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辊型设计的轧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上工作辊、下工作辊、上支撑辊、下支撑辊、辊型综合调控系统、离线工作辊、离线支撑辊、第一板形仪、第一测厚仪、第二测厚仪和第二板形仪;所述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反向对称设置,所述上支撑辊设置在上工作辊的上方,所述下支撑辊设置在下工作辊的下方,且所述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反向对称布置;所述离线工作辊和离线支撑辊均带有辊型检测功能;所述上工作辊、下工作辊、上支撑辊、下支撑辊、离线支撑辊和离线工作辊均为电子温控轧辊,且其内部的电子温控组元分路均与辊型综合调控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板形仪和第一测厚仪间隔一定距离的依次设置在轧制区入口侧的远端,所述第二板形仪和第二测厚仪间隔一定距离的依次设置在轧制区出口侧的远端,且所述第一板形仪、第一测厚仪、第二测厚仪和第二板形仪均与辊型综合调控系统连接;所述离线工作辊和离线支撑辊上搭载辊型检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辊型设计的轧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辊、下工作辊、上支撑辊、下支撑辊、离线支撑辊和离线工作辊的辊套内部及其内部电子温控组元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辊型综合调控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辊型设计的轧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和离线工作辊采用同一组电子温控参数;所述上支撑辊、下支撑辊和离线支撑辊采用同一组电子温控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辊型设计的轧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工作辊的各区段辊型与上工作辊的辊型一一对应,所述离线支撑辊的各区段辊型与上支撑辊的辊型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辊型设计的轧机装置设计辊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抬起上工作辊和上支撑辊,将测试轧件穿入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之间,测试轧件前端穿过第一测厚仪和第一板形仪,测试轧件后端穿过第二测厚仪和第二板形仪;S2、张紧测试轧件,并实施压下,令上工作辊和上支撑辊下降,形成辊缝;S3、检测入口侧板形数据f0n(x)和出口侧板形数据f1n(x),x∈[a,b],测试轧件为无初始板形问题的板带,轧前两侧数据均为零,此时,进行系统清零,标定零位;检测入口侧板厚数据h0n和出口侧板厚数据h1n,测试轧件为无初始板形问题的板带,轧前两侧数据均相等,此时
声明:
“用于辊型设计的轧机装置及其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