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铝复合材料的性能强化方法,包括将去皮后的铜、铝坯料进行挤压复合得到基础复合材料首先在500~600℃下保温5~10min,其后以15~20℃/min的速率降温至400~500℃,保温45~100min,最后降至常温的过程,本发明得到铜铝复合材料其复合层结合强度大,复合材料延展性好,伸长率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塑料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0.1?15.0份的玄武岩纤维、85.0?99.5份的氟塑料、1?3份的偶联剂、10?25份的活化剂;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中含有磷酸钡;所述的活化剂为氢氟酸、氟铝酸钠和四丁基氟化铵的混合溶液;该复合材料性能优异,有利于氟塑料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纤维复合材料,所述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包括植物纤维和用于植物纤维粘结的粘结剂,还包括增韧物、增强物、阻燃剂、防腐剂、防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结剂为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植物复合纤维材料由于采用了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作为粘结剂,有效避免了传统复合材料在潮湿环境下的返卤现象,使上述植物纤维复合板材具有较好的耐潮湿性能、抗拉强度、抗压抗弯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塑料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处理和复合;通过对含有磷酸钡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最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淀粉塑料进行偶联、复合,从而得到玄武岩纤维与淀粉塑料材料相容性更好的淀粉塑料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对淀粉塑料增强作用更好,使该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异,有利于淀粉塑料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薄膜电解电容器纸柔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适用于互感器、变压器、小型电机主要绝缘的复合材料的问题。本发明由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电解电容器纸、粘合剂、聚酯薄膜、粘合剂、电解电容器纸构成;所述电解电容器纸的厚度为0.015‑0.15mm,聚酯薄膜的厚度为0.015‑0.20mm,粘合剂的厚度小于0.015mm;复合材料的整体厚度为0.05‑0.3mm。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厚度较薄,但是其拉伸强度、击穿电压和伸长率均十分显著,能有效应用于互感器、变压器、小型电机主要绝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处理和复合;通过对含有磷酸钡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最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酰亚胺树脂进行偶联、复合,从而得到玄武岩纤维与聚酰亚胺树脂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对聚酰亚胺树脂增强作用更好,使该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异,有利于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砜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1.0?15.0份的玄武岩纤维、85.0?99.0份的聚醚砜、1?3份的偶联剂、10?25份的活化剂;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中含有磷酸钡;所述的活化剂为磷酸乙二胺、磷酸丙二胺、氟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复合材料性能优异,有利于聚醚砜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铝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先将去皮后的铜、铝坯料进行变温式的挤压复合得到基础复合材料,再将基础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得到终产品的过程,本发明得到铜铝复合材料其复合层结合强度大,加工性好,尺寸稳定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阻燃和柔性的相变储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相变储热复合材料由相变微胶囊、片状氧化铝粉末、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正硅酸乙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组成。制备步骤如下:首先采用自组装法制备以石蜡为芯材、无机不燃材料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然后将制备的相变微胶囊与片状氧化铝粉末、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正硅酸乙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模具中,压制成型后,将所得制品在烘箱中进行固化,制备相变储热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相变储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柔性特性,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且制备方法简便、材料成本低,具有较大的产业化应用潜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面内剪切试验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第一压块上具有第一内侧面;第二压块上具有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的下段具有延伸至第二压块下方的第一凸块;第二内侧面的上段具有延伸至第一压块上方的第二凸块;第一压块的顶部竖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轨;第二凸块与第一滑轨上下滑动配合;第一内侧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内侧面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滑轨的轴向。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面内剪切试验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对试样端部施加载荷,通过压缩方式实现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性能的测试,提高了该装置的通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树脂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处理和复合;通过对含有磷酸钡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最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酰亚胺树脂进行偶联、复合,从而得到玄武岩纤维与聚酰亚胺树脂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对聚酰亚胺树脂增强作用更好,使该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异,有利于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醚酮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处理和复合;通过对含有磷酸钡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最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醚醚酮进行偶联、复合,从而得到玄武岩纤维与聚醚醚酮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对聚醚醚酮增强作用更好,使该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异,有利于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铜板与铝液在惰经铸轧成型,并再次冷轧得到次级复合材料,再将次级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的过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铜铝复合材料复合层结合强度大,材料晶体规整,延展性好,伸长率高,易于裁剪、钻孔、弯折,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波纹、开裂和变形。
本发明公开了超耐磨、阻燃、高强且耐霉菌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领域,以解决现有石墨烯复合材料只能单一提升某一性能,而其余性能降低的问题,偶联剂加入到乙醇中形成改性液,将连续纤维连续通过改性液,获得偶联剂改性的纤维;将上述偶联剂改性的纤维通过石墨烯分散液,获得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石墨烯纤维;高分子材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然后在高分子材料完全塑化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以喷洒的形式加入到高分子材料熔体中,然后与3‑24束的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石墨烯纤维复合,形成石墨烯复合材料。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超强的力学强度、阻燃以及抗霉变性能,使得石墨烯能全面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监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实现对树脂基固化过程观察的观察窗机构,所述反应箱的上端面设有上端盖板,所述反应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上设有用于实现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定型的压板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与观察监测配合的监测机构实现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容器内固化过程中的监测过程,避免观测过程对于数据的影响,通过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体积缩小的特性,利用空气压力的变化值,实现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有效监测。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负离子多孔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稀土10‑25份、火山岩50‑60份、活性炭25‑3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离子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为复合多孔结构,可以大量释放负离子,从而有效提高对废气中甲醛、苯、甲苯等有机小分子和硫化氢、氨等臭味分子的清除效率,从而高效快速的净化空气、消除异味,杀灭病菌;同时火山岩起到了对活性炭结构的骨架支撑作用,避免活性炭单质结构坍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强钛合金热模锻的保温润滑复合材料,依次包括润滑层、保温层、隔热层和反射层,所述润滑层与模具接触,反射层与锻件接触;所述润滑层为石墨层,在模锻时润滑模具;所述保温层为气凝胶毡,在模锻时为锻件保温;所述隔热层为陶瓷纤维纸,降低传导到保温层的热量;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反射锻件的热辐射。还包括一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用于高强钛合金热模锻的保温润滑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厚度薄、保温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锻件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处理和复合;通过对含有磷酸钡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最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醚酰亚胺树脂进行偶联、复合,从而得到玄武岩纤维与聚醚酰亚胺树脂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对聚醚酰亚胺树脂增强作用更好,使该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异,有利于聚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0.1‑15.0份的玄武岩纤维、85.0‑99.5份的聚碳酸酯、1‑3份的偶联剂、10‑25份的活化剂;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中含有磷酸钡;所述的活化剂为质量分数为3‑5%的无机酸;该复合材料性能优异,有利于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半封闭或封闭内腔的非金属复合材料产品模具及工艺,首先制造本发明的模具,并依次经(1)开模设计;(2)将内模母模合模,浇筑内模;(3)将内模安装在模具的内模托板;(4)覆盖玻璃布;(5)外模合口,根据工艺要求置入非金属复合材料,并使非金属复合材料固化;(6)放置接料盒,加热装置加热至内模融化温度,使内模变成液态流出,并经连通孔流入接料盒中;(7)拆除外模后得到玻璃钢等非金属复合材料产品成品。使用本发明的模具和工艺所制得的玻璃钢、碳纤维材料、注塑产品等非金属复合材料产品无合模线,生产出来的产品拥有完整的连续纤维,使得它在防漏、耐压、抗冲击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处理和复合;通过对含有磷酸钡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最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偶联、复合,从而得到玄武岩纤维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增强作用更好,使该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异,有利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固化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系统。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系统,包括:待固化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石墨烯类材料层,所述石墨烯类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复合材料层的至少一侧,且所述石墨烯类材料层与电源相连。上述固化系统中,石墨烯类材料层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待固化的复合材料层处,避免了传统烘箱需要将空气加热然后固化所造成的时间和能量的浪费,因而固化效率较高;此外,该固化系统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合大规模应用。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制造复合材料模具工艺方法,选取环氧代木材料制造母模,并在三维软件中建立母模的模型,在母模的模型上建立复合材料堆栈模型,将复合材料模具堆栈模型中的纤维材料铺层在三维软件中展开,依照展开后的模型制备纤维材料层,在母模上刮涂树脂胶液和铺设纤维材料层,然后在加温、加压设备中对模具坯料进行预固化,预固化后脱去母模,将模具坯料放入加热设备中进行后固化,本方法在加温、加压设备中只对复合材料模具进行了预固化,将后固化工序放在单纯的加温设备中进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母模不需要随模具进入加温设备中进行高温固化,从而在母模的选材上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雷击试验的复合材料层压板夹具,主要用于在进行飞机复合材料壁板雷击烧蚀损伤的试验研究的过程中夹持复合材料层压板。该装置由底座、支撑杆、固定座、滑动导轨、压板臂、压块、弹簧以及调整螺栓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夹紧可靠,装置体积小,重量较轻,维护方便的特点,并且便于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拆装,能够有效的防止激励电流将复合材料试件击飞。
本发明公开了用电化学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氧化石墨烯、可溶性三价铁盐和二价铁磁性金属盐为原料,用一步原位法制备得到铁磁/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二价铁磁性金属盐为Zn盐、Co盐、Ni盐、Mn盐或Cu盐;S2:纤维表面去油处理,编织纤维预制体,电化学浸入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若是金属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法或加热法进行处理;S3:将铁磁/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到电极表面,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将贵金属沉积到复合材料表面,得到基于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基的电化学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PO复合材料,特别是一种TPO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TPO复合材料,包括基层和热复合于基层上的表层,所述基层采用PP发泡材料制成,所述表层包含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TPO材料100份、阻燃材料3‑6份、辅助材料1.5‑4.5份。采用本发明的一种TPO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表层易于与基层粘接、成型时间短、成品率高,采用本发明制备的TPO复合材料,具有质轻、弹性好、硬挺度好、后加工工艺性能好的优点。主要应用于中高档轿车的车门板、仪表台的内装饰,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疲劳试样,包括长条形的试样本体,试样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部、测量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长方体结构;测量部沿垂直于试样本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测量部具有第三上侧面、第三下侧面、第三前侧面和第三后侧面;第三上侧面、第三下侧面、第三前侧面和第三后侧面均为内凹弧形面。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疲劳试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时,试样能在测量部进行疲劳破坏,保证了疲劳数据与实际复合材料性能的一致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玻璃介电复合材料,所述介电复合材料由BaTiO3‑SiO2烧结而成,所述BaTiO3‑SiO2中SiO2的含量为2.5‑5wt.%,所述BaTiO3‑SiO2为具有SiO2壳层的BaTiO3纳米颗粒;一种陶瓷玻璃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使用BaTiO3纳米颗粒作为核心,采用stober工艺法制备BaTiO3‑SiO2;步骤b:使用pva溶液作为粘结剂,将BaTiO3‑SiO2压制成胚体;步骤c:将胚体加热至550‑650℃,并保温50‑70min;步骤d:将胚体继续加热至1200‑1260℃,保温4‑6h;步骤e:将胚体降温至650‑750℃,并保温1.5‑2.5h;步骤f:将胚体冷却,得到介电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陶瓷玻璃介电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能够提高抗击穿能力。
本发明石墨烯改性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石墨烯纤维表面处理剂对增强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将表面处理后的增强纤维与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复合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的纤维表面处理剂采用硅烷偶联剂与石墨烯混合制备;石墨烯包括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硅烷偶联剂为甲基乙烯基类硅烷偶联剂和氨基类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发明石墨烯改性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有效提高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德阳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