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涂层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氮化铝钛涂层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涂层是涂料一次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是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布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薄层。涂料可以为气态、液态、固态,通常根据需要喷涂的基质决定涂料的种类和状态。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表示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物理方法,将材料源—固体或液体表面气化成气态原子、分子或部分电离成离子,并通过低压气体过程,在基体表面沉积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术。物理气相沉积的主要方法有,真空蒸镀、溅射镀膜、电弧等离子体镀、离子镀膜,及分子束外延等。
但是,现有氮化铝钛涂层制造时所用的真空加热罐结构较为简单,功能性低,无法提升涂层的制造效率;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氮化铝钛涂层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氮化铝钛涂层以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氮化铝钛涂层制造时所用的真空加热罐结构较为简单,功能性低,无法提升涂层的制造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氮化铝钛涂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
铁65%;
铬16%;
镍12%;
钼4.95%;
锰1.5%;
硅0.5%;
碳0.01%;
磷0.02%;
硫0.02%。
优选的,所述的氮化铝钛涂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将制作氮化铝钛涂层的原料倒入真空加热罐内;
步骤二:利用抽真空系统抽出罐内气体,使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开启陶瓷加热器,将温度升高至1600℃,熔炼各组分;
步骤三:打开真空加热罐下端的振动电机,依靠加热罐支腿下端的弹簧带动整个罐体振动,使内部物料相互碰撞,以加快熔炼速度;
步骤四:熔炼完成后,将温度提升至1700℃,精炼30分钟;
步骤五:精炼完成后,降低温度至1650℃,静置30分钟;
步骤六:将铸铁模具放置在浇筑台上,启动四周的液压缸,带动输出端夹板夹紧模具,开启真空加热罐下端的电磁排料阀,进行浇筑;
步骤七:开启浇筑台内的散热风扇,依靠风冷使模具快速降低至室温,形成铸锭;
步骤八:去除铸锭表面的氧化皮,将其置于锻压器械,加热至1200℃后,进行锻压处理;
步骤九:锻压完毕后,将其置入加热炉中,在900℃温度下加热5小时,使铸锭固熔,制得涂层靶材;
步骤十:将涂层靶材置于工件上,在真空
声明:
“氮化铝钛涂层以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