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包含覆盖碳的复合材料,所述覆盖碳的复合材料含有:复合材料和覆盖该复合材料的追加的非晶碳,所述复合材料含有含硅颗粒、石墨颗粒和非晶碳;对于该覆盖碳的复合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中观测到的、99~105eV附近的峰的面积(D)相对于396~400eV附近的峰的面积(A)、283~288eV附近的峰的面积(B)和530~536eV附近的峰的面积(C)的总计之比D/(A+B+C)为0.015以下,且BET比表面积S相对于基于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得的体积基准累积粒度分布而算出的近似圆球的比表面积T之比S/T为7.3以下。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集电体和被支撑在所述集电体的表面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含有合金系活性物质的多个粒状体,所述粒状体被支撑在所述集电体的除从所述集电体的周缘开始宽度为20μm~500μm的周缘区域之外的区域上。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或改进的微孔电池隔膜、隔板、包括这种隔板的电池,制造这种膜、隔板和/或电池的方法,和/或使用这种膜、隔板和/或电池的方法。进一步公开了外层包含一种或多种聚乙烯的层压多层聚烯烃膜,所述外层被设计成提供具有低针拔出力的外表面。还公开了在隔板/电极界面区域具有增加的电解质吸收容量可改善循环的电池隔膜。还公开了对任何数量的涂层具有改进的粘附性的电池隔膜。还描述了具有可调热关断的电池隔膜,其可以升高或降低热关断的起始温度,并且可以改变或增加热关断速率。还公开了在制造过程和涂覆操作中具有增强的卷材处理性能的多层电池隔膜。
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第一负极混合物层,第一负极混合物层位于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负极活性材料、聚合物粘合剂和导电材料;以及第二负极混合物层,第二负极混合物层位于第一负极混合物层的顶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二负极活性材料、聚合物粘合剂和导电材料,其中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具有比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小的水滴接触角,并且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和第二负极活性材料中的至少一个被表面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二次电池用胶囊,其中所述胶囊包含含有形成并恢复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层)所需的材料的核和由围绕所述核的聚合物制成的壳,并由此在电池运行期间将所述形成并恢复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层)所需的材料保持在恒定水平,从而表现出将所述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层)长时间地保持在所述负极上的效果。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阳极中的复合粉末,由此所述复合粉末的颗粒包含碳基质材料以及嵌入此基质材料中的硅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末还包含碳化硅。
本发明涉及纳米级颗粒的微米级混合聚集体形式的含锂磷酸铁,涉及由其得到的电极和电池,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的特征在于纳米研磨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其包含由Mg‑SiOx(0<x<2)表示的硅复合材料初级粒子和人造石墨初级粒子组装成的次级粒子,其中由硅复合材料初级粒子和人造石墨初级粒子组装成的所述次级粒子表面涂覆有无定形碳涂层。使用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即使在充电和放电之后也能够保持导电性并且能够防止循环性能的劣化。
本发明描述了包含特定的四价元素氧化物的硅酸锂玻璃陶瓷和玻璃,其在低温下晶化并且特别适合用作牙科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伴随重复充放电循环、在充电状态下保存以及浮充等产生的容量劣化的负极碳材料。一种具有晶格应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石墨材料,该石墨材料通过包括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而得到:将通过延迟焦化工艺对重质油组合物进行焦化处理而得到的、氢原子H与碳原子C的比率即H/C原子比为0.30~0.50、且微观强度为7~17质量%的原料碳组合物粉碎、分级,得到原料碳组合物的粉体的工序;对该原料碳组合物的粉体施加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以使其平均圆形度达到0.91~0.97,得到圆形粉体的工序;将该圆形粉体加热,得到碳化物的工序;以及使该碳化物石墨化的工序,所述石墨材料的由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得到的(112)衍射线算出的微晶的尺寸Lc(112)为4nm~30nm、且由(004)衍射线和(006)衍射线算出的晶格应变处于0.001~0.085的范围内。
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可以包括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粉末,其中,1≤x≤2.5,0≤y≤0.5,0.5≤z≤1.5,0≤d≤0.5,及M是选自Al、Cr、Mo、Ti、W、Zr及其组合中的元素。在多面颗粒的俯视图中,该化合物粉末可以包括在颗粒表面上具有许多整平部分的多面颗粒。该多面颗粒在相邻整平之间的边界上可以具有至少三条脊线。至少一条脊线可以由具有至少90°的角度的相邻整平部分形成。各条脊线的长度(L)与多面颗粒的最大直径(Rmax)之比可以大于0.1。[式1]LixMyVzO2+d。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充电锂电池的正极。该正极包括电流收集器和正极活性物质组合物,其中的组合物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聚氯乙烯粘合剂。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10)具备电极活性物质层(11)和设置在电极活性物质层(11)的表面上的绝缘层(12),其中,绝缘层(12)包含绝缘性微粒和绝缘层用粘合剂。绝缘层(12)与电极活性物质层(11)的界面(12A)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计算而得到的粗糙度为2μm以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和包含所述正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正极集电器的表面上并包含平均粒径(D50)不同的两种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和碳基涂层,所述碳基涂层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平均粒径不同的两种正极活性材料各自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所述碳基涂层包含球型导电材料和粘合剂,并且相对于所述碳基涂层的总重量(100重量份),所述碳基涂层以5重量份以上且小于10重量份的量包含所述粘合剂。[化学式1]Li1+aNixCoyMzO2在化学式1中,0≤a≤0.5,0<x<1,0<y<1,0<z<1,并且M为Mn和Al中的至少一种。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准备活性化碳性物质A的工序,所述活性化碳性物质A是对于碳性物质A实施使BET比表面积增加2%~50%的处理而得到的;获得混合物的工序,将上述活性化碳性物质A和作为与上述碳性物质A不同的碳性物质B的来源的碳性物质前体进行混合而获得混合物;以及获得烧成物的工序,对上述混合物进行热处理而获得烧成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液体电解质,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和含碳‑碳三键的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添加剂。通过在非水液体电解质中包括含碳‑碳三键的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添加剂,寿命性能和高温耐久性能够得到增强,并且电池的内部电阻能够得以降低。
电铜箔被用作锂二次电池的集电器,并且在相对于(111)平面出现在X射线衍射分析图(X轴变量是衍射角2θ并且Y轴变量是衍射的X射线的强度的图)上的峰值曲线中,在未热处理电铜箔的状态下,电铜箔具有0.08或者以上和0.15或者以下的半峰宽(FWHM)。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该正极包括选自元素硫(S8)、硫基化合物和它们的混合物的正活性材料;导电材料;粘结剂和颗粒尺寸D(v,50%)为5000nm或更小并不溶于电解质中的无机添加剂。
一种镍钴铝复合氢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其是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的镍钴铝复合氢氧化物,由含镍、钴、铝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构成或由上述一次粒子和上述二次粒子构成,上述镍钴铝复合氢氧化物所含的钠含量小于0.0005质量%。此外,其特征在于,将锂镍钴铝复合氧化物的平均粒径除以作为前体的镍钴铝复合氢氧化物的平均粒径而得的比为0.95~1.05,进而,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随机选择的100个以上的粒子时,观察到凝聚的二次粒子个数相对于所观察的全部二次粒子数为5%以下。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电池组结构中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锂电池提高内燃机的起动器电机的起动器电池的效率的装置。本发明包括用于大功率电池系统的固态开关装置,用于防止电池,尤其是用于内燃机的起动器电池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和短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止和/或预防一个或多个电池电芯优选是锂离子电芯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钙盐的含水溶液和凝胶灭火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阳极,其中包含本身为采用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的石墨材料和具有良好导电性且均匀分布无10μm或更大聚集体形成的碳纤维;所述阳极的长期循环寿命和大电流特性优异。用于生产所述阳极的组合物可通过,例如混合包含阳极活性材料的增稠剂溶液、增稠剂水溶液、作为粘合剂的丁苯橡胶和具有预定粘度的包含分散于增稠剂的碳纤维的组合物生产,或通过阳极活性材料与蒸气生长纤维以干燥状态混合然后加入聚偏二氟乙烯制备。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Li1+xFe1+yPO4粉末的制备方法,其中-0.2≤x≤0.2,-0.2≤y≤0.2,包括以下步骤:(A)将铁粉、锂盐、和磷酸基化合物溶于一有机酸水溶液中以形成一混合溶液,其中Li+∶Fe2+∶PO43-的摩尔数比为1+x∶1+y∶1;(B)搅拌此混合溶液;(C)干燥此混合溶液,以得到固体粉末;以及(D)加热此固体粉末至500℃以上,以热处理该固体粉末。由于铁粉的价格非常便宜,因此本发明Li1+xFe1+yPO4粉末的制备方法可大幅降低成本,利于产业的应用。
一种用于向可再充电的锂蓄电池(10)充电的方法和充电设备(12)。充电电流(I)被注入蓄电池(10)中,并且在注入过程中监视蓄电池(10)上的电压。另外,蓄电池(10)的至少一个状态变量特性随时间的变化受到监视,并且持续将充电电流(I)注入蓄电池(10)中直至所述状态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超过预设极限值。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该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各自包括碳基活性物质并且具有50nm至60nm范围内的微晶尺寸。第一负极活性物质的XRD取向比在0.9至1.2的范围内,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的XRD取向比在1至5的范围内。使用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的组合,在保持高容量的同时提高了高温储存性能和寿命性能。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集流体;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位于所述集流体上,并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上的D带的峰强度除以G带的峰强度的比ID/IG为0.10以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由具有电绝缘性且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覆膜被覆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具体而言,在由下述式(2)所示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上形成下述式(1)所示的被覆层。[化学式1]LiMPO4(1)(在式中,M是从由Ni、Co、Mn和Fe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学式2]LiaNixCoyMnzO2(2)(在式中,0≤a≤1.2、0≤x≤1、0≤y≤1、0≤z≤1且1≤x+y+z≤3。)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实现高容量的同时抑制由经年劣化和循环劣化引起的表面劣化。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包含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Li1+mNi1‑w‑x‑y‑zCowMnxM1yM2z02‑pXp在所述化学式1中,M1和M2互不相同,分别为选自Al、Mg、Zr、Sn、Ca、Ge、Ti、Cr、Fe、Zn、Y、Ba、La、Ce、Sm、Gd、Yb、Sr、Cu和Ga中的任何一种元素,X为选自F、N、S和P中的任何一种元素,w、x、y、z、p和m分别为0.125<w<0.202、0.153<x<0.225、0≤y≤0.1、0≤z≤0.1、0.34≤w+x≤0.36、0≤p≤0.1、‑0.1≤m≤0.2。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