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位置数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载部(2)和固定在运载部(2)一端的测量部(1);
所述测量部(1)通过运载部(2)在连铸机扇形段内移动;
所述测量部(1)的数据采集侧朝向扇形段内下导向辊,并对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测量部(1)包括:支撑架(101);
水平固定在支撑架(101)上的导轨(102);
设置在所述导轨(102)上的激光测距仪(104)和/或摄像机(105);
所述激光测距仪(104)和/或摄像机(105)能够在导轨(102)上往复移动,并获取扇形段内下导向辊与激光测距仪(104)之间的距离和/或扇形段内下导向辊的位置图像;
所述支撑架(101)上设有朝向下方的凹槽,所述导轨(102)沿支撑架(101)的长度方向水平固定在凹槽内,当同时具有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时,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分别固定在导轨(102)两侧并位于凹槽中,且凹槽的宽度能够同时容纳导轨(102)、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01)上的水平仪(109);所述测量部(1)在连铸机扇形段内进行测量时,所述测量部(1)通过多次在连铸机扇形段内的移动,采集下导向辊的多组位置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仪(104)和/或摄像机(105)通过驱动机构(103)在导轨(102)上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01)上的控制器(106);所述测量部(1)同时具有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所述控制器(106)与所述激光测距仪(104)、摄像机(105)和驱动机构(10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01)上的通信模块(107)、电源管理模块(108)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部(2)包括:承重板(201)和设置在承重板(201)左右两侧的第一车轮(202);
所述承重板(201)的前侧固定测量部(1);所述承重板(201)后侧设有牵引挂钩(203)。
6.一种吊装设备,用于吊装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承重梁(3)、起吊机构(4)和支撑机构(5);
所述起吊机构(4)设置在承重梁(3)上,并能够沿承重梁(3)往复移动;
所述承重梁(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支撑机构(5);
通过起吊机构(4)将所述的数据测量装置吊起,放入连铸机扇形段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构(4)包括:滑轮结构(401)和吊钩(402);
所述滑轮结构(401)跨设在承重梁(3)的顶端;
所述吊钩(402)通过伸缩机构或连接杆与滑轮结构(401)固定,并悬挂在承重梁(3)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固定板(501)、第一支撑杆(502)、转接板(503)和第二支撑杆(504);
所述固定板(501)与所述承重梁(3)铰接;所述固定板(501)和承重梁(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通过第一定位销同时穿过或抽离所述固定板(501)和承重梁(3)上的第一定位孔,使固定板(501)能够相对于承重梁(3)固定或转动;
所述第一支撑杆(502)的一侧与固定板(501)固定,其另一侧通过第二定位销与转接板(503)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502)的另一侧和转接板(503)上开设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二定位销同时穿过转接板(503)上的第二定位孔和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支撑杆(502)的另一侧上的第二定位孔,使第一支撑杆(502)相对于转接板(503)固定,且调整支撑机构(5)的高度;
所述转接板(503)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支撑杆(504);所述第二支撑杆(504)的一端与转接板(503)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04)通过第三定位销与转接板(503)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504)的一侧和转接板(503)上开设第三定位孔,通过第三定位销同时穿过或抽离转接板(50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04)的一侧上的第三定位孔,使第二支撑杆(504)相对于转接板(503)固定或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0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车轮(505);
所述承重梁(3)的一端设有第三车轮(6)。
说明书: 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位置数据测量装置及其吊装设备技术领域[0001] 本方案涉及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采集的数据测量装置和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0002] 扇形段又称板坯连铸机的铸流导向系统。它由大量导向辊组成,其目的是对铸流起挤压、导向、支撑的作用。
[0003]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并且经受长期的运转和受力工作,致使辊面发生变形和磨损以及各支点位移下沉,最终导致扇形段跑弧。弧度偏离误差范围时,引起铸坯发生角裂、纵
向裂纹,形成大量质量坯,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连铸机扇形段对弧测量作业是整
个连铸机施工作业的一道关键工序,是检验扇形段、两位一体等连铸设备安装质量,在线状
态的最有效手段。
[0004] 目前传统人工对弧度测量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0005] 1、现场搬抬弧板较重施工时往往需要5?6人进行搬抬作业严重影响了检修效率;[0006] 2、大部分位置人员必须钻入扇形段中测量,劳动强度大,而且如果扇形段液压系统突然加压,弧板被压溃,造成人员被挤压的风险。
发明内容[0007] 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应用于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采集的数据测量装置和吊装设备,以供连铸机扇形段弧度的测量与修正。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9] 第一个方面,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测量装置,应用于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采集,包括:运载部和固定在运载部一端的测量部;
[0010] 所述测量部通过运载部在连铸机扇形段内移动;[0011] 所述测量部的数据采集侧朝向扇形段内下导向辊,并对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进行采集。
[0012]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测量部包括:[0013] 支撑架;[0014] 水平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导轨;[0015] 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激光测距仪和/或摄像机;[0016] 所述激光测距仪和/或摄像机能够在导轨上往复移动,并获取扇形段内下导向辊与激光测距仪之间的距离和/或扇形段内下导向辊的位置图像。
[0017]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测距仪和/或摄像机通过驱动机构在导轨上往复移动。
[0018]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激光测距仪、摄像机和驱动机构电连接。
[0019]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水平仪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运载部包括:承重板和设置在承重板左右两侧的第一车轮;
[0021] 所述承重板的前侧固定测量部;所述承重板后侧设有牵引挂钩。[0022] 第二个方面,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吊装设备,以配合上述数据测量装置放入连铸机扇形段内部,该设备包括:承重梁、起吊机构和支撑机构;
[0023] 所述起吊机构设置在承重梁上,并能够沿承重梁往复移动;[0024] 所述承重梁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支撑机构;[0025] 通过起吊机构将所述的数据测量装置吊起,放入连铸机扇形段内。[0026]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起吊机构包括:滑轮结构和吊钩;[0027] 所述滑轮结构跨设在承重梁的顶端;[0028] 所述吊钩通过伸缩机构或连接杆与滑轮结构固定,并悬挂在承重梁下方。[0029]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支撑杆、转接板和第二支撑杆;
[0030] 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承重梁铰接;所述固定板和承重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通过第一定位销同时穿过或抽离所述固定板和承重梁上的第一定位孔,使固定板能够相对
于承重梁固定或转动;
[0031]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与固定板固定,其另一侧通过第二定位销与转接板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侧和转接板上开设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二定位销同时穿过转接板上
的第二定位孔和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侧上的第二定位孔,使第一支撑杆相对
于转接板固定,且调整支撑机构的高度;
[0032] 所述转接板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转接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三定位销与转接板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和转接板上开
设第三定位孔,通过第三定位销同时穿过或抽离转接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上的第三
定位孔,使第二支撑杆相对于转接板固定或转动。
[0033]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车轮;[0034] 所述承重梁的一端设有第三车轮。[0035] 有益效果[0036] 本方案所述装置能够提高连铸机扇形段弧度的测量效率,提高测量精度;降低人力成本,降低检测维修过程中对工人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0037] 图1示出本方案所述数据测量装置在连铸机扇形段内进行下导向辊位置数据采集的示意图;
[0038] 图2示出本方案所述测量部的示意图;[0039] 图3示出本方案所述运载部的示意图;[0040] 图4示出本方案所述吊装设备展开状态的主视图;[0041] 图5示出本方案所述吊装设备展开状态的右视图;[0042] 图6示出本方案所述吊装设备收起状态的示意图。[0043] 附图标号[0044] 1、测量部;101、支撑架;102、导轨;103、驱动机构;104、激光测距仪;105、摄像机;106、控制器;107、通信模块;108、电源管理模块;109、水平仪;
[0045] 2、运载部;201、承重板;202、第一车轮;203、牵引挂钩;[0046] 3、承重梁;[0047] 4、起吊机构;401、滑轮结构;402、吊钩;[0048] 5、支撑机构;501、固定板;502、第一支撑杆;503、转接板;504、第二支撑杆;505、第二车轮;[0049] 6、第三车轮。具体实施方式[005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1]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2]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
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3]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0054] 经过研究和分析,当扇形段出现跑弧现象后,需要多名工人搬抬检修作业,严重影响减小效率,而且在检修作业过程中,工人参与度较高,扇形段液压系统突然加压,会对工
人造成伤害。因此,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应用于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采集的
数据测量装置和吊装设备,以解决传统扇形段弧度测量时需人工钻入扇形段内劳动强度
高、危险性大、作业效率低等的问题。
[0055] 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本方案提出的一种数据测量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方案所述数据测量装置主要包括:运载部2和固定在运载部2一端的测量部1。如图1所示,测量部1
通过运载部2在连铸机扇形段内部移动,通过多次在连铸机扇形段内的移动,采集下导向辊
的多组位置数据,基于多组位置数据,获得连铸机扇形段弧度数据。
[0056] 本方案中,测量部1为单侧数据采集,即在数据测量装置置于连铸机扇形段内部时,测量部1的数据采集侧需要朝向扇形段内下导向辊,从而在连铸机扇形段内部移动时,
能够对下导辊的位置数据进行采集。
[0057] 如图2所示,所述测量部1可以包括:激光测距仪104和/或摄像机105;所述激光测距仪104和/或摄像机105通过导轨102固定在支撑架101上。激光测距仪104和/或摄像机105
能够在到导轨102上往复移动。
[0058] 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架101为长方形的凹型架体,装配时,凹槽朝向下方,导轨102的两端通过固定件与架体固定,且沿支撑架101的长度方向水平固定在凹槽内(根据采
集的方式,也可以将导轨102沿支撑架101的宽度方向水平固定在凹槽内)。激光测距仪104
和摄像机105分别固定在导轨102两侧,保证二者工作时不发生干涉问题。凹槽的宽度能够
同时容纳导轨102、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保证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能够顺利
的在槽内自由移动。
[0059] 本方案中,可以选择自身配有滑动结构的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也可以单独为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配置驱动机构103,通过驱动机构103带动激光测距仪104
和摄像机105在导轨102上往复移动。
[0060]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行走电机上装配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利用行走电机在导轨102上的移动,带动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往复,从而实现激光测距仪104
和摄像机105位移的控制和限位。
[0061] 如图2所示,所述测量部1还配置有控制器106。控制器106可以装配在支撑架101上侧(即与凹槽相反一侧)预先开设的槽体内。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支撑架101上侧开设安装
槽,将MCU控制器106放入槽内,其中,可以采用粘接、卡固等方式,将MCU控制器106固定在槽体内。
[0062] 控制器106可以作为记录测量数据,控制驱动机构103在导轨102上滑动的速度及复位,控制数据传输通信的核心器件,属于数据测量装置的控制中心。控制器106可以通过
通信线路分别与激光测距仪104、摄像机105和驱动机构103连接,通过控制器106分别向激
光测距仪104、摄像机105和驱动机构103控制信号。
[0063] 在一种实施例中,MCU控制器106基于预定控制策略或者外部控制指令,向驱动机构103发送控制信号,使其带动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在导轨102上移动,同时,向激
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发送数据采集控制信号;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实时采集
的扇形段内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通过MCU控制器106记录存储。
[0064] 如图2所示,所述测量部1还配置有通信模块107;利用通信模块107,使测量部1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通信模块107可以单独固定在支撑架101上,也可以一同配置在容
纳控制器106的凹槽内。本方案中,为了能够方便施工,减少线路使用,通信模块107可以采
用蓝牙
芯片、Wi?Fi设备、4G/5G芯片、433M无线发射器等无线通信形式。
[0065]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通信模块107与控制器106一同固定在槽体内,通信模块107与控制器106电连接。通过通信模块107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后端处理平台,或者,利用通信模
块107接收控制指令,传输给控制器106,对其进行参数设定或控制策略的调整。
[0066] 本方案中,为了增加测量部1的续航能力,可以在测量部1中进一步设置电源管理模块108,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08为通信模块107、控制器106、激光测距仪104、摄像机105等
设备进行供电。可以在电源管理模块108中配置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等大容量
储能器件,再配
以适当的供电控制策略,以使测量部1能够持续不间断检测。
[0067] 本方案中,测量部1是对扇形段内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进行采集的设备,其自身的精准性直接影响采集的准确度。因此,如图2所示,需要在支撑架101上配备水平仪109,以此来提高激光测距仪104、摄像机105的安装精度。此外,也可以提高测量部1与运载部2的安装
精度,从而降低数据测量装置自身的位置误差,使采集的数据可靠性更高。
[0068] 本方案中,测量部1在扇形段内的移动需要运载部2来协助执行。如图3所示,运载部2可以设计成运载小车的机构,其包括承重板201和第一车轮202;第一车轮202设置在承
重板201左右两侧。测量部1可以固定在承重板201下表面或者承重板201的前侧。
[0069] 在一种实施例中,承重板201为中空结构,两根转轴平行穿过承重板201,每根转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第一车轮202。测量部1通过支撑架101可以通过铆钉、螺栓等固定件与支
撑板前侧的板壁固定;承重板201后侧的板壁上固定有牵引挂钩203。外部设备可以通过牵
引挂钩203将数据测量装置起吊至扇形段内。
[0070] 在实际使用中,数据测量装置在放入扇形段内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其抬起放入扇形段内,这样会大量消耗人力成本,而且会对工作人员造成碰撞等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更
好的配合数据测量装置的使用,本方案进一步提供一种吊装设备,通过吊装设备将数据测
量装置放入扇形段内。
[0071] 以下结合图4至图6,对本方案提出的一种吊装设备进行详细描述。本方案所述吊装设备主要包括:承重梁3、起吊机构4和支撑机构5;所述起吊机构4设置在承重梁3上,并能够沿承重梁3往复移动;所述承重梁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支撑机构5;通过起吊机构4将所述
的数据测量装置吊起,放入连铸机扇形段内。
[0072] 如图4所示,承重梁3即作为承载数据测量装置的结构,又作为供数据测量装置在承重梁3移动的滑道。所述承重梁3可以采用长方形金属板体,其结构简单,强度足够承载数
据测量装置的重量,占地面积小。
[0073] 如图5所示,通过起吊机构4可以使吊起的数据测量装置在承重梁3上往复移动,调整数据测量装置的位置,对准扇形段的入口。所述起吊机构4可以包括:滑轮机构和吊钩
402;所述滑轮结构401跨设在承重梁3的顶端;所述吊钩402可以通过伸缩机构或连接杆与
滑轮结构401固定,并悬挂在承重梁3下方。
[0074]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结构401可以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滑轮通过第一短轴固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第二滑轮通过第二短轴
固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形状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第一
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通过轮边缘的环形槽与导轨102配合,
实现在导轨102上的移动。
[0075] 在一种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可以为缆绳、伸缩杆组等结构。若采用缆绳,则需要利用安装有旋转电机的卷线滚轴配合缆绳工作,即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缆绳的收放,例
如小型卷扬机;此时,吊钩402固定在缆绳的一端,缆绳的另一端与卷线滚轴固定。若采用伸缩杆,则需要将伸缩杆组的一端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再配合液压马达,来实现伸缩
杆的伸缩运动;此时,伸缩杆组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吊钩402。
[0076]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吊钩402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对于吊起的数据测量装置的高度,可以利用支撑机构5来调整。
[0077] 支撑机构5作为承重梁3的支撑结构,其可以采用三角形结构,使支撑更加稳固。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机构5可以包括:固定板501、第一支撑杆502、转接板503和第二支撑杆504。第一支撑杆502、转接板503和第二支撑板组成三角支撑结构,即第一支撑杆502
的一侧与转接板503固定,两个第二支撑杆504的一侧以第一支撑杆502为对称轴,对向固定
在转接板503上。三角支撑结构通过固定板501与承重梁3铰接。
[0078]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501与所述承重梁3铰接;所述固定板501和承重梁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通过第一定位销同时穿过或抽离所述固定板501和承重梁3上的
第一定位孔,使固定板501能够相对于承重梁3固定或转动。如图4所示,在吊装设备使用时,将承重梁3两侧的支撑机构5展开,将第一定位销同时穿过所述固定板501和承重梁3上的第
一定位孔,锁定固定板501相对于承重梁3的转动,从而使支撑机构5对承重梁3形成支撑状
态。如图6所示,在吊装设备使用完毕后,拔掉第一定位销,旋转两侧的支撑机构5,将吊装设备收起。
[0079] 在一种实施例中,转接板503为梯形板结构。支撑机构5中的第一支撑杆502的一侧与固定板501固定,其另一侧通过第二定位销与梯形板固定。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02的
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多个人第二定位孔,同时,在梯形板的短边侧对应开设一个或多
个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二定位销同时穿过梯形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杆502的另一侧上的第二
定位孔,可以是实现对第二支撑杆504和转接板503的固定;另外,可以利用第二定位销闯过
梯形板上的第二定位孔和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支撑杆502的另一侧上的第二定位孔,从而
实现支撑机构5的高度调整。这种设计,可以配合吊钩402利用连接杆固定的方案,从而克服
高度调节的问题。
[0080] 在一种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支撑杆504分别固定在所述转接板503的两侧,并以第一支撑杆502为对称轴,呈对称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杆504的一端与转接板503铰接;所述第
二支撑杆504的一侧和转接板503上开设第三定位孔,通过第三定位销同时穿过或抽离转接
板50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04的一侧上的第三定位孔,使第二支撑杆504相对于转接板503固
定或转动。如图4所示,在吊装设备使用时,将两个第二支撑杆504展开,利用第三定位销同
时穿过转接板50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04的一侧上的第三定位孔,锁定第二支撑杆504相对
于转接板503的转动,从而使支撑机构5对承重梁3形成支撑状态。如图6所示,在吊装设备使
用完毕后,拔掉第三定位销,旋转两侧的第二支撑杆504,将第二支撑杆504收起。
[0081] 此外,本方案中,为了能够方便移动可以在第二支撑杆504的另一端安装第二车轮505,通过第二车轮505调整吊装设备的水平位置。
[0082] 另外,如图6所示,当吊装设备收起后,需要将设备收入库房,此时,可以在承重梁3的一端安装第三车轮6,这样,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轮子的助力将设备推送至库房,无需多人抬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疲劳度。
[0083] 本方案将测量部1安装在运载部2上形成数据测量装置,利用运载部2上的牵引挂钩203,将数据测量装置挂在吊装设备的吊钩402上,移动吊装设备至结晶器上部平台,让数
据测量装置对准结晶器入口,将数据测量装置缓缓放入结晶器中扇形段上下辊之间,根据
连铸机需要对弧的总体长度和数据测量装置每次能测量的范围,分多次采集托辊(下辊)位
置数据。对于板坯连铸机需在扇形段左右两边各测量一遍。也可以根据数据侧量装置的实
际尺寸和测量范围,调整测量方式和次数。
[0084] 本方案所述装置能够提高连铸机扇形段弧度的测量效率,提高测量精度;降低人力成本,降低检测维修过程中对工人的安全风险。
[0085]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说明。[0086] 本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6,对一种应用于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采集的数据测量装置和配合该数据测量装置使用的吊装设备做进一步介绍。本实施例中,利用吊
装设备将数据侧量装置缓缓放入结晶器中扇形段上下辊之间,根据连铸机需要对弧的总体
长度,和数据测量装置每次能测量的范围,分多次采集托辊(下导向辊)位置数据。
[0087] 本实施例中,数据侧量装置包括:测量部1和运载部2。测量部1通过运载部2在连铸机扇形段内部移动,通过多次在连铸机扇形段内的移动,采集下导向辊的多组位置数据,基
于多组位置数据,获得连铸机扇形段弧度数据。
[0088] 具体来说,测量部1主要包括:凹型支撑架101、电源管理模块108、导轨102、驱动机构103、MCU控制器106、激光测距仪104、红外摄像机105、通信模块107等。其中,如图1所示,[0089] 凹型支撑架101作为测量部1的刚性载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不易变形和损坏。本实施例中,确保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等设备的重量不会对弧板的侧边产生影响,
将支撑架101中间设计为凹型结构,使装置运行时更加安全和平稳。
[0090] 高精度的激光测距仪104,可以获取下导向辊与激光测距仪104的距离数据,发送给MUC控制器106。
[0091] 红外摄像机105可以拍摄下导向辊的位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MCU,为下导向辊位置识别提供基础数据。
[0092] 将线性导轨102和驱动机构103相配合,为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提供测量滑动轨道。可以利用控制器106精确控制驱动机构103的滑动位置,位置控制精度优于0.05mm;
[0093] MCU控制器106可以记录激光测距仪104和摄像机105测量的数据。还可以对驱动机构103的行程,通信模块107、激光测距仪104、摄像机105等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属
于测量部1的控制中心。
[0094] 电源管理模块108,为数据侧量装置中控制器106、驱动机构103、激光测距仪104、红外摄像机105、通信模块107等持续供电,确保测量系统低功耗、长待机工作。
[0095] 通信模块107可以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后端处理平台,根据现场条件,数据通信传输方式可选择蓝牙、WiFi、4G/5G、433M等通信形式
[0096]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运载部2包括运载小车和牵引挂钩203,运载小车由承重板201和设置在承重板201两侧的第一车轮202组成。所述承重板201的前侧固定测量部
1;所述承重板201后侧设有牵引挂钩203。运载部2可以在扇形段上下导向辊之间行走,从而
通过测量部1采集扇形段下导向辊的位置数据。
[0097] 本方案将测量部1安装在运载部2上形成数据测量装置,利用运载部2上的牵引挂钩203,将数据测量装置挂在吊装设备的吊钩402上,移动吊装设备至结晶器上部平台,让数
据测量装置对准结晶器入口,将数据测量装置缓缓放入结晶器中扇形段上下辊之间,根据
连铸机需要对弧的总体长度和数据测量装置每次能测量的范围,分多次采集托辊(下辊)位
置数据。对于板坯连铸机需在扇形段左右两边各测量一遍。也可以根据数据侧量装置的实
际尺寸和测量范围,调整测量方式和次数。通过吊装设备和数据侧量装置相配合完成整个
扇形段对弧数据的采集。
[0098] 综上所述,本方案所述装置能够提高连铸机扇形段弧度的测量效率,提高测量精度;降低人力成本,降低检测维修过程中对工人的安全风险。
[009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声明:
“连铸机扇形段下导向辊位置数据测量装置及其吊装设备”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