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管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2.铜管的铸造是生产铜管的源头和质量的关键,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革新,铜管正朝着小外径、薄壁厚、精密化的发展,这对于铜管铸造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铜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铜管坯料本身。在浇注铜管成型时,需要对其进行冷却降温定型,现有的降温方法大多是自然降温,这使得降温时常久,而且高温铜管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现有的封顶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密封效果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管铸造模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铜管铸造模具,包括定型壳和底座,所述定型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定型壳内固定安装有芯棒,所述定型壳内为浇注室,所述定型壳设有密封头,所述定型壳上固定并连通有输液头,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水箱和括第一水箱,所述定型壳位于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第二水箱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一水箱之间连通有主水管,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散热孔。
6.优选的,所述密封头包括安装底座和头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螺纹槽和安装槽,所述头座上固定安装有螺纹头。
7.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螺纹槽的中间,所述芯棒的末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8.优选的,所述定型壳的左侧固定并连通有两个吸气管。
9.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连通有次水管,所述定型壳位于所述第一水箱的上方。
10.优选的,所述定型壳设有两个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末端位于所述芯棒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型壳、芯棒、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水泵、主水管、次水管的设置,当铜管在定型壳内浇注完成后,往第二水箱内输入冷却液,然后通过水泵输入到第一水箱内,因为定型壳的底部位于第一水箱内,从而可以和冷却液接触,冷却液能够吸收走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不用取出铜管直接就可以进行降温,大大缩短了降温所用的时长。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头、安装底座、头座、螺纹槽、螺纹头和安装槽的设置,芯棒位于安装槽内,安装底座和头座均采用熔点高的310s型钢材制造,拥有奈高温、抗氧化的特点的,从而保证了不被高温破坏导致密封性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
声明:
“铜管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