中PVA‑ECC为一种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构件由PVA‑ECC预制模壳与焊接钢筋网组成,箍筋的下端预埋在槽形预制构件底板内,底板预置钢筋焊接在底板内的箍筋上,箍筋的上端设置在槽形预制构件外。PVA‑ECC槽形预制构件配有纵向受力钢筋,抗弯承载能力强,不易折断,吊装、运输方便;在PVA‑ECC槽形预制构件的槽内再浇筑混凝土叠合成为装配式叠合梁,使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得到提高,由于叠合梁大部分是提前预制,可以大幅缩短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北斗短报文耐高温天线罩,包括承载盖板,承载盖板上固定有防热外罩,防热外罩和承载盖板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配合设置有隔热内罩,隔热内罩与承载盖板之间形成有天线阵列腔。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短报文耐高温天线罩,在不影响电气与机械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防热、隔热的功能,通过选用合适的复合材料,使其同时具有隔热、透波及抗振动要求。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复合材料强度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加筋壁板长桁横向剥离强度测试试验件。该试验件包括:从蒙皮取下的平板1和长桁2;长桁2包括底座和底座上伸出的立筋;底座横向固定在平板1底面;底座的长边与平板1的短边平行,平板1的上表面用于承受施加压缩载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单向导湿的复合面料,属于复合材料领域。一种抗菌‑单向导湿的复合面料,包括抗菌微胶囊、疏水层和亲水织物层;抗菌微胶囊分布在疏水层上,疏水层覆着在亲水织物层上,抗菌微胶囊通过点涂法涂覆在疏水层上。抗菌微胶囊贴合人体,具有持久的抗菌性能;亲水层织物层为外层,疏水层与亲水织物层由于润湿梯度效应可实现高效单向导湿,将人体的汗液及时排除,提高舒适度的同时避免滋生细菌,保持内层干爽;同时,疏水层位于亲水织物层的一侧,轻薄服帖,不影响织物柔软的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RTM工艺的热塑性酚醛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适合RTM工艺的热塑性酚醛基体树脂由含有硼酸酯结构的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酚醛树脂物理复合得到,该树脂在宽的温度范围内有极低的粘度,加工性能优异。该种树脂通过硼酸酯与酚醛树脂的酚羟基之间的酯交换反应实现固化,固化过程中不释放小分子化合物,能够充分满足RTM成型工艺的要求。固化后的树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而且具有高温下的可塑性性,能够实现缺陷和空洞修复,是一种可用于RTM成型的可修复、耐烧蚀复合材料树脂基体。
本技术发明属于表面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观组织结构计算涂层性能参数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建立涂层有限元模型,分步骤实现热喷涂涂层性能参数计算,解决了热喷涂涂层成分多、缺陷形态复杂共存的难以有效计算的问题,实现了微观组织结构不同尺度性能分析,兼顾解决热喷涂涂层相多、缺陷形态复杂且共存的问题,更贴近热喷涂涂层的真实特征,得到的涂层性能评价结果更可靠,更具有指导意义。本发明方法简单实用可靠、成本低,还可以运用于复合材料、岩石、混凝土、土壤等结构性能的定量计算,为丰富此类涉及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性能关联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置生物质催化剂的热解碳制备用化学气相渗透方法,在碳纤维预制体外部引入生物质催化剂,催化沉积气体分解再利用,沉积气体分解、聚合、加聚过程加快,单位时间气体分解产物浓度提高,热解碳初始沉积效率较无催化时提高近4倍。且一维碳材料在外部催化剂中生成,确保热解碳沉积通道的通畅。沉积空间气体组分发生变化,催化C/C复合材料的基体碳石墨化度提高近40%。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催化剂成本低廉、有望回收利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不连续增强体在高强度铝合金中均匀分散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不连续增强体、纯铝粉末及合金化元素粉末的混合过程中,包括引入合金化元素的过程与不连续增强体分散的过程;引入合金化元素的过程与不连续增强体分散的过程分开进行;引入合金化元素的过程采用低球料比、低强度及低能量的低能混合方式;增强体分散的过程采用高能球磨的方式。该方法保证在分散增强体时,基体强度较低,保证不连续增强体在基体中分散均匀。本发明方法使不连续增强体在高强度基体中分散均匀,减缓金属基复合材料塑性恶化的趋势,有利于增强体发挥多种强化机制,提高不连续增强体对基体的增强效率。该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可行性强,易于推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蜂窝芯材保温性能的方法,使用发泡微球与绝热材料粉末混合的发泡微球复合粉料加热后对蜂窝板进行蜂格填充,排出了蜂格内的部分空气,用导热系数相对小的绝热材料取代了导热系数相对大的空气,同时还阻断了空气对流的路径,降低了热量传导和对流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本发明采用的发泡方式通过调整发泡微球复合材料的组分及用量,使得材料在蜂格内受控发泡,不会污染蜂窝板表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的兰炭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兰炭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步骤一中,可对兰炭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在步骤二中,对兰炭废水中的酚缩聚絮凝呈酚泥,实现脱酚操作;在步骤三中,形成油泥排出系统;在步骤四中,对兰炭废水进行电化学催化氧化与光催化结合处理,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迅速被去除,可有效加强对兰炭废水的降解净化处理效果;纳米银颗粒可有效加强三维电极对废水的电化学催化氧化处理效果;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和聚酰亚胺纤维共混后进行静电纺丝,密炼注塑,可有效将光催化复合纳米纤维复合到光催化发泡复合材料中,进而有效加强对兰炭废水的光催化处理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