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化石墨;制备氧化石墨水分散液,并超声处理0.5~1小时得到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制备含有氧化石墨烯与四氧化三钴的混合液,并超声处理0.5~1小时;将超声处理后的含有氧化石墨烯与四氧化三钴的混合液于压力50~150Pa、温度180~350℃条件下反应2~10小时,过滤,干燥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升温至800~1000℃并保持0.5~2小时的步骤。该方法采用水热复合法将四氧化三钴和石墨烯复合得到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进一步将该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处理,降低了石墨烯上的含氧量,提高了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因而,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较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和原位聚合制备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原位聚合制备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的步骤为:获取负载型有机改性剂、茂金属催化剂和蒙脱土;将所述负载型有机改性剂通过离子交换反应置换到所述蒙脱土层之间,得到有机改性蒙脱土;将所述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到所述有机改性蒙脱土层间,得到负载催化剂;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所述负载催化剂与乙烯气体进行原位聚合,得到所述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该原位聚合制备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催化剂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的要求低,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树脂50%~70%;ABS树脂10%~30%;导电炭黑8%~20%;相容剂2%~5%;增韧剂3%~6%。本发明制备的导电PC/ABS复合材料,ABS树脂和增韧剂二者与聚碳酸酯树脂共同作用,提高了导电PC/ABS复合材料的韧性,使得加入导电填料之后的树脂,抗冲击性能增强;相容剂提高了聚碳酸酯树脂和ABS树脂在加工过程中的共混效果,使导电PC/ABS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较稳定,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适用于工程塑料领域,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聚碳酸酯、无卤阻燃剂、相容剂、偶联剂、分散剂及抗氧剂等。本发明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通过在聚碳酸酯中加入热塑性聚氨酯,使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耐低温性能得到明显增强;通过加入无卤阻燃剂使得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相容剂对热塑性聚氨酯、聚碳酸酯及无卤阻燃剂之间的相容性进行改进,有效的消除了无卤阻燃剂对复合材料耐低温性能的影响,实现了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耐低温性能和阻燃性能。本发明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能源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负载纳米金属颗粒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氧化石墨的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制备;氧化石墨烯与金属M的硝酸盐混合溶液的制备;负载纳米金属颗粒M的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材料中,在石墨烯的表面上负载的纳米金属颗粒不会产生团聚,这有利于纳米颗粒的性能的发挥,且金属纳米颗粒和石墨烯导电率都较高,使得复合材料的也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进行组合,并控制无机材料的粒径为100~2500nm;通过上述方式,热塑性材料作为复合材料的成分同时能够充当无机材料干压时的粘结剂,复合材料中无需添加其他粘结剂,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固含量;通过控制无机材料的粒径,提高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混合造粒后所得粉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复合材料所制备产品的光泽度和表面硬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氧体/陶瓷复合材料,及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为NICUZN铁氧体与ZN2SIO4系陶瓷的烧结体,其相对介电常数ΕR≤10,初始磁导率在5~25范围内,与金属电极共烧温度低于900℃,可广泛应用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领域。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氧体/陶瓷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可作为上述铁氧体/陶瓷复合材料以及含有该铁氧体/陶瓷复合材料的电气元件的制备原料;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铁氧体/陶瓷复合材料在电气元件方面作为介质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韧混凝土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回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韧混凝土,按重量份计,由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水泥500‑600份,粗骨料1000‑1200份,砂500‑650份,条状回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5‑30份,减水剂0‑3份,水200‑250份;所述条状回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达到使用寿命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经过机械切割成型的条状材料。本发明采用条状回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能有效避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混凝土中出现团聚现象,也能有效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实现所述回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延性和抗冲击性能,在抗震结构和防撞结构等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含有铝、镁、铜合金和增强相硼化钛,其中,该复合材料还含有增强相碳化硅。本发明提供的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硼化钛和增强相碳化硅能够均匀的分布在铝基材料中并与铝基材料结合,使采用该铝基复合材料压铸成型得到的制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因而,显着提高了制品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铝基复合材料特别适合用于制造汽车制动盘。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掺杂改性纳米钙钛矿型La1?xSrxMnO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石墨烯掺杂改性纳米钙钛矿型La1?xSrxMnO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纳米钙钛矿型La1?xSrxMnO3的制备及石墨烯掺杂改性La1?xSrxMnO3。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钙钛矿型La1?xSrxMnO3,制得的材料分散性好,粒径均匀;石墨烯掺杂改性纳米钙钛矿型La1?xSrxMnO3制备复合材料操作方法简单,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复合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剂能显著提高充放电容量,改善充放电电压,显著提高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性ASA基复合材料及制品,复合材料包含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20%-84%,丙烯腈-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10%-70%,丙烯酸树酯5-30%,助剂1-10%。上述复合材料含有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核壳结构的丙烯腈-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以及丙烯酸树酯,其中核壳结构的丙烯腈-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提供给复合材料优良的耐候性能,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具有耐高温性、出色的光泽度和耐化学介质性以及优良的硬度、刚性、尺寸稳定性等,丙烯酸树酯可以使核壳结构的丙烯腈-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相溶性,利于复合材料加工制造成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2C6O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正极材料的应用。该Li2C6O6复合材料,由石墨烯与Li2C6O6复合构成,其中,所述石墨烯占所述Li2C6O6复合材料总质量的30%~60%。其制备方法包含配制石墨烯悬浮液的步骤和将该石墨烯悬浮液与Li2C6O6溶液混合制备Li2C6O6复合材料的步骤。本发明Li2C6O6复合材料通过石墨烯与Li2C6O6的复合,使得Li2C6O6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将该Li2C6O6复合材料用于储能器正极材料时,能使储能器正极进行大电流充放,而且随着充放电的循环,能保持容量相对稳定。其工艺简单,生产条件易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碳纳米管/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衬底加热至500~1300℃,接着向所述反应室通入气态碳源,保持温度不变,反应1~300分钟后,停止通入所述气态碳源,得到碳纳米管材料;接着向所述反应室通入气态硅源,保持1~300分钟后,停止对衬底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得到碳纳米管/硅复合材料;取出所述碳纳米管/硅复合材料,将石墨烯和所述碳纳米管/硅复合材料置于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然后过滤干燥,得到碳纳米管/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碳纳米管/硅/石墨烯复合材料中,所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用作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储能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压敏层;在压敏层的表面形成电极层,其中压敏层包括多孔结构复合材料,多孔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导电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一维纤维素和分散剂混合,得到分散液;将海绵多孔弹性材料浸渍在分散液中,得到海绵复合材料;将海绵复合材料进行低温热还原处理,得到纳米复合材料水凝胶;将纳米复合材料水凝胶进行超临界CO2干燥或者冷冻干燥,得到多孔结构复合材料。利用海绵多孔弹性材料作为支撑体对纳米材料导电气凝胶进行有效支撑,并掺杂一维纤维素用以提升导电气凝胶的结构柔韧性。制备的多孔结构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压敏灵敏度,良好的回弹性及循环稳定性。
2-2型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离心机使聚合物均匀浇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单晶铁电片的一面,通过离心机能够控制聚合物的厚度。再将压电复合材料阵元上多余的聚合物和压电陶瓷/单晶铁电磨去,使压电陶瓷片/单晶铁电片及所述聚合物分别达到各自的预设厚度。将多个压电复合材料阵元堆叠且粘接后,控制结合面的聚合物厚度。从而形成压电复合材料。在上述过程中,严格控制压电陶瓷片/单晶铁电片及聚合物的厚度,从而能够保证压电陶瓷片/单晶铁电片及聚合物的最小总宽度在50μm做足,满足2-2型高频压电复合换能器的高频要求,而且加工余量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86~94.9wt%聚乳酸、5~13wt %环氧化植物油或其衍生物 以及0.09~1wt %过氧化物引发剂三组分,经过干燥、混合后,于密炼机中通过原位接枝交联反应制得。其以环氧化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作为交联剂和增塑剂,避免了传统聚乳酸扩链方法中所用的有毒物质,所有组分均为无毒、可生物降解材料,且复合材料中引入了接枝交联结构使复合材料大幅增韧同时保持较高强度。该复合材料适合于制作一次性餐具,食品和医疗包装材料,薄膜等制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电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平板型电容器,该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具有钙钛矿结构或类钙钛矿结构的陶瓷纤维、导电粒子和聚合物用溶剂溶解,得到混合物;S2、混合物经静电纺丝工艺后得到介电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介电复合材料,其包括聚合物和填充在聚合物中的导电粒子和陶瓷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介电复合材料的平板型电容器,其具有金属电极‑介电复合材料‑金属电极的三明治结构。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高、在电子元器件智能化、小型化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的缺陷,提供了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平板型电容器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船艇的抗碰撞方法与船体结构,主要由(12)复合材料夹芯板船体外壁,(1)一体化防撞舷墙,“笼式”结构船身,船侧环形加强肋骨和吸能式船头五方面的设计组成。在兼顾质轻高强特性的同时,通过上述全面的抗碰撞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船艇的整体抗撞性能。无论船艇出现正面碰撞还是侧面碰撞,本发明提出的全方位被动安全防护船体结构,均能有效缓冲船艇碰撞时的撞击力,吸能效果好,抗变形能力强,有利于防止或者减少船艇因碰撞而发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复合材料船艇的抗撞设计,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粉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竹粉30~60,美耐皿树脂粉末40~70,热熔胶粉3~12;其中,竹粉∶热熔胶粉=10∶1~2。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1)备料、对原料进行预处理;(2)对原料预处理;(3)混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4)预制模具,(5)装模,(6)压铸成型,(7)冷却,(8)脱模。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制品用于制造音箱箱体等领域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竹粉复合材料其竹粉含量高、制备工艺合理,制品可以针对性的应用在特定的领域中,符合废料利用、环保节能、绿色生产理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配方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份、透明阻燃剂20~30份、增韧剂1~3份、酯交换剂2~10份。本发明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各组分在挤出过程中互相作用,使得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韧性和光泽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耐溶剂性能、蠕变性能和阻燃性能,且其透光率高,雾度小。其制备方法采用混炼反应挤出造粒一次性完成的工艺,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益高,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金属热界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该相变金属热界面复合材料包括多孔中间金属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多孔金属层的相对的两侧的两个微孔金属层及填充于所述多孔中间金属层和两个微孔金属层中的相变金属。多孔中间金属层作为结构支撑层,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保证熔融态的相变金属不会被挤压溢出,且能够让相变金属上下贯通,使得该相变金属热界面复合材料具有低热阻及较高的导热性能;两个微孔金属层也可有效地抑制相变金属的溢出,当相变金属熔融膨胀后,可以从微孔金属层的微孔渗出有效地填补该复合材料中的空隙,使用过程不会出现孔洞。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耐高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聚碳酸酯73.5~92%;耐热剂5~20%;交联剂0.2~0.5%;增韧剂2~5%;其他助剂0.2~1%。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高达145-165度的热变型温度和160-190度的维卡软化温度,并且保持了原材料的良好透明度,可满足各种工业和消费品对透明耐温聚碳酸酯的设计和使用需求;本发明的耐高温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可以采用普通的共混挤出造粒制备方法,相比使用反应合成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二氧化锡/碳@二氧化钛(SnO2/C@TiO2)微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油包水的方法制备SnO2/PVA微米球,将所述SnO2/PVA微米球与第二溶液反应得到SnO2/PVA@TiO2微米球,将所述SnO2/PVA@TiO2微米球进行氧化、碳化处理,得到所述SnO2/C@TiO2微米球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溶液为含钛酸四丁酯、氨水的无水乙醇溶液。本发明的SnO2/C@TiO2微米球复合材料,外面包覆一层厚薄可控的TiO2层,TiO2纳米壳层为复合材料的整体结构提供了稳固的结构支撑、框架保护,内部的空隙为SnO2充放电过程的体积变化提供充足空间,由PVA高分子裂解得到的碳,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SnO2/C@TiO2微米球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高的比容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该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颗粒在金属基体中呈梯度分布,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包括较高的导热系数,可调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密度,良好而长期稳定的性能,是理想的散热封装材料。本发明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该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颗粒在金属基体中呈梯度分布,使用梯度材料在高温低温环境循环变化下能够缓解材料内部热应力,可以解决电子元器件因热问题的失效。如高体积分数比的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包括较高的导热系数、可调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密度,是电子封装领域的理想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钨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碳钨钴复合材料为碳化钨、钨钴碳化物和钴三相构成的三元复合材料,按摩尔百分含量计,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20‑35%钨、50‑65%钴和1‑30%碳。本发明通过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相结合原位反应烧结制备得到上述三元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块体碳钨钴复合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高,在室温及高温环境下耐磨性能优异,其维氏硬度为8.0‑11.0GPa,断裂韧性为10.0‑15.0MPa·m1/2,磨损率为0.5‑4.0×10‑6mm3/(N·m),可作为新型的高端刀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性纤维素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功能性纤维素气凝胶复合材料包括相互渗透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和无机气凝胶,其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NF 10%~50%,SiO2 40%~90%,TiO2 0%~20%。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处理,保留了纤维素气凝胶的高孔隙率,大大增强其压缩强度和疏水性,吸附能力强,导热系数低,还具有光催化性能;得到的复合材料保持纤维素气凝胶的多孔三维网络骨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克服气凝胶材料高脆性、亲水性,且工艺简单,容易控制,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微孔的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加工带有微孔的复合材料所存在的缺陷,不受复合材料的影响,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提供载体,并在所述载体的至少一面覆盖表面金属层;在所述表面金属层的线路图形区域覆盖抗蚀膜;对所述表面金属层的非线路图形区域进行电镀,形成金属柱,所述金属柱的直径与预设微孔的孔径相同;将复合材料与形成所述金属柱的所述载体进行层压;对所述复合材料进行微蚀刻,形成带有微孔的所述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衍生物锂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为含锂的氧化石墨烯,其中,锂与氧化石墨烯中的氧结合形成氧化石墨烯锂,且在该复合材料中,氧含量为23.4~24.3wt%、锂含量为6.8~7.3wt%。该复合材料含有丰富的氧化石墨烯锂,能够提高其作为电极材料的容量,复合材料的容量达到283mAh/g,相对于钴酸锂理论容量274mAh/g、实际发挥出的140mAh/g,锰酸锂的理论容量148mAh/g,磷酸铁锂理论容量170mAh/g,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容量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包括环氧树脂、气象二氧化硅及钛酸钡。所述钛酸钡在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681%至37.499%。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为20.0至25.0。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粘度为35000厘泊至80000厘泊。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高介电常数及良好的柔软性,可以作为柔性电路板的柔性的高介电常数的塞孔树脂材料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格栅,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复合材料纱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复合材料纱线,以及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复合材料纱线;其中,多个第一复合材料纱线、多个第二复合材料纱线和多个第三复合材料纱线依次层叠设置、交替编织并且固化以形成格栅开孔区域和位于格栅开孔区域外围的连接边区域;以及复合材料织物,复合材料织物铺覆于连接边区域并且与格栅开孔区域的所述第一复合材料纱线、第二复合材料纱线、第三复合材料纱线固化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材料格栅能够避免格栅制造所导致的纤维断裂现象,且通过三个不同方向的复合材料纱线进行格栅开孔区域开孔结构的增强。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深圳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