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改性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在室温下采用稀土改性剂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再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放入球磨机中球磨,然后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同聚四氟乙烯粉料进行机械共混,控制碳纳米管的质量百分比为混合粉料的5~15%,然后将混合粉料放入不锈钢模具中压制成型,经过高温烧结,制成复合材料。其中,稀土改性剂的组分包括稀土化合物、乙醇、乙二胺四乙酸、氯化铵、硝酸和尿素。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级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材料、 固相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以 LiFePO4为基体,微细颗粒的碳 粉包覆在LiFePO4颗粒表面或存 在于LiFePO4颗粒之间;粒径200 -500nm,复合材料中碳质量百分含量为2-10%,其制备工 艺特征是采用超声波粉碎和固相反应。所述的锂盐为 FeC2O4·H2O或醋酸亚铁,磷酸 盐为NH4 H2PO4或 (NH4) 2HPO4,所述的 锂盐为LiOH·H2O或 Li2CO3。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级 LiFePO4/C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 池具有优良的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环保膨胀型阻燃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由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和季戊四醇(PER)所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与聚丙烯复合,赋予聚丙烯材料优异的阻燃性,通过与长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毡的复合,经界面改性后,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材料不含卤素阻燃成分,生烟量少,烟气毒性小,通过控制阻燃剂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可以获得极限氧指数达到45以上、力学性能优良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电气、造船、轨道交通及建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扩展PP的应用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改性的原位晶化Y型分子筛/基质复合材料,表面负载有0.001~5.0重%RE2O3,0~3.0重%SiO2,0~3.0重%Al2O3和0~3.0重%MgO。所述复合材料是将高岭土原位晶化Y型分子筛/基质复合材料在铵交换和/或稀土交换后用含水玻璃、偏铝酸钠、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溶液或与氨水分步或混合调节pH至8~11,搅拌,然后过滤,水洗,干燥,焙烧并再铵交换得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蒙脱土层状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组分和重量份含量为100份尼龙6、1~10份改性蒙脱土和0.1~1份抗氧剂,通过熔融插层获得的剥离材料,其制备:依次通过双螺杆共混挤出实现熔融插层、注塑预成型、平板硫化机在温度区间20~100℃施加高压使其发生固态流动制备而成的具有特殊微观形态结构的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中分散于聚合物基体的蒙脱土呈高度平行排列,材料内部具有微观片层结构,与贝壳内部形态极为相似,具有比普通的同种成分的材料更大的拉伸断裂伸长率。这是首次在高分子/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中引入仿生学思想。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用压合机构,包括压合装置主体、输送带、升降杆与电机,所述压合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压合装置主体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框,且第一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所述压合装置主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转动凸轮与推动杆,通过转动凸轮的转动,可以使推动移动板在集料仓的底端内部移动,可以使推动杆的移动,推动复合材料的移动,通过复合材料在第二导向辊的表面滑动,可以使复合材料移动至输送带的表面,从而可以方便有效的辅助复合材料的上料,提高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透平机械叶轮,属于透平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与金属的混合制造的叶轮结构,其主体部分即轮毂与叶片除梢部外为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其梢部镶嵌金属包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叶轮结构,在复合材料叶轮的叶片梢部镶嵌金属材料,解决了纯复合材料叶轮叶梢由于刮擦容易被破坏的问题,实现了复合材料叶轮的工程应用。
本发明属于纳米线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线/活性碳纤维三维多孔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线/活性碳纤维三维多孔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步骤包括:第一次水热合成法在活性碳纤维表层形成二氧化钛颗粒,得到颗粒纳米二氧化钛/活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第二次水热合成法处理颗粒纳米二氧化钛/活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得到超长钛酸盐纳米线/活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第三次水热合成法将超长钛酸盐纳米线/活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转换成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线/活性碳纤维三维多孔复合材料。材料中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线分布均匀,提高了分子吸附能力,提高光分解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Ni‑Co‑ZI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泡沫镍预处理;将可溶性镍盐、二甲基咪唑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并获得溶液A;将可溶性钴盐、二甲基咪唑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并获得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Ni‑Co‑ZIF溶液;将泡沫镍浸泡在Ni‑Co‑ZIF溶液中,在室温下进行搅拌、浸泡,以此将Ni‑Co‑ZIF负载于处理后的泡沫镍之上;清洗,干燥,得到Ni‑Co‑ZIF复合材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一步浸泡法合成了Ni‑Co‑ZIF复合材料,利用一步浸泡法将Ni‑Co‑ZIF复合材料负载于泡沫镍之上,大大缩短了合成与电极制作时间,Ni‑Co‑ZI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Ni‑Co‑ZIF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御寒保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是由可发泡弹性体与二氧化硅气凝胶按质量比为2:1~10:1共混发泡制得。本发明所述复合材料的御寒保暖性能优异,在‑30℃的压缩耐寒系数可达0.50,实验证明:在同等条件下,由本发明3mm厚的复合材料制作的衣物相当于由40mm厚的羽绒材料制作的衣物的御寒保暖效果,说明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材料制作服装或被褥,可实现轻便、不臃肿、舒适、美观等优点;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御寒保暖复合材料还具有柔软、成本低、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无特殊设备和苛刻条件,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极强的工业化价值。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改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预浸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复合材料预浸带,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天然纤维,PBAT树脂或改性PBAT树脂;其中每平米天然纤维上浸润有0.20~1.01kg?PBAT树脂或改性PBAT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良的抗冲击性能,不容易发生断裂;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保证树脂完全浸渍天然纤维,树脂完全浸渍天然纤维,可以保证在制备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的缺陷少,力学强度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离子液体改性石墨微片/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改进过的Hummers方法将石墨鳞片制备得到氧化石墨,再采用瞬间高温加热方法得到膨胀石墨。将膨胀石墨加入离子液体中,球磨处理后得到剥离的石墨微片,石墨微片表面会吸附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的加入对石墨微片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有很大的提高。以正己烷为溶剂,加入二甲基乙烯基化的和三甲基化的二氧硅烷,继续加入离子液体改性石墨微片作为填充物,均匀分散后,升温搅拌去除溶剂。按液态硅橡胶生胶和固化剂10∶1的质量比例加入固化剂,控制温度60‐150℃,真空加热固化得到离子液体改性石墨微片/硅橡胶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为由纳米碳和Li4Ti4.94M0.06O12复合所形成的复合结构材料,所述的复合结构为在一次纳米粒子间形成的结构,所述的M为Al、Mo和Y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纳米碳占所述的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57%~6.21%。本发明的改性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具有高电导率、高倍率性能及高首次库伦效率等优点,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要求使用寿命长的储能电池与要求充放电快速快的动力电池所需的锂离子电池。
一种增强减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组成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超细无机粉末,所述复合材料采用以偶联剂处理的超细无机粉末填充,通过固相接枝技术制成,从而明显地改善了组分间的相容性,使复合材料表面得到功能性改性。所述固相接枝技术是一种在制备过程中,溶剂使用量少,生产设备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接枝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及功能化碳纤维改性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经过羧基化功能化后,在碳纳米管上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再将氨基化的碳纳米管与表面经过羧基化的碳纤维反应,得到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将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碳纤维进行后氨化处理,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得到氨基化的碳纤维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的增强体;将聚四氟乙烯与聚酰亚胺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再与功能化的碳纤维增强体复合,得到聚四氟乙烯及功能化碳纤维改性的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反应步骤简单可控,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碳纤维,改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利用聚四氟乙烯的高润滑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改善树脂基体。可以应用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风力发电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基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单层碳原子结构的二维石墨烯作为载体,以聚乙烯醇作为交联剂,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出三维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具备三维有序大孔结构。通过此方法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三维石墨烯骨架上。经电化学测试证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实验证明在200mAg-1的充放电流下,该材料放电容量可达到1688mAhg-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塑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竹纤维20-60份,热塑性塑料30-70份,偶联剂0.5-2份,相容剂1.5-5份,成核剂0.5-2份,润滑剂0.5-2份,混合助剂2-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竹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竹塑复合材料重量轻、尺寸稳定性好,相较于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强度,可应用于内外墙体材料方面;另一方面,该竹塑复合材料表面光洁度好,耐水、耐磨、耐化学腐蚀性好,可作为铺垫板等建筑装饰材料;该材料采用价廉的天然纤维,环保且易于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代木代塑材料。本发明竹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品稳定性良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法将层状无机纳米蒙脱土材料与有机插层剂进行修饰,并将修饰过的蒙脱土用分散剂处理使蒙脱土与苯乙烯形成稳定均匀的胶体溶液,然后在胶体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共单体和抗氧剂,再与聚乙烯混合均匀,在普通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而制得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克服了聚乙烯与蒙脱土难于混合的弱点,而且得到了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方法简便易行,设备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所得材料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阻隔性和热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工业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韧高耐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铸型尼龙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包覆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2~8,催化剂0.05~0.20,活化剂0.10~0.50,己内酰胺单体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抗冲击强度及弯曲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基热可塑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环境可再生的聚乳酸(PLA)和木粉为主要原料,配以相容剂、光亮剂、增塑剂、成核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等各种助剂进行反应共混;首先将原料在高速搅拌机上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制成粒料,挤出的物料冷却后,经切粒机切粒,得到粒料,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后,得到聚乳酸基热可塑性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良,可环境降解,可以做为包装材料、环保材料和装饰材料使用。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碳化钛粉末为基材,钴盐和表面活性剂在还原剂作用下进行水热反应,形成钴颗粒并沉积在碳化钛粉末上,获得所述的复合材料。本申请通过化学刻蚀方法得到层状Ti3C2材料,然后利用磁场诱导下硼氢化钠还原钴盐在层状碳化钛粉末的表面原位生长链状的钴颗粒,得到复合材料。通过实验验证,该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电磁波吸收能力,本申请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稳定、可控、简单易操作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复合材料缺陷定位与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用于定位和识别航天复合材料缺陷的检测网络;步骤S2:检测网络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训练,获取骨干网络和特征提取网络的预训练权重值;步骤S3:获取航天复合材料缺陷图像样本,并标注图像样本的标签;步骤S4:将图像样本集和标签输入到整个检测网络中训练,得到检测网络的权重和缺陷位置和类别信息;步骤S5:获取待检测的航天复合材料缺陷图像输入检测网络,计算得到待检测图像中的缺陷位置和缺陷类别信息。本发明对含有航天复合材料缺陷的图像进行缺陷定位和识别,解决了人工识别含有航天复合材料缺陷的X射线图片时实时性不强的难题,同时保证了缺陷识别的精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仿真模型,并计算窄频段的传输系数;步骤2:根据窄频段的传输系数,进行逐点优化计算,获得窄频段电磁特性;步骤3:根据窄频段电磁特性,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进行均匀化拟合计算,获得宽频段电磁参数,实现了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的获取。此发明解决了传统复合材料电磁防护试验强度大、耗费物力财力的问题,采用窄频段的传输系数反演获取复合材料宽频段的电磁特性,为电磁防护设计的电基础特性输入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减少了试验数量,降低了试验成本,加快了产品研制的进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管阵结构的胶接装配模,包括围条机构、推板机构、压板(7)以及底板(8);所述围条机构与推板机构相连接;所述推板机构设置有支撑部,并构成压板(7)的限定位;所述压板(7)设置在支撑部上;所述底板(8)与围条机构的侧部连接;所述围条机构、底板(8)构成配模容纳空间。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管阵结构的胶接装配模采用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框式结构,提高了整副模具的刚性和装配精度,保证复合材料管阵结构上下端面的平面度、直线度和垂直度公差达到工艺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管阵结构的胶接装配模通过两侧推板调节复合材料管件的相对位置和分布密实度,保证复合材料管阵结构的装配形位公差和胶接贴合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纯铝中加入高温覆盖剂,进行熔炼,得到熔体;向所述熔体中加入KBF4和KTiF6,混匀进行反应;除去副产物后,依次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锆中间合金、铝钪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钛中间合金和纯镁,并加入无害铝合金精炼剂,在700~850℃下依次进行除气精炼和气雾化,得到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的Al‑Cu‑Mg复合材料粉末。本发明制备出了能同时具备高激光吸收率,颗粒球形率高的铝基复合材料粉末,且工艺操作简单易行,低成本高效率,适合进行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构件热校形工艺的仿真模拟方法。本发明的仿真模拟方法包括:建立复合材料的L形构件模型;通过网格划分建立L形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施加温度载荷ΔT,并计算L形构件的固化变形;对L形构件的有限元模型施加校形载荷;对L形构件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应力松弛过程;模拟脱模过程以得到L形构件模型最终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状态。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构件热校形工艺的仿真模拟方法,能够预报复合材料的固化变形和其在校形载荷下的应力松弛行为,准确模拟复合材料的热校形工艺过程,尤其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校形工艺过程。
本发明材料属于表面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iC-Cr7C3-CNTs/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Fe-Cr-Ni不锈钢材料进行预处理,然后在680-700℃的68%CO-31%H2-1%H2O过饱和碳气氛中反应18-22h,不锈钢表面得到分布均匀的CNTs,称重不锈钢反应前后的重量,差值为增碳重量。根据增碳重量,称重Ti粉和Ni并混合,采用激光熔覆同步送粉技术,制备得到TiC-Cr7C3-CNTs/铁基表面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与金属基体表面的粘结力强,不易脱落、硬度高、耐酸腐蚀性能优异。本发明对于钢铁材料的表面改性效果极为显著,拓宽了钢铁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抗菌自组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肽抗菌自组装复合材料为CIP@Fmoc?7AAP/PTA。制备方法包括:将CIP加入到PTA水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加入到Fmoc?7AAP的1,1,1,3,3,3,?六氟?2?丙醇溶液中,静置,离心,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的抗感染自组装复合材料,有较好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可以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研究,形成创造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环境,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CPD(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的配方及其单料RIM(反应注射成型)工艺。该复合材料包括双环戊二烯35-65%,共聚物1-15%;功能填料10-51%;聚合调节剂0.01-0.1%;抗老化剂1-5%;助溶剂1-3%;固化剂0.01-0.1%;固化剂为钌卡宾催化剂。单料反应注塑成型工艺方法:将配方物料混合并均匀分散,然后和固化剂溶液形成混合浆液,温度保持在30度以下,以每秒10-100毫升的速度注入成型模具;模具升至60-80度,1分钟之内迅速固化,然后脱模。本发明的PDCPD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良、固化时间极短、工艺简便。
本发明属于热塑性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预浸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连续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预浸带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基体树脂20-80份,连续纤维20-80份。本发明制备的连续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预浸带具有良好的刚性、抗冲击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克服了普通热塑性复合材料刚性不足的问题,拓展了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