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以Ti3SiC2为润滑相的新型M50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它以M50钢为基体材料,以Ti3SiC2为润滑相,润滑相的质量为基体材料质量的(8.0‑12.0)wt.%,由采用水气联合雾化法制取含Ti3SiC2的M50球形粉末,再采用3D打印制备得到M50‑Ti3SiC2自润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一种以Ti3SiC2为润滑相的新型M50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制备过程周期短,工艺参数容易控制,适用于规模化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磷/锡复合材料和异质结磷/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磷/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锡粉和磷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放入真空状态下的石英管中,密封石英管,将石英管放入高温管式炉中进行高温固相反应,采用梯度程序升温的方法升温至420‑460℃,升温速率为2‑3℃/min,并在420‑460℃下保温3‑7天,待反应完成后,直接取出石英管进行淬火冷却即可。异质结磷/锡/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磷/锡复合材料和炭黑混合后进行球磨,球磨完成后静置,静置使所得混合物的活性降低,静置完成即可。磷/锡复合材料和异质结磷/锡/碳复合材料在水系粘结剂中表现出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纳米棒状Al2O3@分子筛核壳复合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制备分子筛纳米粒子;将所得分子筛纳米粒子与铝源充分混合分散在无水溶剂体系中,最后将分子筛与铝源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含有一定水介质的溶液中,通过调节铝源水解条件(温度、搅拌条件等),得到三维纳米棒状Al2O3并附着在纳米分子筛表面上,形成三维纳米棒状Al2O3@分子筛核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复合材料具备多级孔介孔‑微孔体系,相对与单一孔道的材料具有很大的结构优势,且涉及的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工业条件模拟放大生产,在分子吸附、催化等工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质高刚度型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由高强度碳纤维缠绕而成的外表层、内表层,以及设置在外表层与内表层之间的复合材料加强筋,加强筋之间填充有芯材;本发明中的轻质高刚度型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结构可大大降低芯材的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与常规夹层圆柱壳体结构相比,可提高结构的失稳载荷30%以上;可显著减小局部损伤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并可依靠内置加强筋有效抑制内部裂纹和损伤的扩展;同时可实现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水下航行器续航能力,并可实现吸声、无磁、减振等功能设计,实现结构承载与功能一体化的设计目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xSe/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湿化学法两步制备Cu2-xSe/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所述的Cu2-xSe/石墨烯复合材料中,x选自0~0.1;该材料由Cu2-xSe颗粒和石墨烯复合而成,Cu2-xSe颗粒分布在石墨烯表面或被石墨烯半包裹在其中。本发明涉及的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小、制备周期短、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制得的Cu2-xSe/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在热电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镍铝基自修复复合材料,以镍粉、铝粉、蛇纹石粉和碳化钛粉为原料制备而成,其中镍粉质量百分数为57.8—63.1%,铝粉质量百分数为31.2—33.9%,蛇纹石粉质量百分数为2—8%,碳化钛粉质量百分数为1—3%;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置于振动力为9000N的高频振动混料机,振动混料15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烧结配料,将上述烧结配料放入石墨磨具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得到新型镍铝基自修复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新型镍铝基自修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和自修复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参数易控、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和推广。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石墨纳米片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按各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数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85~99%,石墨1~15%,量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石墨原料备用;2)加入到研磨罐中,并按照石墨质量0.5%~1.5%的比例加入偶联剂;按照1∶1~6∶1的球料比加入研磨球;3)将上述球磨罐装到球磨机上,以350~58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1~4小时;4)将球磨好的物料干燥,得到母料;5)将母料用热压成型方法成型,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石墨纳米片导电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极好的耐磨性、良好的自润滑性;该制备方法能够工业化规模生产、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存储效应的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2-(N-咔唑基)乙酯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引入引发基团,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功能性聚合物刷,再与还原剂反应得到石墨烯/聚合物刷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石墨烯表面接枝功能性聚合物刷,改善了石墨烯的溶液加工性能;石墨烯的导电性降低了功能性聚合物刷的电阻,而且石墨烯与聚合物刷功能基团的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载流子传输性能。将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作为电活性中间层应用于构造信息存储器件,可表现出较低的开启电压、较高的开关电流比和良好的稳定性能。
一种新型T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主要以TiAl基为基体,以石墨烯纳米片和含WS2的空心球为增强相和润滑相。其中,石墨烯纳米片为基体质量的(0.5?1.5)wt.%,含WS2空心球质量为基体质量的(3.0?5.0)wt.%。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TiAl基体中所含元素的摩尔比称取各单质粉末作为基体原料,并按配比称取石墨烯纳米片和含WS2的空心球粉末,混合均匀后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新型T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新型T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以石墨烯纳米片和含WS2的空心球为增强相和润滑相,致密度高,力学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减磨与抗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自生纳米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ZnO陶瓷粉体和AlSi10Mg铝合金粉体混合并球磨得到ZnO/AlSi10Mg复合粉体;(2)对复合粉体采用激光选区熔化工艺进行增材制造成形,形成实体片层;(3)对实体片层进行激光再次扫描形成重熔片层;(4)重复步骤(2)、(3),最终成形得到原位自生纳米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激光激发Al与ZnO使它们之间发生铝热反应原位生成Al2O3陶瓷颗粒,并通过对方法整体流程工艺设计进行改进,将激光选区熔化与激光重熔扫描相配合,制得的铝基复合材料致密度高、微观组织细小,原位自生的Al2O3颗粒尺寸为纳米级、分布均匀且其相界面与铝基体结合良好。
本发明属于氧化铝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5‑25%的Al2O3和75‑95%的基体材料,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铝粉进行氧化处理得到Al2O3;分别对基体材料和不锈钢板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不锈钢板的光洁面对折并压制成不锈钢封套;将Al2O3置于预处理后的基体材料上,将基体材料对折,使基体材料包裹住Al2O3,然后将基体材料四周封口并放入不锈钢封套中;对装有基体材料的不锈钢封套进行轧制,每轧制一道次后沿不锈钢封套的长度方向进行对折,再轧制下一道次,直到设定道次。本发明的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Al2O3能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铝基体,有效地增强铝基体。
本发明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Ag@AgCl/TiO2‑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Ag@AgCl纳米颗粒与GO混合后,直接与TiO2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反应得到Ag@AgCl/TiO2‑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与普通光催化材料相比,Ag@AgCl/TiO2‑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和紫外光区域均可以发生有效的光催化反应,更充分地利用光源;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吸附能力,可以更好地吸附污染物;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对的复合,从而很大程度地提高光催化性能。Ag@AgCl/TiO2‑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所使用的原料便宜易得,制备和复合过程简单易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光催化材料。
本发明属于飞机防/除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除冰复合材料多层结构。解决飞机上各部件连接可靠性高、维护性好的防/除冰复合材料功能单元结构。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包括电热层、上复合材料层、导线层、下复合材料层、基体以及供电线缆;电热层与导线层中间为上复合材料层,导线层与基体之间为下复合材料层;上、下复合材料层均为碳纤维和/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所述供电线缆包括两段,第一段供电线缆穿过基体和下复合材料层与导线层的触点电连接,第二段供电线缆贯穿上复合材料层分别与导线层的触点、电热层的触点点连接。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高效释放负氧离子的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得:三聚氰胺、氰尿酸、稀土氧化物;还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释放负氧离子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聚氰胺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第一溶液,将氰尿酸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第二溶液,将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混合,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超分子粉末;将超分子粉末和稀土氧化物粉末混合,置于N2气氛下,升温,煅烧,冷却至室温,碾碎,得新型高效释放负氧离子的复合材料;还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释放负氧离子的复合材料在无机环保粉末涂料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释放负氧离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效产生负氧离子、不具有放射性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a)向浓度为1-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其中氧化石墨烯与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比控制为10:1~1:10,并获得分散液;(b)将所获得的分散液置入反应釜中,在120-200℃的条件下执行水热反应2-12小时,然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到具备三维多孔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复合材料产品及其特定用途。通过本发明,能够以简单、易于操作并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产品,且其所制得的产品具备比表面积大的三维多孔结构,并尤其适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或用于执行环境污染处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包覆Na0.55Mn2O4·1.5H2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Na0.55Mn2O4·1.5H2O为由纳米棒组成的球形结构,并均匀的被包裹于无定型碳层中。制备:(1)在经酸处理表面改性后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的醇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得到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锰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对步骤(1)得到的样品进行碳包覆,得到碳化后的复合材料;将碳化后的复合材料粉末样缓慢加入过量的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反应。本发明提供的碳包覆Na0.55Mn2O4·1.5H2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他电化学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聚合物与铁性无机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剂及制备方法。该界面改性剂是以复合材料中无机纳米粒子为亲无机相,复合材料中的聚合物相作有机相的复合母粒,此界面改性剂可以应用于压电陶瓷与聚合物复合材料,压电陶瓷与聚合物及稀土合金复合材料。其制法,一是原位复合法,即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醋酸盐混匀后,升温加入乙酰丙酮或冰醋酸,混匀后加钛酸酯反应得到的溶液直接蒸馏或倒入不溶于所用聚合物的溶剂中进行沉降得到溶胶,溶胶干燥后碾成细粉,即得;二是超声分散法,将制备的无机纳米粒子烧结后,放入聚合物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在玻璃基材上泼膜,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本界面改性剂解决了界面结合较差造成的压电和磁电性能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高硅橡胶电磁屏蔽材料的本体强度和抗撕裂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拜耳法赤泥-磷石膏免烧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利用工业固废的同时未掺入水泥熟料,解决了拜耳法赤泥、磷石膏等工业废弃物难以大量资源化利用的问题,通过优选组分份数生产的拜耳法赤泥-磷石膏免烧胶凝材料强度较好,而且制备成型时间短,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成本低,进一步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