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功能抗菌性耐候复合材料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复合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封端多用途可调节抗菌性有机硅树脂30‑50份,钙基纳米蒙脱石5‑25份,颜填料10‑40份,分散剂0.1‑0.5份,混合溶剂20‑30份,碱性溶液2‑5份。本发明的树脂本身带阳离子,本身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和分散性,无需另加分散剂助剂就能将颜填料很好的分散,且采用纳米蒙脱石作为主要功能性填料,能保证很高的复合性能—耐磨性,耐候性,抗菌性,吸音性等;复合材料的软硬度可调,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夹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夹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检测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头本体,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杆、活动块和第一弹簧,支撑杆的两端均与放置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表面与活动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活动块的顶部与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表面与第一弹簧的内部活动连接,第一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活动块和放置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材料的大小及厚度进行固定,从而提高测试效率,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流动性聚酰胺磁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聚酰胺树脂4.3~12.2wt%,锶铁氧体85~93wt%,内润滑剂0.5~1wt%,流动改性剂1~3wt%,外润滑剂0~0.2wt%,主抗氧剂0~0.1wt%,辅助抗氧剂0~0.1wt%,偶联剂0.3~0.8wt%。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锶铁氧体和偶联剂混合,再加入聚酰胺树脂、内润滑剂、流动改性剂、外润滑剂、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混合得混合料;(2)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加入混合料,混合均匀,然后挤出,在切粒机中切粒得到高流动性聚酰胺磁性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制成的大通径桥塞,该桥塞包括一端为限位端、另一端设置有可在中心管端部沿轴向双向滑动的下接头的中心管,在中心管的限位端至下接头间依次套设第一卡瓦、第一锥体、第一护腕、胶筒组、第二护腕、第二锥体和第二卡瓦,卡瓦采用碳纤维制成,卡瓦齿采用陶瓷制成,中心管、第一锥体、第一护腕、第二护腕、第二锥体和下接头采用玻璃纤维和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桥塞的结构使得其壁厚较薄,实现了大通径,在压裂施工后期允许油气从其内通径中流过,节流作用不明显,对油气返流的影响较小,可以不需要钻除作业,通过该大通径桥塞代替传统的桥塞,能够节省钻磨作业的费用,也能避免钻磨作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种石油管道用铝锰基复合材料,该铝锰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成份:铝锰固溶体22~30份,锰化合物25~35份,铝化合物17~24份,二氧化硅气溶胶6~10份。
一种复合材料构件的生产工艺及钻井泵缸套,用于需要在同一构件上获得不同机械性能材料硬度的构件的制造,属于材料成型加工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变了采用表面电镀和表面喷焊的方法在同一构件上获得不同硬度的构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在熔融状态下在旋转模具中浇铸不同材料的方法达到对构件内、外部表面有不同硬度要求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由于两种材料都是在熔融的状态下进行浇铸的,所以两种材料之间有一个过渡的融合层,结合十分牢靠,不会出现脱落,还可以将磨损后的构件回炉加温到熔融状态再加工后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复合加工方法,通过安装刀具,安装超声电源,进行超声电源扫频和机械切削的步骤对碳纤维材料进行切削加工,在安装刀具时设置合适的悬长值和控制刀具的振幅,选用合适的刀具,选用具备负反馈调节功能的超声电源以及设置合适的刀具的进给速度和转速。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复合加工方法,能够降低近30%的切削力,规避加工缺陷,提高刀具寿命。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流动性的注塑级PV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载体树脂50‑60份;流动改质剂10‑12份;稳定剂1‑2份;分散剂1‑3份;增韧剂1‑2份;耐候剂1‑2份;颜料40‑60份;其中,载体树脂为低聚合度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改性聚氯乙烯树脂,流动改质剂为ABS树脂。本发明中载体树脂采用溶剂溶解原料,然后蒸馏去溶剂的方法制备,法与传统物理搅拌共混相比,实现了原料中各组分间的均相反应;载体树脂配合其他组分,能够显著提高PVC专用色母料的流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利用改性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剂包括硝酸盐、强碱和季铵盐,使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并形成大量活性位点和活性基团,从而增加玄武岩纤维与聚酰胺材料的相容性,使玄武岩纤维能与聚酰胺材料进行化学键合和机械铆合,再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与聚酰胺材料复合得到性能更优异的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碳纤维3D产品的复合材料,其包括碳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布层内部含胶水,碳纤维布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胶水层,所述碳纤维布层以及胶水层通过合模加压加温后形成一整体,所述整体的表面喷射清漆层。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材料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耐变形能力,安装业比较方便;不会破坏汽车的塑料原件,工艺便于量产,易于推广。
一种石油管道用镁基复合材料,该镁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成份:镁合金31~43份,硅酸铝短纤维29~39份,聚酰胺热溶胶16~25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的聚苯硫醚纤维纸,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的原料和工艺方法制得:用纤度为1.0~4.0D,长度30~76mm,含油率0.05~0.40%的聚苯硫醚短纤维为原料,热轧工艺加工制成厚度在0.02mm~0.3mm,横向伸长率≤10%,纵向伸长率≤18%的纤维纸。本发明聚苯硫醚纤维纸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高温、阻燃、绝缘、耐腐蚀,且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可用于一般的高温、腐蚀、绝缘等场所,也可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高性能材料复合制作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熔融设备,涉及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主体、进料口和破碎室,装置主体底部设置有支柱,进料口开设在装置主体的上方,破碎室固定连通在进料口的下方,破碎室侧方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皮带,落料口下方设置有熔融箱,由于聚丙烯材料在没被处理前大小不一,在熔融时很难进行均匀处理,通过粉碎轮贴近在筛板上方设置,使其震动力将原材料向上抛起落在粉碎轮上二次粉碎,使其原材料粉碎更加彻底,筛板震动时带动位于限位槽侧边上的折叠板折叠,使其原材料不会堆积在限位槽内造成影响,提高了破碎室对原材料粉碎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纤放置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放置箱,且放置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放置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弧形开口,且弧形开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箱门,所述放置箱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螺接有风箱,所述放置箱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安装轴,且安装轴的外壁均套接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三角形结构的隔板,所述放置盘底部外壁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箱和放置盘之间的配合,有效的避免传统的放置架容易沾灰的问题,通过关闭的放置箱可以有效的对复合材料进行保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铝复合材料的后处理工艺,包括将铜板与铝液铸轧成型,并再次冷轧、进行热处理后立即进行再次热轧的过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铜铝复合材料复合层结合强度大,材料强度大,延展性优异,伸长率大,抗撕裂和永久形变能力强,易加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利用改性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剂包括次磷酸盐和酸,使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并形成大量活性位点和活性基团,从而增加玄武岩纤维与聚甲醛材料的相容性,使玄武岩纤维能与聚甲醛材料进行化学键合和机械铆合,再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玄武岩纤维与聚甲醛材料复合得到性能更优异的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控温用PTC复合材料,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旨在提高电池控温性能,包括聚合物,导电材料、以及偶联剂,所述的聚合物为含有以下重复单元的树脂和助剂:A:B:C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无水乙醇和硅氮烷均匀混合,然后在120—160℃的条件下热风处理2—4h;(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含有活性官能团的小分子化合物混合,再加入催化剂,然后在氮气条件下加入去离子水反应1.5—2.5h;(3)对步骤(2)所得混合物进行定向;(4)先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在150—180℃的条件下真空处理2—3h,再在微波炉中处理5—12min,最后切片。本发明能够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对起导热作用的石墨烯进行定向,从而使制得的复合材料在横向平面和垂直平面均形成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导热网络,最终达到提高复合材料导热性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液原位聚合制备石墨烯-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2)氧化石墨烯与氯乙烯或与氯乙烯和功能单体混合物的原位乳液聚合,(3)复合材料乳液的后处理。本发明将氧化石墨烯与氯乙烯和内增塑功能单体进行乳液原位聚合,制得石墨烯纳米片层完全被聚氯乙烯或氯乙烯共聚物均匀包裹形成100-300μm粒径的聚合物颗粒浆料。该浆料的后处理工艺与现有水相悬浮聚合法通用PVC树脂基本相同,干燥后制得的粉料可用于注塑,挤出,模压,吹塑,流延等多种聚合物材料加工方式。
本实用新型属于方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方舱。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方舱,包括框架,框架上连接有舱板,框架的棱上连接有包边;所述框架的角处设有缺口,缺口内设置有内角件,缺口外套设有外角件,外角件分别与框架角处各棱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可靠、防水性能好的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方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的定向装置,包括料缸、成型模腔、定向管和切片机,所述料缸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加压活塞,另一端通过定向管与成型模腔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切片机固定设置在成型模腔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制备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时对导热网络进行定向,从而使制得的导热复合材料在横向平面和垂直平面均形成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导热网络,即能够建立一个连续的三维导热网络,最终达到提高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目的。
本申请涉及一种阻隔抑菌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生产装置,属于包装材料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挤出机、模头、机架以及收卷装置,所述模头设置在机架的底部,所述收卷装置设置在机架顶部,复合材料通过所述模头中吹出后通过收卷装置进行收卷,所述机架上设置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用于将机架内与机架外相隔绝,并在所述支架内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鼓气组件,所述鼓气组件与机架内的封闭空间相连通,所述鼓气组件用于向封闭空间内鼓入清净空气并使得封闭空间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本申请能够为了改善吹膜机吹膜过程中空气中的浮尘等漂浮物沾染到复合材料上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试件低速冲击损伤的太赫兹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涉及复合材料试件无损检测领域,包括测试平台底座、信号处理器,所述测试平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信号发射器,所述发射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处理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与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通过电动滑轨、电动滑块、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信号发射器的纵向移动,同时通过安装盒的横向移动,实现了对待测复合材料试件的整体检测。
FR阻燃聚芳酰胺纤维纸聚酯薄膜柔软复合材料是由一层聚酯薄膜两面涂以改性阻燃胶和上下表面两层耐高温聚芳酰胺纤维纸经两次阻燃改性,选用进口R级聚胺酯胶粘剂复合而成。其阻燃性通过UL94V0测试。FR阻燃聚芳酰胺纤维纸聚酯薄膜柔软复合材料是根据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新一代环保无卤阻燃材料改性的一种绝缘材料。具有价格低、阻燃性能好、介电性能、机械性能高等特点,有着极高的市场应用前景。FR阻燃聚芳酰胺纤维纸聚酯薄膜柔软复合材料的耐热等级为H级(180℃),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良好的电气强度,并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电抗器、新能源产业、生活电器等领域。
本发明属于方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舱板的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材料舱板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纸蜂窝板胶接于骨架之间,形成中间板;S2:将铝板、中间板和碳板依次胶接,形成舱板;S3:将舱板放置于平台上,用透气毡覆盖舱板,再在透气毡上铺设真空袋,密封真空袋,接上真空接口,抽真空至0.06~0.1Mpa;S4:在真空袋上铺设均压板,并均匀放置重物,再将平台推入热压罐,加压至0.2~0.4Mpa,加温至40~60℃,保温固化6~10小时,随罐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开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型表面平整且粘接强度大的复合材料舱板真空热压成型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双壁储油罐的制备方法,其方法步骤:将钟罩模具安装在机头主控上,在钟罩模具的外侧采用树脂基与碳纤维织物缠绕复合形成内衬层;在内衬层的外侧采用树脂基体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形成内罐体;在内罐体的外侧利用树脂基体与玻璃纤维三维立体织物浸渍,然后采用接触法制作在线监测结构层;在线监测结构层的外侧采用树脂基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形成外罐体,本发明利用专用模具实现自动化缠绕,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主控设备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石墨烯复合导热塑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导热材料为载体,将氨基化处理后的石墨烯经两次平面取向,能充分发挥石墨烯优异的二维导热性能,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与纤维类填料复合制备导热塑料,可以获得优异的纵向导热系数,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皆优。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镧‑碳‑镁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20‑30%的镧、40‑60%的碳及20‑30%的镁;及一种碲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铜熔炼、加镧‑碳‑镁复合材料脱氧除杂、加入高纯碲、再次添加镧‑碳‑镁复合材料脱氧除杂、挤压、冷加工;及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碲铜合金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得的碲铜合金材料导电率可达97%以上,氧含量能控制在10ppm以下,能够在提高碲铜合金材料导电率的同时,还能够很好保证所得合金材料的力学强度,实现其应用的扩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试件板材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真空灌注装置,所述上模为软模、下模为硬模,上模和下模配套设置、两者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空腔,下模上表面铺设纤维,真空灌注装置包括进胶管和抽气管,且进胶管设置在空腔内纤维的一端、抽气管设置在空腔内纤维的另一端;所述空腔内部,沿树脂的流动方向、紧贴纤维两侧设置有一对相同高度的定厚度钢片,并在定厚度钢片上架放一块钢化玻璃。采用本发明模具及方法制作的复合材料试件板材,具有纤维体积含量可控、力学性能高、上表面平整等优点,还可以有效减少复合材料样板的制作次数。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实用可靠,利于大规模使用和推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德阳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