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粗制钴/镍盐原料高效分离钴/镍镁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钴镁合金的广泛使用,在钴湿法冶炼过程中,原料大多含有较高的镁离子杂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氟化钠沉淀镁法,实现对镁金属杂质的分离,但过量的氟化钠会造成最后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氟离子,需要对废水进行再次处理,导致工艺成本的增加;由于金属镁的萃取曲线与钴金属萃取曲线相近,所以也难以通过萃取除杂的方式,实现镁金属杂质与钴金属的分离。从金属盐的水溶液中,用氢气还原回收金属是一种经典的湿法冶金方法;另外,用氢气还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等不溶于水的浆料,也是湿法回收金属的一种选择,但二者相比,后者无疑困难得多,其原因是溶液体系仅含有气、液两相,而浆料体系含有气、液、固三相。
国内许多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一些从金属盐的溶液中除镁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8179272a公布了一种钴镍湿法冶炼过程中钴镁分离方法。具体包括:将钴镍湿法冶炼过程中经萃取除杂后的含钴镁溶液,用多价金属吸附树脂选择性吸附所述含钴镁溶液中的钴金属离子,从而将溶液中钴、镁金属分离。还包括将吸附饱和多价金属吸附树脂反解析得到高浓度钴酸盐溶液;以及将吸附钴后的含镁溶液调碱沉淀过滤,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镁晶体。该工艺方法通过多次萃取除去绝大部分的金属杂质后,再利用多价金属吸附树脂的选择性吸附,将镁金属离子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除镁的目的,整个工艺过程繁琐,需要多次萃取步骤达到除杂目的,增加了除杂成本,无法高效达到目的。
张军在《硫酸钴溶液除镁试验研究与应用》(化工管理,2017(33):229.)中针对硫酸钴含镁问题,研究了硫酸钴溶液在室温下利用氢氧化钠、碳酸钠调整ph值进行沉淀,利用钴、镁沉淀ph值不同,最终实现钴镁分离。结果表明碳酸钠沉淀分离钴镁比氢氧化钠效果更好,在室温条件下,调整ph值至7.0-8.0,除镁后液含钴可以达到0.03g/l,除镁率可达到53-98%。此法最高除镁率虽然能达到98%,但是在ph=7-8范围内除镁率波动较大,最低也只有58%,说明此法除镁效果不稳定,并且引入了新的钠盐,增加后续水处理工序。
中国专利cn103088215b公布了一种高锰钴比镍钴锰原料中镍钴与锰分离的方法。具体包括:将高锰钴比镍钴锰原料与稀硫酸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液混合,调节终点ph为0-3.5,充分反应后过滤并保留
声明:
“粗制钴/镍盐原料高效分离钴/镍镁锰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