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某铜钼矿尾矿库堆存的浮选尾矿泥化较严重、高岭石含量较高、有用矿物的粒度较细且大部分与脉石矿物呈贫连生体的形式产出等特点,采用矿石预先脱泥—粗砂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混合浮选尾矿选硫—硫浮选尾矿弱磁选回收铁的联合工艺,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钼、硫、铁。闭路试验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0.61%,回收率为28.52%,钼精矿含钼36.00%(钼精矿含C 20%),回收率为43.35%;硫精矿含硫35.66%,回收率为42.58%。铁精矿品位68.40%,回收率为6.85%(磁铁矿相回收率75%),并且铁精矿的杂质含量均达到国家铁精矿粉矿一级品的质量标准。
在酸性介质中,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混浊液,重金属离子采用氢氧化钠预先沉淀分离,加入明胶-乙醇作稳定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氯离子,氯离子含量在0~5u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6.16% ~101.07%,可适用于矿样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半自磨系统于2010年12月投产,Ф838水力旋流器首次应用在半自磨磨矿分级系统中,为寻找Ф838旋流器最佳工艺条件,稳定优化磨矿分级作业。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旋流器工作压力在0.50 kg/cm2,旋流器沉砂嘴直径146mm,溢流管直径13.5英寸,溢流管插入深度490mm,分级效率最好。
针对该铜矿,氧硫混和,黄铁矿含量高、次生铜矿物含量大、有用矿物粒度微细,铜蓝-辉铜矿、黄铜矿与黄铁矿关系密切,黄铁矿被铜离子活化其可浮性变好等特点,进行了不同药剂制度和流程结构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两步分离-Ma抑硫浮选工艺,取得了铜品位20.87%、铜回收率74.53%的良好技术指标。
对辽宁某铜铅锌浮选尾矿中锰矿进行磁选回收试验,采用弱磁除铁-强磁回收锰试验流程,在强磁段分别采用棒介质和齿板介质在不同激磁电流下进行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分选条件下齿板介质的回收率高于棒介质。
针对第二氧化铝厂矿浆磨喂料系统存在矿石粘壁蓬仓、矿石中的大块矿石难于处理、下料箱容易堵以及使用周期短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措施,通过设施的技术改进及新型设备的使用,提高了喂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针对某铜钼矿尾矿库堆存的浮选尾矿含泥量较大、高岭石含量较高、有用矿物的粒度较细且大部分与脉石矿物呈贫连生体的形式产出等特点,采用矿石预先脱泥—粗砂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混合浮选尾矿选硫—硫浮选尾矿弱磁选回收铁的联合工艺,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钼、硫、铁。闭路试验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0.61%,回收率为28.52%,钼精矿含钼36.00%(钼精矿含C 20%),回收率为43.35%;硫精矿含硫35.66%,回收率为42.58%。铁精矿品位68.40%,回收率为6.85%(磁铁矿相回收率75%),并且铁精矿的杂质含量均达到国家铁精矿粉矿一级品的质量标准。
选矿、渣选系统中的大型关键设备溢流型球磨机,是矿石磨选正常生产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保障。本文根据白银有色集团铜冶炼渣选矿系统中的¢5.5*9.5M溢流型球磨机及其DCS控制为实例,阐述了铜冶炼渣选矿系统中该类设备的应用及其DCS控制特点。
圆筒洗矿机广泛用于各种难洗的大块矿石,洗矿机分圆筒型和圆筒加筛条型两种,含有泥团和石粉的矿石自进料口给入,进入旋转的滚筒内,被清洗滚筒内安装有一定角度的耐磨橡胶衬板不断带起抛落,自进料端到出料端移动过程中多次循环,并被顺向或逆向的冲洗水冲涮洗涤,清洗干净的矿石经提升器提升卸入双层锥形筛,分成粗、中、细三个粒级分别排出。含有污泥的废水则通过出料或给料端的带孔挡板流出。
由于轻金属质量较轻,与其他金属矿物在质量上有着严重的不同,因此采用浮选法对轻金属进行筛分,轻金属质量较轻,一般漂浮在液体表面,如果人工进行挑选收集,成本较高,而且金属表面粘附有大量的液体,需要对表面的液体进行去除,工序较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不便于液体回收,因此,基于上述问题,对装置进行创新设计。
浮选机是一种对加入反应药剂的矿浆进行搅拌并产生气泡浮沫的设备,将有利用价值的物料浮洗出来称为正浮选,反之洗出废料的操作便为反浮选,一般的反浮选设备仅具备搅拌清洗矿浆的作用,在对表面浮沫进行收集处理时,往往不够全面,无论是人工撇清还是机器刮取皆存在疏漏之处,且收集的残渣与药液混合一处,无法再次利用,十分浪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山的可翻料反浮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浮沫清理不周到的问题。
现有破碎设备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破碎机碎石时,排出的小碎石和大碎石都堆积在一起,需要二次分拣,将石块按照不同的大小进行分拣出来,还有一些碎石较长端的棱角会卡在出料口处,如果不及时调节石块的位置,容易造成石块堵在出料口处,影响后期石块的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工程用碎石破碎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削磨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用破碎机调整环削磨机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拱形自适应式高效摇床,具备震荡均匀和混合均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现有的摇床混合功能不均匀导致的药物效果变差和摇床振荡不均匀导致的混合效果变差的问题。
目前,在黄金矿山对粉料进行筛选时,需要使用到离心选矿装置,但是一般的选矿装置在添加矿料时,都会一次性添加较多的矿料,造成矿料堆积,可能会降低筛选效率和筛选效果,并且离心筒内筛选拦截的角度矿料颗粒较多时需要停机清理,较为费时,大大的降低了选矿装置的工作持续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黄金矿山粉料选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双层摇床是传统单层摇床的创新型产品,它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省电节能、设备成本相对低廉,具有富矿比高,选别效率高,看管容易,便于调节冲程、冲次等优点,在改变横向坡度和冲程时仍可保持床面运行平衡,弹簧放置于在箱体内,结构紧凑,并且能一次得出最终精矿和最终尾矿,因此需要使用到选矿用自带除尘结构的双层摇床。
随着现代化矿井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辅运设备尤其是单轨吊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单轨轨道为单轨吊运行的基础。单轨吊轨道是悬挂在井下巷道顶板上,目前通常使用的轨道有I140E、I140V型,悬挂方式包括单吊耳连接式与钩扣连接式。单吊耳连接方式存在悬挂不稳、易变形的问题,钩扣连接方式存在结构复杂、安装繁琐、轨道悬挂段空间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单吊耳连接式与钩扣连接式在轨道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球磨机衬板是安装在球磨机筒体内壁的保护结构,用以携带研磨体抬升并承受研磨体和物料之间的冲击摩擦作用,为了提供高效的研磨和抗冲击能力,现有球磨机衬板主要采用高锰钢或合金钢材质,刚度普遍较大。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球磨机金属衬板贴附面万径匹配柔性处理设备。
现有的钒钛磁铁矿的选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粗粒级粗钛粉进行分离并进行粉碎,粗粒级粗钛粉由于比重较大,用浮选法不易悬浮,容易造成选别困难、回收率较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钒钛磁铁矿的选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自清洁装置的矿山用皮带输送机,解决输送带的背面往往不可避免的要粘上煤炭等杂质影响皮带输送机运转的问题。
铜钴硫化矿的浮选分离工艺,包括铜钴混合浮选和铜钴分离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破碎筛分后经皮带机到粉矿,再由给料机至皮带机给入球磨机,并加入石灰、钴活化剂;球磨机和旋流器分级机组成闭路磨矿;(2)溢流产品给入搅拌槽,在搅拌槽内加入石灰、异丙基黄药、松醇油等浮选药剂,并搅拌;
含高岭土的硫化铜矿分离用组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抑制剂,包括:过碳酸钠和木质素黄酸盐;其中,所述过碳酸钠与所述木质素黄酸盐的质量比为(70.0~95.0)∶(5.0~30.0);所述木质素磺酸盐包括木质素磺酸钙盐、木质素磺酸钠盐、木质素磺酸铵盐、木质素磺酸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钨矿石运输智能化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装置(1)、输送装置(2)、排列装置(3)、矿石识别装置(4)、分离装置(5);所述下料装置(1)用于振动下料以使得多个矿石跌落至输送装置(2)上;
从钨铜硫矿石中综合回收黄铜矿、白钨矿和硫铁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组成:矿物原料:原矿中含WO3 0.38%、含铜0.32%、含硫4.25%,主要矿物有白钨矿、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石榴石、萤石、方解石以及石英;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选矿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