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抗静电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PP为80份‑100份;PE为40份‑60份;富勒烯为6份‑12份;碳纤维为6份‑10份;相容剂为0.1份‑0.3份;成核剂为0.1份‑0.5份;抗氧剂为0.1份‑0.5份。富勒烯的加入改善了PP‑PE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与其它抗静电填料相比,它的抗静电性更优;成核剂NA‑11的加入有利于促进PP复合材料的异相成核,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由于碳纤维高强高模的特性,填充到PP‑PE复合材料中会提高其强度和模量。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热塑料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环氧树脂20-30份、丙烯酸树脂15-20份、固化剂3-5份、铝粉12-18份、石墨30-40份、碳纤维2-5份、氧化钙5-7份、增韧剂0.2-1.4份、分散剂1-3份、硅烷偶联剂1.5-2.5份、抗氧剂10100.1-2.5份。本发明加入石墨和铝粉,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加入的碳纤维,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耐低温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聚丙烯100份、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12~22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0~8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1~0.3份、矿物填料15~60份、相容剂2~8份、抗氧剂0.1~0.3份、光稳剂0.1~0.3份、润滑剂0.3~1.0份,采用两步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将交联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配使用来以对聚丙烯进行增韧,使得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与综合力学性能,可长期应用于-30℃的环境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合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墨1.1-1.2、铬15.1-15.8、镍3.1-3.4、铜1.1-1.3、锰5.1-5.6、铌0.5-0.8、铁粉88-91、Ti2.5-2.7、Be0.2-0.4、In0.5-0.75、Th0.3-0.5、助剂2-3;本发明添加助剂,使合金粉末分散均匀,保证产品内部组织结构的纵横均匀度,使产品的疲劳寿命有所提高;本发明承压力强,制造的合金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微观结构良好,结构刚度、硬度、抗拉强度性能优良。而且由于采用了模压,使设备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可用于制造机械、汽车、化工等行业零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供水管、抗菌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其组成按重量份数配比为:石墨烯微片??0.1~1.5份;PE树脂??95.0~98.5份;分散剂??0.5~3.0份;抗氧剂??0.5份。本发明提供的抗菌供水管,包括PE外层管壁和抗菌内层管壁,?PE外层管壁和抗菌内层管壁通过共挤出的方式成型。内层管壁为PE树脂添加石墨烯微片制成,外层管壁为PE树脂添加适当色母制成。上述抗菌供水管具有良好抗菌、遮光作用,从而避免内层管壁滋生、繁殖大量细菌,这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隐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减震型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包括箱体,还包括多个载物板和多个挡板;多个所述载物板弹性连接在箱体相对的内侧壁上,且箱体上盖合有盖板;所述挡板转动连接在载物板上,所述载物板的侧壁与挡板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挡板上的凹槽与载物板上的凹槽相互配合;所述挡板上弹性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插设在载物板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同时存放多个纤维复合材料,而且能够防止多个纤维复合材料之间的碰撞,以及纤维复合材料与箱体之间的碰撞,避免了纤维复合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锥形电杆的加工系统,包括有顺次设置的缠绕系统、固化炉和切割脱模机。缠绕系统在电杆模芯的表面缠绕带有一定比例和配方的内层胶和外层胶的玻璃纤维,缠绕完成后连同电杆模芯一起移入电热固化炉内进行固化定型,定型后将固化后的复合材料锥形电杆产品连同电杆模芯一起移入切割脱模机内,将复合材料电杆从电杆模芯上切割去头并脱离下来即可。本实用新型制作加工的复合材料锥形电杆具有低碳环保,质量轻(易运输、易安装),高强度,寿命长,耐候性、耐腐蚀性、绝缘性能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等优点;在输配电线路、通讯线路、通讯塔等工程中可以很好地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杆电杆和钢管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孔隙率的铜基宽温域液‑固协同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铜基宽温域液‑固协同自润滑复合材料是由包括铜合金基体、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等组分加工获得。本发明利用硝酸镍具有较高的分解温度,首先将FeS通过硝酸镍包覆处理,生坯烧结中原位反应生成镍包覆FeS,既提升了FeS与铜合金基体的键合,又能满足材料烧结过程中高温持续反应生成气体,在材料内部形成均匀通孔,既能调控材料孔隙率又能提高储油能力,通孔更利于向摩擦界面输送润滑油而实现更好的润滑减摩效果。本发明极大地拓宽铜基复合材料的服役条件,为研发新型可控孔隙率的铜基宽温域液‑固协同自润滑复合材料提供一种新的方案和思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硅/金属/碳纳米管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纳米硅粉末用无机酸溶液进行刻蚀处理得到多孔纳米硅;S2、将步骤S1得到的多孔纳米硅加入到碳纳米管溶液中,超声震荡使碳纳米管分散在多孔纳米硅中,加入金属盐,超声分散均匀,静置,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研磨得到复合材料;S3、向步骤S2得到的复合材料中通入含碳还原气体进行阶梯烧结,即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硅/金属/碳纳米管负极复合材料以及应用。本发明以碳纳米管和金属盐与纳米硅复合,增强硅颗粒和粘结剂之间的结合力,且保证电子与离子的传输,提高了硅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藻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和分散在聚丙烯中的防藻抗菌剂;其中,所述防藻抗菌剂包括铜、银活性组分以及负载铜、银活性组分的沸石载体。本发明提出的防藻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其通过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防藻抗菌剂,使所得复合材料具有抗菌性能,当用于制备水培槽时,可以长期有效地抑制细菌、藻类生长,繁殖,从而达到保护培养液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氧化锌/橡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橡胶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目前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复杂,且耐火、隔温性较差,使用寿命周期较短,实际应用领域局限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氧化锌46‑58份、橡胶胶乳22‑38份、纳米填料16‑24份、白炭黑16‑20份、复合阻燃剂12‑16份、竹炭纤维11‑15份、聚氨酯增稠剂6‑8份、助溶剂6‑8份、交联剂1‑5份、分散剂1‑3份、去离子水60‑80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在各原料的科学配伍下,使得改性氧化锌/橡胶复合材料硬度高、拉伸强度高、阻燃抗菌、吸收有害物质的功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基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钛基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在玻璃纤维的结构中引入钛元素,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纳米二氧化钛利用其纳米尺寸使钛元素沉积到玻璃纤维上,改善玻璃纤维的柔韧性,解决玻璃纤维性脆的问题;并且通过与聚醚醚酮薄膜的热压复合来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使所制复合材料兼具聚醚醚酮和玻璃纤维的优良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缠绕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碳纤维缠绕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碳纤维丝、树脂液和固化剂;所述树脂液原料包括:四缩水甘油胺、脂环族环氧树脂和增韧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同时降低了浸胶槽内的液体的粘度,使浸胶槽内的液体对碳纤维丝的浸润性能得到了提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且通过逐步升温固化,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乳酸30-70、聚碳酸酯10-50、丁烯己二酸-co-对苯二酸酯1-20、催化剂0.1-2、抗氧化剂0.1-10;该复合材料是将聚乳酸与聚碳酸酯及丁烯己二酸-co-对苯二酸酯干燥后与催化剂、抗氧剂混合、挤出造粒。本发明通过加入PC提高了PLA的热稳定性和抗冲击性,加入柔性的PBAT提高了PLA/PC的断裂伸长率,而催化剂的加入则有效改善了PLA与PBAT的相容性,从而获得了高性能的PLA/PC/PBAT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兼具高强度、高韧性、耐热性,能满足IT、通讯、电子、汽车等领域对工程件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掺杂磷酸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铋和硝酸铜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磷酸钠,搅拌20~50min,得到反应液;S2、向S1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4~7,然后于160~200℃下反应20~36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洗涤、分离、干燥,即得到铜掺杂磷酸铋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反应过程的pH、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摩尔比的调控,对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本发明合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亚甲基蓝催化降解60min,降解率即可达到88%,90min降解率高达90%。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注塑的聚乳酸/聚丙烯化学微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PLA/PP复合材料与化学发泡剂按照合适的配比混合均匀,在注塑机进行微发泡成型,制备可直接注塑的聚乳酸/聚丙烯化学微发泡复合材料,其中PLA/PP复合材按重量份由HMSPP15‑25份、功能化PP10‑20份、改性PLA47‑67份、改性无机成核剂 3‑8份、抗氧剂0.2‑0.4份、润滑剂 0.5‑1份、其他助剂0‑2份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得PLA/PP复合材料熔体强度高,力学性能优异,可直接采用注塑微发泡成型工艺获得泡孔细腻均匀、平均直径低于79um的产品,该成型工艺简单,产品设计自由度高,便于工业化应用,可实现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化学溶剂的导电型PC/ABS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C树脂60‑65份、ABS树脂28‑34份、改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16‑20份、钛酸钡陶瓷粉2.6‑3.2份、酰亚胺盐0.8‑1.6份、抗氧剂0.6‑0.8份、引发剂0.1‑0.3份、硬脂酸锌0.1‑0.3份。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所制得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改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能够有效改善复合树脂的耐化学溶剂性和耐高温性能,通过用C5石油树脂对特定性质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能够保证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耐老化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二次表面改性填料的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尼龙复合材料至少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尼龙:25‑50份;二次表面改性填料:50‑75份。本发明通过将二次表面改性填料与尼龙熔融共混,二次表面改性填料的环氧基团能与尼龙的氨基或羧基官能团反应,引入空间位阻大的分子结构,限制尼龙链段的运动能力,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同时增加尼龙与导热填料之间的界面结合力,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砷镉污染土壤修复的炭基复合材料及应用。本发明的炭基复合材料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炭化制备成生物炭,再以一定固液比与铁盐溶液混合,此过程中调节溶液pH值使两者共沉淀,热解形成炭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炭基复合材料在砷镉复合污染土壤上应用,结合翻耕、洒水等方法能明显降低有效态砷镉含量,使土壤中砷镉向生物毒性和迁移性较小的方向转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适于在多种类型土壤上施用。对于水体中砷镉离子也能够有效去除,制备过程操作步骤简单,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该材料包括:聚乙烯50‑60份,植物材料25‑30份,耐温剂10‑15份,偶联剂3‑4份,润滑剂2‑3份,其中,所述耐温剂为硅灰石粉和菱镁矿粉的混合物,所述硅灰石粉和所述菱镁矿粉的质量比为1:0.5‑0.8;本发明通过在木塑复合材料中添加硅灰石粉和菱镁矿粉的混合物作为耐温剂,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耐温性,同时也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以苯胺和W型锶铁氧体作为原材料,经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本发明一方面可以克服机械混合法所带来的混合不均匀的缺点,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介电和磁损耗(聚苯胺是高介电损耗材料,W型锶铁氧体复合材料是高磁损耗材料)的有机复合。此外,聚苯胺又是高分子材料,可以实现材料轻质的目的。用此复合材料作为吸波涂料的吸收剂,具有宽频、轻质、高效的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HD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HDPE复合材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HDPE为80份‑100份;PBT为10份‑16份;DCP为0.1份‑0.3份;纳米TiO2为0.1份‑0.3份;抗氧剂为0.1份‑0.5份。纳米TiO2的作用有二:①TiO2的加入,在HDPE基体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从而诱导HDPE结晶,改善HDPE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②TiO2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HDPE和PBT界面间的相容性,使得两者之间的粘结更牢固;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引发剂可以使HDPE成为自由基离子,同时HDPE的自由基离子会与PBT的发生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这进一步改善HDPE和PBT界面间的相容性,也有利于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纤维基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材料包含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100份再生废旧塑料,5-45份增韧剂,5-10份偶联剂,3-27份增容剂,5-25份加工改性剂,35-80份竹纤维,5-15份热稳定剂,3-12份润滑剂,3-15份抗氧剂,2-6.5份发泡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制备的竹纤维基微发泡木塑复合材料耐热性能得以明显提高、耐候优良且成本低。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韧性、抗冲击性能,避免了常见的木塑复合材料中树脂含量高、填料少、成本高的缺点,可以用于室内地板、复杂形状外围及墙体的包覆材料。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亚铜‑偏钛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钛酸丁酯添加至乙醇中,均匀搅拌得到溶液A,调节乙醇‑水溶液的pH至酸性,得到溶液B;S2、将溶液B滴加至溶液A中,均匀搅拌得到溶液C;S3、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C添加至硫酸铜溶液中,调节pH至碱性,得到悬浊液D;S4、向悬浊液D中加入柚子汁,搅拌并加热反应;S5、反应完成后冷却,取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得到氧化亚铜‑偏钛酸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一锅法,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得了氧化亚铜‑偏钛酸复合材料,整个过程无需加入有毒试剂,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回收率高,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
一种银/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氧化锌系光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将醋酸锌、硝酸银、L‑天冬氨酸、二乙醇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得银/氧化锌复合材料。通过对甲基橙、罗丹明B的光催化实验发现银/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效果比氧化锌要提升不少。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谱图、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等的测试,并与氧化锌的微观结构进行对比,并从生长机理、光催化机理上分析了ZnO、Ag/ZnO,发现在Ag负载后,棒状氧化锌能够更好的组装成规则体,改变氧化锌表面的电荷分布,提高氧化锌光生电子空。总的来说,Ag的负载,对于氧化锌的性能的提升是有良好的效果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特殊物理发泡挤出设备,包括以下部分组成:原料输送及混料系统2套、发泡挤出机2台、挤出模头1个、定型桶1个、在线淋膜挤出机1台、卷曲台1个。本发明通过使用多点注入(注入点≥2)物理发泡剂的方式并结合特殊的制备工艺可制备出发泡倍率更高(最高可能50倍)、外观平整的聚丙烯覆膜复合材料,发泡后的复合材料表观密度为0.03‑0.08g/cm3,发泡数量达到109‑1011个/cm3,泡孔直径达到15‑35微米,有90%的泡孔直径可达20‑30微米水平,可广泛应用到汽车、家电、包装等各个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RuSn合金团簇复合材料在喹啉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所述RuSn合金团簇复合材料为掺硫介孔碳和负载在所述掺硫介孔碳上的RuSn合金团簇形成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RuSn合金团簇复合材料作为喹啉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化钛喷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硼化钛喷嘴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成:硼化钛6‑12份,碳化硅微粉25‑40份,活性炭3‑8份,氟硼酸钠3‑9份,金刚石粉1‑3份,氮化铝5‑10份,氧化钼2‑6份,氧化钇6‑12份,五氧化三钛2‑6份,云母粉10‑20份,磷酸镧1‑3份,过硫酸铵3‑7份,石英8‑13份,硫酸钴1‑3份,碳化铬5‑1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中的硼化钛喷嘴复合材料制备的喷嘴具有耐磨性好和耐冲刷性能强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胶原蛋白‑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高碘酸钠、亚硫酸氢钠氧化‑磺化改性的微晶纤维素加入胶原蛋白溶液中进行接枝,再加入苯乙烯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胶原蛋白材料,与炭黑、橡胶等原料混合均匀,通过混炼、硫化制备改性胶原蛋白‑橡胶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橡胶复合材料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强、质量均一、性能稳定的优点,并且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秸秆改性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以纳米改性秸秆先制得溶胶;再将溶胶与丙烯酸单体、十溴二苯乙烷、引发剂在氩气气氛下聚合反应得复合溶液,后处理得到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纳米改性秸秆替代具有磷污染型的膦酸酯阻燃剂,由于纳米改性秸秆是以纳米颗粒状态分散在聚丙烯酸酯基体中,其在遇热分解时会生成氧化物和水蒸气,水蒸气冲淡稀释了可燃性气体,而氧化物的生成有助于使燃烧中断,起到了抑制燃烧的作用,生成了保护层覆盖于聚合物本体表面,隔离火源和氧气,因此使复合材料具有了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本发明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秸秆,使其变废为宝,创造了新的应用价值。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