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三元前驱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各种大型设备的发展,对锂和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锂和钴资源有限,使得锂电池成本增加,因此需要寻找另一种新能源电池缓解锂和钴资源缺乏的现状。钠离子电池由于其成本低、来源丰富等特点,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有益补充。开发高容量、高电位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于其实际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3.目前,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工艺包括连续法和常规间断法。连续法的优点是连续不间断的制备三元前驱体,缺点是制备的三元前驱体细粉较多,球形度较差,在烧结正极材料时,小的颗粒与电解质接触面积大,钠离子在颗粒内部迁移距离短,容易造成过冲和过放,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产生安全隐患。常规间断法的优点是制备的三元前驱体细粉很少,缺点是阶段性制备,批次稳定性较差,不利于长期稳定生产。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稳定制备窄粒径分布无细粉的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连续法制备的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细粉较多,球形度较差。常规间断法阶段性制备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批次稳定性较差,不利于长期稳定生产。
6.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利用定晶核量制备得到批次稳定的窄粒径分布无细粉的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克服连续法细粉多,径距宽的缺点,同时克服常规间断法批次稳定性差的缺点,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
7.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配制镍、亚铁、锰的金属混合盐溶液,作为第一溶液;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第二溶液;配制氨水溶液,作为第三溶液;
9.(2)向反应釜、中间槽和提浓机中注入水;加入第二溶液、第三溶液、还原性物质;持续通入保护气体;反应釜、中间槽和提浓机中的溶液进行循环;
10.(3)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第三溶液通入到反应釜中,反应,进行晶核准备;
11.(4)晶核准备完成后,出清,减小ph,降低搅拌速率,提高第一溶液的通入流量;
12.(5)达到目标粒度后,陈化,烘干,制得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
13.本发明实施例的钠
声明:
“钠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