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锂离子电解液添加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和包含该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其采用化学合成方法,通过合成与置换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得到转化率较高的产物,并采用提纯方法得到符合锂离子电池使用纯度要求的电解液添加剂。采用磷腈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加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用量在0.01~5%的电解液质量范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无添加剂的电池比较,采用磷腈化合物做添加剂的电解液体系对用锰酸锂做为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改性效果,其高温循环寿命得到有效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用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正极。该粘结剂由植物多酚、数均分子量为100 KDa~600 KDa的水溶性聚合物在水中交联而成。本发明所述粘结剂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承受锂硫电池循环过程中由体积变化所带来的机械压力,减少体积膨胀;具有优异的粘合性,有利于降低电池的界面电阻;同时,该粘结剂中存在大量含氧基团,可以吸附和固载锂硫电池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硫化物,抑制电池的穿梭效应,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此外,该粘结剂具有优异的水溶性,无需特殊处理可以直接制备出均匀的浆料,工艺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有利于加速锂硫电池的工业化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包覆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含锂、铁和磷三种元素的若干种化合物和络合剂柠檬酸在水中形成溶胶,加入助燃剂乙二醇和氧化剂硝酸铵溶解,加热蒸干得到凝胶后,在空气中点燃凝胶,燃烧得到的中间体与碳源湿磨混合,最后在惰性气氛或者还原性气氛中煅烧得到磷酸亚铁锂,此磷酸亚铁锂外层包覆一层碳,为碳包覆磷酸亚铁锂。本方法既利用了溶胶凝胶法分子水平均匀混合原料的优点,又克服了溶胶凝胶法干燥时凝胶各部分失水不均匀、煅烧时膨胀严重和产物碳含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方法制备出的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大小倍率性能优异,特别是超大倍率性能非常优异,循环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负极集流体、负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所述导电浆料用以涂覆于预处理后的铜箔表面,所述导电浆料包括分散剂、导电剂、水系粘接剂以及溶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球状导电剂、管状导电剂及片状导电剂。三种导电剂联合使用形成三维导电网络,导电浆料层具有极佳的电子传导能力并增强与铜箔基材粘结力强,同时有效提高负极浆料层与导电浆料层之间的粘结力,使得负极浆料层不易脱落;制得的锂离子电芯华学性能好、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取得比含单一导电剂的导电浆料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改善效果。
本发明属于电解液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镍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中含相当于电解液总重的0.1%‑3%的添加剂,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H、‑F、氰基、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烷基、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烯基、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炔基、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烷氧基、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胺基、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芳基、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5~C12杂环基,其能够改善高镍锂离子电池所应有的电解液的高低温的存储、循环性能,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为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AlSiXP式(I);其中,1≤X≤6。本发明用高能球磨法将具有锂反应活性的铝(Al)、Si、P元素同时引入到一个组元中合成AlSiP固溶材料,同时因为Si价格低,用Si进一步替代AlSiP晶胞中的空位或者Al原子或/和P原子的占位,从而获得一系列AlSixP(1≤X≤6)材料,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用新型多元全活性负极材料来研究,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如高的初始库伦效率,合适的工作电位,且充放电平台差别小。
本申请属于锂金属电极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锂金属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通过金属锂嵌入三维多孔支架中,能够有效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均匀化锂离子沉积,进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降低锂离子沉积过电位。本申请的三维多孔支架是由前驱体材料以及金属箔构成,前驱体材料与金属箔相互渗透,形成锚定结构,能够容纳电池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进而提高库伦效率,极大地增加了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另外,金属锂嵌入到锚定结构的稳定三维多孔支架,有效避免了普通三维骨架在往复循环过程中易出现结构坍塌的问题,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结构稳定,进而使得电池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循环性能,提高锂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铁电池正极极耳及锂铁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正极极耳呈长片状,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和第三极耳,所述第一极耳材质为铝,所述第二极耳材质为铝镍复合材料,所述第三极耳材质为镍或铜镍复合材料,缓解了现有镀镍钢带正极极耳材质较硬,内阻大,发热量高,在挤压、针刺和冲击等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引发电池燃烧或爆炸,酿成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锂铁电池正极极耳材质较为柔软,内阻较小,不仅提高了锂铁电池的放电性能,而且在在挤压、冲击和针刺等外力作用下,也不会刺穿隔膜,有提高了锂铁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有该电极的锂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锂电池用电极包括集流体、设于所述集流体上的电化学活性层和包覆于所述电化学活性层的外表面的修饰层;所述电化学活性层的制材包括电极活性材料,所述修饰层由锂离子交换聚合物形成。本发明的锂电池用电极采用锂离子交换聚合物作为修饰层包覆电化学活性层,该修饰层对电极有较好的保形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体积变化导致的材料粉化,并抑制极片开裂;同时,锂离子交换能力还能保证电化学过程中的锂离子传输速率,减小涂层对阻抗的影响。
本实用新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盖帽属于电池领域,一种锂电池防爆盖帽是由钢盖、防爆铝片和密封圈组成。该盖帽的安全功能主要通过对防爆铝片进行任意形状的减薄处理后实现电池内压高时的开启动作,达到防爆的目的;密封功能通过防爆铝片对钢盖半包覆再镶嵌于密封圈内,达到密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节约成本,在满足各项滥用测试安全要求的同时对电池装配工艺的适应性强,提升产品成品率。使用该盖帽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密封可靠、防爆、成品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硼改性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聚并吡啶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锂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硼源化合物、包覆材料导电聚合物聚并吡啶或者导电聚合物热裂解前躯体聚丙烯腈等物质相混合,在250~400℃下加热5~20小时,冷却、球磨后得反应前驱体;将反应前驱体在500~800℃下煅烧10~40小时,冷却后即得掺硼改性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有效地控制了复合掺杂改性正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材料的粒径,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和锂离子的扩散速率,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同时也简化了材料的合成工艺,便于进行工业化大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正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正极材料包括主要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及与所述磷酸铁锂掺混的至少一种具有高阻抗、高容量特性的掺杂正极材料,其中,具有高阻抗、高容量特性是指:掺杂正极材料在压实密度为3.2g/cm3时,电导率小于0.005S/cm,可逆克容量大于165mAh/g。该正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芯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及无放电电压台阶。
本发明公开了碳包覆含有磷酸铁锂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磷酸铁锂与常规负极材料(硅基材料或钛酸锂)的共混以及碳源的聚合与包覆。碳包覆磷酸铁锂和常规负极材料,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改善常规负极材料存在的循环稳定性差、容量低和导电性差的问题,得到具有低体积膨胀、高首次库伦效率、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以及优良的倍率性能的复合负极材料。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安全无污染,原料成本低,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实用化前景。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聚碳酸亚乙烯基酯共聚物及其应用。该共聚物是将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单体、碳酸亚乙烯基酯单体,催化剂加入到溶剂Ⅰ中,在70~100℃聚合反应合成。其中,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单体是将对苯乙烯磺酸钠和氯化亚枫在溶剂中‑10~25℃反应,再加入缚酸剂、活化剂、三氟甲基磺酰胺在‑10~25℃反应;再加入碳酸钾在25~70℃反应;然后加入高氯酸锂在25~60℃反应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共聚物具有较高的锂离子迁移数和室温电导率,其制备方法简单,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用二氧化钛胶体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包括聚丙烯隔膜和聚丙烯隔膜双面表面上包覆的厚度为1‑4μm的纳米级致密均匀的二氧化钛胶体层,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均匀致密的TiO2胶体层以及配合形成Ti‑S键捕捉多硫化物,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物扩散至负极与金属锂反应还可以减少活性物质的损失而造成的容量损失,抑制锂硫电池中穿梭效应从而提高电池的循坏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超临界溶剂热合成反应制备方法,利用超临界溶剂的快速传质和结晶制备出超细LiFePO4颗粒,并在合成过程中添加模板剂制备出高性能的电极材料。该反应是将铁源、磷源、锂源和模板剂溶于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置于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合成,生成的中间产物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再经过高温包碳处理得到碳包覆的磷酸铁锂微粒。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节能、省时、产品一致性好的特点。其制备的磷酸铁锂微粒粒径100~400nm,具有粒径小、分布均匀、物相纯度高的优点,可提高锂离子在磷酸铁锂材料中的扩散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锂离子电池。单壁碳纳米管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单壁碳纳米管0.01%‑10%,溶剂90%‑100%和分散剂0.01%‑10%;所述单壁碳纳米管平均管径为0.1‑3.0nm,长度为1‑50μm。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将单壁碳纳米管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倍率性能和极低的添加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态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方法,技术路线是现场热聚合化学反应:在电解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单体和引发剂组成混合电解质溶液,将其引入到电池芯中。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条件下,单体和引发剂发生热聚合化学反应,生长出二维和三维聚合物网络,并与电解液产生化学作用,形成胶体聚合物电解质。该胶态聚合物电解质有强力粘合效应,将正电极/隔膜/负电极三者紧密粘结在一起,使电池芯(卷绕式或叠片式)形成一个坚实和独立的整体。当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池芯本身不会发生膨胀、松散和变形,始终保持自身的强度和刚性。本发明胶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提供更高能量密度和更安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MnO2/石墨烯/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纳米Si分散液;(2)将MnO2与纳米Si分散液进行超声搅拌,再将混合物放入不锈钢球磨罐中球磨;(3)根据改性Hummer法制备GO,再制备GO分散液;(4)将GO分散液滴加到步骤(2)中的球磨罐中,继续进行球磨处理0.5~5h后,将反应产物离心、干燥处理后得到Si/MnO2/石墨烯复合物;(5)将碳源溶于有机溶液中,加入Si/MnO2/石墨烯复合物,搅拌至干燥,经过恒温煅烧得到Si/MnO2/石墨烯/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绿色简便、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且制得的Si/MnO2/石墨烯/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效率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
本发明属于电解液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电解液包含电解质、有机溶剂和成膜添加剂。其中成膜添加剂中包含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耐高温添加剂。结构式(Ⅰ)的耐高温成膜添加剂能优先于溶剂在负极材料表面还原成膜,并可在正极表面氧化成膜。在保证负极SEI膜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保护正极材料稳定,防止正极活性金属元素析出,从而大幅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含有该添加剂的二次电池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并可以大幅度抑制产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化硼酸锂盐的锂单离子传导聚合物电解质。由含有双键的功能化硼酸锂盐与含有巯基的化合物进行烯‑巯点击反应、或者由含有双键的功能化硼酸锂盐与同时与含有巯基的化合物和含有双键的聚醚进行多元烯‑巯点击反应,制成线性或网络状的全固态或者凝胶电解质。本发明制备的锂单离子传导聚合物电解质具有合成简单易行、原料便宜易得、室温电导率高、锂离子迁移数高、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质组装的锂电池安全性好,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高且稳定。
本发明涉及氧化物固体电解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固态锂电池锂镧锆氧电解质表面杂质的方法,其通过将含有杂质的锂镧锆氧片传入到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的分析室内,然后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逐步加热以去除锂镧锆氧片表面的杂质,并在逐步加热过程中对锂镧锆氧片表面进行原位XPS测试,待锂镧锆氧片表面的杂质去除后,将原位加热样品台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转移至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相连的手套箱内,在手套箱内将锂镧锆氧片从原位加热样品台上取下,得到纯净的锂镧锆氧片。本发明的方法使用真空退火和原位XPS测试,将锂镧锆氧片表面的杂质层的去除与表面成分监测结合,实现了对锂镧锆氧片表面杂质的高精度去除。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滴点和热稳定性的混合锂基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80‑95%;氢氧化锂1‑3%;脂肪酸材料2.5‑8%;抗磨添加剂0‑2%;防锈剂0.2‑1%;抗氧剂0.5‑2;无机稠化剂3‑5%。本发明是在传统锂基脂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无机稠化剂增稠,既提高了所备制锂基脂的滴点和热稳定性,又提高了所备制锂基脂的抗磨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锂负极亲锂基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镍盐、锌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金属盐水溶液1;在所述金属盐水溶液1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搅拌处理,得到溶液2;将尿素加入所述溶液2中,搅拌得到溶液3;将所述溶液3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混合液;将所述前驱体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处理,得到前驱体粉末;将所述前驱体粉末在氨气气氛中进行烧结处理,得到亲锂材料。本发明所述的亲锂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控制方便,产量大,易于工业化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这一具有高化学稳定性、高电导率、低成本的亲锂材料在锂金属电池的应用方面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酸修饰的Si/TiO2/rGO@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纳米二氧化钛与硅的粉末加入分散介质中,进行超声分散处理,然后进行球磨;S2:将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加入步骤S1所得的混合物中,然后进行球磨;S3:将有机碳源加入步骤S2所得的混合物中,搅拌后进行球磨;S4:对步骤S3所得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干燥处理,得到Si/TiO2/GO/C复合物;S5:在惰性气氛中,以350~450℃对步骤S4所得的Si/TiO2/GO/C复合物进行煅烧,煅烧后得到所述负极材料。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工业生产等优点,且得到的负极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和较稳定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用富锂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配置好的沉淀剂和锂盐溶液加入到溶解有有机高分子物质的镍钴锰的金属盐溶液中制得含有镍钴锰和锂的浆料,搅拌和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浆料喷雾干燥制得前驱体粉末,结合高温焙烧制得高容量正极材料Li1+xNiyCozMn1-y-zO2, 其中,0.2<x<0.5,0<y<0.5,0<z<0.5。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易于产业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新型硼酸锂的电解液及使用该锂盐的电池,一种含有新型硼酸锂的电解液,包括电解质锂盐、新型硼酸锂、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新型硼酸锂结构式中含有磺酸酯基团,电解液中使用含有磺酸酯基团的新型硼酸锂具有良好的高温特性,同时这种添加剂不会增加电池的内阻,因此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也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锂盐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一氧化硅与锂盐按质量比为1.2~2.4:1的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后,再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中于500~800℃反应6~24h,将反应产物、石墨类碳材料以及氧化锆球按质量比为1:(0.5~1):(15~20)的比例混合后,在200~400r/min转速下机械球磨8~30h,得到锂离子电池硅基锂盐复合负极材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实施方便,且原料便宜,将该锂离子电池硅基锂盐复合负极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上后,表现出电化学性能优秀、比容量高以及循环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回收高纯度六氟磷酸盐和碳酸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废旧电解液和含硫酸镍、碳酸铵的氨水溶液混合并持续搅拌;步骤2:分离沉淀、水相、油相;所述沉淀为碳酸锂和六氟磷酸六铵合镍;步骤3:将沉淀洗涤后加入稀酸中,反应至沉淀总量不再降低,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沉淀为六氟磷酸六铵合镍,滤液为含锂离子的滤液;步骤4:将六氟磷酸六铵合镍加入水中,并采用沸水浴,反应结束,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六氟磷酸铵溶液。该方法可在普通反应釜中进行,可将六氟磷酸根、锂离子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来,然后分离沉淀中的六氟磷酸根、锂离子,实现六氟磷酸根、锂离子的高纯度回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后,与其中一部分溶剂混合均匀后得到负极活性浆料;将添加剂溶于余下的溶剂中后,添加到所述负极活性浆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所述添加剂包括氢氧化锂;干燥所述混合浆料,以使所述氢氧化锂均匀分布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表面,得到所述负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负极材料在制备中氢氧化锂极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均匀包覆于负极活性材料表面,可有效地抑制电解液与负极活性材料之间的副反应,从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负极材料制得的负极片、锂离子电芯和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广州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