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及铝合金低压铸造方法,属于铝及铝合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铸造过程中铝合金的变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铝是有色金属中最常用的金属,而铝合金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优越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机械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铝合金变质剂分为单一变质剂和复合变质剂。sr变质剂具有变质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和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因而较其它变质剂发展迅速。但同时,sr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氧化,随着熔体保温时间的延长,sr元素将不断被氧化烧损,且sr元素的存在增加了熔体的吸气倾向,导致合金致密性下降。
对于铸造来说,采用sr变质剂的铝合金进行长时间浇注时,铸件中容易产生针孔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低压铸造浇注过程长的特点,采用一种铝合金变质处理方法,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因sr变质剂的加入长时间浇注带来的铸件针孔缺陷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低压铸造过程中铝合金的变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铝液:将200kg铝合金锭加入至电阻坩埚炉内的石墨坩埚中,通电预热至400~500℃,并保温0.5h;
(2)、细化处理:将上一步骤中的炉料升高温度至720~750℃,待炉料完全熔化后,加入含量为0.3%的al-ti-b晶粒细化剂,并通入纯度为99.99%的氩气进行旋转除气;
(3)、变质处理:除气扒渣操作完成后,进行低压浇注,在低压浇注升液阶段引入0.007~0.01%含量的sr变质剂;
(4)、泄压取件:低压浇注循环完成后,泄压取出铸件,进行下一浇注循环。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铝合金锭采用a356.0,各元素含量分别为:si6.5%~7.5%,fe0~0.2%,cu0~0.2%,mn0~0.1%,mg0.25%~0.45%,zn0~0.1%,ti0~0.2%,杂质元素每种不超过0.05%,总量不超过0.15%,余量是al。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sr变质剂的含量为0.01%。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的除气时间为30min。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sr变质剂需预制成需要的形状,浇注时变质剂夹在两片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并放置在升液管管口处。
有益效果:
1.在低压铸造升液过程中引入sr变质剂,每个工作循环添加0.0
声明:
“低压铸造过程中铝合金的变质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