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难熔金属复合材料的窄间隙气保焊陶瓷喷嘴的延寿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首先将难熔金属丝编织成网,依据组装式陶瓷喷嘴的几何尺寸,以喷嘴厚度中心线的展开长度为长度,以组装陶瓷喷嘴的高度为宽度,将编织好的难熔金属丝网裁剪成片状丝网;再将片状的难熔金属丝网放入专用的丝网成形模中,使其塑性变形为U形的难熔金属丝网。然后将U形的难熔金属丝网放入组装式陶瓷喷嘴的成形模空腔内,注入流体的陶瓷浆料之后,取出成型的组装式陶瓷喷嘴坯体,随后充填防止变形的材料后进入加热排蜡工艺流程,之后进行高温烧结。本发明设计的组装式陶瓷喷嘴的耐热震性能显著提高,使用寿命比纯陶瓷材料制造的组装式陶瓷喷嘴提高百倍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还原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制备原料和制备方法,所述制备原料如下:氧化石墨烯和有机气源;所述制备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步骤a.用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得到氧化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粉体,步骤b.将氧化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粉体通过超音速可燃混合气喷射入燃烧室形成气溶胶并快速燃烧,收集得到还原石墨烯或还原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粉体。本发明以剧烈快速的化学反应放热制备还原石墨烯,由于反应剧烈,脱氧效果好,得到的还原石墨烯含氧率低;剧烈燃烧反应的短时放热量大,氧化石墨烯在还原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将其快速膨胀开,得到的还原石墨烯层数少,方法简单,可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气味、低VOC碳纳米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丙烯100份、混合物I10‑40份、增韧剂5‑10份、相容剂4‑8份、助剂1‑2份;所述混合物I由碳纳米管和润滑剂按质量比为82‑93:7‑18混合而成;所述增韧剂选自乙烯‑辛烯共聚物和/或乙烯‑丙烯共聚物;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助剂选自抗氧剂和/或光稳定剂。本发明采用的碳纳米管起到了气味吸附作用和增强作用,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气味和VOC极低,材料外观优良,可以广泛应用在汽车内饰外观和非外观零部件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材料自动铺带头的收卷装置,包括:两根呈左、右间隔设置的收卷轴,收卷轴转动连接于机架上,且收卷轴上设有收卷滚筒;以及用于驱动收卷滚筒的收卷电机,收卷滚筒通过传动装置与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当收卷电机的输出轴正向旋转时其中一个收卷滚筒正向旋转,当收卷电机的输出轴反向旋转时另一个收卷滚筒反向旋转。本发明提供的收卷装置中通过在收卷轴上设置单向离合器即可利用收卷电机的正、反转驱动收卷滚筒,从而实现用一个收卷电机在铺带头正反向铺放时分别驱动两个收卷滚筒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Na3V2(PO4)3@rG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可作为高倍率、长寿命钠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由纳米级亚单元Na3V2(PO4)3颗粒组成的片状结构和rGO纳米片层层搭接而成。本发明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时,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与高倍率特性,是高倍率、长寿命钠离子电池的潜在应用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对设备要求低,有利于市场化推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共混体系的制备:将带电的聚合物微纳米球分散在无溶剂的液态聚合物基体中进行共混处理,得到共混物;2)直流电场驱动形成梯度结构:将共混物加入到两个通电的正负电极之间,在高压直流电场驱动下,带电的聚合物微纳米球在液态聚合物基体中向具有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形成梯度分布,待液态聚合物基体固化后移走电场,即可。本发明将聚合物长分子链卷曲成微纳米球形的形式分散在另一聚合物基体中以降低加工粘度,提高相分离速度,然后利用高压电场驱动微球,通过电泳运动产生浓度梯度,得到组成和性质渐变的梯度结构。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功能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烯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包括至少两层石墨烯膜层,且所述两层石墨烯膜层之间设有非石墨烯间隔层,所述非石墨烯间隔层用于将所述两层石墨烯膜层隔开一定的距离;所述石墨烯膜层的主要成分为石墨烯;其中石墨烯含量为50%以上;所述石墨烯膜层粘附于所述非石墨烯间隔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在板材基底材料的两面粘附一定厚度的石墨烯膜层,通过在两层石墨烯膜层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利用电磁波在两个界面反复反射、吸收、衰减的原理,提高该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均为圆柱体结构且同轴心并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底座、上底座和加载中心杆,下底座的顶面以其圆心为中心均布有多个导向杆,上底座设有与导向杆对应的通孔,以穿过导向杆,多个上夹块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均布于上底座的外圆周上,多个下夹块距离下底座的顶面非等距,且与上夹块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构成试样夹具,以套接试样工件。在试样工件的中部粘贴光栅,将试验装置置于用于超低温环境,可连续单根测试多组试样工件,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开箱重新安装,提高了测试效率,可大幅度减少液氮、液氧等低温介质消耗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粒内纳米氧化钇弥散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镍基体和在镍基体晶粒内的纳米Y2O3弥散相组成,其中Y2O3的摩尔含量为0.25mol%-4.7mol%。该方法是:将Ni或Ni合金与Y按Y的摩尔比为0.5mol%~9.5mol%混合后熔炼,加热至其液相线温度以上0~10℃,采用水蒸气或CO2进行氧化,原位反应生成Y2O3粒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纳米Y2O3在基体Ni的晶粒内弥散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钴双金属磷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首先将泡沫金属加入到含硫酸钴、氟化铵、尿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取出后加热至200‑250℃煅烧得到Co3O4/MF;接着将Co3O4/MF浸泡在硝酸镍水溶液中,二次水热反应得到Ni(OH)2@Co3O4/MF;最后将Ni(OH)2@Co3O4/MF、磷酸盐分别装在两个石英舟内,一同送入管式炉中并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得到目标产品Ni2P@CoP/MF。本发明制备了一种新型核壳型纳米阵列,在这种核‑壳结构中大量微小的Ni2P纳米片紧密包裹在CoP纳米线上,形成了丰富的异质结构界面,并且由于磷化的作用纳米线的表面变得很粗糙,其上附着很多微小的颗粒。这种粗糙的纳米棒阵列核壳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电化学活性点位,加快了电荷转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二硫化钼‑富氮氮化钼复合电化学催化剂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在吡咯单体的聚合过程中引入MoO3纳米线,制备表面包覆聚吡咯的MoO3纳米线;然后在溶剂热反应条件下,促进内核MoO3纳米线溶解并与硫脲反应,在中空聚吡咯纳米管表面垂直成长二硫化钼纳米片,再进行热氮化,中空聚吡咯纳米管转化为中空碳纳米管,MoS2纳米片转化为MoS2‑Mo5N6,得到中空碳纳米管表面原位生长的莫特‑肖特基异质结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复合电化学催化剂材料可有效促进界面间的电子交互作用,提升催化析氢反应动力学速率,并有效提升MoS2基平面的催化活性;且涉及的制备方法较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水下激光修复装置及方法,涉及激光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上端盖体、内层排水筒、外层排水筒和挡水罩;上端盖体设置于内层排水筒和外层排水筒的顶部,内层排水筒设置于外层排水筒的内部,挡水罩设置于外层排水筒的外底部;上端盖体与内层排水筒围成内排水腔体,上端盖体、内层排水筒和外层排水筒围成外排水腔体;上端盖体位于内排水腔体正上方设置有保护镜片;内排水腔体、外排水腔体均与挡水罩内部连通;挡水罩上设置有送粉嘴和送丝嘴。该装置解决了水下激光修复熔覆层服役质量差等问题。可达性强、应用范围广。可达性强,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配合激光加工的柔性特点,可进入狭小空间中工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冲击韧性镍基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控制包括轧制压缩比、轧制速度、轧制温度在内的轧制工艺参数,通过轧制过程中形变与相变的交互作用,降低高温阶段扩散至镍基合金侧的碳原子浓度,抑制晶界处含Cr碳化物的形成,诱导包含Mo、Nb在内的合金元素从晶界向晶内移动,避免合金元素在晶界处的偏聚,从而改善热轧复合后合金元素在镍基合金覆层材料中的分布、提升镍基合金复合板耐晶界腐蚀的能力,最终避免热轧后增加固溶处理工序对基材冲击韧性的影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催化剂领域,方法包括:S1采用3D打印方式制备毫/微多孔结构非晶合金前驱体;S2采用化学或电化学工艺,通过腐蚀液对毫/微多孔结构非晶合金前驱体进行选择性腐蚀,在前驱体表面制备金属纳米多孔结构,获得分级多孔结构件;S3对分级多孔结构件执行表面改性以形成金属氧化物或者金属硫化物,从而提高分级多孔结构件的催化性能,采用下列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执行表面改性。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方法制备获得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应用在污水处理和电催化领域。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催化剂效果较好。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能汽车的简单造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解冻:将碳纤维预浸料进行解冻处理,备用;S2、下料:通过自动裁料机将步骤S1中已解冻的碳纤维预浸料裁成待铺层料片;S3、模具准备:清理预型模具和成型模具;S4、制作预型体:在预型模具内铺覆步骤S2中的待铺层料片,形成碳纤维预型体;S5、转移:将碳纤维预型体转移至成型模具上;S6、铺PET膜:在碳纤维预型体的外观面上铺覆PET膜;S7、成型固化:合模后加热加压,使碳纤维预浸料固化;S8、脱模:开模取出碳纤维产品并撕去其表面的PET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型后的产品表面树脂浸润饱满,针孔缺陷明显改善。
本发明涉及一种Cr3C2-FeCr复合材料构件的激光成形方法,其所选用的原料粉体配方为:石墨?4.23~6.31wt.%,Cr?39.82~47.25wt.%,Mo?3.26~5.16%,稀土氧化物0.59~0.71wt.%,Fe余量;原料采用粉体形式,金属Fe、Cr、Mo粉和石墨粉的颗粒尺寸50~200微米。激光成形的粉体定量输送采用多料斗输送系统完成,激光成形采用4管同轴不连续喷粉头,通过对粉体输送系统和激光头的控制,能够实现Cr3C2-FeCr构件的内外梯度分层结构,Cr3C2-FeCr构件的断裂韧度可达到Fe基合金的70%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变电站及换流站的无机复合材料格栅板,所述的上层格栅板(111)和下层格栅板(112)之间互相平行设置,左侧所述的上层格栅板(111)和下层格栅板(112)的两端固定在第一矩形截面梁(11)上,右侧所述的上层格栅板(111)和下层格栅板(112)的两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截面梁(12)上,上下两层所述的第一矩形截面梁(11)的两端固定在支墩(14)上,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钢格栅板存在腐蚀性差、不耐火及需要接地的缺点,具有纵向加劲栅板和纵向承托外框内配置有高强钢筋,提高格栅板整体的承载力和刚度,减小其跨中挠度,整体结构受力更加合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聚醚醚酮树脂复合材料加热结构,它包括密闭箱体(1),在所述的密闭箱体(1)的上顶板(1.1)和下底板(1.2)之间设置有导向柱(8),所述的导向柱(8)有四根,在所述的导向柱(8)之间设置有加工平台(4),所述的加工平台(4)的四个边角通过导向固定件(8.1)与导向柱(8)连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元器件的热辐射对材料的局部辐照造成的温度场不均匀的缺点,具有保证箱体内部的温度场的误差减至±1℃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导热纳米填料和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所述导热纳米填料有序排列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本发明将未经化学修饰的导热纳米填料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混合,利用聚合物形状记忆的特性通过拉伸诱导自组装的方式促使导热纳米填料有序排列,同时有序排列的导热纳米填料作为物理交联位点有利于维持材料的取向状态,所得材料经二次升温后,其中填料仍保持高度取向,构建的取向结构有利于在较少量的导热纳米填料下搭接出有序填料网络,因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小材料密度,增强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并提高材料的热导率。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在高性能塑料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其中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以多元酸或酸酐或它们的混合物为第一单体、以多元醇或多元醇醚为第二单体、以多元胺或多元醇胺或多羟基含氮化合物为第三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制得;在塑料中添加0.2~5.0wt%所制备的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可显著改善填料与塑料之间的相容性,使填料的用量达到接近80%,成倍提高塑料的熔融指数、显著降低加工温度,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可应用于尼龙、聚烯烃等塑料与玻纤、碳酸钙等填料的复合及其节能加工、改性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点/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三相碳点、类石墨烯氮化碳和二氧化钛复合而成;其中,氮化碳拥有较大的表面积,正好可以为二氧化钛纳米片提供可沉积的空间,使二氧化钛不发生团聚,同时,氮化碳较窄的禁带宽度又可以增加光响应范围,并且,本发明还利用碳点独特的电子转移能力来进一步抑制光生电子对的复合,从而增加光催化性能。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原位热压烧结工艺合成致密ZrO2/Ti2AlN复合块体材料。原料组成及成分范围为:以Ti粉、Al粉、TiN粉的摩尔比为n(Ti)∶n(Al)∶n(TiN)=1∶(0.8~1.4)∶1,ZrO2粉的掺入量为5~40vol%。本材料由原位热压烧结工艺制成,其步骤包括:按配比称取原料,原料混合均匀后,置于石墨模具中,在热压烧结系统中的真空环境下进行烧结,真空度为10-2Pa;升温速度为5~80℃/min,烧结温度为1200~1450℃,保温1~8小时,压力为20~80Mpa。合成产物兼具Ti2AlN和ZrO2两者的优点,合成的ZrO2/Ti2AlN复合材料比单相Ti2AlN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耐氧化性能。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风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测风雷达下腔,针对现有的通风和除尘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块,安装块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均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进风口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上均铰接有转杆,两个转杆上铰接有同一个推块,推块的底部焊接有联动杆,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凸轮,凸轮的顶部焊接有方向杆。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有效的使得腔内通风防尘的效果得到优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臂协作的复合材料铺丝机器人及铺丝方法,机器人包括铺丝机械臂、辅助机械臂、铺丝装置、深度相机和控制装置;铺丝装置和深度相机安装于铺丝机械臂的执行末端,辅助机械臂的执行末端安装芯模;铺丝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辅助机械臂按照设计铺丝路径在芯模上铺丝,并且通过深度相机实施监测待铺丝区域芯模曲率,根据曲率变化实时调整铺丝装置姿态,当曲率变化过大时,通过辅助机械臂控制调整芯模姿态,使得铺丝装置始终保持最佳铺丝姿态。本发明通过两个机械臂分别调整铺丝装置和芯模姿态,使得铺丝装置的能始终保持在最佳铺丝角度,大大提高了铺丝效率和铺丝质量,对于曲率变化大的工件制备,具有效率和质量上的绝对优势。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能汽车复合材料用微波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微波固化胶黏剂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70‑80%环氧树脂及固化剂、0.5‑1%偶联剂、2‑5%吸波填料以及15‑25%功能填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一定量的偶联剂、吸波填料以及功能填料,充分混合至均匀,制得混合粉末;S2称取一定量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与步骤S1中的混合粉末充分搅拌至均匀,制得微波固化胶黏剂。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微波固化胶黏剂,仅需适用便携式微波设备,即可实现对胶黏剂均匀加热,快速固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陶铝复合材料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包括如下组分及其体积份数:铝合金粉末1‑10份、陶瓷纳米颗粒90‑99份,所述铝合金粉末为纯铝、6061铝合金、2024铝合金或7075铝合金,所述陶瓷纳米颗粒为粒径为1‑50nm的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硼或二硼化钛,经干燥、球磨、钝化后即得产品。本发明产品附加价值高,原料低廉,且制备方法高效,设备简单,通过调控球磨时间和原料的比例能够调控最终产品的粒径和结构,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金属复合材料设备,包括主设备与放料装置,机体A内设置有槽腔,所述机体A底部端面四周固定设置有脚柱,所述脚柱底部固定设置有行走滚轮,每个所述脚柱外侧面固定设置有制动刹闸,所述槽腔上端壁内固设有电动机A,所述电动机A的传输轴下端面固设有机体B,所述机体B左端面内可旋动的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端面固设有旋动体,所述旋动体外环固设有防打滑层,所述防打滑层与所述槽腔下端壁滚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体内设置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左侧通接设置有位于所述旋动体内的推动腔,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陶瓷和粘接金属混合充分均匀,有效提高了金属陶瓷的质量,程序自动化程度高。
本发明的一种绝缘复合材料道夹板的制备方法,通过以增强纤维为原料,将其揉捻呈增强纤维丝,通过对增强纤维丝进行表面浸润,形成增强纤维丝预浸料,并利用增强纤维丝预浸料进行经纬编制形成表面设有穿插孔的层状结构,再以增强纤维丝穿入至穿插孔内形成块状结构,再利用模具将其压制成型。由于本发明的道夹板采用的原材料中,在三个维度均设置有增强纤维丝,因此,在进行压模过程中,无论哪个方向受力,均会因为增强纤维丝的作用,提高其整体受力效果。本发明产品轻质高强且为一体化结构,便于运输和安装,且产品具有耐腐蚀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维修更换的工作量,并且良好的绝缘性可以避免因为火车轮与钢轨摩擦散落的铁屑导致轨道电路短路的问题,从而确保了轨道电路信号的正确传输进而保证了铁路的行车安全。
本发明属于冲击实验夹具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夹具,其包括主板、方形限位环、限位环螺栓、盖板和固定架,主板固定在固定架上,其上开设有方形环状凹槽,方形限位环安装在该方形环状凹槽内,并通过限位环螺栓与主板连接,盖板固定在主板上,盖板与主板对应位置开设有大小相同的方形通孔,且主板上的方形通孔位于方形环状凹槽内;抗冲击测试前,调节限位环螺栓,使方形限位环被推出与待测件相同的厚度,然后将待测件放入该方形限位环内,将盖板盖在方形限位环上,并将盖板与主板固定,从而将待测件夹紧。该夹具适用于不同厚度待测件的夹持,降低了抗冲击试验的成本,且结构简单、紧固可靠、使用方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