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棕丝为碳源镝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氯化镝与山奈酚反应制备得到山奈酚镝配合物;然后,在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套中反应釜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1‑丙烯基‑3‑甲基咪唑氯盐:92~95%,天然椰棕丝粉:3~6%,再加入山奈酚镝配合物:1.0~3.0%,盖好密封盖,置于恒温箱中,温度在100±2℃恒温,反应8 h,得到棕色透明液体,为镝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掺杂稀土镝的碳量子点复合材料不需要二次修饰既可以具有荧光性能稳定性高、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稀土镝元素的掺杂使其荧光性能可提高58%左右。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负载型纳米多孔金/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二元合金进行腐蚀来制备反负载型纳米多孔金/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材料作为纳米结构化的体相材料,易于展现高的催化性能与稳定性、适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反负载型纳米多孔金/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采用合金腐蚀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结构成分可控可调、产率高、无目标材料损耗、适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利用半透膜保证排净预制件中的空气和挥发物。本发明涉及的夹芯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采用真空辅助灌注工艺成型,包括制坯与导流系统布设、树脂注胶、固化成型等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系统带有脱气区1,制坯与导流系统还包括半透膜2,半透膜置于面板坯料7底部并全部或部分覆盖坯料排气端端面,脱气区1与半透膜部分重叠。该成型工艺耗材消耗量低,脱气效率高、工序简单,可有效保证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产品质量。适用于面板和背板的增强材料为纤维织物,夹芯材料为硬质不吸胶材料的制备,特别适用于夹芯材料为陶瓷、轻木、闭孔泡沫等小尺寸材料块或者是整体面内带孔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材料混合后常温固化而成:异形纤维0.1~1份、花岗岩骨料77~90份、液态合成树脂5~12份、稀释剂0.4~1份、增韧剂0.5~1份和固化剂1~3份;其中所述的异形纤维由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使用的钼丝或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使用的铜合金丝经机械加工而成,异形纤维的形状为C形,L形,M形,N形,O形,S形,U形,V形,W形或Z形状。本发明采用异形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机械啮合力和桥接力,减少复合材料内部裂纹的产生与扩展,电火花脉冲放电产生的随机分布凹痕可以提高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纤维增强效果。
本发明涉及具有吸附性和原位催化性的纳米纤维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基材料制备领域。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向纳米纤维素悬浮液中依次加入CuSO4、NaOH进行原位沉淀,得到CuO/纳米纤维素;以所述CuO/纳米纤维素为改性剂和增强剂,对基体MgAl层状氢氧化物进行溶液插层,得到纳米纤维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取上述复合材料加入50mL浓度为20mg/L的4‑硝基苯酚溶液中,加入30mgNaBH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4‑硝基苯酚的剩余浓度和生成的4‑氨基苯酚浓度。本发明制备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易回收、环保性强,可改善当今社会水污染问题。
本发明属于试剂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Au纳米复合材料、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PB@Au纳米复合材料由PB纳米颗粒和Au纳米颗粒组成,Au纳米颗粒负载于PB纳米颗粒的表面上。本发明以PB@Au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检测信号的报告者和放大者,综合PB和Au纳米颗粒的光热和催化性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本发明通过直接视觉检测、光热检测和催化显色检测的多模式检测的相互验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建立一种灵敏、准确的病原体免疫渗滤试纸条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金属氢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锂硫电池用改性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纳米金属氢氧化物或纳米金属氢氧化物与碳基体复合材料作为多硫化锂的阻隔层,在传统隔膜上形成锂硫电池改性隔膜,对于正极产生的多硫化锂具有阻挡、吸附的作用。纳米金属氢氧化物或纳米金属氢氧化物与碳基体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它可以有效吸附可溶性多硫化物,抑制多硫化物向负极扩散,同时其表面含有大量亲水的表面羟基化合物与聚硫阴离子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能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和泄漏。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桥梁检测与监控的方法及使用的复合材料,分别称2‑4重量份的取粉煤灰、2‑4重量份异氰酸酯、2‑4重量份份聚醚、0.1‑0.3重量份消泡剂、0.4‑1.4重量份碳纤维及15‑28重量份水泥;将称取的水泥、粉煤灰、消泡剂和异氰酸酯进行机械搅拌,使其散热均匀后,将聚醚缓缓倒入,继续进行搅拌一直到温度在35℃‑45℃时,用异氰酸酯的剪切分散作用确保碳纤维分布均匀;最后将碳纤维倒入,搅拌均匀后放入支护好的模板中。该复合材料含有导电性的碳纤维,可以根据桥梁所受外荷载产生变形引起碳纤维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电阻发生变化,通过采集电流实现对实体桥梁检测与监控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锰酸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溶剂中超声分散将锰酸锂颗粒分散于碳纳米管网络中,随后的球磨过程将微米级锰酸锂颗粒粉碎为纳米小颗粒并部分进入碳纳米管内部。纳米颗粒的应用,缩短了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离子扩散与传输路径,可有效提高电极材料倍率性能;部分锰酸锂小颗粒进入碳纳米管内部,不仅可以保证锰酸锂颗粒与导电网络的紧密接触提高导电性隔离电解液,且在制备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导电剂。与传统锰酸锂材料及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成倍地提高了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容量、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极大地简化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大规模制备得到性能优越的碳纳米管锰酸锂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防弹板包括刚性受弹层、受弹层连接过渡层、能量吸收层、背弹层连接过渡层和背弹刚性层,各层热压成型而成;所述的刚性受弹层为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的受弹层连接过渡层和背弹层连接过渡层均为浸有热固性树脂的碳纤维与能量吸收纤维混编预浸布组成;所述的能量吸收层为多层能量吸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材压制而成;所述的背弹刚性层由高性能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增韧改性的热固性树脂复合压制而成。本发明采用多层复合材质组成,可有效抵抗弹头的冲击力,有效减小弹头贯穿深度,比传统防弹材料质量更轻。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测试高模量复合材料挤压应变的可调式辅助装置。所述装置为回型空心结构,回型空心结构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紧固螺栓通过孔,与试样贴合的另一侧面,该侧面厚度与工装厚度一致。测试挤压应变时可很好的保证夹式应变计刀口的共面问题,提高了测试高模量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多向层压板销钉或紧固件连接挤压应变的测试效率与测试精度,降低了试验成本。
本公开提供基于非线性声调制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栓早期松动检测方法,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栓连接质量检测领域,将扫频信号分别应用于低频泵浦波与高频探测波,以扫频信号和正弦信号同步、循环配合的激励方式改进了传统的振动声调制技术,覆盖了更广泛的非线性效应敏感频段,调制边带成分更显著,降低了振动声调制技术对共振工况先验信息的高度依赖性;建立包含频移参数、幅值衰减参数、调制参数、幅值调制指标、频率调制指标、相位调制指标在内的多维非线性声学特征参量集,更精准、敏感地提取并量化与螺栓早期松动相关的调制边带成分;联合能量衰减系数这一线性声学特征参数,更全面地实现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全服役周期健康状态监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吡咯修饰磷酸银负载银纳米球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核‑壳异质结构的普鲁士蓝类似物(NiFe@FeFe PBA)内部封装和外部负载鲁米诺与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的一抗结合形成一抗标记物,以聚吡咯修饰磷酸银负载银纳米球复合材料(Ag3PO4@PPy‑Ag)与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的二抗结合形成二抗标记物,简化了传感器构建过程。通过将鲁米诺封装到多孔核‑壳异质结构纳米立方体NiFe@FeFe PBA中,以获得优异电化学发光行为的纳米复合材料。Ag3PO4@PPy‑Ag可以有效猝灭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基于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构建了夹心猝灭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的超灵敏检测,检测限为28.43 fg mL‑1。
本公开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领域,主要涉及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体提供一种制备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转速控制系统、搅拌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搅拌系统中包含制备室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套有可拆卸的压盖,所述压盖上有插向制备室溶液中的挡板,所述压盖与制备室的边缘紧密配合。避免液态搅拌铸造法中由于搅拌重心存在导致的成分偏聚现象,实现碳在铝液内部的均匀分散,提高界面之间的结合。
本发明属于橡胶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宽温域耐介质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采用氟化聚磷腈橡胶和氢化丁腈橡胶为原料,利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制备而成,获得的复合材料是一种可以耐多种介质、有较宽的使用温域、有较好的成型加工性能的用于密封方向的橡胶材料,填补了本领域的空白。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散相增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拟定复合材料的模型的形状和尺寸,并确定模型边界;拟定所述模型中各尺寸范围内的颗粒增强相的体积和;生成所有尺寸范围内的颗粒模型;将颗粒模型的表面划分有限元网格,并将拟定的模型边界划分有限元网格;将各有限元网格赋予壳元属性;定义颗粒模型之间的接触方式以及颗粒模型与所述模型的边界的接触方式,通过有限元法模拟颗粒在空间中的下落过程;使所有尺寸范围内的颗粒模型恰好充满模型的内部空间;得到各个颗粒模型的有限元模型和基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定义基体与颗粒间的约束方式和定义基体和颗粒的材料属性,完成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建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紫砂复合材料及其制成的紫砂器、制备方法。一种石墨烯紫砂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物质烧结而成:按重量计,紫砂坯料92~98%、石墨烯0.5~3%、活性剂0.5~2%、水玻璃1~3%;所述活性剂包括三聚磷酸钠、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传热性能,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制作烹饪工具、食品容器、建筑材料、电热元件、工艺摆件等。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相关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用红外线烘箱,包括烘箱箱体、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和烘箱箱盖,烘箱箱体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贯穿圆孔,其烘箱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抽拉式接胶盒。该烘箱采用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加热,碳纤维红外线灯管具有较强的辐射对流作用、电热转化效率高(达98%以上)、体积小、升温快、耐高温、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烘箱箱体下部设计有接胶用的抽屉式接胶槽,方便清理滴落的树脂;其旋转式红外线灯管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设置,提供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结构件连接孔锪窝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销、手柄、压杆、压座、连接轴、底板、定位套筒、弓形架;压杆为螺纹杆,装入弓形架上的螺纹孔内;压杆的另一端装入压座内;底板的两端通过连接轴分别与弓形架连接,弓形架相对于底板可沿连接轴在有限角度范围内转动;定位套筒安装到底板中间的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可以严格控制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锪窝深度,保护被锪窝孔的内壁免受锪窝钻的损伤,提高锪窝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陶瓷基复合材料钻头的钻扩一体机,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下部的调平对中组件、设置在架体上部的竖直进给组件以及设置在竖直进给组件底端的钻扩头组件;所述钻扩头组件包括电机以及可拆卸连接且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扩孔钻头和钻孔钻头,所述电机固定于竖直进给组件的底部,电机的轴端通过夹持头与扩孔钻头的顶端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架体下部设置调平对中组件、在架体上部设置竖直进给组件、在竖直进给组件底端设置钻扩头组件,工作时,只需将调平对中后的架体固定于工作表面,即可实现一站式的钻孔作业;再加上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扩孔钻头和钻孔钻头,使钻头本身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进一步实现一站式钻孔作业。
本发明公开了硫掺杂石墨烯包覆的双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采用水热方法得到Ni‑Sn分布均匀的NiSn(OH)6纳米球,然后采用溶剂热方法硫化和硫掺杂的石墨烯纳米片包覆,得到硫掺杂石墨烯包覆的双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的晶型和纳米结构,硫掺杂的石墨烯纳米片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材料的导电性,从而增强钠离子电池中电子和离子的传输速率,又能有效抑制钠离子电池中的穿梭效应和储钠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表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能耗低,可操作和可控性强,生产周期短,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巾衍生碳纤维负载MoS2微米花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材料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商业纸巾在盐酸中浸泡24 h,水洗烘干;将四水合钼酸铵和硫脲溶于水中,得混合溶液;将处理过的纸巾浸入混合溶液中,水热处理,然后水洗烘干得样品;将样品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纸巾衍生碳纤维负载MoS2微米花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商业纸巾衍生碳纤维负载MoS2微米花复合材料的方法温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具有很多有效的锚定位点,有利于LiPSs的吸附和催化转化。活性物质的含量高达7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Co‑MOF/CoSR/PU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材料用于青霉胺对映体高效电化学识别的应用,属于纳米催化、手性传感等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室温合成Co‑MOF,加入L‑半胱氨酸手性修饰,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合制得手性Co‑MOF/CoSR/PU核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制备的手性传感器用于L‑青霉胺和D‑青霉胺对映体含量的灵敏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手性检测效果显著。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钛和氢掺杂的磷酸锡钠/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复合材料具有复合层状结构,由NaSn2(PO4)3、金属钛量子点和碳‑氢复合而成,其中,碳的质量含量为3.5~8%,H的质量含量为0.3~0.9%,Ti的质量含量为0.02%~0.2%。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具有较强还原性的锡源、碳源等原料,通过控制钛源制备及用量、各原料混合与反应顺序和气氛保护以及高温碳热还原反应等措施,实现金属Ti和H的掺杂,获得含有复合超薄层状结构、金属钛量子点和碳‑氢键的掺杂Ti‑NaSn2(PO4)3/C‑H复合材料,可提高磷酸锡钠的导电性,增加化学活性位点,缓冲吸脱过程体积变化,缩短离子传输路径,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碳复合材料领域。所述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板包括表面耐烧蚀层、中间强度层和内部刚性层,表面耐烧蚀层、中间强度层和内部刚性层均采用三维编织预制体织物结构制备且采用改性耐高温树脂基体多次浸渍、惰性气体碳化之后高温石墨化处理形成。本发明层间结合强度较高,且具有高刚度和耐耐烧蚀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N/Cu/CN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所述BN/Cu/CNT复合材料中Cu颗粒均匀附着在BN片层之间及片层表面,CNT对Cu和BN起固定作用。本发明的BN/Cu/CNT复合材料具有高效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具有非常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其制备方法整体反应条件温和,不采用有机溶剂,安全环保,后处理简单,流程短,能耗少;原料价廉易得,总体成本明显降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噻吩/硅/石墨复合材料、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将聚噻吩、硅粉和石墨按设定质量比球磨设定时间,得到聚噻吩/硅/石墨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容量高、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该防弹板以高性能抗弹纤维织物和热塑性聚合物胶膜为原料,经加热模压而成。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过程无污染。本发明涉及的复合材料防弹板可有效防护54式手枪发射的51式铅芯弹或79式微型冲锋枪发射的51式铅芯弹,并可有效防护枪弹及炮弹破片,且具有质量轻、隔热、隔音、降噪、防辐射等特点,通过表面处理,还可具有装饰效果或某些功能特性如阻燃、伪装等。本发明涉及的复合材料防弹板可广泛用作防弹夹层、防弹内衬、隔舱板、防弹掩体、防弹盾牌及防弹柜台。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压电器开关用的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特别涉及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组成:0.5-4%铋,0.5-4%碳化钨,0.05-0.6%稀土钇,0.5-2.5%氧化钇,其余为铜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材料通过制备合金粉、配料、混合、真空热压烧结的制备方法制成,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具有一次烧结成型、工艺简单的优点,且制备的材料致密度高,综合性能优异。本发明以铜为基体,主要原材料资源丰富,材料的导电导热性、抗熔焊性、抗电弧烧蚀、抗氧化性及耐磨性可与银基电接触材料相媲美,能满足电触头等制件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