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均相掺铝小粒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复合型络合剂来平衡Co2+和Al3+在体系中的反应速率,使Co2+和Al3+能够均相共沉淀,达到掺铝均匀的目的;采用复合型络合剂,能够有效控制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的结合程度,从而降低尾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掺铝四氧化三钴,粒度在2.0~6.0μm,形貌类球形,振实密度在2.6~3.0g/cm3,Al的质量百分比为0.1~1.2%。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不对称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有机溶剂中,在缚酸剂存在的情况下,于氮气氛围中,以式(Ⅰ)所示三氯氧磷、式(Ⅱ)所示化合物、式(III)所示化合物为原料分两步反应,依次经过萃取,除水,过滤和减压蒸馏或精馏,得到不对称磷酸酯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产物纯度高,在添加剂合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球形石墨的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原料投入料仓,并输送至主机进行粉碎和整形,得到粗品;而后将步骤(1)得到的粗品进行分级,通过风力作用后大颗粒粗品继续进行粉碎和整形,小颗粒粗品通过除尘收集;最后重复步骤(2)15‑30次,得到所述球形石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其他产品的尾料,极大节省了成本,在提高产品吸油值的基础上保证了产量以及成品率没有明显变化,满足了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对高吸油量球形石墨的需求。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表面活性剂+络合剂的复合体系,在氮气保护气氛的反应釜中,使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备得到一种特殊微纳结构的镍钴锰氢氧化物,该结构是由纳米级一次球形颗粒组装而成的微米级二次饼状组装体,其一次球形颗粒的粒径为10~150nm,微米级二次饼状组装体的饼面直径为1~3μm、厚度为0.2~1.5μm。该结构极大地缩短了颗粒内部Li+嵌入/脱出的路径;且有利于优化正极材料在涂布电极片时的堆积方式,缩短电子由集流体到电极表面的距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该催化剂由MY负载于载体上制得,M为金属锂、钾、钠、镁、钙中的一种;Y为BF4-、PF6-、CF3SO3-中的一种;载体为氧化铜和氧化铝的混合物。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六氟丙烯齐聚反应中的应用。不仅发挥了气相反应过程中无溶剂、杂质少,后处理简单的优点,而且可以连续反应,提高产能,对设备要求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所用的原料价廉易得,成本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也可以将催化剂回收再生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气相色谱分析,所得产物经后处理后六氟丙烯三聚体含量≥99%,转化率≥97%。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型油墨的制备方法,在松香甘油改性聚氨酯树脂中加入着色颜料,四氯双(环己基巯基)钛,氰基己基三甲氧基硅烷,锂蒙脱石,在150‑350r/min的转速下搅拌1‑3h,研磨,再加入异丙醇,乙酸乙酯,消泡剂,附着性促进剂,在1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2h,得油墨组合物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动力电池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动力电池的长宽高的关系为:长是宽的0.9‑1.2倍,长是高的6倍;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连接所述正极的正极极耳和连接所述负极的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相对的面积最小的两个面上,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均为长宽比为2:1的矩形片状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优化电池的散热结构以及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散热性能以及降低了动力电池的产热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散热性能不足以及具有高产热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小粒径均匀掺铝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铝盐和EDTA二钠加入钴盐溶液中,配置成钴铝混合盐络合溶液;2、向反应釜中注入纯水作为底液,鼓入空气,添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升温;3、在搅拌下将钴铝混合盐络合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发生沉淀反应;4、每2h取样测粒度,保障反应40h以上才达到2~5μm;粒度达到目标值后将物料过滤洗涤;5、将洗涤后的掺铝羟基钴分段热分解,最终得到由内而外铝分布均匀的小粒径掺铝球形四氧化三钴,形貌为致密无粘连的球形颗粒,振实密度为2.0~2.7g/cm3,激光粒度分布窄。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致密晶型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碳酸钴粒径为一定值(2~5μm),有效控制四氧化三钴的粒径;通过保持碳酸钴残留一定量的NH4Cl(0.1~1%),使碳酸钴在热分解过程中各晶面生长速度发生变化,易形成致密晶型生长方式,同时NH4Cl分解释放出氨气和氯化氢能有效控制颗粒团聚和粘连;通过高温快速分解,使细小颗粒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致密晶型。由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四氧化三钴无团聚、无粘连,四氧化三钴形貌呈多面体或八面体,电镜显示颗粒无团聚和粘连,激光粒度分布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二甲氨基)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保护下,按重量份,加入100份四氯化钛;2000‑4000份离子液缓冲溶剂,300‑700份二乙胺的锂盐,在30℃至0℃下反应5‑20小时;产物再经业内公知的脱杂质精制技术得到四(二甲氨基)钛。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盐水中痕量铋、镉、铬、铜、铁、铅、锌、镍、钴、锰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均相共沉淀将高浓度盐水中的痕量金属元素分离出后,再进行溶解后,得到较高浓度的金属溶液,最后再进行元素含量分析、计算得出;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掌握,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合批量分析,且适用性强,对于不同性质的高锂、钾、钠、钙、镁溶液均有很好的分离效果,解决了高盐基体对仪器测定产生干扰的问题,可实现铋、镉、铬、铜、铁、铅、锌、镍、钴、锰等元素的同时测定,测定下限可达0.01mg/L以下。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磷化钼/氮掺杂空心碳球复合材料、正极材料及其制法。所述磷化钼/氮掺杂空心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四羟甲基氯化磷与苯胺和钼酸铵等在水相体系中反应制得前驱体,再将所述前驱体热解。所述正极材料可以通过将所述磷化钼/氮掺杂空心碳球复合材料与升华硫混合加热制得。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在应用于制备锂硫电池时,能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保持电极结构完整性,有效减缓容量衰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console连接装置,包括网口端子和转换盒,所述转换盒内设有232转换装置、蓝牙装置和电源切换装置,所述网口端子与所述蓝牙装置之间通过232转换装置连接,所述蓝牙装置和所述232转换装置均与所述电源切换装置连接,所述电源切换装置包括内置电池、充电接口和用于切换供电线路的切换开关装置。使用232转换装置将网口端子接入的信息转换后通过蓝牙装置向外传输或向内接收数据,通过切换开关装置可以设置为外部电源供电,内置电池即锂电池供电和外部电源为内置电池充电三种模式,在电路不稳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内置电池为console连接装置供电,既可以提供稳定的供电环境,又可以减轻外部电源的供电负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氟化磷的连续化生产装置,包括磷单质密闭料仓、螺旋送料机、氟磷反应器、冷却管道和多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螺旋送料机上端与磷单质密闭料仓下端相连,螺旋送料机末端与氟磷反应器上部连接,氟磷反应器一端与冷却管道相连,冷却管道另一端与多级过滤器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上述装置连续化生产五氟化磷的方法,经预反应、连续反应、冷却、多级过滤得到高纯度的五氟化磷气体,本发明实现了五氟化磷的连续化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产品质量好的优点;产品纯度可达99.8%以上,可以直接用于六氟磷酸锂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镍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合成初期低氨值,控制氧化,降低颗粒表面活性位点,使其活性位点处于低位,改善颗粒球形度和一致性,从而得到一次颗粒为超薄的板条片,并平行排列形成板条组,板条组簇拥成花蕊状的二次颗粒球;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在与锂源混合烧结制备正极材料时,可更充分接触,混合更为均匀,反应活性更高,可在更低煅烧温度下烧结,Li/Ni混排度更低,能够显著提高所得正极活性物质的容量与循环性能。
具有显示单元的音箱麦克风一体机,包括音箱单元,以及沿音箱单元的竖直中线分别安装在音箱单元的顶面和底面的话筒单元和手柄单元;音箱单元包括外壳和固定于外壳内的内壳,还包括一对分别嵌入内壳的左、右侧壁的全频喇叭,全频喇叭的发声面背向音箱单元的竖直中线,并且全频喇叭的发声面朝下倾斜;内壳的底面与外壳的底面之间配置有抵消竖直方向震动的第一避震件;内壳的底面上配置有居中设置的被动板;话筒单元包括沿音箱单元的竖直中线布置的音头座,音头座端安装有麦克风音头;还包括固定在外壳顶面的话筒支架,音头座置于话筒支架上,音头座和话筒支架之间垫有抵消竖直方向震动的第二避震件;音箱单元的后侧还配置有由锂电池供电的显示单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级正磷酸铁的制备方法,涉及新能源电池材料前驱体制备技术领域。利用农用磷酸一铵或湿法磷酸铵中和料浆作为磷源,依次经过溶解、除杂和合成步骤制备电池级正磷酸铁,特别是针对除杂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碱性中和剂调节pH、过滤、脱氟等步骤去除磷源中的大量不溶物及水溶性杂质,以使得净化后磷源能够用于制备电池级正磷酸铁,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出现底部结块问题。在解决农用磷酸一铵产能过剩与电池级正磷酸铁磷源不足之间矛盾的同时,扩大电池级正磷酸铁合成过程中磷源渠道、降低电池级正磷酸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优势。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基电极粘结剂,运用乳液聚合体系,采用可逆加成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苯乙烯/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酯类嵌段共聚物胶乳用作电极粘结剂。本发明采用乳液聚合体系,聚合速率快,聚合物分子量及结构可控,与传统聚偏二氟乙烯粘结剂体系相比具有安全、无污染,极片制备过程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易生产等优点。采用本方法的电极粘结剂可以提供复合功能,苯乙烯段可以提供强度,丙烯酸异辛酯段提供粘弹性及缓冲能力,此外,含氟单体的加入可以进一步降低电解液溶胀,增强电池的长循环稳定性。在磷酸铁锂电池中使用改粘结剂电极放电比容量可达152.5mAh/g,循环性能优异,具有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外层包覆氢氧化物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将选取好的单晶正极材料进行酸处理,使其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以利于后续共沉淀反应中,产生的氢氧化物一次颗粒能更好的附着在单晶正极材料表面,制备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前驱体颗粒,该颗粒由内核和外壳层组成,其内核为单晶正极材料,颗粒外壳层由含镍的复合氢氧化物一次颗粒聚集而成,该结构能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整体的填装密度及比容量;同时,颗粒的外壳层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一次颗粒呈现片状、块状、纺锤状或针状,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同时,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核茂金属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氮气氛围下,将金属氯化物溶解于无水溶剂中,并冷却至‑40~‑20℃搅拌均匀;随后将锂盐一次性加入到反应釜中,加料完毕后,恢复至室温继续搅拌16~24h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无水无氧过滤,收集得到滤液;将滤液经真空干燥后析出固体;将固体溶于少量的无水溶剂中,并在‑40~‑20℃下静置析出晶体;随后分离晶体,并真空干燥,得到所需的双核茂金属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双核茂金属化合物能够提高催化活性和环烯烃单体插入率。
本发明化工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四(二甲氨基)铪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在有机溶剂中用二甲基胺和四氯化铪在正丁基锂提供的碱性环境下,由一种冠醚基双金属化物催化发生脱酸反应,合成了四(二甲氨基)铪,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利用率高,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纯度高,能够满足铜屏蔽应用中氮化铪膜形成以及HKMG电极制成中对四(二甲氨基)铪化合物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结构如式(I)所示。该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装置除水氧后用氮气保护,将反丁烯二腈溶于有机溶剂后加入到封闭容器中;(2)将不饱和烃加入到步骤(1)所述反丁烯二腈中,搅拌反应,得到反应粗品;(3)然后对所得粗品进行处理并干燥,即得反应成品;这种方法省略了复杂的提纯过程,通过一步法制备出具有高收率,高纯度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工艺简单。
一种微晶细化的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由通式NixCoyMnz(OH)2表示,其中0.80≤x≤1.0,0.05≤y≤0.15,0.05≤z≤0.15,x+y+z=1,所述微晶细化的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为一次晶粒聚集而成的二次球形或类球形颗粒,其一次晶粒的形貌为纺锤体状且长短轴比为1.5‑6,二次球形颗粒具有适度的粒径和比表面积、杂质少、较好的层状结构;该微晶细化的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经烧结得到三元正极材料,将其作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可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高电压LCO包覆材料的掺铝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钴铝混合溶液与液碱进行湿法共沉淀反应,过程中加入抗氧化剂保护2价钴不被氧化成3价,通过控制反应速率以及晶核生长速率改善颗粒分散性。合成好的浆料经压滤、洗涤、低温干燥,并采用气流磨破碎,最终得到无团聚,D50<1μm的掺铝氢氧化钴成品。该方法制备的掺铝氢氧化钴掺铝范围广,可达0.1~1%。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具体关于一种五(二甲胺基)钽的制备方法;将丁基氯化镁溶解于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助催化剂,通入二甲胺气体,得到二(二甲胺基)镁,在与五氯化钽反应得到产品;本发明的一种五(二甲胺基)钽的制备方法采用格式试剂参与亲核反应,避免使用危险的使用机锂试剂,使实验过程更加安全,具备了更好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工艺的产业化;本工艺采用一种纳米级碘化亚铜颗粒作为助催化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具备较高的产率。
本公开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体板用高粘胶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胶泥机械性能差的问题。一种一体板用高粘胶泥,包括涂设于第一涂面的组份A和涂设于第二涂面的组份B;所述组份A包括以重量份计:水泥;淤沙;石英砂;沸石粉;硅藻土;海泡石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散剂;杀菌剂;消泡剂;乳胶粉;速溶胶粉;树脂胶;所述组份B包括以重量份计:钠水玻璃;瓷粉;氟硅酸钠;高铝熟料粉;矾士熟料微粉;锂云母粉;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钠;三聚磷酸钠。通过在不同有的面上涂设不同的成份的胶泥,胶泥与被涂面具有更好的粘合性能,高粘胶泥的机械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可以满足面积较大的一体板使用。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小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在高pH值条件下同时通入镍钴锰混合金属溶液、氢氧化钠、氨水,进行成核,成核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帮助晶核快速分散,再进入到晶核生长阶段,最终获得D50=2~3μm且分散性和球形度良好的球形颗粒镍钴锰氢氧化物;并通过控制洗涤条件使镍钴锰氢氧化物的硫含量低1500ppm。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活性强、不用改装反应釜、易于扩大化生产等优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DF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苯硫酸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聚糖、丁苯乳胶、PVDF粉末、棕榈油、丙酮混合均匀,获得PVDF浆料;S200、将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陶瓷粉末、水、乙醇混合均匀,获得陶瓷浆料;S300、将氟代烷基乙氧基醇醚、陶瓷浆料、PVDF浆料混合并超声乳化均匀,获得混合浆料;S400、将混合浆料涂布于基膜的表面,热风烘干,获得PVDF涂覆隔膜。本发明能够制备机械强度高的PVDF涂覆隔膜,其适用于锂电池的加工制造。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钠硫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通过“晶种制备‑晶种生长‑停止反应‑提高pH‑溶液置换‑开启反应‑颗粒生长达目标值‑停止反应‑提高pH‑溶液置换‑压滤洗涤‑干燥除磁”多段步骤,解决了目前共沉淀制备的前驱体钠硫杂质含量高的问题,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前驱体颗粒的S含量≤800ppm、Na含量≤100ppm,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反复开停釜,可以连续化生产,并同时满足低钠和低硫含量的指标,进一步提高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浓密斗控制系统合成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进料管道上的泵将反应釜底部浆料泵送至浓密斗内,浓密斗内不存在搅拌,通过重力进行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然后将浓浆回流至反应釜内提高固含量,同时清液通过出清管道外排;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连续生产提质,也可以用于间歇生产提产提质,可以在生产的任意过程中进行开启。该系统运行时,通过提高进料流速,可以提高清液外排比例,通过浓浆回流管道阀门开度大小可以改变浓浆流速。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安全性;通过本发明生产的前驱体具有更加优异的理化指标,同时烧结后的正极材料具有更优异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衢州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