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面向钢基件用高温梯度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2.磨损是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磨损失效带来的资源消耗非常巨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摩擦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尤其是在高温工况下,由于材料硬度下降和氧化,将会发生严重的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导致剧烈的磨损失效。例如,热作模具钢h13往往在高温下使用,要求具有高的高温耐磨性,然而当温度超过600℃时其硬度急剧下降,发生严重的塑性挤出磨损而失效。在材料表面制备高硬度、高耐磨性同时具有低摩擦系数的合金涂层是修复失效零部件、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社会科技技术的进步以及航空航天、机械车辆和冶金矿山等领域的器械朝着长寿命、高稳定的方向发展,对耐磨涂层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3.涂层制备方法中,激光熔覆技术具有低稀释率、热影响区小和可精确控制的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制备的涂层与基体呈良好冶金结合,可充分展现出涂层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等性能。对于激光熔覆技术而言,涂层材料的种类及成分设计至关重要。目前,激光熔覆涂层合金材料主要有金属基合金(包括钴基,镍基和铁基)和金属陶瓷基合金。对于实际生产大量应用的钢铁零部件来说,钴基和镍基合金涂层材料成本高且成分相差大,研究价值不及铁基材料;铁基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一定的耐磨性但高温硬度低,高温条件下仍极易磨损。金属陶瓷基涂层材料往往包含大量硬质碳化物,具有高耐磨性,但在熔覆过程中由于韧性差、与基材线膨胀系数差异大等缺点导致涂层出现易开裂、多道搭接难、厚度低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高温耐磨性,需克服涂层材料热硬性和易熔覆的矛盾。4.另外,中国专利(cn 111793773)公开了一种作为刀具材料的金属间化合物强硬化高速钢(块体材料),该钢具有比传统碳化物高速钢更好的耐热性和比硬质合金更好的韧性。然而,虽然金属间化合物相较于碳化物具有更好的耐热性,但耐磨性稍显不足,无法更进一步提高材料高温耐磨性。此外,不同于块体材料,涂层材料还需要考虑稀释率带来的性能改变以及解决不同层之间容易产生热应力和界面应力,容易导致裂纹萌生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硬度高、热硬性好、韧性佳、易涂覆、具有优异高温耐磨性的梯度涂层。6.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复合有所述的高
声明:
“高温梯度耐磨涂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