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本文中,对我国某企业120t转炉冶炼深脱硫铁水的冶金效果进行阐述,并从冷料比、终点硫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120t转炉,冶炼深脱硫铁水,冶金效果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009
1 引言
我国南部某炼钢企业,其在对电工钢等钢种进行开发时,要求出钢硫含量能够控制在0.008%以下。在生产初期,其主要以转炉脱硫方式进行实现,而因此对多加石灰大渣量高温操作法进行了应用,即以反复倒炉的方式进行取样测温,并因此在增加消耗的情况使炉衬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侵蚀,继而出现吹损加大、命中率低以及钢水过氧化严重等问题。为了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则从以下方面进行效果分析。
2 处理工艺概述
为了能够对转炉铁硫率不高的问题进行解决,该企业对处理工艺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第一,通过铁水深脱硫工艺的应用将镁粉放入到铁水中进行处理,将其脱硫到0.002%以下,保证在整个操作中能够做好脱硫渣的彻底扒除,且保证铁水亮面在90%以上,第二,要对散装料质量进行提升,对低硫石灰进行选用,而在冷料方面,则需要对内部自循环低硫优质废钢进行选择,且不向其中加入生铁,第三,通过静态模型的应用对最佳原料配比进行计算,在做好深脱硫铁水装入制度确定的同时做好烟气分析动态控制的应用,通过少渣冶炼方式的应用对重点碳温命中率进行提升。
3 转炉冶金效果分析
3.1 冷料比控制
对于该企业120t转炉来说,其从很多年前开始就对烟气炼钢动态控制技术进行了应用。对于该技术来说,其由动态以及静态这两部分组成,其中:静态模型的任务即是在以原料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模型热平衡计算方式的应用对最佳原料配比进行寻找,在对适合装入度进行确定的同时根据废钢、铁水以及计入到炉内渣料的信息对终点钢水温度进行计算。根据洁净钢冶炼相关要求,在联系实际的情况将FeO确定为18至22%之间,终渣碱度在3.2至3.5之间,温度在1680℃左右,碳在0.02至0.05%之间,在将铁水成分同镁球、矿石、温度等成分输入到静态模型之后计算出达到终点要求所需废钢配比、铁水以及散状料的加入量。在经过一定实践之后,确定洁净钢装入制度为废钢23t,铁水120t,冷料比16%,同没有进行深脱硫铁水相比下降10%。
3.2 终点硫控制
通过脱硫原理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渣中所具有较低的氧化铁、较高的氧化
声明:
“120t转炉冶炼深脱硫铁水的冶金效果”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