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4D打印的可调声学超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改性的四氧化三铁粉末、气相二氧化硅粉末和光固化树脂按照特定比例搅拌均匀,得到磁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三维软件构建待成型可调声学超材料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STL文件导入切片软件中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切片处理;将磁性树脂复合材料倒入光固化打印机树脂槽中开始打印;最终得到在外加磁场刺激下,改变磁铁空间位置或者大小,远程控制可调声学超材料的旋转角度或者变形角度变化,从而达到声波方向的异常反射和吸收两者之间灵活切换,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可调声学超材料结构具有远程驱动旋转能力,响应速度快、成型精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夹层结构大拐折进气道及其泡沫芯的成型方法,适用于各类进气道,特别是外形复杂,曲面有拐折的情况;泡沫夹层结构,能以较小的重量提供较大的刚度,充分的发挥了复合材料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的优点;泡沫芯材整体机加成型,解决了其他芯材对于复杂外形无法成型的缺点,很好的体现了复合材料适用于复杂外形结构的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器囊体材料非涂层面焊接加工方法,首先对囊体材料非涂层面表面清洗,第二步在囊体材料非涂层面涂覆涂层,第三步在焊接工件涂层表面填充铝硅合金片,最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焊接;本发明一种航空器囊体材料非涂层面焊接加工方法,通过对单面涂层高分子复合材料非涂层面进行处理,涂覆粘接剂,使材料非涂层面具有焊接加工性能,解决了航空器囊体使用的高强度单面涂层高分子复合材料非涂层面焊接加工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改性方法,该复合材料是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粘结剂,将ZnO和Al2O3包裹在正极材料(LiNi0.5Mn1.5O4)表面形成新型复合材料。该表面包裹复合结构有效抑制电解液在电极材料表面的氧化,提高LiNi0.5Mn1.5O4/Li半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提高库伦效率,以及减小充放电曲线的滑移,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被广泛用于商业化的储能电池电解材料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含铬鞣制废水的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目前有关于通过一步法同时对氧化石墨烯以及四氧化三铁纳米晶进行羧基化改性,制备针对皮革鞣制废水中金属铬的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鲜见报道。本发明涉及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以无水三氯化铁为铁源,以二甘醇为反应溶剂,以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为模板,制备氧化石墨烯片层表面原位生长四氧化三铁纳米晶的复合材料;然后以氢氧化钠配合一氯乙酸作为羧基化改性试剂,对氧化石墨烯及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同时进行羧基化改性,制得纳米复合吸附剂。该吸附剂具有使用过程简单,不需加入絮凝剂、氢氧化钠等化学材料,避免了二次污染。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原位纳米线网络改性氧化物/氧化物复材基体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氧化物/氧化物复材的强度和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聚硅氧烷、二茂铁及丙酮的混合溶液在氧化物纤维预制体内预先制得纳米线网络,再经氧化物基体浸渗后,预制纳米线网络与氧化物基体结合在一起,最终得到强度和韧性有效提高的氧化物/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较高金属层贴合度及断面均匀度的小型钛锌棒材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的实施过程分为:坯料准备、穿管、涂层、加热处理、拉拔、精整、检验、成品包装发货等八个主要步骤,采用本发明制造的小规格钛锌复合材料,钛锌金属层贴合牢固,钛锌断面均匀,能利用现有设备尽快实现小规格钛锌复合材料的国产化,为中国标准补充了一类产品,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能出口创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耐磨发动机轴瓦的制备方法,将粒径42~45μm、粒度325目、纯度98~99%的石墨粉末进行清洗、敏化、活化、还原、干燥处理;采用化学镀覆法,在石墨粉末表面镀覆锡金属层;然后将石墨粉末与金属粉末倒入模具,进行冷压、烧结、复压和复烧处理,冷却脱模后得到铜基石墨耐磨发动机轴瓦。本发明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硬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和抗磨损性能,保证了使用寿命。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SnO/CNTs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SnC2O4作为锡源,多壁碳纳米管作为碳源,将预先研磨混合均匀SnC2O4与MWCNTs混合物放置在充满Ar的真空管式炉中,在400~600℃保温0.5h~6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粉体并洗涤,得到纯相的SnO/CNTs复合材料。其中SnO为片状结构或者小颗粒,其粒径50~500nm不等,均匀的分散在CNTs中,SnO/CNTs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重复性高,反应温度低,能耗低,节约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酸酯类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微波固化制备方法,技术特征在于组分为: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纳米二氧化硅、微米二氧化硅。制备:将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加热加入氰酸酯树脂,在上述预聚体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微米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倒入到预热好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抽真空后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变功率间歇固化得氰酸酯类电子封装材料。本发明的双马来酰亚胺预聚体中含有活性稀释剂烯丙基醚,有利于无机填料的分散;在高温下可以起到增韧作用。采用微波固化法制备氰酸酯类复合材料,使用变功率间歇固化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所得的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可用作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板或封装材料。
一种小面积贵金属爆炸复合的方法,涉及一种将片状贵金属爆炸复合在贱金属上形成层状复合材料的方法,特别是小面积贵金属和贱金属材料的复合方法。其特征是在片状贵金属周边侧面上焊接上与贵金属层厚度相同的贱金属框体后,再与贱金属爆炸的。该方法可以使小面积的贵金属爆炸复合得以实现,而且复合率达100%,同时还克服了普通爆炸复合所存在的缺陷,避免了贵金属的浪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钆钨/镀钆碳化硼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镀层原料水硫酸钆或/和六水氯化钆配制成溶液并调节pH值,然后加入钨粉或碳化硼粉末,再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钾或/和硼氢化钠的溶液反应,经分离、清洗和干燥后得到镀钆钨/镀钆碳化硼粉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镀钆钨/镀钆碳化硼粉体;本发明还公开了镀钆钨/镀钆碳化硼粉体的应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在钨粉或碳化硼粉末表面引入钆,得到具有中子吸收性能的镀钆钨/镀钆碳化硼粉体,满足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同时改善了粉体与基体金属元素之间的润湿性;本发明的镀钆钨/镀钆碳化硼粉体兼具伽马射线以及热中子屏蔽材料和金属复合材料增强相的作用,适用于核用屏蔽复合材料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碳纳米管+热蒸发技术零催化原位合成HfC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催化剂辅助CVD的方法,该方法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热蒸发得到的铪原子与电泳碳纳米管(CNT)原位反应生成HfC纳米线,结合CNT在电泳液中的均匀分散性与电泳时间可控的特点,可在预制体表面实现HfC纳米线含量可控的均匀生长。催化剂的零使用保证了纳米线的结构完整,若在此基础上结合涂层技术,将有利于涂层的增韧,从而将更好的提高碳/碳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因此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且安全稳定,可助于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断裂韧性、以及界面的结合强度,且纳米线含量可控,适合规模化的大型、异型件的多尺度可控生产制备HfC纳米线,具有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材料与涂层制备方法,可将造孔剂原料和功能沉积原料按不同质量比例混合成为喷涂喂料,并利用喷涂方法将所述喷涂喂料在基体上加工成连续相复合材料涂层;利用电化学溶解的方法将连续相复合材料或涂层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使造孔剂原料完全溶解,根据造孔剂原料在碰撞基体变形后的形态获得由所述功能沉积原料构成的具有不同结构孔隙的多孔材料或涂层,整个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保安全,在室温下即可操作,孔隙分布及孔隙率大小可控,相比现有技术,取得了具体的进步,可在生物工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制造上大量投产。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套筒式可调整腕臂,由若干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材质的杆件单元和玄武岩纤维材质的套筒节点组成。所采用的杆件单元和套筒可在工厂直接生产,便于运输、安装和维护,运至现场后可快速安装。所有材料均采用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耐腐蚀,不导电,受力性能优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铜(CuO NPs)负载聚乙烯醇基(PVA)海绵材料固定化细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聚乙烯醇基海绵经过酸泡,碱泡,超声等预处理,通过负载CuO NPs制备新型复合材料用于活细胞固定化技术应用。以含氮杂环有机物喹啉为例,对喹啉降解菌进行同步固定化和驯化过程,发现固定化细菌对喹啉具有稳定高效的降解性能,对于300mg/L的喹啉,12小时的降解效率达到97.22%,重复利用20次后降解率为80.59%。该方法获得的PVA改性固定化材料孔洞结构利于菌类的附着,机械强度高,不易腐烂,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同时本文的固定化驯化同步进行的方法也能够对固定化细菌用于煤化工废水中特定有机物降解提供借鉴。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一种共价键接枝聚苯胺纳米棒阵列改性碳基复合吸波材料,其中:碳材料与对苯二胺、亚硝酸钠在适当的PH值和温度下,通过重氮反应得到氨基化的碳材料,然后,氨基化的碳材料与苯胺单体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得到均匀的共价键接枝聚苯胺纳米阵列改性碳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的材料同时具有密度小、耐高温、高电阻损耗(碳纤维)、高介电损耗(聚苯胺)性能优良的吸波材料。因此,此发明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微波吸收复合材料生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Al2O3可编织柔性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Al导电芯和包覆在所述Al导电芯外部的Al2O3绝缘壳;其中,所述Al2O3绝缘壳是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将Al线原料的表层快速原位氧化制得;所述Al@Al2O3可编织柔性导线的外径为100‑200μm;本发明以直径为100‑200μm的Al线为原材料,采用微弧氧化方法将Al线表层快速转化成Al2O3绝缘陶瓷,制备出具有同轴结构的Al@Al2O3柔性导线,方便与纱线混合编织,可为智能穿戴编织物提供一种新型金属/陶瓷复合导线。
本发明涉及新型改性丙烯酸的制备工艺,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丙烯酸64~93%,合金粉5~30%,硅树脂2~6%;合金粉为片状的铜粉、铜合金粉或锌粉单一粉体或混合物,硅树脂包括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或石墨单一粉体或混合物,该复合材料可以用塑料加工常规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成的三层复合材料轴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承载能力与耐磨性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的二硫化钨/Super P钠离子电池自支撑负极的制备方法,将Super P压制成片状,得电极支撑体;然后用钨粉和过氧化氢溶液配置一定浓度的WO2溶液,再将所得溶液与异丙醇、电极支撑体放入水热釜,使用水热感应加热设备加热保温一定时间,洗涤干燥即得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WO2/Super P复合材料,再将其与一定量的硫脲在管式气氛炉(氩气)中煅烧一段时间得到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二硫化钨/Super P钠离子电池自支撑负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愈合SiC/ZrSi2‑MoSi2涂层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20%~50%ZrSi2,50%~80%MoSi2。在MoSi2陶瓷中引入均匀分布的ZrSi2使热喷涂陶瓷涂层中的裂纹尺寸从8.3μm减小到4.5μm。作为自愈合相,ZrSi2能在1450℃高温条件下氧化3~10h生成SiO2玻璃流动相愈合裂纹;同时生成ZrO2,发生体积膨胀并在涂层中产生压应力,抑制了降温过程中裂纹的产生。与传统方法相比,自愈合SiC/ZrSi2‑MoSi2陶瓷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由现有的29h失重2.24%提高到41h增重1.89%,且涂层截面无明显缺陷。拥有自愈合性能将使该涂层满足作为C/C复合材料高温涂层材料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敏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多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所述有机物高分子溶液浓度为10?3?10?2M;多金属氧化物溶液的浓度为10?3?10?2M;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利用水热法合成多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将清洗的基片浸泡在高分子溶液中,使基片表面吸附一层高分子薄膜;将吸附有高分子薄膜的基片浸入含有多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溶液中浸泡,使其吸附一层多金属氧化物薄膜;重复多次制备所需薄膜复合材料。本发明电子传导速率大大提升,提高了材料的光响应速度,且光敏效果可以通过改变Mo的掺杂量来进行调节。本发明操作简单快捷,而且得到的复合薄膜具有快速光响应和高对比度的特点,在快速精确地信息存储中有极大地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雪抑冰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囊芯为氯化钙和氢氧化钠,囊壁采用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其中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优选含氟聚倍半硅氧烷。其制备原料氯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物、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物、偶联剂和有机溶剂的添加量按质量比为1~2 : 1~3 : 0.2~0.4 : 100~200。本发明融雪抑冰微胶囊最大可降低路表冰点至?20℃,融雪抑冰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对沥青有一定改性增强效果,可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囊壁材引入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提高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疏水性,使得在常温下外界水分难以渗透进入微胶囊内部,因此防潮性能好,易于长期存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活性氰基大分子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是:以苯乙烯、丙烯腈、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以过氧化二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二甲苯、甲苯、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为溶剂,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来合成三元无规共聚物。制备步骤:向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溶剂、单体以及引发剂,搅拌并通入氮气,缓慢加热至保温,反应后停止加热。降温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丙烯腈,加热并于保温后,减压蒸馏。最后,用四氢呋喃溶解,于甲醇中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三元共聚物大分子偶联剂。本偶联剂适合于以氰酸酯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或无机颗粒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体系,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舱体聚能切割装置,属于爆炸切割领域,解决了在平面上线形切割时,不能进行封闭式切割及对特殊情况下需要非均质复合材料的切割问题。在聚能切割装置拐角转弯处,采用带有角度的装药,使爆炸连续传递。采用不产生“杵体”的金属药型罩提高对非均质复合材料切割深度。采用能吸收冲击波和抛散物的防护套,提高攻击时的安全性。本发明不仅适用于飞机舱体的切割,也适用于复合砖墙和防盗门的切割。
本发明公开一种软接触式聚焦延迟超声波探头,其水囊支撑壳体为具有中部通孔的连接柱;压电换能器的顶部圆柱具有引出线,底部圆柱为超声波探头端;水囊的底部为封闭的半球形囊体,上部为开口的圆柱形连接囊套,套设在水囊支撑壳体的水囊连接柱外壁,通过注水在水囊支撑壳体和水囊内形成水层和球形囊头,压电换能嵌入安装到水囊支撑壳体内使其超声波探头端整体浸泡在水层中,探头外壳嵌套安装在水囊支撑壳体的外部,球形囊头从探头外壳端面的通孔伸出,以作为聚焦延迟超声波探头的软接触式探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结构的超声检测方式,对复合材料结构中微小气孔缺陷检测的灵敏度较弱,以及对复杂型面并不适用的问题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四氧化三钴和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析氧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析氧催化材料包括三部分:银纳米线、四氧化三钴和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其中,四氧化三钴负载在银纳米线表面,四氧化三钴颗粒外负载有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多面体。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银纳米线,将银纳米线与六水氯化钴和氢氧化钠通过溶剂热过程形成银‑四氧化三钴一维复合材料,将银‑四氧化三钴与硝酸钴的有机溶液和2‑甲基咪唑的有机溶液混合,得到银‑四氧化三钴和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析氧催化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银‑四氧化三钴和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制备过程简单、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量子点复合YAG:Ce荧光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首先将YAG:Ce荧光粉、硅烷偶联剂APTES加入醇溶液中制备表面氨基化的YAG:Ce荧光粉;然后将甲基溴化胺、甲基碘化胺、溴化铅、碘化铅、油酸和正辛胺溶解于乙腈溶剂中,形成钙钛矿量子点的前驱体溶液;最后将表面氨基化的YAG:Ce荧光粉加入甲苯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钙钛矿量子点的前驱体溶液,即可得到钙钛矿量子点复合YAG:Ce荧光粉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通过荧光粉表面的氨基锚定作用,使得量子点在荧光粉表面呈现单分散分布,大大提高量子点的光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用于制备WLED器件时,提高了WLED的显色指数,降低了相关色温。
本发明一种功能化部分还原氮掺杂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按(1‑10):(1‑10)的质量比,将氧化石墨水溶液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分散均匀后依次超声、离心,得到离心液,取离心液的上清液,得到混合体系A;步骤2,将丙氨酸加入到混合体系A中混合均匀,丙氨酸与氧化石墨的的质量比为(40‑80):(1‑10),得到混合体系B,将混合体系B在160‑190℃下进行恒温水热反应,得到反应液;步骤3,将反应液冷却后分离其中的产物,将产物干燥得到功能化部分还原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易于制备良好性能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