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从含铜磷酸铵镁污泥中去除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氮和含磷废水直接向自然水体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国家“十三·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达到基本消除重点流域劣Ⅴ水体这一目标,作为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指标氨氮和磷的限制排放和治理势在必行。具有不可再生特点的磷资源,据估计其储量仅能维持人类发展100年左右,磷酸铵镁结晶技术(MAP)通过投加镁盐试剂,同时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沉淀产物可作为优良的缓释肥料回收利用,该技术的应用日趋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
含有高氨或高磷的禽粪便废水、垃圾渗滤液、半导体废水、厌氧发酵上清液、皂化废水、猪场废水以及焦化废水等通常含有重金属离子,其中铜浓度范围从1-500mg/L不等,当采用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氮磷,用于肥料过程中需要有效去除重金属铜,以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2-84)。采用磷酸铵镁结晶工艺处理此类废水,当废水中重金属浓度为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8倍时,磷酸铵镁污泥中镍、铅、镉、铜分别约超标115倍、15倍、68倍和1.5倍。(黄颖.重金属对鸟粪石法回收的沉淀物的组成和晶形的影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3).)
目前避免重金属对磷酸铵镁结晶工艺影响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再进行磷酸铵镁反应,如在制药行业,弗洛芬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制药铜氨废水,已有报道用铁屑和石灰先将废水中铜去除,后用磷酸铵镁结晶法将氨氮去除。但由于前端处理效果有限,铁屑还原过程中铜去除不彻底,进入磷酸铵镁沉淀工序前仍有铜残留,结晶过程中铜随磷酸铵镁共同沉淀,导致污泥中铜超标成为固废,无法作为肥料直接施用于农田。另一种是不进行前端处理,直接对含高浓度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磷酸铵镁沉淀反应,其难点在于处理成本高且污泥不能有效回用。如有学者采用磷酸铵镁沉淀—热解脱氨—酸溶解—电沉积工艺处理铜氨废水并回收铜,其沉淀污泥分质化处理工艺繁杂,需要高温热解。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采用磷酸铵镁结晶法处理高氨氮含铜废水或高氨氮含磷废水后沉淀产物中铜超标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磷酸铵镁污泥中去除铜的方法,并将铜进行回收,采用氨浸法将铜去除,使处理后沉淀产物达到国家规定农田施用标准中铜含量限值(GB4282-84,碱性土壤500mg/Kg干污泥
声明:
“磷酸铵镁污泥中去除与回收铜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