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全固态电池用粘结剂颗粒、全固态电池用组合物、全固态电池用功能层、以及全固态电池。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等电池除了在移动信息终端、移动电子设备等移动终端之外,在家用小型蓄电装置、电动二轮车、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等各种用途上的需求也在增加。
3.随着这样的用途变广,要求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为了确保电池的安全性,例如,有效的方法是防止电解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成的有机电解液发生漏液。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也在研究制作代替可燃性的有机电解液而具有固态电解质层、全部构件均由固体构成的电池(全固态电池)的技术。
4.具体而言,全固态电池通常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具有固态电解质层作为电解质层。在此,在制作全固态电池时,通常使用粘结剂。例如在固态电解质层中、集流体上设置电极活性物质层而形成电极,在该电极的该电极活性物质层中,使用粘结剂的目的在于粘结固态电解质颗粒、电极活性物质等成分,防止这些成分从电极等电池构件脱离。
5.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固态电解质颗粒、规定的粘结剂、以及溶剂(分散介质)的电极层用浆料组合物涂敷在集流体上并干燥而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此外,记载了通过将包含固态电解质颗粒、规定的粘结剂、以及溶剂(分散介质)的固态电解质层用浆料组合物涂敷在电极活性物质层上并进行干燥来形成固态电解质层。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459691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088486号公报;
10.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6/136090号。
技术实现要素:
1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12.但是,在将包含溶剂(分散介质)的浆料组合物用于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固态电解质层(以下,有时将这些层合称为“功能层”)的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使配合成分在浆料组合物中良好地分散、且涂敷和干燥等操作繁杂,这些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13.在此,作为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人们考虑例如对构成功能层的成分进行干式混合(干混),对得到的组合物使用热压等成型方法来进行成型,由此形成功能层的技术。
14.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使用上述现有的粘结剂以干式制造全固态电池的
情况下,粘结剂颗粒由于流动性差而产生凝聚(粘连),与电极活性物质层、固态电解质层中的电极活性物质颗粒、固态电
声明:
“全固态电池用粘结剂颗粒、全固态电池用组合物、全固态电池用功能层、以及全固态电池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