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具体是一种用于集装箱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集装箱储能系统具有容量大,建设周期短,可靠性高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新能源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由于集装箱储能系统中含有较多的电芯,在电芯充放电过程中,电芯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导致集装箱中电芯温度升高。由于集装箱内部电芯排列紧密,内部气流循环不畅,再加上不同电芯充放电程度不同,这会导致集装箱内电芯温度不均匀,最终影响集装箱内电芯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热失控等现象。由于集装箱储能系统尺寸进一步扩大,电芯数量增多,电芯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这导致电芯的散热量更多,依靠空气流动与储能电池进行热交换的自然冷却和风冷方式不能满足电芯的散热需求。目前已由风冷散热逐渐转为液冷散热方式,液冷散热系统中的换热介质是冷却液,冷却液具有热容量大,换热系数高以及冷却速度快等有点,应用在集装箱储能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中可以有效降低电芯的最高温度,改善电芯间的温度差。
3.液冷散热方式需要通过管道内低温液体将电池包内的热量带出集装箱,再将与电池进行热交换之后的高温液体在集装箱外进行冷却,然后循环回集装箱中,周而复始对电池包进行降温。现有的热管技术由于不需要使用压缩机,就能将集装箱外的高温液体进行冷却降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但由于热管系统的需要室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差,才能产生制冷效果,且室内外温差越小,制冷效果越差,节能效果越差。热管技术应用在低温天气占比较大的北方,节能效果较好,在我国南方较难推广,而制冷循环系统能够很好解决制冷效果差的问题,但却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储能电池制冷时产生的能耗大,节能效果差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集装箱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包括三条不同运行模式的热管理支路;
6.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获取环境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数据打开其中一条热管理支路,同时关闭另外两条热管理支路。
8.进一步地,三条不同运行模式的热管理支路包括:
9.第一条热管理支路是液冷散热器制冷支路,利用ats散热系统进行降温;
10.第二条热管理支路是节能热管制冷支路,利用液冷蒸发器和第二冷媒回路进行热交换;
声明:
“用于集装箱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