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超低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而且绿色环保,无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中,同时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国防装备等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锂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池使用的环境复杂,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也更高,例如低温倍率电池,应用于启动设备上时,要求在
?
40℃甚至更低温度下,也能快速将设备启动。但目前锂离子蓄电池的低温性能相对较差,特别是在
?
3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的工作性能较差。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成分为人造石墨,其导电效果较差,尤其在低温环境下,其导电性能更差。
3.公开号为cn10283237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它以天然石墨为核心,热解碳为包覆原料,在包覆过程中参杂碳纳米管。经该方法处理制备的天然石墨在
?
10℃容量保持率可达84.6%,
?
20℃容量保持率可达75.2%,大倍率重放电性能良好。但是该工艺比较复杂,产品成本高,且在制备过程中核壳层厚度的均一性难以控制。为此,寻求一种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易于控制、价格低廉的超低温(≤50℃)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易于控制、价格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取20g~100g生物质材料放入粉碎机中搅拌粉碎0.3h~0.5h后,取出放置于在氮气保护下的真空管式炉中煅烧,所述真空管式炉以3℃/min~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400℃~600℃,恒温保持2h~3h后,以3℃/min~5℃/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再取出研磨成粉末后,过筛取筛下物,得到一次粗产品;
7.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一次粗产品加入到0.1mol~0.2mol的浓酸中,放入功率为70w~90w的超声仪中超声处理0.4h~0.6h后,放入鼓风干燥箱在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烘干2h~3h,待冷却至室温后置于氮气保护下的真空管式炉中煅烧;所述真空管式炉以
声明:
“超低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