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层自组装型耐候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木粉和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塑化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增容剂,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滑石粉和硬脂酸锌为润滑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成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以H2Ti2O5•H2O纳米管作为纳米光吸收剂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改性,将木塑复合材料在纳米管/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散液和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中交替浸泡若干次,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将H2Ti2O5•H2O纳米管以纳米膜的形式包覆在木塑复合材料表面,使得其获得较好的耐候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发生光氧氧化而被破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上层、中层和下层组成;制备所述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组成:丙烯酸酯均聚物,马来酸酐,过氧化二异丙苯,聚丙烯纤维,醋酸纤维,硬脂酸镁,ABS树脂,亚磷酸酯,滑石粉,锌粉,改性剂;本发明公开的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原料中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丙烯酸酯均聚物,提高抗冲击性能,同时添加聚丙烯纤维改善丙烯酸酯均聚物的韧性,进一步添加改性醋酸纤维改善本发明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原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其耐压、抗冲击强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壳粉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一、牡蛎壳粉的前处理:将废弃的牡蛎壳用稀盐酸浸泡一定时间,酸洗去除表面有机和无机杂质,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烘箱干燥,粉碎后过80‑300目筛子,得到牡蛎壳粉;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将上述牡蛎壳粉置于浓度为0.01‑1.00 mol• L‑1硝酸铜溶液中,搅拌浸泡3‑24 h后,过滤干燥,800—1100℃下煅烧2‑10 h,得到牡蛎壳粉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将制备的牡蛎壳粉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本发明牡蛎壳粉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易于操作,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吸附有机染料的性能。 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丝网布复合材料,所述拉丝网布复合材料包括PVC层、拉丝网布层、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分别设置于所述拉丝网布层的两个侧面上从而形成预复合层,所述预复合层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PVC层贴合设置从而形成所述拉丝网布复合材料,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分别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60-80份、聚氯乙烯95-105份和稳定剂2-4份,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粘度分别为10000-12000cps。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拉丝网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拉丝网布复合材料具有可以解决拉丝网布粘结问题并有效提高气密性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保丽龙材料制成轮圈模型芯材;芯材套入气袋内,然后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碳纤维预浸料按照结构层次逐层缠绕在气袋上,形成环状轮圈形体,并预留气袋进气口;从气袋进气口向气袋内灌入化学溶剂,将保丽龙芯材溶解,并将残渣从气袋进气口导出,形成无芯材的空心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形体;轮圈形体放入设备成型模具,向气袋内充入高压气体,进行高温成型工序,使碳纤维预浸料形成的轮圈形体定型固化成为轮圈;取下设备成型模具,放出气袋内的气体,将气袋从气袋进气口取出,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本发明使碳纤维复合材料轮圈成品的结构比现有技术更完整,制作工序更简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单体改性竹原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为偶联剂对竹原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以此作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制备出改性竹原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而且冲击强度未见明显降低。
陶瓷压电片传感器用于复合材料生命周期实时监测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采用可封装陶瓷压电片和特殊材料形成共固化传感器;所述特殊材料采用聚己内酯等中的一种;将共固化传感器预先固定于模具的型腔,共固化传感器预留型腔导线槽并密封后固化;在复合材料注入时,流动过程产生压力变化,陶瓷压电片与共固化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得到复合材料流动前沿位置;复合材料充满型腔后进行固化,根据超声检测方法,通过波速和幅值的变化实时监测固化度,而固化后共固化传感器将集成在复合材料表面,直接作为结构健康监测。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ZIF‑7‑NH2的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ZIF‑7‑NH2为载体,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为模板,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基于ZIF‑7‑NH2的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分子印迹通过氢键、多种相互作用和孔穴与目标物进行选择性结合。本发明制备的材料成功用于检测实际饮用水、果汁和碳酸饮料中污染物PAEs的富集分离,也可与常规仪器联用,实现环境或食品中PAEs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分析检测;该发明制备的材料可反复使用,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机,其结构包括控制器、液压机、压模,控制器左端与液压机右侧嵌固连接,压模上端与液压机下侧嵌固连接,顶杆会向下移动将冲模内部的分离器向下顶出,随后收缩机启动进行收缩,支撑板会在碳纤维复合板和模具之间的空隙进入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和模具下垫块固定的突出块之间分离开,加快了分离的过程,提高了制备完成后的取料速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拉簧拉动顶出块向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母模内部的空气被向上顶出,将板体上侧附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向外侧推出,使得粘附在过滤板外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均匀的与过滤板分离,防止碳纤维复合材料外侧的树脂脱落开裂,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合格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氮化铝粉体的复合材料,以质量份计,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氮化铝粉体5‑15份、二氧化硅粉0.5‑1份、铜85‑95份。还公开了制备方法,包括混料:以质量份计,将氮化铝粉体5‑15份、二氧化硅粉0.5‑1份、铜85‑95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球磨:混料后加入防黏剂聚乙烯醇,球磨20小时,转速为300转/分钟;放电等离子烧结:将球磨完成后的物料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取出得到含有氮化铝粉体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氮化铝粉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得到了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致密度的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毡增强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纤维直径小,孔隙率高且孔隙互通,浸渍速度快、与基体相容性好的富碳碳化硅微纳米陶瓷纤维毡,经过酸-碱两步法配制二氧化硅溶胶,通过浸渗工艺将静电纺碳化硅陶瓷纤维毡或预制件浸入溶胶中,经过凝胶、陈化、老化、溶剂置换、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后,得到碳化硅纤维毡增强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超疏水、热导率低等特点以外,其强度韧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富碳碳化硅纤维具有红外遮光作用,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效果和超高温稳定性。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包SnSe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包SnSe2的复合材料,通过碳包空心SnO2球(SnO2@C)和硒粉的硒化反应直接获得的碳包SnSe2复合材料(SnSe2@C),得到这个材料具有空心核壳结构,SnSe2与空心碳壳之间保留有极大的空余体积空间,该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可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钾离子电池。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组分制成:尼龙树脂35‑90份、易挥发有机溶剂0.2‑10份、填料0‑40份、增强纤维0‑60份、抗氧剂0.05‑0.4份、润滑剂0.1‑0.8份。本发明中的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通过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在使用少量抗氧剂的同时达到了减小复合材料YI值的目的。本发明中的低YI值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尼龙改性过程中加入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在较高的加工温度下带出物料中夹带的空气,使复合材料具有较低YI值;适用于对树脂颜色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Lu2M)(Al4Si)O12:Ce3+微米晶玻璃陶瓷膜复合材料,目的在于制备出结构稳定,可用于激光照明的荧光转换材料,涉及发光材料领域。本发明中的材料具有合适光学性质,并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批量化制备、光谱“宽幅可调”等优势。得益于复合材料中的高热导率透明蓝宝石基板对光斑处大量热的快速传导作用,在455纳米高功率蓝光激光激发下,该复合材料可有效地产生白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材改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合物单体296份,改性剂20-40份,保护胶体6-12份,引发剂1.5-3.0份,水300-600份,以及用于调节pH值的酸溶液和碱溶液;所述聚合物单体为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保护胶体为聚甲基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本发明所述用于板材改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可以与板材中的钙离子反应,并固化成耐水性能优异的防水层,是板材加工过程中的理想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网布复合材料,其从上到下包括PVC面膜层、空间网布层和PVC底膜层,空间网布层包括平行设置的上、下网布层,及垂直设置在上、下网布层间的拉丝。所述的空间网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空间网布层涂刮上糊;2)预热;3)贴合;4)冷却、切边和收卷。本发明的空间网布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的PVC面膜层和PVC底膜层间设置了空间网布层,这样当空间网布复合材料应用在气垫产品中时,充气后,气垫产品表面平整,外形美观;承受力好,在充气过程中不易爆开;中间的空间网布层使得气垫产品的弹性好、抗压性能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及纳米铁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活性污泥及纳米铁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活性污泥的预处理;2)液相还原溶液的制备;3)复合材料的制备;4)复合材料的干燥。本发明以活性污泥为载体,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该复合材料将活性污泥吸附性能和纳米铁强还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形成的铁铜二元金属体系,既提高纳米铁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又增加纳米铁表面的活性吸附点,提高了复合材料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吸附和还原性能。利用活性污泥的粒径分布范围宽,表面积大,絮体呈网状机构,是良好的载体,将活性污泥被废为宝,以废治废,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属于增韧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增韧的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管1.2-1.8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2-28份、活化木粉纤维46-50份、硅烷偶联剂3.5-5份、增溶剂3.0-3.5份、填料4-6份和水180-220份。该复合材料在混凝土中充分分散,赋予混凝土良好的韧性、各向同性和抗疲劳性,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增韧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加工用预热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左下角固接有动力机构,所述本体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左端与传动机构的顶端活动相连,所述动力机构的左端与传动机构的右端活动相连,所述本体的内部对称安装有加热机构。该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加工用预热装置,通过第二齿轮、转杆和螺旋叶的配合,实现了预热后的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颗粒物经出料口的输出,通过加热棒、连杆和连接座的配合,实现了外壳内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颗粒物的预热,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颗粒物的预热,缩短了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颗粒物的融化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公开一种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强相与铝基体润湿性差、增强相分布不均匀不纯净、偏聚现象明显、工艺繁琐复杂、成本过高等问题。本发明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自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为:采用能与Al基体发生原位反应生成颗粒增强相的粉末,用稀土化合物作为反应促进物,添加发泡剂、K2TiF6等,通过熔炼反应,精炼除气,挤压铸造成型,T5或T6热处理提高复合材料基体强度而成。该原位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分布均匀,材料综合性能优异,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增强相,工艺简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射线屏蔽的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钨基复合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橡胶100重量份;钨粉200重量份-2000重量份;钨纤维0.5重量份-50重量份;重晶石粉0.5重量份-150重量份和/或稀土氧化物粉0.5重量份-250重量份;相容剂0.5重量份-6重量份;活化剂3重量份-9重量份;增塑剂0.5重量份-50重量份;防老剂0.5重量份-3重量份;防焦剂0.05重量份-0.5重量份;硫化促进剂0.5重量份-3重量份;硫化剂0.5重量份-3重量份。制备方法包括(1)原料配料准备。(2)混合填料制备。(3)胶料混炼。(4)挤出压延。(5)硫化成形等步骤。该复合材料不含铅,具有良好的射线屏蔽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维氧化锌/银/金团簇纳米阵列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电沉积、光沉积和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维ZnO/Ag/Au cluster纳米阵列光催化复合材料,所制备的一维ZnO/Ag/Au cluster纳米阵列光催化复合材料比一维ZnO纳米阵列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催化还原降解性能,该法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材料可以实现有效回收,对光催化还原降解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尤其是专门用于鞋材、体育用品、皮革等组件的橡塑复合材料,主要由胶粒原料、填充剂、偶联剂、金属氧化物、润滑剂、发泡剂、架桥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组成,所述胶粒原料由EVA(乙烯乙酸乙烯酯)、POE(聚烯烃弹性体)和乙丙橡胶混合而成,本发明通过在配方中引入乙丙橡胶及用偶联剂改善各组分材料的相容性和结合性,从而提高了橡塑共混体材料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使得到的橡塑复合材料既保持了EVA材料的塑性又拥有橡胶材料的柔软、弹性、防滑和优良的耐磨耗性能。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耐刮擦透明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刮擦透明复合材料由MS树脂、PMMA树脂、AS树脂、MBS增韧剂、相容剂以及任选的抗氧剂、流动改性剂和润滑剂制备得到,且所述MS树脂、PMMA树脂、AS树脂、MBS增韧剂和相容剂的重量比为(5~100):(5~100):(1~30):(1~40):1。本发明提供的耐刮擦透明复合材料兼具有优异的透光性和耐刮擦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UHMW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具有高性能的UHMWPE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含量为98‑99%的表面镀铜的UHMWPE,1‑2%抗氧剂制成;所述方法是以UHMWPE为基体,通过生物质多巴胺修饰UHMWPE表面进行化学镀铜,将改性过的UHMWPE和少量抗氧剂进行模压制得的样品。应用该方法所制得UHMWPE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性,与传统共混方法相比,导热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热变形温度提高,复合材料界面增强;相对于传统偶联剂处理具有环保优点,促进加工;且该法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橡塑复合材料及釆用该材料制作腰带的工艺,由橡塑复合材料、填充剂、发泡剂、发泡助剂、润滑剂、交联剂和着色剂混合组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100:70:2:3:3:1.38:2。本发明还公开了釆用轻质橡塑复合材料制作腰带的工艺。本发明的轻质橡塑复合材料,配方合理,材料易得,该材料质地轻柔、仿真皮效果高,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磨特性,且易于加工,适于制作腰带等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8@?酞菁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如下:以Zn(NO3)2·(H2O)6为金属源,2?甲基咪唑为配体,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酞菁锌为光敏剂,室温下采用一锅法合成。本发明涉及的ZIF?8@酞菁锌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均匀,结晶度好,有良好的光动力活性。且本实验有操作简单、产率较高、产物稳定性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拓展了ZIF类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氢氧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石墨烯、钙离子的质量百分浓度分别为0.5~10%、0.5~3%的混合液一;(2)按混合液一中的钙与磷酸盐溶液中的磷质量比为0.5~3∶1,向混合液一中加入磷酸盐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二;(3)采用超声波功率为1000~1200w、换能器频率为5~7MHz、热裂解温度为550~650℃、热裂解反应时间的超声热裂解对混合液二进行雾化、热裂解,得到石墨烯/氢氧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可直接以石墨烯为原材料,简化制程,同时,成品具有更细微且均匀的晶粒,进而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吸附性及良好的生物兼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量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四个步骤:a)碳纳米管纸的制备;b)将热塑性树脂均匀粉末喷洒于碳纳米管纸表面;c)上述负载热塑性树脂粉末的碳纳米管纸的加压,形成碳纳米管纸/热塑性树脂预制体;d)上述预制体的加热加压,得到高含量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表现出突出的力学性能,且具有环境友好、适用性广、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微纳米电子器件、能量存储器件、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肼修饰碳基量子点/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肼修饰碳基量子点为还原剂,直接与四水合氯金酸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制备肼修饰碳基量子点/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所用试剂少,无污染,且反应迅速,制得的肼修饰碳基量子点/纳米金颗粒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低电位阳极电致化学发光活性。在过氧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可以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产生强烈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