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贮箱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贮箱内蒙皮的成型采用铺层-缠绕相结合的方式;并设计充气装置平衡贮箱内外压差带来的失稳影响;蜂窝为变厚度结构,埋件为空间结构,同时铺覆面为整个球面,为了更好的保证变厚度蜂窝、埋件与蒙皮的贴附,实现高球面的精度,在铺覆过程中将采用专用工装对蜂窝进行定位;复合材料贮箱外蒙皮的成型采用铺层的方式铺设复合材料预浸布;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贮箱固化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面板固化和铝蜂窝芯材胶接同时完成的共固化工艺。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贮箱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贮箱在力学承载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重量减轻15%以上。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钛/磷化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所涉及的球状二氧化钛/磷化铟复合材料主要通过简单复合溶剂热法在水和二乙烯三胺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同步实现球状二氧化钛/磷化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装。与传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反应易控,重复性好,成本较低。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磷化铟复合材料用于对亚甲基蓝、罗丹明B、吡咯红B或甲基橙,在相同的降解条件下,本发明的二氧化钛/磷化铟复合材料比商业TiO2的降解效果好。
本发明属于液态成型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和高性能非织造布技术,涉及一种兼具复合材料定型-增韧双功能的非织造布。本发明所述的兼具复合材料定型-增韧双功能的非织造布中的定型纤维层与增韧纤维层均呈无序的连续纤维状态。非织造布表层的定型纤维层能够有效粘接复合材料增强织物,具有良好的定型效果;非织造布内层的增韧纤维层呈多孔网状结构,具有优异的气、液透过性,在复合材料液态成型过程中不会阻碍树脂的层间有效流动,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内部质量,提高液态成型复合材料的成品率和质量稳定性。
生态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充分利用天然植物纤维的自然分级结构,采用模板技术,通过各种有机物或者无机物的浸渍和组装以及各个过程工艺控制措施选择,由天然植物结构制备得到各种有序多孔无机材料——生态陶瓷,并且进一步将生态陶瓷材料与导电或/和导热或/和塑性好的金属材料复合,从而制备出具有网络互穿结构的生态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本发明拓宽了增强相的选择范围,提出了新的增强结构和方式,拓宽了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获得完全新型结构的复合材料,既具备了常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又具备了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征,进一步解决常规复合材料的可靠性问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生物医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通过无机相中不同Ca/P比、不同结晶状态以及不同无机相复合比调整其生物降解速率,与可降解聚合物复合,从而使整个复合材料生物降解速率可调;其中无机相的组成为无定形磷酸钙、α相磷酸三钙、β相磷酸三钙、磷灰石和磷酸氢钙中的一种或是由其中两相组成;该制备方法通过选择有机溶剂采用溶剂溶液—浇注或溶液—非溶剂沉淀将磷酸钙粉末均匀分散可降解聚合物基体中,从而使复合材料达到纳米级复合,更加充分地发挥复合材料的效能。另外,通过粒子滤除法可以获得多孔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地用于骨螺钉、骨接板以及骨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源正极用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电池领域,其特征是制备了一种电化学活性的、具有高容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单质硫复合材料。该单质硫复合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子和/或离子导电性良好的导电聚合物;另一部分是电化学活性的单质硫。并提供了上述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以单质硫作氧化剂使有机聚合物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具有共轭电子的导电聚合物,同时单质硫与导电聚合物形成上述复合材料。该种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作为二次化学电源的正极材料。单质硫/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含硫量为15-90wt%,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制成的电池可以在室温下可逆充放电。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包覆过渡金属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含具有壳层和内核的核壳结构,所述壳层为掺杂氮和氧的石墨化碳层,所述内核为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酸洗损失率≤10%。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严密包覆的石墨化碳层,通过这种严密包覆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更好的保证内核过渡金属在制备和应用中损失率降低,从而更好的发挥纳米复合材料的作用并保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安全性。本发明的碳包覆过渡金属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适用性广,作为催化剂催化效果佳,可用于各类加氢还原反应。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与金属法兰的Z-pin联接方法,具体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4)与金属法兰(5)联接处增加了过渡零件Z-pin套筒(1),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4)与Z-pin套筒(1)通过纤维缠绕的方式形成一体,并且一起固化。本发明提供的联接方法,可以实现碳纤维传动轴与金属法兰的可靠联接,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工作过程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4)将载荷传递到Z-pin套筒(1),Z-pin套筒(1)通过销(6)将载荷传递到金属法兰(5)。极大地提高了碳纤维传动轴与金属法兰联接处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性能。该发明实用性强,可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机床等行业中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包括导电金属丝和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形成在导电金属丝表面上,并且由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的复合材料形成。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含有金属离子的前驱体对碳纳米材料进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得到碳纳米材料与金属的复合材料;将碳纳米材料与金属的复合材料溶解于水中,得到碳纳米材料与金属的复合材料水溶液;和将导电金属丝放入所述复合材料水溶液中,在导电金属丝表面沉积生长复合材料层,得到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还公开了一种负离子发生电极。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能够产生高浓度的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且负离子纯度高,还可具有抑菌消毒等功能。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基二硅化钽/碳化硅涂层,组分有二硅化钽、碳化硅、硅和少量的过渡金属碳化物,其制备时利用二次包埋法在经打磨抛光后的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直接包埋沉积碳化硅涂层,再用包埋法在已沉积了碳化硅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沉积制备二硅化钽外涂层。本发明可有效利用二硅化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提高碳/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填补国内外在碳/碳复合材料基二硅化钽涂层研究方面的空白,并为以后碳/碳复合材料在该领域更高温度长时间的使用打下基础。
碳短纤维增强BaAl2Si2O8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BAS复合材料 的制备工艺。为了解决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基体产生微裂纹的问题,提高其抗弯 强度和断裂韧性,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短纤维增强体和BAS,其中碳短 纤维增强体的体积百分比为1%~50%,其制备方法为:a.将碳纤维短切至 1~3mm,超声分散20~40min,待碳纤维团聚成片捞出纤维片,按照1~3mm 长进行第二次切短,滤去碎渣;b.称取BAS粉末原料,装入塑料瓶中,加入 无水乙醇或异丙醇湿混、成浆;c.向浆料中加入切短的碳纤维,超声震荡, 然后放入烘箱干燥成包裹粉料的纤维球;d.将纤维球放入模具中热压烧结。 本发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改善了复合材料抗热震性能和 耐烧蚀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编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编织复合材料,由多组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纱线包括多组按照设定角度加捻在一起的纤维,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7米。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高分子混合溶液,通过电纺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包括多根纳米纤维;将一定数量的所述纳米纤维按照设定角度进行加捻并对所述一定数量的纳米纤维进行扭转、定向、牵伸,形成纳米纱线;采用三维整体异型编织技术,将纳米纱线编织成为纳米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在纳米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中灌注基体;使得所述基体固化成型,获得纳米编织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涡流细观构造成像方法,该采用发射-接收式的电涡流探头通过C扫描的方式获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信息,并利用后续的信号处理过程,最终结合二维傅里叶变换法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以及缺陷信息,其包括确定涡流探头C扫描路径、获取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中不同位置处的涡流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去噪分析、提取检测信号幅值波形的特征参量、损伤区域和位置确定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及缺陷的判断,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可靠,结果直观易懂。为掌握复合材料内部的微结构信息、微小缺陷信息,包括纤维、树脂等成分的排布信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成像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先由三价铁盐、磷酸二氢钠和碳水化合物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铁碳核壳结构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2O3,壳层为碳;再向该铁碳核壳结构材料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钛,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其外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中间层为碳、内核为纳米Fe2O3;最后将该“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空气下焙烧、高纯H2下还原得到“蛋黄-蛋壳”型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颗粒、壳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核与壳之间为空腔。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超顺磁特性。该材料在生物传感、纳米催化等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复合材料锤头及其铸造方法,首先将锤头模具安装在立式离心铸机的转盘上,采用电炉熔炼金属母体材料形成金属液,金属液出炉前,启动立式离心铸机将转速控制在50~200转/分钟,然后金属液出炉浇注,在浇注金属液的同时将WC颗粒随流加入到金属液中,浇注完毕后将立式离心铸机的转速提高至500~900r/min,转动3~10min,停机冷却即可。按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复合材料锤头的锤端即工作面或打击面为W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层硬度为HRC55~67,厚度为6-20mm,具有优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复合材料层与金属母体的界面、以及复合材料层中W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WC颗粒分布均匀,颗粒体积分数可调范围为18%~52%。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建筑领域的锚具及其生产工艺,该锚具包括锚片、锚套,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结构可以是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含夹杂复合材料、层状复合材料、蜂窝夹心板壳、编织复合材料或功能梯度复合材料。锚片的数量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三片或四片。其制作工艺为:将多根纤维浸胶后,在张力控制下以螺旋缠绕的线型缠绕到芯模上,缠绕速度在100~200M/MIN之间,缠绕角度为12°~70°,经固化、脱模后获得制品,锚片内表面通过绫卷加工出防滑螺纹。和金属材料相比这种复合材料锚具具有高强度、抗腐蚀、抗疲劳、密度小、不导电、不导热、不易损坏的优点,是建筑领域内取代金属锚具的替代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货车车厢结构,主要包括侧立柱、前挡板、下层栏板、中层和上层仓栏、后门、顶部撑杆、地板、T字形接头、十字形接头、三向接头、直角接头、铰链、“加强筋+立柱”连接件、“加强筋+立柱+加强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侧立柱安装在货车底盘上;前挡板、下层栏板、中层和上层仓栏、后门、顶部撑杆等部件通过T字形接头、十字形接头、三向接头、直角接头、铰链、“加强筋+立柱”连接件、“加强筋+立柱+加强筋”连接件等金属接头与侧立柱连接起来;地板通过沉头螺栓与货车底盘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复合材料货车车厢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减轻车厢重量,对节能减排、提高运输效率有积极作用。
提供能够提高第1复合材料层与第2复合材料层的密合强度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具备:具有纤维基材(14)和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1复合材料层(11A),纤维基材(14)被配置为第1强化纤维(12)并丝而成的强化纤维束(13)进行交叉,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至少浸渗于各强化纤维束(13)中;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其在第2热塑性树脂(46)内不规则排列有第2强化纤维(42)。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是第1复合材料层(11A)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而成的。在第1复合材料层(11A)的表面之中至少与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孔(15)。第2强化纤维(42)和第2热塑性树脂(46)进入各孔(15)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复合材料车厢,所述车厢由前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门相互装配连接而成,所述前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采用聚氨酯蜂窝复合材料,所述聚氨酯蜂窝复合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聚氨酯薄膜层、第一连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PC蜂窝纸层和第二连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所述PC蜂窝纸层在所述第一连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和第二连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之间呈水平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表面形成波浪形凸起。该模块化复合材料车厢只有一层该蜂窝纸复合材料加强板组成,无内外板之分,无焊接等工艺,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牢固、保温性能好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修保养便利的复合材料车门,其包括复合材料车门内板总成和复合材料车门外板总成,其中,该复合材料车门内板总成具有封闭的车门附件区域,该车门附件区域集成有车门附件安装点结构,车门附件通过车门附件安装点结构安装在该复合材料车门内板总成上,复合材料车门外板总成可拆卸地安装固定在复合材料车门内板总成上以使得车门附件介于复合材料车门内板总成和复合材料车门外板总成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维修保养便利的复合材料车门,通过将复合材料车门外板总成从复合材料车门内板总成上拆卸下来,即可方便便利地维修保养车门系统内侧的车门附件。同样,若复合材料车门外板总成损坏至不能使用时,直接更换复合材料车门外板总成即可。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硼酸镁晶须与碳化硅粒子混杂双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硼酸镁晶须与碳化硅粒子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体积分数配比:硼酸镁晶须3%(体积分数);碳化硅粒子3%(体积分数);余量为铝合金。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混合性增强体的制备;搅拌铸造法制备混杂型铝基复合材料铸锭;热挤压锭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工艺制备了硼酸镁晶须和碳化硅粒子混杂双相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改善了碳化硅粒子在制备过程中沉降现象严重的问题,提高了晶须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晶须和粒子在复合材料中起到了协同增强效应,有效地提高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汽油玻纤增强无卤阻燃s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sPS复合材料由以下配比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20~40%sPS、20~40%PA66、10~30%玻纤、6~13%无卤阻燃剂、2~8%增韧剂、2~8%相容剂、0.2~0.8%偶联剂、0.2~0.6%抗氧剂和0.4~0.8%润滑剂。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以下优点:PA66具有优异的耐汽油性能和耐热性能,其加入可以大大改善sPS耐汽油性的同时,对sPS的耐热性影响不大,拓展其使用范围;通过POE-g-MAH改善sPS复合材料的微观均一性和POE本身具有的优异耐汽油性能,改善sPS复合材料耐汽油性能;采用sPS-g-MAH提高sPS树脂与PA66树脂以及sPS树脂与玻纤的界面结合,改善sPS复合材料界面均一性,提高复合材料的耐汽油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异质材料连接技术领域的一种C/SiC或C/C复合材料与金属的真空活性钎焊工艺。其工艺过程为:分别对复合材料、被焊金属、活性钎料进行预处理后将活性钎料置于被焊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垂直施加封接压力,然后将待焊工件置于真空钎焊炉内进行真空焊接。当复合材料与金属热膨胀系数差较大时,采用在双层钎料中间夹放金属过渡层来缓解封接应力。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1)对复合材料进行高温、真空热处理,避免了真空焊接时复合材料挥发物影响焊料封接质量;(2)活性钎料与复合材料直接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气密性好;(3)通过过渡金属塑性变形释放封接应力,连接强度高。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包括:A.丁基橡胶离聚物,包括从至少一种异烯烃单体衍生的多个重复单元、由至少一种多烯烃单体衍生的至少3.5MOL%的多个重复单元以及至少一种基于氮或磷的亲核体;B.对丁基橡胶离聚物插层的高长径比填充剂。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该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A.提供溴化的丁基橡胶聚合物;B.加入改性剂;C.加入高长径比填充剂;D.将上述物质混合以形成未固化的纳米复合材料,其包括由该填充剂插层的丁基橡胶离聚物;E.将纳米复合材料固化。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与使用常规溴化丁基橡胶以先有技术生产的纳米复合材料相比,展现了改进的不渗透性和拉伸特性。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例如轮胎内衬。
本发明涉及飞机连接结构件设计,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梁腹板。一种复合材料梁腹板,包括:呈板状的复合材料腹板本体,且所述复合材料腹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呈板状的复合材料补片本体,固定贴合在所述复合材料腹板本体上,且所述复合材料补片本体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大小相同的第二安装孔;至少两条复合材料立筋,固定设置在所述复合材料补片本体的背向所述复合材料腹板本体的一侧面,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两侧。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梁腹板,通过复合材料补片本体和复合材料腹板本体的连接,克服了补强范围小的问题,且便于梁的组合装配。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板与金属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连接结构包括复合材料板与金属连接件,复合材料板与金属连接件连接;金属连接件的连接面上沿复合材料板的边长设有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复合材料板包括芯材、第一复合材料蒙皮、第二复合材料蒙皮、第一复合材料嵌件、第二复合材料嵌件;复合材料蒙皮的边缘沿燕尾槽内侧壁面伸入并铺至燕尾槽内底面,燕尾槽与复合材料蒙皮之间的区域填充复合材料嵌件;芯材的边缘嵌入燕尾槽之间的区域。本发明复合材料板与金属连接件通过嵌入式连接结构辅以真空辅助成型形成整体,克服了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螺栓连接或二次粘接所造成的局部应力集中、连接强度低等问题,且可保证连接结构密封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5083Al/Ti复合材料。该钛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为5083铝合金,基体为多孔纯钛块(由纯钛粉烧结获得),造孔剂为NH4HCO3颗粒,增强相在基体中的含量为16%‑48%;该复合材料通过造孔烧结后熔渗获得,多孔纯钛烧结温度为1050℃,保温1‑2小时后取出多孔纯钛空冷,然后将5083铝合金放置于熔炼炉内,加热至800℃,使铝合金全部熔化,再将多孔纯钛放入熔炼炉内,在800℃下保温2小时,随后将试样取出空冷,获得5083Al/Ti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5083Al/Ti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在30℃‑200℃温度范围内,该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均比其基体材料有大幅提高;30℃时5083Al/Ti复合材料的内耗值比其基体内耗值提高了220%‑750%,200℃时内耗值比其基体内耗值提高了190%‑380%。
本发明提供一种Wp/Al复合材料与Al2O3陶瓷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Wp/Al复合材料表面打磨、除油、见光,用去离子水洗涤;(2)将处理后的Wp/Al复合材料放入浸锌液中进行浸锌预处理;(3)采用磁控溅射法在Wp/Al复合材料表面溅射厚度为0.5~2μm的金属沉积层;(4)将表面镀有Au层的Al2O3陶瓷、Au-Sn焊料和步骤(2)中得到的具有金属沉积层的Wp/Al复合材料依次叠放,一并放入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真空焊接,焊接温度为310~350℃,保温时间为3~10min,然后降温至50℃以下出炉。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高体积分数的Wp/Al复合材料与钎焊料润湿性不好的问题,焊接后复合材料与Al2O3陶瓷形成了有效焊接。
一种尼龙复合材料涂装前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尼龙复合材料;将一含氧化剂的处理液应用于该尼龙复合材料表面;清洗该尼龙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盐、铬酸盐、氯酸盐或过氧化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表面处理方法处理所得之尼龙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化学方法对尼龙复合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被轻微刻蚀,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尼龙复合材料表面涂层附着力低、处理工艺复杂的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