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锂电池隔膜分切机的收卷机构,涉及分切机技术领域,解决了收卷轴与待收的锂电池隔膜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收卷轴上的锂电池隔膜不够紧实,比较杂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收卷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收卷臂的收卷主辊,收卷臂远离收卷轴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穿设于收卷主辊上且可周向旋转的固定环,收卷主辊上套设有与固定环抵触且用于限制收卷臂旋转范围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隔膜分切机的收卷机构,使得收卷臂与将要收卷的锂电池隔膜抵触,进而使得收卷轴上的锂电池隔膜缠绕整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极耳锂电池电芯的极耳揉平机,包括输送带装置、输入轨道和输出轨道等,还包括顶升夹紧机构和两侧的揉平机构,每侧揉平机构均具有若干个同步转动的揉平头;这样,输入轨道将若干个锂电池电芯依次输送至输送带装置上形成一组,该组锂电池电芯就会受顶升夹紧机构举升而脱离输送带装置形成定位夹紧,即可由揉平机构的若干个揉平头同时接触揉平该组锂电池电芯端部的极耳,然后顶升夹紧机构下降又带动揉平极耳的该组锂电池电芯重新回到输送带装置上,最后配合输出轨道就能依次输出,从而批量完成一组锂电池电芯的极耳揉平。同时,还提供结构独特的揉平头与该极耳揉平机相配合,更好的提高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报废率。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尤其主要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系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一定比例称取锂源、铁源、磷源、碳源以及添加剂构成原料;(2)将所述原料加入到含有疏水官能团的分散剂中充分研磨得到分散均匀的浆料;(3)将所述浆料干燥造粒得到磷酸铁锂前驱体;(4)将所述磷酸铁锂前驱体在气氛炉中一次烧结,瞬间冷却,通过粉碎得到磷酸铁锂产品;(5)将所述磷酸铁锂产品通过机械球磨的方式与水性有机粘结剂进行混合、包覆后得到最终产品。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工具电池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机器识别功能锂电工具电池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拉架,所述顶盖的底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架,两个所述对接架的相对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抵盘。该带机器识别功能锂电工具电池包,通过设置电池包与下安装架为固定结构,且下安装架通过外抵架、内抵架和弹簧抵消外部给予的横向冲力,而下安装架的外部由对接架和抵盘抵住并进行限位,进而防止因意外掉落导致电池包受到损伤,达到了保护性好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锂电工具电池包一般使用时因无防护装置可能导致其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采用了特定工艺制备的介孔碳和纳米硅作为原料进行复合而成,使得碳硅均匀的分布且结合更为紧密,因此该复合材料在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所述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包括基体和包覆壳,所述基体为天然球形石墨,所述包覆壳为不定型炭材料,所述包覆壳为全封闭隔液层,所述包覆壳的厚度为0.5~1.5μm,所述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0.7m2/g以下。本发明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适合应用于PC电解液体系中,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容量和效率,大大简化了原料种类和工艺过程,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跌落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作过程中废品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跌落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包装袋、定位区、粘合区、安装坑以及右粘涂层。当放置电芯之前,人们需将右粘涂层喷涂在粘合区内,避免右粘涂层直接喷涂在电芯表面上,从而降低电芯表面发生损坏的情况;其次,当人们制作的粘涂层失败时,更换包装壳就行,不用更换电芯,节省电芯资源,如此,降低了电池制作的报废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循环系统及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锂循环系统,包括:前驱体制备单元、过渡金属脱除单元以及吸附单元;前驱体制备单元的出口和/或含锂废液储存单元的出口与所述过渡金属脱除单元的入口连通,脱除了过渡金属元素得到的第一溶液,通过所述过渡金属脱除单元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吸附单元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溶液经吸附后,通过所述吸附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前驱体制备单元的入口,和/或所述过渡金属脱除单元的入口连通;所述过渡金属脱除单元的脱除剂为氢氧化锂。该系统能够从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废液中提取出高纯度的氢氧化锂,并且提取出的氢氧化锂可以返回前驱体制备单元和/或过渡金属脱除单元,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碳-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球形石墨;(2)包覆材料制备:将有机软碳材料和有机硬碳材料充分混合熔化搅拌成膏状物,后粉碎成微粒状,得包覆材料;(3)包覆球形石墨:将球形石墨与包覆材料搅拌混合,包覆材料附着于球形石墨成包覆材料层;(4)形成包覆层:加温处理,将包覆材料层的有机成分挥发,包覆材料层形成完整包覆层,得半成品材料;(5)半成品高温处理:将半成品材料经高温处理,在包覆层表面形成网状结构以及若干纳米孔或纳米通道或纳米裂纹,得成品材料。本发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面形成网架结构,增加了强度,同时在包覆层形成纳米孔或者纳米通道等结构,其容量比增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其由环氧类有机物、具有式(Ⅰ)结构的有机物与大阴离子锂盐反应得到;本申请还提供了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环氧类有机物、具有式(Ⅰ)结构的有机物、溶剂与大阴离子锂盐进行开环交联反应,得到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本申请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网状交联结构,能够有效固定EO链段的位置,从而平衡各个方向对Li+的作用力,降低Li+的解离能,进而提高锂离子迁移数,从而使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较好的离子电导率与机械强度。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硫电池用离子导电聚合物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隔膜主要由电池隔膜和附着在所述电池隔膜表面的离子导电聚合物层构成。本发明隔膜具有锂离子选择透过性,对多硫负离子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该聚合物隔膜锂离子迁移率接近1,能有效的降低锂硫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穿梭效应”,抑制了锂硫电池的衰减。同时起到减少因多硫负离子穿梭导致副反应发生的作用,避免阻抗进一步增大,为锂硫电池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PP塑料外壳锂离子电池,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括PP塑料外壳,在所述PP塑料外壳中设置有锂离子电池芯以及与所述PP塑料外壳内壁相连接的PP塑料定位片,所述锂离子电池芯通过所述PP塑料定位片与所述PP塑料外壳紧密配合定位;在所述PP塑料外壳端部设有橡胶密封片;电池正负极极耳穿过所述PP塑料定位片后与正负极导针导线连接,所述正负极导针导线另一端分别穿过橡胶密封片后引出;在所述PP塑料外壳底部、所述PP塑料定位片上以及所述橡胶密封片上均开设有防爆安全孔。本发明PP塑料外壳锂离子电池,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氧电池的Co、N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物,特点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采用聚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二甲基咪唑溶液,制备前驱体混合物溶液,将前驱体混合物溶液在高电压条件下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一维纳米纤维膜;将纳米纤维膜浸泡在含有ZIF‑67晶核的溶液中陈化,然后取出烘干,最后在氮气氛围中烧结,得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Co、N掺杂的碳纳米纤维复合物,优点是:该复合物在锂氧电池中既可以有效抑制充放过程中锂枝晶的生长,用于锂负极保护,又可以作为正极催化剂并在阴极侧降低充电过电压,提高OER催化活性,进而提高锂氧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包的电能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包括建立对应高温范围的低输出电量数据库、对应常温范围的正常输出电量数据库及对应低温范围的高输出电量数据库;检测并获取锂电池包供电过程中内部所产生的温度数据,并判断所获取的温度数据所处的范围;获取锂电池包供电过程中输出的电量,并根据所判断的温度数据范围调整锂电池包的电量输出。本发明可提高锂电池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掺杂钴酸锂,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特别稳定的表面结构,同时其表面包覆层具有电化学活性和锂离子传输能力,在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中,既能阻隔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减少电池内部的副反应,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由于该包覆层具有锂离子传输能力,能够有限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增加。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锂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若干依次叠加的电芯单元,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相互叠合的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所述正极结构由正极活性层、正极集流体、正极缓冲胶层和正极固态电解质层组成,所述负极结构由负极活性层、负极集流体、负极缓冲胶层和负极固态电解质层组成,所述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正极缓冲胶层和负极缓冲胶层中均含有锂盐。本发明的锂蓄电池依次通过正极结构、负极结构以及电芯单元的制备而获得,保证了正极结构与负极结构之间锂离子的传递量,同时有效降低了正极活性层与负极活性层相互接通的可能性,兼具优良的电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锰酸锂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是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在Ni、Fe、Pb掺杂的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铝箔上,50℃干燥10h固化后,利用碾压机碾压至30‑60μm,再用冲片机冲制得到,所述Ni、Fe、Pb掺杂的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碳酸锂10‑12份、乙酸锰15‑20份、乙酸铁1‑3份、乙酸铅0.5‑2份、乙酸镍0.2‑1份、柠檬酸12‑20份、去离子水100‑120份。本发明制备的掺杂尖晶石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掺杂均匀,且得到的正极材料性能稳定,质量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富锂锰基复合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富锂锰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式(Ⅱ)所示的材料、如式(Ⅲ)所示的富锂锰基材料与添加剂混合,得到混合材料,所述添加剂选自柠檬酸、葡萄糖、壳聚糖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所述混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得到如式(I)所示的富锂锰基复合材料。本申请制备的富锂锰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及改善的电压降等特点。另外,本方法工艺工程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LiαZβ(PO4)γ/xLi2MnO3·(1‑x)LiMO2(I)。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锂电池组、热管、液体槽、加热器、散热器、泵、风扇、管道、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本公开通过热管与其他辅助设备间的耦合匹配,对各种行驶工况下的电动汽车车用锂电池组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控制电池表面及电池箱体温度,并有效的缩小电池表面温度梯度,使车载锂电池组工作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之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放电电路,放电管理模块的输入端与锂电池连接;放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电能表的系统电源连接,其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1的b极连接,三极管V1的c极与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V2的b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MOS管的d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2的c极、MOS管的g极、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V1的e极、三极管V2的e极、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均接地;电容C6的另一端与MOS管的s极连接。该电路功耗低且成本低。
一种一步合成钙钛矿Li0.5Nd0.5MoO3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利用气流携带反应原料快速通过雾化的烧结助剂区域不均匀地粘附烧结助剂,然后在高温管式炉中一步连续获得产物并通过不均匀地粘附烧结助剂将产物颗粒部分粘结成为连续多孔形貌;这样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形成连续的电子迁移网络;加快电解液与晶格中的锂离子迁移能力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这样的结构还具有一定的结构刚性,为充放电过程中的材料体积变化形成缓冲;进一步通过A位的Nd掺杂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从而形成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所述正极材料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高放电倍率下倍率性能优异的特点。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环保安全等特点。使用所述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不仅可有效提高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更可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进而提高电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更加能够满足终端用户的应用需求。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配料方法,包括按比例称取石墨、CMC、SBR胶乳和去离子水;在CMC中加入一部分石墨进行预混处理,预混的石墨为CMC重量2-3倍;将去离子水加入真空搅拌桶中,开启自转,将预处理后的CMC和石墨的混合粉逐步加入,待无粉末后停止自转,抽真空,开启公转和自转,搅拌;将剩余的石墨逐步加入真空搅拌桶中,开启公转和自转,待无粉末后停止搅拌,抽真空,开启公转和自转,搅拌;将SBR胶乳加入真空搅拌桶中,抽真空,开启公转和自转,搅拌,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调整浆料的粘度,继续搅拌后过筛出料。与现有常规配料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能源消耗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优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包括三维氧化石墨烯网络以及填充在所述三维氧化石墨烯网络中的聚合物和锂盐电解质;所述聚合物为PEO、PAN、PVDF、PMMA和PVDF‑HFP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锂盐电解质为LiTFSI、LiPF6、LiCIO4中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具有给电子官能团,所述给电子官能团与锂盐中锂离子的摩尔比为(1~10):1。本发明中的三维氧化石墨烯网络表面可形成连续的非晶区域,有利于锂离子传输,提高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所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强度,优良的安全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池包管理系统,涉及一种电源,解决了电动装置的运行异常均是锂电池电池包所带来的影响,而工作人员不能实时关注锂电池电池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控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切断保护模块、模拟输出模块、预警模块、告警模块;主控模块中预设有温度基准信号,主控模块于单位时间内连续获取温度检测信号,当温度检测信号至少有两个时,模拟输出模块激活并根据当前获取的温度检测信号通过函数模拟出下一个坐标点即模拟输出信号。本发明的一种锂电池电池包管理系统,通过对锂电池电池包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锂电池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储能器件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钛酸锂干燥处理后,与导电剂、粘结剂按照质量分数为63~90%、0~7%、10~30%进行称量,然后高速气流对撞混合均匀;S2、将混合物在100~150℃的垂直辗压机上进行负极成型,然后将其在100~150℃的水平辗压机上进行碾压处理,制得钛酸锂膜;S3、将钛酸锂膜粘贴在预先涂覆有导电胶层的集流体上,然后于温度为100~150℃的水平辗压机上进行碾压,获得钛酸锂负极。本发明采用了干法负极制备工艺技术,借助粘结剂高温成型方式,实现了无水钛酸锂负极的制备。
一种Fe3+、Ti4+协同掺杂的ε‑LiVOPO4锂快离子导体及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化学计量式为Li1+xFexTiyV1‑x‑yOPO4,其中:x=0.05‑0.10;y=0.05‑0.10;通过Fe3+、Ti4+协同掺杂,大幅度降低了锂离子传导活化能,提升了锂离子活动能力及电导率;通过两次煅烧过程使得反应原料更加均匀,获得的材料纯度更高;通过快速室温冷却增加材料中氧空位及缺陷的浓度,有利于锂离子的传导。这些措施使得该锂快离子导体的常温锂离子电导率超过5·10‑4S/cm,非常有利于锂快离子导体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控制汽车用锂电池过热发生爆炸或火灾的热温度异常保护器,包括保护器主体、锂电池接口和电压转换装置,所述的保护器主体左表面安装有多用数据接口,保护器主体右表面安装有锂电池接口,锂电池接口上表面左侧安装有温度测量端口,保护器主体上表面上方右侧安装有工作指示灯,保护器主体内部安装有电压转换装置,电压转换装置左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保护器主体内安装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有益效果:结构新颖,在保护器与锂电池连接的接口处,当锂电池的温度超过了一定的值之后,向已经连接的手机等通讯设备上发送高温警报,提醒驾驶员此时的锂电池温度过高,实现了无线数据的传输。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宁波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