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涉及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特别涉及含有碳纳米管负载聚吡咯导电填料的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了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水溶性能的碳纳米管负载聚吡咯导电填料,并将其添加到水泥基体中,得到具有良好导电性能、自感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利用水性聚吡咯可以在碱性环境下导电的特性,将其负载到碳纳米管表面,使不同碳纳米管之间相互联接,形成水性聚吡咯‑碳纳米管双重导电通道的空间导电网络,其电导率比相同碳纳米管含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7‑10倍,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增刚导电型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增强增刚导电型PC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C树脂50%~90%、玻璃纤维5%~15%、纳米碳纤维2%~8%、相容剂0.5%~3%、复合抗氧剂0.1%~1%、润滑剂0.1%~1.5%、其它助剂0.1%~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玻璃纤维和纳米碳纤维共混改性PC复合材料,具有增强、增刚和优良导电性能、耐热性能等优点,其材料强度和模量性能较纯PC树脂提高了4~6倍,电阻率达5.0Ω·cm。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增刚导电型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方便工业化产生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油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是通过共沉淀法制得的离子液体附着在类水滑石表面形成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兼具有功能化离子液体和类水滑石的结构和性能优势,对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率无论是与类水滑石还是功能化离子液体对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率相比,都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提高温度可以增大酚类污染物分子与复合表面的传质速率,提高降解速率。在同等除酚率的条件下,本发明效率高,特别是消耗较少动力、不需要用过多的酸来调pH值,从而可以减少污泥产量,降低操作成本,降低能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改性PC树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按质量份计:PC78-88份、MBS3-7份、TiO22-5份、玻璃纤维8-12份、阻燃剂0.1-0.2份、抗滴落剂0.2-0.3份、抗氧剂0.1-0.2份、光稳定剂0.1-0.2份、分散剂0.3-0.8份。本发明用玻璃纤维来改善PC的耐热性、强度及耐应力开裂性能。用TiO2作为填料,保护PC树脂内层免遭紫外光线的破坏,起到光屏蔽剂的作用,达到不透光的效果,同时用TiO2还可提高材料的刚硬度、耐磨性。用无卤阻燃剂加速催化成碳,在PC表面形成致密的碳层以达到阻燃效果。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介电常数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低介电常数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由改性环氧树脂、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和光引发剂制备而成;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均是开环改性后投入使用,在环氧树脂链上引入双键,双键的活性较高,可发生自由聚合,固化速度快,固化温度低,可在室温下通过光固化的方式固化成型,所以本发明制备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更适合作为芯片和电路板的粘结封装材料。
本发明涉及金属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效减小Al4C3相的低密度石墨纤维‑铝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50‑80份纳米铝粉、4‑8份纳米铜粉、8‑10份微米石墨纤维粉、17.8‑20.4份玻璃粉、7.8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76份甲基丙烯酸烯丙酯、2.84份N,N‑二甲基甲酰胺。本发明解决了石墨纤维‑铝基复合材料,在实现有效减小Al4C3界面生成物的同时,无法实现有效降低其自身密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玻纤增强阻燃改性的再生PET/PBT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再生PET20%~70%、PBT树脂10%~40%、玻璃纤维10%~25%、阻燃母粒5%~15%、增塑剂0.5%~2%、复合成核剂0.1%~1%、抗氧剂0.1%~1%、其它助剂0~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玻纤增韧和阻燃母粒改性再生PET/PBT复合材料,不仅可以起到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成本的功效,而且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阻燃效能好、电性能优异和耐热耐腐蚀性能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复合防污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污分子插层水滑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或离子交换法制备的防污分子插层水滑石复合材料化学式为(Mg2+)1-x(Al3+)x(OH)2(PAS)x·mH2O,其中0.1< x< 0.5,m> 0,PAS阴离子占水滑石层间阴离子摩尔总数的30%~80%;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制备的防污复合材料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频炉绝缘保温复合材料,它不含石棉,是由几层材料粘合在一起形成的一薄板状的复合材料。铺设时只需将该复合材料垂直放到炉内即可。该材料性能满足工频炉绝缘保温要求,消除了石棉的有害污染,由于修炉时只需铺设一层材料,缩短了修炉工时3~4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是工频炉绝缘保温的新型优选材料。
一种低压缩生热轮胎胎面基部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橡胶材料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橡胶材料压缩生热和永久形变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烯烃类橡胶、炭黑、氧化锌、硬脂酸、硫磺、防老剂、促进剂制备而成,其中烯烃类橡胶由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和高支化丁戊橡胶混合而成。本发明通过在橡胶配方中引入高支化丁戊橡胶,显著降低了本发明所述橡胶复合材料压缩生热值和压缩永久形变,从而提升了轮胎的高速性能,为高性能轮胎的制造提供了新型胎面基部胶的备选胶种。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阳极复合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浪花飞溅区光生阴极保护光生阴极保护的Bi2O2CO3/TiO2光阳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为将经阳极氧化处理获得的TiO2基体置于以五水硝酸铋为铋源,尿素为碳源,水为溶剂的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进而获得Bi2O2CO3/TiO2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光阳极在可见光照射下相对于TiO2基体具有更大的光生电流密度和更负的开路电位,有效的阻碍了304不锈钢的腐蚀。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铺层型材结构及其成型工艺,该型材结构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内部型腔,且所述型材结构由多层复合材料纤维织物铺覆形成;其中,所述型材结构的表面铺层和位于所述内部型腔的内铺层采用多轴复合材料纤维织物铺覆形成,中间层采用单向复合材料纤维织物铺覆形成。应用本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复杂断面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在垂直拉挤方向由多轴布对接引起的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通过铺层结构优化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及方法,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氧化锌;制备rGO/ZnO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化学修饰电极。将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水中金属离子Cd(Ⅱ)、Pb(Ⅱ)的含量检测。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方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标准溶液以及河水样品溶液;通过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测定回收率。本发明以rGO/ZnO纳米复合材料为修饰电极,增大了电极表面积和导电性,有效提高电极的传感性能,将其用于金属离子Cd(Ⅱ)、Pb(Ⅱ)含量的测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及其制备技术,具体为蒙脱土基ZSM-5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无机蒙脱土、有机插层剂和水的混合物加热,从溶液中收集得到有机改性蒙脱土;然后以有机改性蒙脱土为原料提供全部铝源和部分硅源,再外加部分硅源、强碱和水在水热晶化条件下得到蒙脱土基ZSM-5分子筛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制备流程简单,价格低廉;所得产品水热稳定性好,活性高,采用原位晶化技术,在蒙脱土上品化形成ZSM-5分子筛,使得ZSM-5分子筛与蒙脱土之间以化学键方式相连,同时ZSM-5分子筛均匀的分布在蒙脱土基质上,使得复合材料的活性高、水热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修补激光辅助一体机,包括紫外激光器、激光切割头和紫外匀光灯罩,激光切割头活动连接在紫外激光器输出光路上,激光切割头用于将紫外激光器发出的紫外激光聚焦于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逐层切割碳纤维复合材料,形成锥形孔;紫外匀光灯罩包括匀光片和圆锥灯罩,匀光片固定在圆锥灯罩的宽口端,紫外匀光灯罩活动连接在紫外激光器输出光路上。其采用紫外激光器,紫外激光的波长短光子能量大,在完成切割的同时,又避免了对复合材料整体强度和完整性造成影响,保证未被切割的纤维和树脂完好无损。
本发明提出了一类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高效制备方法,将石墨烯和膨化剂均匀混合添加至有机溶剂中混合并超声分散得到分散体,将分散体灌装在金属件或合金件的腔体中并充入惰性气体封闭,然后将灌装好的金属件或合金件投入熔化的金属或合金中,金属件或合金件内的惰性气体在高温作用下迅速膨化,不仅有效将石墨烯引入到金属基材料中,还可大大提高石墨烯的分散效果,使石墨烯与金属或合金复合材料之间形成良好接触,从而充分发挥石墨烯材料的特性,有效提升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韧性及强度,获得高性能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吡咯烷酮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化学与催化化学技术领域。所述吡咯烷酮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对二苯甲酸与金属铬盐以六配位的形式进行配位,再对其开放性金属中心修饰吡咯烷酮功能位点。所述吡咯烷酮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吡咯烷酮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基底,对其进行金纳米粒子负载。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由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上所修饰的吡咯烷酮基团对金纳米粒子的给电子效应,使得其可以在以水为溶剂、空气中分子氧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实现高效醇氧化反应。该吡咯烷酮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具有选择性好、分离简单,并且所需反应条件温和、环保等优点。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经过预氧化之后,由造孔剂在氮气气氛下经过高温碳化后合成含有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再与单质硫热处理,获得碳硫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可用于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中的氨基可增强对聚硫阴离子的束缚,降低其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迁移,提高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好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净化的CuO‑Fe2O3/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硝酸铜和硝酸铁溶于足量的去离子水中,之后加入尿素,再在溶液中加入的MXene,MXene用量为理论预估生成的CuO‑Fe2O3总质量的5wt%,搅拌使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2)将前驱体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胆中,然后将反应釜于微波消解仪中进行微波水热反应;3)待降温后取出反应釜内胆,将反应液导入离心杯中离心后,将沉淀洗涤后烘干,即得该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及其在水处理净化中的应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复合材料的快速、高效地合成制备,且对于水中的阿特拉津能够实现高效去除。
一种壳聚糖‑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环氧树脂机械性能差和填料与环氧树脂界面结合性差导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强度性能下降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杂化材料;二、制备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杂化材料;三、复合。本发明能够解决氧化石墨烯与环氧树脂之间的弱的界面强度的问题,通过对比,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杂化材料比单纯氧化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本发明适用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改性以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压电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场辅助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磁电耦合性能的磁电复合材料的方法,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的磁电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3D打印技术将压电聚合物和磁性纳米颗粒的打印液进行逐层沉积以构建三维结构,并通过在3D打印的同时施加磁场进行取向干预,使其中的磁性纳米颗粒可以沿磁场方向择优取向和规则排列来实现提高材料的磁致伸缩性能,将材料制备和磁场取向同时完成,经一步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磁电耦合性能的压电复合材料;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的优势,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包含偶联剂改性的无机粒子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复合材料,无机粒子为无机纳米粒子或无机微米粒子,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的至少一种;该复合材料具体由包括组合多元醇、无机粒子、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异氰酸酯的发泡料组合物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种复合材料的用途。本发明利用无机粒子与原料多元醇的不相容性,在发泡过程中,作为异相成核剂降低泡沫孔,同时利用无机粒子对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增强效果,提高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结构刚性和尺寸稳定性。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强增韧废旧汽车保险杠/高粱秸秆外皮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对秸秆进行复合偶联剂气相包覆改性,后加入自制增容剂及增韧剂进行挤出注塑,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从而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拓宽秸塑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方法简便,所制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且性能达到临时隔板、建筑模板的国家标准,适合商业的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复合材料,其特征是选用纯铜Q195材料,厚度比是:Cu∶Q195∶Cu=10~15%∶70~80%∶10~15%,经爆炸焊接、热轧、冷轧工艺,制得在Q195钢层的两面各包覆上一薄层纯铜,成品厚度为0.2~0.4mm,此Cu/Q195/Cu复合材料同美国的Cu/SUS430/Cu复合材料相比,机械物理性能与之相当,其导热率约高出2倍,而成本则降低一半,这种复合材料主要用做冲制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旋电容的电极材料、自旋电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材料包括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过渡族金属纳米颗粒。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分散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过渡族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形貌规则等优势,界面电荷足以吸附大量离子从而取得理想的自旋比容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基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分解水产氢方面的应用。该催化剂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做溶剂,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调控乙酸锌和氧化锗的摩尔比得到不同比例的光催化剂,选取催化活性最好比例的光催化复合材料通过湿化学方法浸渍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最终得到ZnO/Zn2GeO4‑Cu锌基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该方法简单、可控、反应条件温和,且获得的催化剂形貌好、成本低、光响应范围广。将所述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研究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在光催化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铝‑α相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复合材料是由金属铝及其表面上的α相氧化铝层组成,其中的α相氧化铝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1~50%。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是首先通过金属铝与水的氧化反应实现铝的氢氧化物在金属铝表面的原位生长,然后对生成的铝的氢氧化物进行低温焙烧转晶。本发明可以在较低温度下(660~1000℃)实现铝的氢氧化物转晶生成α相氧化铝。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具有导热性好、渗透率高、易于成型、易于装填、易于存放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催化剂载体,可作为催化剂载体用于制备负载活性金属或负载活性金属及助剂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剂。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硒化镍/氢氧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无机镍盐与水合肼,在水溶液条件下,利用水热反应得到了硒化镍的前驱体,再进一步利用过氧化氢,得到了硒化镍与氢氧化镍的复合材料。此策略与传统制备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策略相反,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对于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发明属于多功能纳米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核磁共振和荧光双模式靶向成像和光热转换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复合材料为核壳型结构;其中,内核为具有强磁敏感性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与掺杂荧光分子的SiO2层组装形成复合纳米核,外壳为具有较强的光热转换能力的偶联特异性配体的金纳米粒子靶向探针。所得纳米核壳材料可同时作为核磁共振成像和荧光成像的造影剂。通过调节复合纳米材料的吸收峰至近红外区域,并通过酰胺键将复合材料与SW620细胞特异性配体融合pVIII蛋白实现偶联。本发明所制得的复合材料通过核磁共振和荧光双模式成像功能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检测和高效的光热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BS/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碱式硫酸镁晶须的表面采用KH560改性处理,形成环氧化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然后将环氧化的碱式硫酸镁晶须与丁二酸、丁二醇,在钛硅分子筛的催化下,经原位缩聚制备PBS/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经环氧化改性后,表面亲油性大幅度提高,并且所带环氧基团与丁二酸、丁二醇的羧基和羟基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有利于原位聚合制备PBS/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所得的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与力学性能提高明显,解决了目前PBS脆性较大、热性能较差及碱式硫酸镁晶须与树脂基体相容性欠佳的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青岛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