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固废材料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赤泥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公路的快速发展,对筑路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碎石的开采及水泥的生产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目前我国沥青路面半刚性(底)基层材料主要是水泥稳定碎石,路床改良多为水泥土或石灰土。石灰和水泥的生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为了保护环境,多个地区的石厂、砂厂已全部关闭,这造成了道路建设所需材料的紧缺,原材料质量难以保障,对工程产生较大的质量隐患。
3.赤泥、尾矿等工业固废历史堆存量大、新增量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利用任务十分艰巨。赤泥是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国作为氧化铝生产大国,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随着赤泥的堆存量越来越大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最大限度地资源化利用赤泥已刻不容缓。
4.如果能够将赤泥等固废材料成功应用于路床改良和路面基层,既可以消耗大量的赤泥等固废材料,又可以减少工程建设对水泥、石灰等原材的需求,因此推进赤泥基胶凝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将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泥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公开了一种赤泥基胶凝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赤泥、粉煤灰、矿粉、生石灰、硅酸钠。
7.优选的,所述赤泥基胶凝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赤泥40
?
50份、矿粉35
?
45份、生石灰2
?
5份、粉煤灰5
?
10份、硅酸钠3
?
5份。
8.优选的,所述的赤泥基胶凝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赤泥45份、矿粉45份、生石灰2份、粉煤灰5份、硅酸钠3份。
9.优选的,所述赤泥为拜耳法赤泥,所述赤泥ph值为11.5
?
12.5,所述赤泥的密度为3.45 g/cm3,所述赤泥的比表面积为370 m2/kg,所述赤泥的安定性为0.5 mm。
10.优选的,所述拜耳法赤泥主要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15
?
20% sio2,17
?
23% al2o3,40
?
50% fe2o3,3
?
5% cao,10
?
20% na2o,4
?
10% tio2。
11.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公开了上述赤泥基胶凝材料的制备
声明:
“赤泥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