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翻带回程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翻带回程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91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2023-11-22 14:01:2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翻带回程装置,用于吊挂式柔性带式输送机,所述输送机包括卸料端滚筒(01),以及绕接于所述卸料端滚筒(01)的输送带(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带回程装置包括第一翻带滚筒(1)、换向滚筒(2),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收口装置(3),所述第一翻带滚筒(1)设置于所述卸料端滚筒(01)的下方,所述换向滚筒(2)设置于所述翻带滚筒(1)的后端,所述输送带(02)绕过所述第一翻带滚筒(1)后工作面朝上,所述收口装置(3)用于将所述输送带(02)宽度方向的两端向上对折,对折后的所述输送带(02)绕过所述换向滚筒(2)实现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带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滚筒(2)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绕设于所述第一翻带滚筒(1)与所述换向滚筒(2)之间的所述输送带(02)上端面始终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带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带滚筒(1)设置于所述卸料端滚筒(01)的前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翻带滚筒(1)上方的第二翻带滚筒(4),所述第二翻带滚筒(4)的周壁上端不低于所述卸料端滚筒(01)周壁下端。

4.一种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端滚筒(01),绕过所述卸料端滚筒(01)的输送带(02),以及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翻带回程装置,所述翻带回程装置用于将所述输送带(02)翻转,以使所述输送带(02)的工作面朝上,并实现所述输送带(02)的换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斗(03),所述卸料斗(03)设置于输送机的卸料端,所述翻带回程装置位于所述卸料斗(03)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斗(03),所述卸料斗(03)设置于输送机的卸料端,其下方形成沿输送带(02)运行方延伸的运行通道(a);

所述收口装置(3)和所述换向滚筒(2)位于所述卸料斗(03)的后端,绕设于所述第一翻带滚筒(1)与所述换向滚筒(2)之间的所述输送带(02)自所述运行通道(a)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斗(03)下端具有两个出料口,两个所述出料口呈倒V形,两所述出料口之前形成所述运行通道(a)。

说明书: 一种翻带回程装置和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带回程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带式输送机有两种翻带回程方式,具体地:

第一种是输送带经头部滚筒卸料后,不翻转输送带,原输送带工作面朝下,进而工作面作为外壁成兜或平带面返程,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清扫器的清扫效果不理想或者物料较粘,粘附在输送带工作面的物料会在回程过程中逐渐撒落,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种是输送带经头部滚筒卸料后,输送带中部向上拱起成兜,即开口朝下,原输送带工作面仍为内壁,再通过若干托/吊辊组辅助将输送带逐渐翻转180°至开口朝上返程,这种方式缺点在于返程输送带翻转过程中同样存在粘料撒落的问题,同时由于输送带需要扭转180度,系统运行阻力大,对输送带三角头损伤也大,存在掉带风险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带回程装置,实现输送带全过程无撒料,解决卸料后输送带回程段撒料问题;同时,有效进行顺畅翻带,解决翻带需强行扭转的问题,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实现输送带全过程无撒料,解决卸料后输送带回程段撒料问题;同时,有效进行顺畅翻带,解决翻带需强行扭转的问题,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带回程装置,用于吊挂式柔性带式输送机,所述输送机包括卸料端滚筒,以及绕接于所述卸料端滚筒的输送带,所述翻带回程装置包括第一翻带滚筒、换向滚筒,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收口装置,所述第一翻带滚筒设置于所述卸料端滚筒的下方,所述换向滚筒设置于所述翻带滚筒的后端,所述输送带绕过所述第一翻带滚筒后工作面朝上,所述收口装置用于将所述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向上对折,对折后的所述输送带绕过所述换向滚筒实现换向。

本实用新型翻带回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翻带滚筒和换向滚筒,实现输送带的工作面翻转和换向,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当第一翻带滚筒设置于卸料端滚筒的前端时,位于卸料端滚筒和第一翻带滚筒之间的输送带工作面朝下,但其工作面上的粘料会掉落到位于下方的、第一翻带滚筒与换向滚筒之间的输送带工作面上,并随输送带输送走,而不会掉落到地面上污染环境,因此,实现输送带全过程无撒料,解决卸料后输送带回程段撒料问题;同时,输送带在第一翻带滚筒和换向滚筒的配合下,有效进行顺畅翻转,解决翻带需强行扭转的问题,从而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换向滚筒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绕设于所述第一翻带滚筒与所述换向滚筒之间的所述输送带上端面始终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一翻带滚筒设置于所述卸料端滚筒的前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翻带滚筒上方的第二翻带滚筒,所述第二翻带滚筒的周壁上端不低于所述卸料端滚筒的周壁下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卸料端滚筒,绕过所述卸料端滚筒的输送带,以及前述翻带回程装置,所述翻带回程装置用于将所述输送带翻转,以使所述输送带的工作面朝上,并实现所述输送带的换向。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包括前述翻带回程装置,因此具有与前述翻带回程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还包括卸料斗,所述卸料斗设置于输送机的卸料端,所述翻带回程装置位于所述卸料斗的前端。

可选地,还包括卸料斗,所述卸料斗设置于输送机的卸料端,其下方形成沿输送带运行方延伸的运行通道;所述收口装置和所述换向滚筒均于所述卸料斗的后端,绕设于所述第一翻带滚筒与所述换向滚筒之间的所述输送带自所述运行通道穿过。

可选地,所述卸料斗下端具有两个出料口,两个所述出料口呈倒V形,两所述出料口之前形成所述运行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翻带回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翻带回程装置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翻盖回程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翻带回程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翻带回程装置的右视图;

其中,图1-图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翻带滚筒;2-换向滚筒;3-收口装置;4-第二翻带滚筒;

01-卸料端滚筒;02-输送带;03-卸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本文中,附图1中箭头方向为承载过程中输送带02的运行方向,沿承载过程中输送带02的运行方向,靠近装料的一端为“前端”,靠近卸料的一端为“后端”。

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翻带回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翻带回程装置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带回程装置,用于吊挂式柔性带式输送机,输送机包括卸料端滚筒01,以及绕接于卸料端滚筒01的输送带02,翻带回程装置包括第一翻带滚筒1、换向滚筒2,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收口装置3,第一翻带滚筒1设置于卸料端滚筒01的下方,换向滚筒2设置于翻带滚筒1的后端,输送带02绕过第一翻带滚筒1后工作面朝上,收口装置3用于将输送带02宽度方向的两端向上对折,形成上端开口、工作面朝内的兜状,对折后的输送带02绕过换向滚筒2实现换向。

本实用新型翻带回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翻带滚筒1和换向滚筒2,实现输送带02的工作面翻转和换向,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当第一翻带滚筒1设置于卸料端滚筒01的前端时,位于卸料端滚筒01和第一翻带滚筒1之间的输送带02工作面朝下,但其工作面上的粘料会掉落到位于下方的、第一翻带滚筒1与换向滚筒2之间的输送带02工作面上,并随输送带02输送走,而不会掉落到地面上污染环境,因此,实现输送带02全过程无撒料,解决卸料后输送带02回程段撒料问题;同时,输送带02在第一翻带滚筒1和换向滚筒2的配合下,有效进行顺畅翻转,解决翻带需强行扭转的问题,从而提高输送带0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收口装置3为设置于输送带02上方的吊辊组,当然,收口装置3的实施方式并不做限制,如还可以为设置于输送带02下方的夹装部件,夹装部件采用上窄下宽的U形结构,以使输送带02形成如图2所示开口朝上的兜状。

请继续参考图3,图3为图1翻盖回程装置的主视图。

本实施例中,换向滚筒2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绕设于第一翻带滚筒1与换向滚筒2之间的输送带02上端面始终平齐。

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第一翻带滚筒1的高度不做限制,换向滚筒2的旋转轴线也不局限于竖直延伸,只要保证输送带02绕过换向滚筒2时二者能够相互匹配,保证输送带02运行顺畅即可,如当第一翻带滚筒1上移时,换向滚筒2的旋转轴线也可以倾斜延伸,此时,由第一翻带滚筒1至换向滚筒2,输送带02上端面逐渐向下倾斜。

请继续参考图3,第一翻带滚筒1设置于卸料端滚筒01的前端,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翻带滚筒1上方的第二翻带滚筒4,第二翻带滚筒4的周壁上端与卸料端滚筒01周壁下端平齐。

第二翻带滚筒4的设置能够避免输送带02与卸料斗03(后续进行介绍)发生干涉,保证输送带02运行顺畅。实际应用中,第二翻带滚筒4的周壁上端也可以高于卸料端滚筒01周壁下端。

当然,若不设置第二翻带滚筒4也是可行的,此时,需要对卸料斗03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地,在卸料斗03对应端部设置缺口,以容纳输送带02,避免影响输送带02的正常运行。

此外,第一翻带滚筒1不仅可以设置于卸料斗滚筒01的前端,设置于卸料端滚筒01的后端也是可行的,此时,卸料斗03可以设置于卸料端滚筒01与第一翻带滚筒1之间,同样可以对卸料斗03的结构进行改进,避免与输送带02发生干涉。换言之,本实用新型中翻带回程装置可以根据现场工况进行灵活布置,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卸料端滚筒01,绕过卸料端滚筒01的输送带02,以及前述翻带回程装置,翻带回程装置用于将输送带02翻转,以使输送带02的工作面朝上,并实现输送带02的换向。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包括前述翻带回程装置,因此具有与前述翻带回程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图5,图4为图1翻带回程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1翻带回程装置的右视图。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还包括卸料斗03,卸料斗03设置于输送机的卸料端,其上端为进料口,下端设置有两个出料口,两个出料口呈倒V形,在两出料口之间形成沿输送带02运行方延伸的运行通道a,翻带回程装置中的收口装置3和换向滚筒2位于卸料斗03的后端,绕设于第一翻带滚筒1与换向滚筒2之间的输送带02自运行通道a穿过。

其中,卸料斗03可以双侧出料,也可以单侧出料,两出料口形状也不局限于上述倒V形,如还可以为倒U形等。

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翻带回程装置中的收口装置3和换向滚筒2设置于卸料斗03的前端也是可行的,此时,卸料斗0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当然,若收口装置3和换向滚筒2也设置于卸料斗03的前端,卸料端滚筒01与第一翻带滚筒1之间输送带02的行程会大幅度增大,空间占有大;而本实施例将收口装置3和换向滚筒2设置于卸料斗03的后端,卸料端滚筒01与第一翻带滚筒1之间输送带02的行程减小,空间占有小,布置更加灵活,为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翻带回程装置和带式输送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翻带回程装置和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