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三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具备:层叠体,其是包括沿层叠方向层叠的多个纤维束层的层叠体,纤维束层包括第1以及第2最外层;基体树脂;防脱线;以及结合线,其将纤维束层结合。结合线具有:折回部,其通过防脱线的外侧并折回;与折回部连续的第1横穿线部以及第2横穿线部;以及表层线部,其在第2最外层的表面沿该第2最外层的面而向与防脱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表层线部具有两股部,其在所述第2最外层的表面从第1横穿线部以及第2横穿线部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在由两股部和与该两股部相邻的第2最外层的纤维束围起的空间、第1以及第2横穿线部中的每一个和与这两个横穿线部中的每一个相邻的纤维束之间的空间、以及第1横穿线部与所述第2横穿线部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添加剂和所述基体树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焊丝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及焊接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通过熔盐辅助向合金,尤其是热裂倾向性高的合金中加入纳米增强体,以降低合金的热裂倾向性,制备出的金属基纳米复合料焊丝能广泛应用于高热裂倾向合金的同种焊接及与其他合金系的异种焊接中。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辅助试剂及其应用和一种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填粉焊接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辅助试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5~8%氟锆酸钾,1~3%Na2O·4SiO2,8~10%硅粉,3~5%铜粉,4~6%镁粉和余量的乙醇。将本发明所提供的焊接辅助试剂喷涂在待焊接工件焊接坡口表面,然后进行焊接,得到焊接工件的抗拉强度高达223.51MPa,相对于不喷涂所述焊接辅助试剂的焊接的抗拉强度提高了9.39~11.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在水热反应氧化物纳米线制备中的应用,通过氧化石墨烯的诱导作用,使氧化物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定向生长,并公开了利用氧化石墨烯的诱导作用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线,只要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反应溶液中,然后添加四氧化三铁前驱体,即可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线,反应仅仅在水系溶液中即可完成,操作简单,成本低,材料复合均匀,所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其磁饱和强度高达35~45emu/g,电子电导率高,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加速四氧化三铁纳米线在锂电池正极,超级电容器,电磁屏蔽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特征的Ni6MnO8@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该材料是以镍锰双金属盐溶液为前驱体,以碳纳米管为支撑骨架,通过简单的水热、退火两步法制得。该材料可有效加快电子传输速率,且碳纳米管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可以有效保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改善电极材料的性能。将上述方法制得的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在1A/g和20A/g时,比容量分别为1213F/g和711F/g,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在10A/g的大电流密度下进行5000次的循环充放电之后,该电极材料的比容量仍可达713F/g,比容量保持率为82%。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其具有管状的磷灰石晶体、以及收纳于磷灰石晶体的管内且由物性与该磷灰石晶体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功能部。磷灰石晶体可以为用通式M25(PO4)3X(M2表示选自由2价的碱土金属和Eu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元素,X表示选自由卤素和OH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或分子)表示的单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弹复合材料,其包括(1)包括彼此相互平行布置的芳族聚酰胺纱线的第一单向层,包括彼此相互平行布置的芳族聚酰胺纱线的第二单向层,所述第一层的纱线的取向在方向上不同于所述第二层的纱线的取向,(ii)将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结合在一起的至少一个接结纱线,所述接结纱线横交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平面,(iii)定位于所述第一单向层与第二单向层之间的粘结树脂,以及(iv)涂层,其位于所述多根第一纱线和所述多根第二纱线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上并填充所述多根第一纱线和所述多根第二纱线中的长丝之间的一些空间,其中所述涂层包含粘弹性树脂、水基含氟聚合物和封端异氰酸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渍还原法制备Pt/洋葱状富 勒烯复合材料。其特征是将洋葱状富勒烯加热,在硝酸溶液中 回流清洗过滤;其次用硝酸处理过的OLFs于水中超声振荡分 散制得碳浆,再加入 H2PtCl6溶液与其OLFs混合均匀,滴加还原剂和NaOH溶液, 调节至中性;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保温、清洗和过滤,在真 空状态下烘干即可。本发明采用洋葱状富勒烯作为载体,提高 了Pt的比表面积及利用率,保证了使用寿命,而且导电性高, 具有优良的甲醇燃料催化活性,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应用前景 十分诱人。
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备: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固定片、以及在固定片的表面及背面这两面埋入或接合的碳纳米管阵列片。
一种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纳米碳墙复合材料,包括碳基底、附着于该碳基底的若干个纳米碳墙、附着于该每一纳米碳墙上的若干片石墨烯、以及包裹在该石墨烯表面的导电聚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产品加工成型方法,包括有一层或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底端为含有截短的单向碳纤维塑胶树脂层;将长碳纤维通过编织得到平纹、斜纹、缎纹或三维的碳纤维布或织物利用熔融法预浸上低熔点塑胶树脂先按照产品的需求来选好一层或多层进行加热压合并按产品的2d或3D形状加以塑型冲切,利用截短的短碳纤维也是利用熔融法将相对于以上步骤中高熔点的上述塑胶树脂的熔融后造成塑胶粒子,通过传统的挤出板材工艺或塑胶模具和注塑成型机射出压力将产品的机构生长出来,最后在复合压板机或成型机上的模具中将两者进行定位、加热复合即可。本发明提高了产品质量,简化了产品加工工序,也提高了产品良率,从而直接提高了产能。
可固化的组合物例如基于噁嗪的可固化组合物用于航空业内的应用中,例如,以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在诸如树脂传递模塑、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树脂膜熔渗、预浸渍和丝束浸渍的工艺中用作基质树脂,其中由此制得的复合材料或层压品表面光洁度优异且纤维固结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壳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至少一个第一构件(1)插入到注塑工具中并可能地使第一构件(1)成型,b)将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模塑于第一构件(1)的至少一个侧面(5)上,c)将至少一个第二构件(2)插入注塑工具中并可能地使第二构件(2)成型,d)将第一构件(1)通过具有固定元件(4)的侧面(5)与第二构件(2)连接,其中将基体材料(6)注射通过第二构件(2)至固定元件(4)上和/或固定元件(4)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水率为1000ppm以下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用导电性糊。该糊包含导电助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导电助剂为3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的聚合物、以及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导电助剂为12质量份以上且350质量份以下的膨胀性颗粒。而且,上述的聚合物具有选自羧酸基、羟基、氨基、环氧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bFGF鱼胶原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鱼胶原蛋白、壳聚糖、硫酸软骨素与载bFGF的PLGA微球组成,应用于皮肤、牙周组织病缺损修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组织修复性能,且制备过程简单,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母粒‑球磨‑热压法制备石墨烯/ABS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ABS母料的制备:将ABS溶于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得到ABS/DMF溶液,将石墨烯溶于DMF得到石墨烯/DMF悬浮液,然后将得到的ABS/DMF溶液与石墨烯/DMF悬浮液混合,再向混合物中滴加蒸馏水将石墨烯和ABS从DMF中絮凝出来得到石墨烯/ABS母料;(2)球磨过程:将纯ABS粉末加入到球磨罐中在行星式球磨机中球磨成ABS片,再将的石墨烯/ABS母料加入到此球磨罐中继续球磨得到纯ABS与石墨烯/ABS母料分散均匀的粉末。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硫共价键增强银线和巯基壳聚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的银线与巯基壳聚糖溶液通过震荡均匀混合,利用喷涂自组装构筑成自支撑银线‑巯基壳聚糖复合膜。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的成膜方法,复合膜利用共价键界面反应策略构筑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复合膜,其拉伸应力和杨氏模量分别为248MPa和32GPa是纯的巯基壳聚糖膜3.9和11.7倍,同时其拉伸应力远远大于银线‑壳聚糖膜的165MPa,块状的金属银的170MPa,其他大部分纳米晶体增强壳聚糖和银线有机物复合膜。此外,银线‑巯基壳聚糖复合膜拥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在将来,银‑硫共价键增强银线‑巯基壳聚糖复合膜可以帮助制造其他高性能的复合膜。
本发明制造强度、耐水性、均匀性出色的硬化体;本发明的聚氨酯类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加聚反应工序,通过在包含与自由基聚合性二醇化合物(a1)和二异氰酸酯化合物(a2)都不发生加聚反应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B)的第一原料组合物中进行加聚反应,形成数均分子量为1500~5000的聚氨酯成分(A);第二原料组合物调制工序,调制包含(A)成分、(B)成分、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以及填料的第二原料组合物;自由基聚合工序,在完成加聚反应工序和第二原料组合物调制工序后,使用第二原料组合物进行自由基聚合,下式(1)所示的比率(R)为20wt%~80wt%,式(1)R=100×B/[a1+a2+A+B]其中,(a1)、(a2)、(A)、(B)是第二原料组合物中的(a1)成分、(a2)成分、(A)成分、(B)成分的含有量(质量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准备复合结构体的工序,所述复合结构体中规则地配置有含有碳材料的碳线状体与含有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固性树脂的树脂线状体;及对所述复合结构体进行加热的工序。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硅基分子筛结构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通过将硅基分子筛中氧化态的硅还原为单质,并在分子筛孔道中将糖类或烃类碳化,形成硅碳材料,该硅碳材料能够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聚合物成膜过程中使C60组装为纤维(C60F)的方法,该方法同时可实现C60F与聚合物的原位复合。将适量聚合物和C60分别溶于适量溶剂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两种溶液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均匀,在固定的湿度条件下控制温度和溶剂挥发速度等实验参数使C60在聚合物成膜过程中组装为C60F,将复合物真空干燥即可得到C60F/聚合物的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金属复合材料,其包括:金属芯;覆盖所述芯的两个表面的由耐腐蚀金属制成的包覆层;以及穿过所述芯和包覆层形成的通孔。在所述通孔的芯区域的孔壁上,该通孔具有相对于所述通孔的包覆层区域的孔壁凹陷的凹陷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氢化钛粉树脂复合材料制备金属钛制品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粘结剂加热熔融,与氢化钛粉末混合得到复合氢化钛粉体,其中氢化钛粉体的体积分数为50vol%~80vol%,粘结剂的体积分数为20vol%~50vol%;步骤2:将步骤1中的复合氢化钛粉体加热成型,得到生坯;步骤3:将步骤2中的生坯依次进行溶剂脱脂、热脱脂,得到脱脂坯体;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脱脂坯体高温烧结即可得到所需钛制品。本发明成型性能优良,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容易实现钛及钛合金型材、板材、棺材、棒材及零件的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规则介孔Y/EU‑1/ZSM‑23/ZSM‑5/ASA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首选制备分子筛导向剂,其次在类固相法制备ZSM‑23/ZSM‑5分子筛浆液基础上制备EU‑1/ZSM‑23/ZSM‑5前驱体,然后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Y/EU‑1/ZSM‑23/ZSM‑5复合分子筛,然后在含分子筛的浆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碱性铝源溶液,产物经洗涤、干燥、焙烧,即得产品。该方法得到的产品中Y分子筛的差热破坏温度可大于950℃,晶粒保持在400nm以下,具有微孔-介孔的孔分布特点,并且表面ASA中的介孔为规则介孔,改变合成工艺条件,可使介孔孔径可调。
本申请涉及用于复合材料铺放装置的切割机构以及复合材料铺放装置,该切割机构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切割挡板、气缸固定板、切割气缸、切割刀头、刀头连接块、切割滑槽以及切割滑槽盖;其中,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相互平行设置,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前端连接切割挡板、后端连接气缸固定板、底部连接切割滑槽、顶部连接切割滑槽盖,并且,切割滑槽盖与切割滑槽之间具有滑动空间;切割刀头和刀头连接块设置在滑动空间中,切割气缸水平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并且切割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固定板延伸至滑动空间中,刀头连接块两端分别连接切割刀头和切割气缸的活塞杆。该切割机构只需拆下气缸固定板,便能够快速对切割刀头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冲压模具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产品的装置,通过将上述预浸料夹在上模及下模之间,将夹在中间的预浸料同时进行加压与加热,将上述上模与下模相互分离,往附着在上述上模及上述下模的其中一方的冲压面上的已固化预浸料、及其所附着的上述冲压面之间喷洒冷却气体,从而使上述已固化预浸料从模具脱模。本实用新型与以往技术相比,生产性更高、能量损耗更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MT复合材料和LFT‑D复合材料混合生产线,包括:GMT物料架、GMT加热炉上料机器人、GMT材料加热炉、GMT和LFT‑D共用的带轨道的压机上料机器人、成型压机、GMT模具冷却系统、GMT和LFT‑D共用的压机取件机器人、GMT和LFT‑D共用的制品架、LFT‑D模具加热系统、LFT‑D材料双螺杆挤出机、LFT‑D材料纤维纱架,将GMT模压生产工艺和LFT‑D模压生产工艺整合到一条模压自动生产线中,可以提高生产线的柔性,拓展生产线生产零件的种类,提高模压自动线中成型压机及其附属上下料设备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线的长期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设备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石墨烯粉体上形成铝膜,得到改性石墨烯粉体;将所述改性石墨烯粉体加入至熔融态的铝液中并进行搅拌,使所述改性石墨烯粉体均匀分散在所述铝液中,得到混合体系;以及对所述混合体系进行固化成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铝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基于木质纤维素纤维的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包含纤维分离的木质纤维素材料和纤维分离的植物种子的纤维混合物;‑(S2)将该纤维混合物与树脂共混以形成复合混合物;和‑(S3)使该复合混合物固化,从而形成该基于木质纤维素纤维的复合材料。该方法的优选应用是制造纤维板,诸如MDF。
本申请公开一种萘酞菁铜自组装材料、萘酞菁铜与A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萘酞菁铜的氯仿溶液;(2)配制Au的氯仿(3)配制不同浓度的SDS水溶液;(4)将步骤(1)的溶液加入到步骤(3)中或将步骤(1)和步骤(2)的溶液混合后加入到步骤(3)中,探针超声后水浴挥发,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即为萘酞菁铜自组装材料及其与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该方法由于金颗粒的引入,有效的响应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的H2O2,一方面解决肿瘤乏氧问题的同时,有效增强了萘酞菁铜的声动力治疗性能。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大量制备,最终用于光热治疗和声动力治疗试剂中,具有光热性能好、用量少、增强声敏明显等优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