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塑木复合材料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交联微孔结构的塑木复合材料板材,一种具有交联微孔结构的塑木复合材料板材,包括板材本体、多个微孔、两个加强筋、四个第一夹持块、两个第一辅助板、四个弹簧、四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板、两个吊钩、两个直槽、两个第二夹持块、防护板、防水板、保温板、减震隔音板、多个圆孔、两个第三夹持块、四个连接柱、四个连接板、四个第一转轴、四个连接架、两个夹持套、防水板、减震隔音板、第一夹持块、固定板和吊钩,防水板为防水材料制成,有效的对外界的水分进行抵挡,两个第二夹持块和两个第三夹持块对防护板的底部进行支撑,因此进一步增加了板材本体运输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层状双氢氧化物/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1)将钴盐和二甲基咪唑分别溶解于第一溶剂中得到溶液A和溶液B,然后将溶液A和溶液B搅拌混合,静置生长后洗涤、干燥,得到紫色粉末ZIF‑67;(2)将所述ZIF‑67置于保护气氛下进行煅烧,冷却后得到多孔氮掺杂碳材料;(3)将所述多孔氮掺杂碳材料和金属盐于第二溶剂下进行搅拌溶解,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到金属层状双氢氧化物/氮掺杂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出的层状双氢氧化物/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在电催化水分解阳极端和阴极端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便于市面上的推广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66复合材料与电器外壳,属于复合材料领域。一种PA66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PA66:30~35份;PA6:5~8份;无碱玻璃纤维:20~25份;纳米晶须:3~5份;相容剂:4~6份;阻燃剂:8~12份;三聚氰胺尿酸盐:1~2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塑化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质量分数计包括:塑料粒子100份、塑化改性植物纤维200‑300份、改性塑化剂20‑30份、硅烷类表面活性剂2‑5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5‑20份、聚乙烯蜡5‑20份、加工助剂5‑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植物纤维塑化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通过琥珀酸酐、丁二酸酐及硬脂肪酸对天然植物纤维进行塑化改性,塑化改性后的植物纤维具有较好的热塑性,通过具有较好的热塑性的塑化改性植物纤维与塑料粒子进行熔融塑化挤出,塑化改性植物纤维与塑料粒子界面相容性好,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中塑料含量低植物纤维填量高,同时具有较好的加工流动性和机械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补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补强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聚酯补强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比成分:核壳型复合聚酯纤维膜15‑20%,改性聚酯树脂胶黏剂15‑25%,离型纸50‑70%,其中,改性聚酯树脂胶黏剂是以异氰酸酯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制备而成,本本发明制备的聚酯补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剥离强度、耐热性,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路板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核壳结构导热填料填充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核壳结构导热填料的含量为35‑40%,导热系数为0.48‑0.56W/mK。本发明将两种导热填料氨基改性氮化硼和环氧基改性三氧化二铝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核壳结构的导热填料;导热系数较大的片状氨基改性氮化硼由于包覆在体积较大的球形环氧基改性三氧化二铝的表面,也更容易让具有较高导热系数的导热填料相互接触,从而形成导热网络,使核壳结构导热填料的导热系数提升0.1‑0.2W/mK。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中还添加了DMP‑30催化剂,有效的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增加了核壳结构的导热填料的数量,并且易于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纳米PVC木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硫代氯甲酸‑S‑异丙酯30‑4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15‑30份、PE蜡2‑4份、聚丙烯10‑20份、秸秆粉15‑25份、改性大豆纤维5‑15份、轻质钙粉5‑8份、稳定剂1‑3份、增塑剂1‑3份、阻燃剂2‑4份、偶联剂1‑3份。经过对秸秆粉的处理,充分除去其中的半纤维素、果胶、淀粉,其中长纤维、短纤维交织的网状结构,大大抑制了PVC中甲醛的释放,这是常规木粉不具有的特性;经过实验,本发明比使用传统木粉生产的PVC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甲醛释放量和含水量,可见,本发明在室内装饰、家具制造方面比现有PVC木塑复合材料更具优势,更加健康环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碳纤维、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丙烯酸‑2,3‑环氧丙酯、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无机填料、分散剂、抗氧剂、润滑剂为原料制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易老化、机械性能。另外,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耐冲击等有点,可作为轻量化材料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塑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蠕变塑木复合材料,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抗蠕变塑木复合材料,以羧基封端的饱和聚酯树脂、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所述改性木粉、高密度聚乙烯、聚苯硫醚树脂、钢纤维、改性纳米碳酸钙为原料,并添加相容剂、偶联剂和润滑剂为添加剂,通过上述制备原料的协同作用,制得的塑木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以及吸水率、耐沸水性、静曲强度等性能更优。
本发明公开了铝/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1)多壁碳纳米管的酸化;(2)铝粉表面改性;(3)将酸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去离子水加入到烧杯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改性铝粉充分搅拌均匀。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恒温下反应,反应结束,洗涤干燥,得到铝/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铝/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镜结果显示相互交织的碳纳米管上均匀分布在粒径大小几乎相同的铝粉,微波吸收与红外测试结果表明,铝/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的微波吸收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吸收强度高,吸收频带宽,且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实现了微波吸收与红外隐身相兼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银修饰二维黑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污染物的应用,是利用纳米银修饰的二维黑磷复合材料作为降解材料,加入到含有抗生素污染物的废水中,混合均匀,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反应,从而完成对废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降解去除。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流程简单、降解速度快、降解效率高,且制备出的纳米银修饰二维黑磷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活性,对废水中的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高效光催化降解,在处理含抗生素废水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亚铜‑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乙酸锌水溶液与氯化铜水溶液或者氯化铜乙醇溶液均匀混合,调节pH至碱性,均匀搅拌得到碱性混合液;S2、向上述碱性混合液中加入鲜橙汁,搅拌并加热反应;S3、反应完成后冷却,取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得到氧化亚铜‑氧化锌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一锅法利用鲜橙汁作为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将氯化铜还原成氧化亚铜,乙酸锌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氧化锌,最终制备了氧化亚铜‑氧化锌复合材料,整个过程无需加入有毒试剂,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回收率高,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端羧基丁腈橡胶80‑120份,丁苯胶乳8‑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24份,氯化聚乙烯树脂10‑20份,硬脂酸镁3‑6份,丁基化羟基甲苯3‑7份,硬脂酸钡2‑6份,六氨基己酸3‑8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1‑3份,亚磷酸酯4‑8份,聚磷酸铵3‑7份,补强剂2‑7份,微空心微珠6‑12份,增塑剂3‑6份,阻燃剂1‑3份,炭黑3‑8份,硫化剂1‑3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强、抗老化性能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丙烯酰胺45‑55份、皂石18‑26份、淀粉黄原酸酯7‑15份、鼠李糖脂3‑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1‑19份、羟基乙叉二膦酸10‑18份、醋酸60‑70份。本发明中将皂石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烧制后孔径增加,比表面积增大,聚丙烯酰胺、淀粉黄原酸酯超声处理后与鼠李糖脂、羟基乙叉二膦酸混合作用,再与混合粉A混合等制得的复合材料,处理纺织印染废水效果好。不含有对设备腐蚀的成分,延长使用寿命;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原料简单、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制,处理效果好,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高刚性高韧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聚丙烯、碱式硫酸镁晶须、高目数滑石粉、增韧剂、润滑剂、偶联剂、抗氧剂按照重量份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高目数滑石粉为粒径8000~11000目的滑石粉。本发明通过分批搅拌混合,使碱式硫酸镁晶须和滑石粉分散的更加的均匀且能保证熔体与筒体摩擦损耗小,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刚性;同时将碱式硫酸镁晶须分别从挤出机的主、侧喂料进入,并与高目数滑石粉复配使用,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刚性高韧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作高档及奢华汽车内外饰件。
本发明涉及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是(1)制备石墨烯NMP溶液:在NMP溶液中加入膨胀石墨并利用超声分散均匀,得到单层石墨烯NMP溶液,其中PVP浓度为0.01-0.05g/ml,石墨烯含量为0.02-0.1g/L;(2)制备纳米银/石墨烯溶液:将同样浓度的硝酸银水溶液和鞣酸水溶液先后滴加到单层石墨烯NMP溶液中,硝酸银与石墨烯的质量比在10-100范围内,搅拌得到银颗粒为20-30nm的纳米银/石墨烯溶液;(3)用去离子水离心清洗得到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本方法得到的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既有银颗粒的物理增强效应,也有石墨烯的化学增强效应,SERS活性很强。制备过程中采用鞣酸作为还原剂,绿色环保,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氩等离子体制备石墨烯铂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氯铂酸,所得的混合物烘干后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容器接有石墨电极,电极连接一个交流电源,该电源能够产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再往容器中先通入氩气,赶走空气,然后打开真空泵抽真空至3Pa左右,此时打开交流电源产生氩等离子体,将该等离子体流直接作用在烘干的粉末的表面28-32分钟,放电完毕后,将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或适当有机溶剂充分洗涤、过滤,干燥,制得石墨烯铂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制备分布均匀的石墨烯基铂纳米复合材料,还能使制备时间大为缩短,过程大为简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苯颗粒8~10份,水泥150~200份,粉煤灰20~30份,海泡石5~10份,纤维水镁石10~20份,粘合剂15~20份,抗裂纤维0.6~1份,固化剂1~2份,抗滑移剂0.4~0.6份,憎水剂0.5~0.7份,AES0.4~0.6份,水100~120份。方法包括将水泥、粉煤灰、海泡石、纤维水镁石、抗裂纤维、抗滑移剂、憎水剂按比例放入搅拌机搅拌,再加入粘合剂、固化剂、AES搅拌;投入聚苯颗粒制得保温砂浆;保温砂浆硬化后制得复合材料保温板成品。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保温板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质量轻,防火性能优越;抗压、抗拉强度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属半导体/羧基化PPV电致发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由半导体金属盐与羧基化PPV发生络合后再经水热反应得到的电致发光复合材料;所述半导体金属盐选自Zn、Cd、Pb或Bi的可溶性硝酸盐或卤化物;所述羧基化PPV为聚[2-甲氧基-5-(5′-羧基戊氧基)对苯乙炔]。本发明以羧基化PPV作为有机相,与无机半导体掺杂复合,二者以配位键相连接,使得无机粒子均匀分散,两相形成均一体系,提高了两相界面处的能量与电荷的传递,复合材料兼具聚合物的可加工性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能,为大面积柔性显示、固态发光等领域提供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的新型电致发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隔膜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壳,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箱体,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箱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壁上均设置有缓冲抗压层,每个所述缓冲抗压层内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气囊,每个所述气囊外壁和缓冲抗压层内壁之间的空隙位置均设置有弹性填充物,每个所述缓冲抗压层外壁上均设置有耐腐蚀层,每个所述耐腐蚀层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水密封层,每个所述防水密封层外壁上均设置有热隔膜,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壁上均设置有结构保护层,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铺层设计的造价低和难度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箱体,并且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强度大等特点,容易大批量生产,短时间交付。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剪切变硬和阻燃性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剪切变硬胶、阻燃纳米粒子、硫化剂的混合物经热处理得到的产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剪切变硬胶与阻燃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硫化剂,并利用开式炼胶机进行混炼;将上述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得到复合材料。所述的多功能柔性材料,具有力学防护与阻燃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各个身体部位,起到力学防护与阻燃的功能,保护使用者免受冲击与火焰的伤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制品无尘分切装置及分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以及位于支架顶部的防护罩,防护罩的顶部设有保护箱,保护箱的内部设有喷水装置,防护罩的内侧设有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本发明通过喷水装置、第一刷板、第二刷板和刷毛的设置,能够在切割时通过喷水装置进行喷水降尘,而且通过第一刷板和第二刷板上的多个刷毛还能够将飞出的碎屑卡在多个刷毛之间,有效的防止了粉尘乱飞,通过防护罩、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切割人员通过推动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即可对复合材料制品进行切割,有效的防止了切割时误伤到使用人员。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渡金属硒化物‑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钴源和碳源溶于去离子水、甲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离心、分离并烘干,将烘干产物高温煅烧,得到含金属钴的有机金属框架结构硒化钴前驱体Co‑MOF;2)将硒化钴前驱体Co‑MOF、硒粉置于刚玉方舟中,在氩气流中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将煅烧产物洗涤并干燥,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通过合成Co‑MOF,然后在试管炉中升温到合成Co/C复合材料,最后引入硒粉得到CoSe2/C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经过改性后材料的导电性得到提高,材料的结构也得到了优化,提高了其综合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0‑55份、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25‑30份、聚苯乙烯15‑35份、苯乙烯类橡胶10‑30份、载银纳米二氧化硅2‑12份、抗氧剂0.2‑1.0份、润滑剂3‑5份、相容剂5‑8份、增韧剂3‑8份、EVA 5‑10份和助剂5‑15份。本发明提供的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降解速度快,降解效率高,成本低,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聚苯乙烯、苯乙烯类橡胶的使用,使得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更有利于环保,减少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缝隙波导天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成型天线碳纤维织物预制体;然后经过化学气相沉积碳对织物进行定形,定形后对外形粗机加,再对其进致密,对外形精密加工后,对外形面进行保护后,再次循环致密,直至材料密度达到2.0‑2.3g/cm3,复合材料成型后,再对表面进行金属化。本发明方法可获得一种低密度、极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抗热冲击的缝隙波导天线,重量比铝合金天线要低10‑20%,耐高温能力为1650℃,热膨胀系数为0.5‑3×10‑6/℃,同时由于耐高温,可以采用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无法采用的CVD或者RMI方法进行深宽比腔体的金属化处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高温耐腐蚀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固化剂1‑3.5份,阻聚剂0.5‑1.5份,碳酸钙60‑100份,氢氧化铝100‑150份,色粉0‑5份,增强玻纤50‑120份,聚苯硫醚树脂20‑40份,氧化石墨烯0.05‑1份,不饱和树脂60‑120份,低收缩树脂15‑45份,氧化镁0.5‑1.5份,硬脂酸锌5‑12份,聚氨酯树脂10‑30份,阻燃剂10‑30份。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材料不能同时具有高抗拉强度、高抗弯强度、高耐冲击强度、高热变形温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改性再生聚苯乙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再生聚苯乙烯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聚苯乙烯100份,润滑剂3‑6份,改性木粉15‑35份,聚丙烯蜡2‑3份,抗氧剂0.3‑0.8份,所述的改性木粉是经过质量百分比为5%的异氰酸聚亚甲基聚亚苯基酯水溶液喷洒处理后的木粉,且木粉含水率小于2wt%。本发明制备的再生聚苯乙烯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良,且对挤出机没有特殊要求,不需要锥双挤出机,可以采用普通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
一种QLED器件、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属于发光二极管领域。复合材料包括混匀的载体和功能性物质,且功能性物质以能够在载体内形成网络状结构的量存在。其中,载体包括基体树脂;其中,功能性物质包括吸水树脂和导热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散热性能,且能够吸水并保水,从而可以用于多个具有此需求的环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uNWs@PB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开发了一种基于AuNWs@PB纳米复合材料的类酶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PB纳米颗粒附着在金纳米线的表面,复合材料所修饰的电极可灵敏检测出溶液中的过氧化氢,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撕裂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撕裂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氯化丁基橡胶25‑45份,丁腈橡胶20‑3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3‑10份,硅烷偶联剂2‑8份,二甲基丙烯酸锌1‑5份,氢氧化钙3‑8份,纳米氧化铝1‑5份,多乙烯基硅油1‑3份,玻璃纤维5‑12份,丙烯酸已酯2‑8份,碳黑粉1‑7份,硫化剂3‑6份,防老剂2‑6份,氧化锌2‑8份,铝矾土8‑1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抗撕裂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抗撕裂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