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其包括:包含锂钴基氧化物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二正极活性材料,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含有选自由镍(Ni)、钴(Co)和锰(Mn)组成的组的至少两种,其中,将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以1C充电时达到恒定电压(CV)的充电状态(SOC)称为SOC1,且将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以1C充电时达到恒定电压(CV)的充电状态(SOC)称为SOC2时,SOC1和SOC2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等式1:[等式1]SOC1<SOC2<1.1×SOC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制造用前体、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更具体地,涉及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制造用前体,涉及其制造方法和涉及使用其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前体具有由化学式1表示的组成且在将碱性物质添加至混合有含过渡金属的盐的过渡金属水溶液的同时制造。MnaMb(OH1-x)2-yAy????(1)其中在该化学式中,M为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Ni、Ti、Co、Al、Cu、Fe、Mg、B、Cr、Zr、Zn和第II周期过渡金属;A为选自如下的阴离子的至少一种:PO4、BO3、CO3、F和NO3,且0.5≤a≤1.0;0≤b≤0.5;a+b=1;0< x< 1.0;且0≤y≤0.02。
本发明提供锂-锰复合氧化物的粒状二级颗粒,其为由锂-锰复合氧化物的聚集结晶初级颗粒构成的粒状二级颗粒,其特征在于在该粒状二级颗粒中具有很多微米尺寸的开孔空隙,该开孔空隙具有平均直径0.5至3μm,开孔空隙的总体积平均为3至20体积%,按粒状二级颗粒的总体积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锂-锰复合氧化物的粒状二级颗粒的方法,包括喷雾干燥通过分散氧化锰细粉末、锂源、含至少一种选自Al,Co,Ni,Cr,Fe,和Mg的元素的非必要化合物和开孔空隙形成试剂制备的浆料,由此使浆料造粒,然后在温度700至900℃下煅烧该粒料。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其具备能够对锂离子进行吸留和释放的铝负极、能够对锂离子进行吸留和释放的正极以及电解液,其中,上述铝负极由含铝金属构成,上述电解液包含电解质、有机溶剂和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以预定化学式表示的第一添加剂和以预定化学式表示的第二添加剂。由添加剂形成保护膜以抑制锂二次电池的膨胀并改善高温下的储存性能。
本发明涉及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制法、正极、锂二次电池和复合材料。镍类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包括:包括初级颗粒的聚集体的次级颗粒,其中次级颗粒包括i)颗粒尺寸为至少约14μm并且包括铝的大的次级颗粒,和ii)颗粒尺寸不大于约5μm并且包括锰的小的次级颗粒,并且每个大的次级颗粒的按摩尔百分数计的锰含量小于每个小的次级颗粒的按摩尔百分数计的锰含量,并且锰包括在每个大的次级颗粒的表面上,并且铝包括在每个小的次级颗粒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分离锂前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含初级锂前体和初级过渡金属前体的初级前体混合物,在反应器中将该初级前体混合物与沉淀液混合以形成前体混合物,并将非反应性气体注入该前体混合物中。因此,可以以高纯度和高效率分离锂前体。
本发明提供可在电极内或电极和隔膜界面间保持电解液,可防止电极内的液体干枯,并可抑制枝状晶体的析出和生长的锂二次电池用液体保持体、及可实现可作为使用其的产业用用途使用的循环寿命的锂二次电池。在正极板(2)和负极板(1)之间夹着作为隔膜的液体保持体(3)来卷绕或层叠而成的电极组中浸透或浸渍有机电解液而成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液体保持体(3)为具有两层(A、B)孔隙率不同的亲水性纤维层的多层结构,与负极板(1)的界面侧的纤维层A的孔隙率(40%~80%)比与正极板(2)的界面侧的纤维层B的孔隙率(60%~90%)小,这些纤维层整体的平均孔隙率为50%以上。另外,纤维层以纤维素纤维为主材料形成,用于负极板(1)的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材料。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其的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量型层状氧化物,在上述锂过量型层状氧化物中,相对于总上述锂过量型层状氧化物,以50体积百分比至100体积百分比含量包含平均粒径为300nm至10μm的一次粒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锂硫和锂硒电化学电池。固体电解质将熔融锂金属或熔融锂金属合金与熔融硫或熔融硒分开。所述熔融锂硫和锂硒电池的过电位低、无副反应、无枝晶生长。这些电池具有较高的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并因此为构建高能量、高功率、长寿命、低成本和安全的储能系统提供了新的化学物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与至少一个羰基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与富镍的锂与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混合以产生反应,其中所述含至少一个乙烯性不饱和基与至少一个羰基的化合物选自由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丙烯酰胺系化合物、乙烯酰胺系化合物及其组合所构成的族群,且所述富镍的锂与过渡金属的氧化物由式I表示,其中x+y=1,1>x≥0.5,且M为镍以外的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LiNixMyO2 式I。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用电极,使它在通过使用Si作 为主要成分的蒸发原料进行蒸镀来形成负极活性物质膜时,可以提高 成膜速率,具有良好的生产率,且保持高水平的充放电容量。本发明 的锂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以Fe/(Si+Fe)的摩尔比在0.0005 以上0.15以下的范围内含有Si和Fe的蒸发原料的工序,以及使所述 蒸发原料溶解蒸发而在集电体上直接蒸镀或经由基底层进行蒸镀的工 序。本发明的锂电池用电极包含集电体以及在所述集电体上直接层叠 或经由基底层层叠的由SiFeyOx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膜,其中,0<x<2 且0.0001≤y/(1+y)≤0.03。
提供能电化学储存和释放大量锂离子的材料的制备方法。能电化学储存和释放大量锂离子的储能器件的负极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每个具有5nm~200nm直径和具有1nm~10nm厚度的无定形表面层的晶体颗粒组成硅或锡初级粒子,其中每个初级粒子的该无定形表面层至少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由金属的氧化生成所述金属氧化物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将硅或锡氧化时的吉布斯自由能;以及所述金属氧化物具有高于硅氧化物或锡氧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能电化学储存和释放大量锂离子的储能器件的负极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任一个:(i)使硅或锡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步骤,(ii)使硅氧化物或锡氧化物与金属反应的步骤,(iii)使硅化合物或锡化合物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的步骤。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非水性电解质溶液,以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非水性电解质溶液以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非水性电解质溶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第一添加剂;其中第一添加剂是由化学式1a和化学式1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解质,特别地涉及能够稳定锂金属并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液体电解质,以及涉及包含所述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包含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与循环相关的容量保持率,因此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寿命特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锂电池、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负极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所述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负极包含:多孔集流体;离子导体,所述离子导体位于所述多孔集流体的孔中;以及任选存在的锂,锂位于所述多孔集流体的孔中。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包含磷酸锂颗粒的磷酸锂浆料中投放选自盐酸、硫酸及硝酸中的一种以上的酸;及在投放所述酸的磷酸锂浆料中投放碱性物质以转化为氢氧化锂水溶液。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能够获得电池构成部件中的任一个的周围均Li离子迁移优异,并且能够抑制LFMP活性物质周围的电解液分解量,且循环特性及输入特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由LiMPO4所表示的活性物质,所述LiMPO4中,M为选自由Fe、Mn、Co、Ni、Zn、Al、Ga、Mg、C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了碳酸二乙酯的吸油量即DEC吸油量为50cc/100g以上且80cc/100g以下,该DEC吸油量与使用了N‑甲基‑2‑吡咯烷酮的吸油量即NMP吸油量之比即DEC/NMP为1.3以上且1.8以下。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锂电池的高纯多卤化硼簇锂盐,还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负极、正极、隔膜和承载于非质子溶剂中的锂基电解质,并涉及电解质组合物和用于纯化电池活性材料的方法。该电解质包含至少一种溶剂和下式的锂盐:Li2B12FxH12-x-yZy,其中x+y为3至12,并且x和y独立地为0至12,z包括Cl和Br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倍率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含有羧酸酯和2.0×10‑6~3.0×10‑3mol/L的除氟化物离子以外的卤化物离子。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诊断锂离子电池中的锂析出的方法。
提供用于锂电池的电解质添加剂、包括其的有机电解质溶液和包括其的锂电池,所述用于锂电池的电解质添加剂为由式1表示的砜化合物,其中,在式1中,R1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4‑C10环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5‑C10芳基、或者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杂芳基,和R2为卤素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C10烯基。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类粒子;复合层,其位于所述碳类粒子上并且通过使硅粒子分散到碳基体内而形成;以及碳涂层,其位于所述复合层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金属电池的电解质和包括该电解质的锂金属电池,该电解质包括:第一无机粒子,其具有约10nm至约100nm的平均尺寸;第二无机粒子,其具有的平均尺寸大于第一无机粒子的平均尺寸;离子导电聚合物;和锂盐,其中第一无机粒子与第二无机粒子的尺寸比为约1:9至约1:20。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使用了它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具有良好电子导电性的电解液保持层。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正极集电箔和层叠在正极集电箔的两个面上的正极合剂层,其中正极合剂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电解液保持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电解液保持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含碳质材料的导电剂,电解液保持层的导电剂比例高于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导电剂比例,电解液保持层的正极活性物质比例和粘合剂比例,低于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比例和粘合剂比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能量存储器的锂离子单元电池、特别地袋型单元电池(1)的传感器装置(7),其具有参比电极(10),该参比电极可设置在锂离子单元电池(1)的阳极(5)和阴极(6)之间并且可通过评估装置(20)电接触。在此设成,参比电极(10)沿环形框架(8)延伸,该环形框架承载可布置在阳极(5)和阴极(6)之间的隔板(4),其中参比电极(10)至少分段地在框架(8)的朝向/可朝向阳极(5)和/或阴极(6)的端面(12,13)上延伸。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这种传感器装置的锂离子单元电池、特别地袋型单元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削减钴的使用量也可实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了具有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调配高容量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与高电位的橄榄石型活性物质而制成正极材料。具体来说,制成一种正极材料,包含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及第二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第一正极活性物质采用包含镍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第二正极活性物质采用将对电极设为锂的情况下,在4.2V~4.1V的电位区域具有总容量的50%以上的橄榄石型活性物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活性材料粉末,该正电极活性材料粉末包含锂过渡金属基氧化物粒子,所述粒子包含芯和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在所述芯的顶部,所述粒子包含元素:Li、金属M’和氧,其中该金属M’具有式:M’=(Niz(Ni0.5Mn0.5)yCox)1‑kAk,其中A为掺杂物,0.60≤z<0.86,0.05≤y≤0.20,0.05≤x≤0.20,x+y+z+k=1,并且k≤0.01,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粉末具有在5μm至15μm范围内的中值粒度D50以及在10nm至200nm范围内的表面层厚度,所述表面层包含:‑硫,相对于该正电极活性材料粉末的总重量,其含量大于或等于0.150wt%且小于或等于0.375wt%,和‑铝,相对于该正电极活性材料粉末的总重量,其含量大于或等于0.05wt%且小于或等于0.15wt%,锂过渡金属基氧化物粒子的所述表面层包含LiAlO2相和LiM”1‑aAlaO2相,其中M”包含:Ni、Mn和Co,相对于该正电极活性材料粉末中M’的总原子含量,所述LiAlO2相以大于或等于0.10at%且小于或等于0.30at%的含量存在于该表面层中,相对于该正电极活性材料粉末中M’的总原子含量,所述LiM”1‑aAlaO2相以小于0.14at%的含量存在于该表面层中。
本发明提供钽酸锂晶体的制造装置和钽酸锂晶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装置能够使用铂制坩埚制造高品质的钽酸锂晶体。本发明的钽酸锂晶体的制造装置(10)由垂直布里奇曼炉或垂直梯度凝固炉构成,该垂直布里奇曼炉或垂直梯度凝固炉具备:基体(12);配设于基体(12)上的具有耐热性的筒状的炉主体(14);将炉主体(14)封闭的盖体(18);配设于炉主体(14)内的发热体(20);贯通基体(12)并以上下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的坩埚支承轴(24);和配设于坩埚支承轴(24)上并由发热体(20)进行加热的坩埚(30),所述钽酸锂晶体的制造装置(10)的特征在于,坩埚(30)为铂制的坩埚(30)。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蓄电池前体,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模块,每个电极模块都由以下形成:(a)至少一个织物负极前体,其由基于元素周期表第4族至第12族的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的织物金属结构组成,所述织物金属结构的表面被氧化,(b)聚合物隔离体,其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的锂盐溶液浸渍,所述隔离体覆盖所述负极前体的表面,(c)正极,其形成固体、优选连续的基质,所述基质包围由(a)和(b)形成的结构;和至少一个金属锂电极,其通过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的锂盐溶液浸渍的聚合物隔离体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极模块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条的几何表面积与所有的所述织物负极前体的累积几何表面积的比率为0.05至0.33,优选0.1至0.25。本发明还涉及从这样的前体生产蓄电池的方法。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